登陆注册
9154800000018

第18章 处世之要(6)

曾国藩说:“至于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方问仁》一章,言敬恕最为亲切,自此以外,那‘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与衡也’,‘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俨然人望而畏,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也言‘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

“敬恕”,就是“心中有仁,心中有礼”。曾国藩对师友也是以“仁”“礼”待之。对“仁”、“礼”二字,曾国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曾说过自己的带兵方法:施恩不如施仁义,加威吓不如加礼遇。“仁”指的是要人独立,使人发达。对士兵,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内心渴望他们能自强自立,渴望他们方方面面顺顺利利,这样士兵能真切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心就像一个父亲关爱孩子一般,反过来他们也会感激你的恩德。而“礼”则是指不论在人多的场合还是人少的场合,也不论其职位的高低,对待别人不应该有任何怠慢之处,在人之前泰然庄重不要有骄横之气;穿戴整齐,使自己的容貌有尊严之气,这种充满威严的样子,别人一看顿生敬畏之心,这样显露出来的威严不会显得凶猛。

以谦和有礼的态度对待别人,和别人交往时保持严肃、庄重,那么于无声中就显露了自己的威严,令别人不敢轻易冒犯,这样别人就会体会到你的威严了。“仁”和“礼”,即使在蛮横之际也可以行之有效。

陈国瑞是湘军中有名的悍将,其脾性粗鲁、莽撞。曾国藩接替“剿捻”事宜,与陈国瑞打上了交道。当时正逢陈国瑞与刘铭传所率之部发生械斗,曾国藩在处理时想到,只有让他真心服自己,以后才能用他成大事。于是,曾国藩先以威严不可侵犯的正气打击陈国瑞的嚣张气焰,接着一一列举陈国瑞的劣迹暴行,让他明白自己的过错和别人对他的评价,在陈国瑞满目沮丧、退缩、打退堂鼓时,曾国藩忽又话锋一转,高度地表扬了他的勇敢,不好色,不贪财等优点,说他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将才,千万不能因一时的莽撞而毁掉自己的前程。听到这番话,陈国瑞精神大振,这时曾国藩坐到他身边,耐心教导启发他,同时给他定下“不扰民,不私斗,不违令”三条规矩。陈国瑞被曾国藩一番话说得心服口服,只得惟惟退出。陈国瑞后来虽然旧病时有复发,但最终还是改过自新,为曾国藩所用。

曾国藩说:“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及同出一源。但若知利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待人以“敬恕”,也就是“仁礼”,这就是曾国藩待师会友的基本原则。曾国藩自二十四岁以后脱离学生时代进入自学阶段。这个时期他选择朋友,更加注重对方的真才实学。寻找才高者为友,成为曾国藩的择友标准。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在北京他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中说:“……但四弟前次来书,言欲找馆出外教书。兄意教馆之荒功误事,较之家塾为尤甚。与其出而教馆,不如静坐家塾。若云一出家塾便有明师益友,则我境之所谓明师益友者,我皆知之,且已夙夜熟筹之矣。惟汪觉庵师欧阳沧溟先生,是兄意中所信为可师,按衡阳风俗,只有冬学要紧,自五月以后,师弟皆奉行故事而已。同学之人,类皆庸鄙无志者,又最好讪笑人(其笑法不一,总之不离乎轻薄而已。四弟若到衡阳去,必以翰林之弟相笑。薄俗可恶!)。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不怕无益,且大有损。习俗染人,所谓与鲍鱼处,亦与之俱化也。兄曾与九弟道及:谓衡阳不可以读书,涟滨不可以读书,为损友太多故也。今四弟意必从觉庵师游,则千万听兄嘱咐,但取明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也!”又说:“兄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与鄙庸者处,全无所闻,窃被茅塞久矣,及已未到京,始有志学诗古文并作字之法。”

在这两封家书中,曾国藩告诉其弟交友贵在“选择”,择良贤而友之,庸鄙者敬而远之,这才正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曾国藩曾说:“人有良师益友,虽懦夫亦有立志。”人世间敢于“规箴余之短”的益友即使很难找到,但只要能用“诚恕”二字,努力寻求,这样的朋友还是可以找到的。

12

处世语录

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人若少知自爱,岂有营营逐利,甘为商贾之行?只心有所系便是欲,便当极力克治。不然,恐流弊无穷。

有必不可已之事,便须早作,日捱一日,未必后日之能今日也。

纵是道成德立,小人终不可近。若自谓他柄在我,不妨兼举竝包,必暗受其损而不觉。

小人虽不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诖误,当保全爱惜,以成就其德。

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

义利辩以小心,须严一介。是非起于多口,务谨三缄。

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称人之善,虽有过情,不伤厚道。攻人之短,即有实据,终属浇风。

善所当为,羞谈福报。

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过,天下岂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

人言果属有因,深自悔责。返躬无愧,听之而已。古人云:“何以止谤”,曰:“无辨。辨愈力,则谤者愈巧。”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善恶之习,朝夕渐染,易以移人。

安分即安命,做人即是做官。

做人念头重,做官念头轻,则祸福不足动心。做官念头重,做人念头轻,则毁誉常足堕志。

老来益当奋志,志为气之帅,有志则气不衰,故不觉其老。

德不怕难积,只怕易累。千日之积,不禁一日之累,是故君子防所以累者。

一念之慈亦足作福,一言之戾亦足伤和,存心不忽微,所造自即于大。

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人有差错,他怕你恼,便当含容,若责之不已,他知你意不可挽回,反不怕起来,有何趣味?

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人处财,一分定要十厘,便是刻。与人一事一语,定要相报,便是刻。治罪应十杖,定一杖不饶,便是刻。处亲属,道理上定要论曲直,便是刻。刻者,不留有余之谓,过此则恶矣。或问亲属如何不论曲直?曰:“若论曲直,便与路人等耳。”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彰;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才使能,所以济物;痒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性情,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

毋道人之短,毋说己之长。施人慎勿议,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毋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暖暖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罪莫大于好进,祸莫大于多言,痛莫大于不闻,过莫大于不知耻。

闻谤而怒者,谗之隙也。见誉而起者,佞之媒也。绝隙去媒,谗佞远矣。

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君子所以贵慎独也。

宁耐是处境第一法;安祥是应事第一法;退让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将富贵贫贱死生,置之度外,是养心第一法。

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

断嗜欲箴:染性触物,粘于饴胶。滥爱贼人,毒于戈矛。片时意适,永劫灵消,一丝未断,尘网难超。

人不自重,斯召侮矣。不自强,斯召辱也。自重自强,而侮辱犹是焉,其斯为无亡之灾也已。

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该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

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知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

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同类推荐
  •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伉俪革命家:廖仲恺与何香凝

    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廖仲恺与何香凝伉俪是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家和国民党左派的光辉旗帜。本书描写了廖仲恺与何香凝几十年的革命救国历程——年轻的伉俪追随孙中山踏上了创立民国与捍卫共和制的旧民主革命之路;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他俩为建立、巩固首次国共合作和实施三大政策,英勇奋斗,前仆后继;廖仲恺为国殉职洒下一腔热血后,何香凝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夫志继续勇猛前进,为抗战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孟浩然身怀仕途报国之心,情系山水田园之美。然文人功业的失意、家庭生活的磨难、求仕与归隐的矛盾,终使一个才华横溢、耿介清高的诗人落寞而终。作者依据史料和传主诗作,详尽描述了孟浩然的人生际遇、思想变化与命运轨迹;他与王维、李白、张九龄、王昌龄等人的酬唱交往,与时代背景、国家隆衰形成内在参照,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时代精神。——文史专家何西来孟浩然一生浩情在胸,可惜大梦难成,总在落寞孤寂的路上。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传主的不幸与无奈,用心地在这不幸中检视他杰出的山水诗创作,并在其人生与诗歌的不断缠绕中书写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品结构严谨,感情充沛,语言质朴,颇具诗意蕴含和感染力量。
热门推荐
  • 王源,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王源,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爱情..像是邂逅一场盛景后,摆出美丽苍凉的手势。就如: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橙海依旧

    橙海依旧

    女主们在飞机上与三只发生争吵,后来转到了三只的学校,成了同学,关系变得很尴尬
  • 纨绔太女:夫君,轻点宠

    纨绔太女:夫君,轻点宠

    『欢迎加群:552594857』人能病死,能被撞死,能跳楼死,能喝安眠药死,能被淹死……而她,以上都不是,她是在与追求了三年的绝品帅哥面前,流鼻血而死……老天,能不能来个雷把她劈死?作为已经二十八岁大龄剩女的她,不就被小鲜肉亲了下脸吗?她居然阴差阳错流鼻血致死。“很抱歉,是我的属下失职,不小心勾错了魂魄。”搞啥子哟,原来她不用死的,NND。“但你的身体已被火化,为了补偿你,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哼哼,我要穿越,我要美男环绕,我要倾城容颜,还有数不尽的钱钱钱~”“好,满足你~”屁股一痛,她便被踢进了轮回漩涡。哎呀麻麻吖,美男们,我来鸟~~
  • 创世纪帝皇系统

    创世纪帝皇系统

    天地动乱,外族入侵,仙神魔三界联手不敌,无奈为保炎黄血脉不灭绝,众神魔以无上神通打破空间壁垒将地球少年秦浩送出银河世界,且看秦浩如何在异界创建一个新的仙界一个新的神庭,覆灭外族
  • 云浮仙路

    云浮仙路

    宁清遥穿越了,可惜没有金手指。宁清遥修仙了,可惜没有好灵根。宁清遥恋爱了,可惜旁边有个重生女在虎视眈眈。现实如此悲伤,宁清遥认为她需要和天道好好谈论人生┭┮﹏┭┮。
  • 我和僵尸再一次约会

    我和僵尸再一次约会

    尽管时过境迁,但是马家和僵尸之间的故事却一直发生着,况天涯降世,修炼,继承了驱魔龙族一家神圣的使命
  • 听说你不曾离开

    听说你不曾离开

    因为恋着你,所以不停追随你的脚步,当你来临时,以为下一刻就是辛福。多年重逢以后,没有了年少的执着。一场身世解开,原来我们什么都不是。但这样也好,至少我们还彼此相爱。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我知道,我再也等不你到了。初恋不一定是完美的,你说呢?请让我知道你很好。那三个字,不说也罢。
  • 养猫成夫之美梦成真

    养猫成夫之美梦成真

    他,是一只刚成年的小猫妖,被派去人间历练,为救下一个少女,舍弃一条生命……为了与少女再续前缘,猫妖青璃在千年古树前冻结自己的生命,等待着她的下一世……千年以后,某女某天早起,惊讶的发现怀中的小猫变成一绝美的白衣美男。“没睡醒,果然早起不好。”她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发现怀中男子竟然有些眼熟。“这不是校草朝璃吗,怎么在这里?”某女依然自我催眠道,“一定是在做梦,在睡会儿……”怀中男子突然睁眼说,“做梦,现在你不是梦想成真了吗?”
  •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趣味知识竞赛题库

    读者实现了这个期待已久的愿望。本书的编辑们耗时几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犹如海滩拾贝,精心筛选了几千道题,编成了此书。它收录的是那些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知识的大千世界,为渴求知识的人们搭起了一座简便、快捷地获取知识的桥梁。
  • 浮生若重来

    浮生若重来

    他,难忘她。她,深爱他。若一切重来,他们能否走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