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成功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是高明的,而很少归结为运气;而出错时,却总是以运气不佳为借口,害怕承认错误、分析错误,以致故态复萌,再犯同样的错误。
1、开拓创新,勇于登攀
微软公司成功的事实表明:创造财富的主要力量已不在于机器设备、操作工具、原料,而在于一种更为重要的资源——知识。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里,自然资源的作用大不如以前,人的智力劳动成为创造财富更为有效的途径,创新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因素。
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公司获得巨大成功的全部奥秘在于:他们将知识作为主要资本从事生产,将研究与开发置于中心地位,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该公司Office产品部副总经理克里斯·彼得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在3年以后将不再有意义。”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一句话道出了微软力求创新的经营理念。电脑的寿命是很短的,18个月就要更新换代,而软件市场也要紧随着升级,这无疑给软件企业带来更加残酷的竞争。企业为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战略之一就是新产品代替老产品。产品创新,是开拓、创造新市场的金钥匙。
为了让这18个月永远不光顾微软公司的大门,比尔·盖茨形成了无新产品无订单的思路。这并不是说微软的产品质量不好,绝对不是。微软拥有几百人的全球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队伍,这支队伍,使微软创造出了伟大的产品,但要继续发展这些产品使它们不断创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工程师们不断地革新产品,让顾客和需求顺着他们的思路发展,微软不断在市场已有的产品上增加自己的特色,开创新的研究成果。
即使不懂软件的发展,你只要读关于微软的任何一本书或看几本商业出版物,就会发现微软的产品很少是以全新的姿态推出的。在微软,及时推出顾客可接受的产品比等待时机推出完美的产品更重要,即使是这样,微软还是经常错过市场发布日的最后期限。从1983年11月Comdex发布windows1.0版开始,提前公布一些虚无缭纱的软件版本就成为微软的一贯手法。
微软的创新并不单靠技术,它是建立在捍卫微软的核心产品——操作系统之上的,操作系统仍然是它的摇钱树。这个行业真正必需的人员数量相对来说并不多,如果你稍微一想就会明白,微软之所以从事其他产品的开发,是因为早年它在硬件制造商那里得到了惊人的利润。微软必须要用这笔钱来干点什么,而从硬件制造商那里和windows中收获的现金又使微软能继续开发应用系统软件,并奋起追赶网络行业和最近刚兴起的浏览器行业的领先者们。微软在开拓行业渠道方面资金充足,这是其他少数大的计算机公司梦寐以求的。
2、与时间赛跑
快速、加速、变速、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这种特点只有每个敢于奋起直追的人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
在比尔·盖茨创业的时候,他们的“8086”似乎还是超乎寻常的,它好像是个新模拟程序合理的候选人。然而到1978年秋天,雷恩和奥里尔就开始根据英特尔的工程师们写的说明来搞他们的版本。英特尔的工程师正设计这个芯片。软件在硬件的前面走。这样做似乎没有必要。但是在那一个阶段,微软公司内部有一种狂热的工作气氛,这种气氛推动着所有的员工拼命工作。在这后面有一个叫做比尔·盖茨的魔鬼,他不断地催促说:“快点!快点!”
微软公司实际上在做一次投机冒险。过去搞项目总是等机器出来,然后各路英雄一道冲杀上去,谁做得好做得快,谁就会成功。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很难说谁就一定得第一。
微软公司这一次的方法是抢跑。新的计算机做不出来,微软公司就是白干了一场。但是,新型计算机做出来了,那谁也别和微软公司争了。微软公司一定是第一。
微软公司的这个决策得到了回报,它又一次挣到了钱。
当阿尔伯克基的一切工作都做完后,微软公司将做一次战略转移。为了永远记住在阿尔伯克基的日日夜夜,微软公司的各位英豪决定在11月7日这一天照一张集体相。
就在这个月,微软公司完成了全年100万的销售额。精确地说,是135万美元。他们带着这个成绩,向着在西北绿草如茵的地方出发了。
在途中,比尔·盖茨访问了硅谷的计算机制造商。在一条路上,他得到了警察开具的三张超速行驶的罚单,其中两张是同一天被同一个警察处罚的。他来来去去都开得太快了。他用的是微软的速度。可惜的是,警察并不理解这种速度的含义和这位“司机”的真实思想,而仅仅认为是罚单的权威性。
在节奏快得让人吐血的社会中,只有跟得上节奏,立志于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比尔·盖茨的创业成功就证实了这一点。
3、挑战你的缺憾
比尔·盖茨说:“无论遇到什么不公平——不管它是先天的缺陷还是后天的挫折,都不要怜惜自己,而要咬紧牙根挺住,然后像狮子一样勇猛向前。”
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某个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坐着一个8岁的小孩,他胆小而脆弱,脸上经常带着一种惊恐的表情。他呼吸时就好像别人喘气一样。一旦被老师叫起来背诵课文或者回答问题,他就会惴惴不安地站起来,而且双腿抖个不停,嘴唇也颤动不安。自然,他的回答时常含糊而不连贯,最后,他只好颓废地坐到座位上。如果他能有个好看的面孔,也许给人的感觉会好一点。但是,当你向他同情地望过去时,你一眼就能看到他那一副实在无法恭维的暴牙!
通常,像他这种小孩,自然很敏感,他们会主动地回避多姿多彩的生活,不喜欢交朋友,宁愿让自己成为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这个小孩却不如此,他虽然有许多的缺堪,但是同时,在他身上也有一种坚韧的奋斗精神——一种无论什么人都可具有的奋斗精神。事实上,对他而言,正是他的缺憾增强了他去奋斗的热忱。他并没有因为同伴的嘲笑,而使自己奋斗的勇气有丝毫减弱。相反,他使自己经常喘气的习惯变成了一种坚定的声响;他用坚强的意志,咬紧牙根使嘴唇不再颤动;他挺直腰杆使自己的双腿不再战栗,以此来克服他与生俱来的胆小和众多的缺陷。这个小孩就是西奥多罗斯福。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缺憾而感到气馁。相反,他还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利用它们,把它们转化为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本,并以它们为扶梯爬到了荣誉的顶峰。他用一种方法战胜了他的缺憾,这种方法是大家都可以用得上的。到他晚年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有过严重的缺憾,他自己又曾经如何地惧怕过它。美国人民都爱戴他,他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得人心的总统之一。
盖茨说:“我们尊敬罗斯福,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像他一样,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努力做点什么事。如果我们尝试着去做一件还有点价值的事,假如失败了,我们便借故来掩饰自己,那么我们就是在以自己的缺憾为借口了。”缺憾应当成为一种促使自己向上的动力,而不是一种宽恕和自甘沉沦的理由。它也可以说是一种表征,暗示你在其它上面应当做一点努力。
重要的并不在于你所做的是什么事,而在于你应当采取某种行动。最不可取的态度是一点事情都不去做,一味让自己躲藏在困难的后面。动不动就被困难所吓倒是很容易让自己滋生一种自卑感的,久而久之,就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做了。那么,一个人什么时候应当坦然承认自己的缺陷,什么时候又应当去和困难奋斗呢?
如果你只有一条腿,就完全没有必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个长跑运动员。如果你的容貌确实够不上美艳绝伦,就不必非得要去参加什么选美大赛。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自身不可抗拒的缺陷,就完全没有必要较劲,非要在这方面和别人争高低。
一个矮小的人想在体格上炫耀自己,这是何等的愚蠢!一个粗壮的妇人勉强要扮出娇羞的样子来东施效颦,这又是何等的可笑!对于你和你的朋友来说,对那些你们明显不能去做的事,就不要浪费精力去干了。
但是缺憾并不会妨碍一个人在别的方面去做出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例如,缺乏健壮的体格和鲜明的性格并没有妨碍豪斯上校成为战时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这些不利的情形之下,他是如何成功的呢?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矮小的身材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尤其是想到军队服役的话。因为这种位置太注重于人的体格了。
正因为不能依赖于外表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于是他就换了一种方式——广交朋友来达成。广泛地结交真正的朋友成为他的一种嗜好。
后来,他成了威尔逊最信任的参谋,然而,他与威尔逊之间仅仅是朋友关系而已。
4、成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比尔·盖茨说:“成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子,它是人类自我实现的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被人尊重与自尊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的需要”看做是区别于其他四种需要的最高层次,是人类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潜力的心理需要,是一种想要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根本欲望,而成功的最基本的动机和我们对成功的追求,正是来源于人类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当一个人为着一个预定的目标而努力,并最终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他未必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成功绝不意味着生理的满足,也不等同于财富的积聚和得到某种虚名或地位。每个人都在本能地为实现自己的最基本的需求而努力。当你奋斗的目标仅仅同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或者自尊需要相联系的时候,你还不算是一个完全的成功者,因为你所做的只是一种准备,一种铺垫、一种积累。
如你把这种较低层次的需要当做最终目标,无法达到时一定会心灰意冷,一旦达到时又会沾沾自喜,那么你就会终生与成功失之交臂。
成功者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并不排斥对较低的心理的追求,自我实现欲望的产生与确立,还往往有赖于这较低层次的心理需要的满足。
然而,成功者自我实现的动机和需要是那样强烈,处处体现出一种要使自身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倾向,体现出要使自己越来越成为一个自己所期望的人物的趋势。
成功者强烈的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是一种超越性的动机,即使在某种低层次的需要无法长期满足的情况下,它也能给人以战胜挫折,冲破逆境的巨大力量。成功是一种心灵的力量,人的潜力是无法估量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水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对自己的目标常常不能专注,往往是三心二意,如果是这样,即使拥有再多的聪明也是浪费。
当一个人目标专注的时候,或者是当他还在为一个看起来非常渺茫的目标努力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类最高级的心理需要所闪烁的光芒。
自我实现的途径因人而异,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也各不相同,正如马斯洛所说:“有人可以表现出体育、艺术或发明创造上的伟大成就,也有人却希望成为一个理想的母亲。”然而,他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者。
在没有英雄崇拜的物质年代,连孩童的心境也骤缓疲钝甚至麻木。而“未来的主人翁”,却是一个用科学游戏和成人观念催生的电脑时代。
比尔·盖茨成长的年月,正是人类科学技术向宇宙太空挑战的幻梦年代,因为那时候有火箭升天,并发射到月球。盖茨觉得科学十分神圣有趣,他在日记本里憧憬着与外星人的交流和对话——是我们征服了时间,向着无边的宇宙远航;是我们驾驶着光子飞船,向你们呼唤……
当他成为巨富后,也曾无限眷恋地感慨当年:“那会儿,我们可以学习什么是火箭摆脱重力圈的液态氧脱速,什么外天上的‘那一边儿’。而今,大部分太空计划已变得如此平凡无奇,不能像以往那样强烈震撼我的心,并激发无限膨胀的求知欲了……”
盖茨酷爱的是科学。他不像父亲那样热衷法律,却也无师自通,很小就是谈生意的高手——他曾与姐姐克里斯蒂私下达成了一项议定:基于非独占原则,让他能随心所欲使用她的棒球手套。为了享受这种权利,小盖茨付给姐姐5美金,并要求她签下一份合约。
一多年以后,迅速成长的比尔·盖茨的经历赋予了一位日本画家激情与灵感,他便以盖茨为蓝本,为笔下所绘的漫画角色取名为少年江普(YoungJump)。和盖茨一样,那个蓝色眼睛、浅黄色头发的卡通少年广受孩子们崇拜与欢迎。因为画中的江普勇敢追求高科技的冒险游戏,并且千锤百炼、百折不挠。
可以设想,这个卡通少年应该头上框一个“电脑屏幕”,腰里挎一个“算盘”——因为他不仅热爱探索高科技,还是一个十足的买卖高手。
比尔·盖茨算得上是个“人精”。他是在明确了自己的爱好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了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