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治食饵性胆固醇类胆结石把190只兔子(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其中1组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5组各16只,分别为熊胆粉高、中、低剂量组;利胆排石片组和模型组。造模及给药除空白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用含1%胆固醇的成石饲料喂养,同时灌胃给药。给药剂量为每天熊胆粉高剂量组0.16g/kg,中剂量组0.08g/kg,低剂量组0.04g/kg,利胆排石片组0.23g/kg,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5个月后进行实验。结果,高剂量、中剂量熊胆粉组对胆固醇、总胆汁酸含量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低剂量熊胆粉组与模型组比较胆固醇含量降低,差异显著,总胆汁酸含量增加,差异显著;中剂量熊胆粉组与模型组比较黏液含量降低,差异显著。摘取胆囊及胆总管测定成石率。结果显示:熊胆粉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成石率降低,差异显著,熊胆粉高剂量、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成石率也有下降。但熊胆粉低剂量组与利胆排石片组成石率无显著差别。
临床应用:
1.治疗病毒性肝炎治疗组78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龄18~64岁,平均33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1岁。在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例中,甲型肝炎17例,乙型肝炎70例,戊型肝炎8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6例,病原学分型在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前两组的病情(包括主要症状、肝功能等)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熊胆胶囊系口服片剂,每片0.25g。治疗组在一般保肝药物(如肌苷、维生素C、维生素B等)的基础上加用熊胆胶囊,治疗剂量为每次0.5g,3/d,疗程4周;对照组则口服复方益肝灵,3/d,每次3片,其他药物与对照组相同。观察方法:由固定医生负责临床观察并做好各项记录。症状(包括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不适等)。体征每周记录1次。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每周检查1次。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肾功能等,随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作详细记录,肯定与药物有关或可能有关者被视为不良反应。
结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消失率分别为87%(68/87)与51%(12/23),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的消失,尤其是黄疸的消失,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胆红素(TB)的消退情况:全部病例在治疗前总胆红素均>80μmol/L,治疗结束后,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及复常率治疗组的胆红素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下降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转氨酶(包括ALT及AST)复常率在治疗结束分别为76.5%及78.9%,两组间在转氨酶复常率上无显著差别。疗效总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80.6%和38.4%,总有效率分别为91.6%和51.8%。
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选择160例患者,女性26例,年龄16~70岁,平均35.5岁,病程1~8年,轻度12例、中度60例、重度8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14~68岁,平均36.5岁,病程1~7.5年,轻度10例、中度59例、重度1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熊胆胶囊1g,2/d,口服,2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肝更生(苏)冲剂18g,2/d,口服,疗程相同,其他治疗两组均相同。结果,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两组在用药后2周内纳差、恶心、乏力、腹胀及肝区不适等症状均有改善,黄疸有不同程度的消退。1个疗程后治疗组80例中症状完全消失者有75例,占93.7%,对照组80例中症状完全消失者56例,占7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外用治疗小面积烧烫伤37例患者中成人烧烫伤面积15%以下,儿童烧烫伤面积10%以下的二度烧烫伤。男16例,女21例。年龄1~74岁,平均37.5岁。烧烫伤时间最长12h,最短10min。烧烫伤后均未用药物治疗。治疗方法:根据烧烫伤面积采用熊胆胶囊去除胶囊将药物撒在伤面上,根据部位及室内条件采用暴露法和无菌纱布包扎。
结果,37例病人经5~7d治愈。
复方垂盆草胶囊(冲剂)
主要成分:垂盆草清膏、矮地茶清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利湿,在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用于急性肝炎及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期。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g,2/d。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本品治疗病毒性肝炎,获良效。
双虎清肝颗粒
主要成分:金银花、虎杖、黄连、蒲公英、法半夏、甘草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痰宽中,理气活血。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胃脘痞闷,口干不欲饮,恶心厌油,食少纳呆,胁肋隐痛,腹部胀满,大便黏滞不爽或臭秽,或身目发黄,舌质暗,边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或弦数者,以及慢性乙型肝炎见有上述症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2袋,2/d。3个月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
药理作用:本药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对鸭乙肝病毒感染的鸭肝细胞DHBV-DNA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血清中乙肝病毒DNA的复制,能显著抑制乙肝病毒感染的原代培养肝细胞DHBV-DNA的复制,能完全抑制流感病毒甲、乙型、单纯疱疹病毒Ⅰ、Ⅱ型,对四氯化碳所致动物急、慢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对CCL4所致中毒性肝损伤者有保护作用,具有调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报道1:197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患者,符合全国第5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3例中,男64例,女59例;年龄18~66岁,平均36.7岁;病程2~16年,平均5.5年。对照组74例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19~65岁,平均35.9岁;病程1~17年,平均5.3年。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双虎清肝颗粒(主要药物为虎杖、金银花、黄连、丹参、半夏、瓜蒌等)。每次服24g,早、晚各服1次,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
对照组服用拉米夫定片。每次100mg,1/d,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恢复正常的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报道2:共入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6例,治疗组154例,对照组52例。凡符合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8~65岁,诊断为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或中度,中医辨证符合疫毒热盛、痰湿中阻、气滞血瘀症候,脉象、舌象亦相符者,均可列入观察。排除病例标准: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其他非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但兼有严重肾炎、糖尿病和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而因其他原因中断治疗者;观察期间同时接受了其他治疗乙型肝炎措施者;未按规定服药而无法判断疗效者,或资料不全以致影响疗效判断者;重度乙肝。治疗方法为治疗组给予双虎清肝颗粒24g,2/d,温开水冲服;对照组给予乙肝清热解毒冲剂,每次20g,2/d,温开水冲服。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7%,有效率34.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1%,有效率为28.84%。在获得疗效时间方面,2个月内,治疗组有68.18%获得疗效,而对照组为53.38%,说明双虎清肝颗粒见效较快。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慎用。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主要成分:虎杖、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茜草、北豆根、拳参、茵陈。
功能主治:清肝利胆,解毒逐瘟。用于肝胆湿热型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动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症见黄疸(或无黄疸)、发热(或低热)、舌质红、舌苔厚腻、脉弦滑数、口干苦或口黏臭、厌油、胃肠不适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2袋,3/d。
临床应用:应用本药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动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疗效确切。
注意事项:脾虚便泄者慎用或减量服用。
虎驹乙肝胶囊
主要成分:虎杖、蚂蚁、柴胡、茵陈、板蓝根、枸杞子、黄芪、三七、丹参、五味子、大枣。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利湿清热,活血化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瘀滞症,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倦怠、小便色黄等。
用法用量:饭后温开水送服。每次5粒,3/d,3个月为1个疗程,或遵医嘱。
药理作用:本药对四氯化碳及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小鼠,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能抑制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并有一定的利胆和调节免疫力的功能。能有效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抗肝纤维化修复已损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血清的转氨酶,改善肝功能,促进清蛋白合成,调整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免疫力。
临床应用: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淤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小便色黄等;急慢性乙、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
1.治疗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患者256例;男214例,女42例;年龄18~60岁。治疗组106例,男性82例,女性24例,年龄18~52岁;对照组150例,男性132例,女性18例,年龄18~60岁。治疗方法为治疗组在进行综合保肝治疗基础上口服虎驹乙肝胶囊6个月,对照组仅给综合保肝治疗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和81.3%,治疗组显效率、无效率与对照组显效率、无效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呆、腹胀,部分患者有黄疸。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消除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ALT、AST、Bil及A/G复常率均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2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变化:HBsAg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临床疗效观察显示:应用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ALT,改善肝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证明该药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损伤修复作用。
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抗病毒病例选择:2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病例入选条件为HBsAg(+),HBVDNA定量≥105、≤107拷贝,HBeAg(+)或(-);TBiI<34μmol/L、ALT、AST为正常上限的2~6倍;l年内未用过免疫调节药或抗病毒药物;无其他病毒重叠感染。将2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8例,男77例,女51例,年龄18~56岁,平均39岁,病程6个月至8.5年。按病情分轻度38例,中度77例,重度13例;对照组122例,男75例,女47例,年龄19~58岁,平均37岁,病程7.5个月至7年。按病情分轻度32例,中度75例,重度15例;治疗方法为治疗组:给予虎驹乙肝胶囊每次1g,3/d,饭后30min温开水送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护肝宁片,每次4粒,3/d。疗程同治疗组。结果,经本研究临床验证表明,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肝具有较好的改善胁肋胀痛或刺痛、纳谷不佳、脘腹痞满、肢体倦怠、大便不调、面色萎黄或晦暗、舌体胖大或瘀暗、苔腻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对HBeAg,HBVDNA病毒复制指标的阴转率较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至于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效应,考虑与清利湿热及养肝健脾补肾药调节免疫作用有关。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