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合理饮食治疗方案以高蛋白、适量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为基础,保证适量热能的摄入,使肥胖儿在减肥中不会出现负氮平衡,肌肉组织不致萎缩,并能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做到合理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总热能控制在每天800~1800千卡,对7~15岁的肥胖儿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身高等自身情况决定。
(2)蛋白质的供给量应占总热能的20%(需肾功能正常),以乳类、蛋、鱼、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高、脂肪少的食物为主。每天可吃一个鸡蛋、250~500毫升牛奶,配以鱼、虾、瘦肉等。
(3)少吃或不吃含高热能、高脂肪的食品,如巧克力、饮料、糖果、蜜饯、肥肉、油炸食品等。
(4)多食新鲜蔬菜、适量水果及菌藻类食物(香菇、黑木耳、紫菜、海带等),可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素的供给量,有利于增加饱腹感,降低血脂。
(5)每天饮足量的白开水,约2~3升。
6.肥胖儿为何要多饮白开水
水是人体不可缺乏的物质。水的需要量取决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热能的摄入量。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新陈代谢旺盛,体内的水分相对地较成人多一些。单纯性肥胖儿在治疗时,脂肪组织分解大于合成,且蛋白质的摄入较多,为了减轻肾脏的负胆,满足肥胖儿水分的额外需要量,应补充大量水分。
另外,肥胖儿不显性失水(肺和皮肤)也较一般儿童明显增多,故应补充相应的水分。一般来说,肥胖儿童每日需饮白开水2~3升。
7.儿童肥胖症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早、中餐要吃得好,晚餐要吃得少;每餐进食的速度要慢,一般20~30分钟;晚餐后尽量不要吃含热能的食品;逐渐习惯于良好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食物,尽量用蒸、煮、炖、凉拌等烹调方法;饮食应清淡,限制食盐及油的供给(一般每天食盐为4~6克,植物油10~14克),少吃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登楼、快散步等,锻炼时间约30~60分钟,这样每天可多消耗热能200~400千卡;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到1小时。
如何防治儿童营养不良
1.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
营养不良病儿多半表现为逐渐消瘦,体重减轻,身高增长缓慢,但也有部分小儿因主要为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多见于面部、下肢,严重者可全身水肿,而体重减轻不显著。营养不良小儿大多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不喜欢活动,食欲低下。也有一些以消瘦为主的病儿表现为烦躁不安,时时哭闹,神情紧张,睡眠短暂。严重的营养不良病儿甚至血压偏低,心率缓慢,心音低钝,脉搏微弱,可发生心力衰竭。另外,还可能有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常发生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胀,可伴有肝脏、脾脏肿大,智力发育也较落后,神志呆板,认知缓慢,动作笨拙。
营养不良的小儿由于胃口差,进食的食物量也过少,除了摄入供热能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不足外,也时常伴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的缺乏,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夜间看东西模糊不清,眼角膜出现混浊、白斑、穿孔,甚至造成失明等。病儿免疫力大大下降,极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感冒伤风、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脑膜炎、尿路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使病情更趋恶化。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大多又矮又瘦小,对外界反应迟钝,不喜欢活动,很少与人交往,头发枯黄稀疏,皮肤干皱,口角发炎,舌苔光剥,四肢清冷,体温偏低,经常发生各种感染炎症。家长用心观察,不难早期发现孩子营养不良的情况,如有上述症状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小儿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2.引起儿童营养不良的原因
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主要是吃进去的食物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造成的。儿童不仅要靠进食含有营养素的食物供给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还要满足其不断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小儿所吃食物量不够、质较差,不能满足儿童生理所需,首先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停滞;甚至为了保证生命活动,就要动用、消耗自身组织如皮下脂肪、肌肉组织等供给急需的能量和物质。这样孩子的体重不但不增,反而减少,出现消瘦现象。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食物供应缺乏。如遭遇灾害饥荒、战争动乱、经济贫困等自然或社会因素,使孩子所需的食物来源数量少、品种单一,孩子无法获得必需的食物以满足营养需求。
(2)喂养不当。家长缺乏喂养小儿的知识和技能,使孩子吃不饱、吃不好,如母乳不足未适当处理,奶粉调配过稀,不按时添加必需的辅助食物,骤然断奶,喂婴幼儿吃的食物品种过于单调、量不足等。此外,不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如溺爱、娇纵、放任孩子,使孩子养成了乱吃零食、挑食、偏食、边吃边玩、吃饭无兴趣等坏习惯;反之如通过责骂、处罚等手段强迫孩子进食,则往往会引起孩子对吃饭十分反感。每到进餐时思想紧张,情绪低落,即使勉强吃下去,胃肠消化吸收也受影响。在正常无病的孩子中,喂养不当是引起消瘦较常见的原因。
(3)身心疾病影响。儿童患病时常常胃量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也差,影响进食量,引起不同程度的消瘦。或出生时有先天缺陷,如唇裂、腭裂,会影响吸吮等进食;早产儿往往体重过低,吸吮能力弱;有消化吸收代谢性疾病的小儿常有摄食量不足;患频繁呕吐、腹泻的小儿因食物从胃肠道排出较多,也往往很快出现消瘦;结核病、肿瘤等消耗性疾病也多以消瘦为主要症状;孩子精神紧张、焦虑、忧郁,思想上压力重,食欲大多不佳,所对进食不感兴趣,吃的饭菜也少;少女为了追求体形美,不合理地减肥,控制饮食,亦会引起神经性厌食,出现严重消瘦,甚至危及生命。
(4)机体对营养需要量增加,不及时增加食物摄入量,也可引起消瘦。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如游泳、打篮球、打排球、体操表演等,体力消耗多,能量与营养素消耗大增,在一般膳食外应额外补充能量,否则孩子也会消瘦;患长期发热、代谢异常等疾病,如饮食不加以调整,也会造成消瘦。
3.如何纠正儿童营养不良
纠正儿童营养不良最重要的也是基本的措施是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但也要根据孩子情况,判明轻重缓急,恰当处理。
营养不良严重的孩子常并发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酸中毒、休克、肾功能衰竭等危险现象和继发感染,必须立即紧急处理。住医院进行抢救。待病情好转稳定后再改进膳食,去除病因。
轻度营养不良小儿大多消化吸收功能接近正常,食欲也可以,对食物的耐受力也较好,可以在原有饮食的基础上,较早地开始增加高蛋白质、高能量食物。开始时可供给热能每日每千克体重100~120千卡,逐渐增量,待体重恢复正常时,可递减至该年龄段一般的热能摄入量。
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病儿消化吸收功能和对食物的耐受力都比较差,所以调整饮食的进程必须缓慢,不可操之过急。最初热能供给约在每日每千克体重40~60千卡,首先维持基础代谢所需,如无不良反应,缓慢地递增到120~150千卡。母乳喂养患儿应继续以母乳为主,已加辅助食物的婴幼儿可选择营养丰富、含优质蛋白质、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加以补充,如牛、羊奶及奶制品(配方奶、酸奶等)。缺乏奶制品的地方可选择蛋类或大豆类食物,制成流质或半流质如豆浆、蛋花、蒸蛋、豆腐等喂哺,进食次数可以酌情增加到每天5~6次,三次正餐外,加2~3次点心,以增加每日的总摄入量。待体重恢复正常后,可逐渐恢复该年龄段正常膳食,仍应供给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婴幼儿可喂以奶、蛋制品,加鱼泥、肝泥、肉末、菜泥、果泥等;年幼儿食物仍应切细煮烂,以适应逐渐恢复的消化吸收功能,但应注意营养平衡和多样化,增进食欲,提高摄入总量,保证生理需要,同时还要重视补给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在安排营养不良小儿的膳食时,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订每周饮食计划和具体食谱,计算其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每日摄入量,并定期测量体重(每周1~2次)、身高(每月1次)以及皮下脂肪厚度等,评估小儿营养状况,不断调整、修改膳食计划。
及时去除和纠正引起营养不良的病因也十分重要,应尽量争取与调整饮食同时进行,如喂养不当、母乳量不足,应指导母亲改进喂养技巧,采用促进母乳分泌的方法。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应积极治疗,如腹泻、吸收不良、消耗性原发疾病、寄生虫病等。为增进食欲,可给予服用助消化药,口服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等制剂,不能口服者可肌肉注射或静脉补充。少量多次输全血或血浆,对重症病儿有改善全身状况的作用,可以促进恢复。营养不良小儿大多免疫力低下,易得各种感染,细致的护理和清洁卫生同样不容忽视。少量多次耐心喂食常可收到显著效果,必要时可应用肠内营养制品,甚至短期采用肠外静脉营养。
但这些措施都应住医院在医师督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如何防治宝宝腹泻
1.家庭治疗三原则
适合于轻度腹泻的宝宝。
(1)预防脱水:给宝宝服用米汤加盐溶液可以预防脱水。米汤加盐溶液的制作方法:米汤500毫升,细盐1.75克(一平啤酒瓶盖的一半),20~40毫升/千克体重,4小时内喝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宝宝脱水的发生。
(2)纠正脱水:给宝宝服用ORS液纠正脱水。ORS全称叫口服补液盐,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全世界推荐的一种疗效好、容易接受的一种药物。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很好地代替静脉补液可以治疗轻中度脱水。ORS的配方:每1000毫升凉开水,加入氯化钠3.5克,柠檬酸钠2.9克或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分两个阶段进行服用。第一阶段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的宝宝按每千克体重50毫升补给;中度脱水的宝宝按每千克体重80~100毫升补给。这些量要在4~6小时内让宝宝喝进去。第二阶段,根据孩子腹泻量和次数保持“丢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可根据病人小便量来决定。当病人小便量恢复正常或比平时稍多一点时,说明ORS量已达到要求了,即可不再服用。如果小便量还很少,必须继续快速服用ORS液。
(3)继续饮食: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用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宝宝可选用日常食用的牛奶或奶制品喂养。酸牛奶中酪蛋白凝块小,易于消化吸收,能使胃内容物的酸性增加,能起抑菌作用,还可促进钙的吸收,可以食用。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给已经习惯了的平常饮食,如粥、面条、稀饭、蔬菜、鸡蛋羹等。还可以给一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这些饮食最好持续到腹泻停止后2周。
2.医院治疗三原则
适合于中、重度腹泻的宝宝。
(1)静脉补液:对于出现中、重度脱水的宝宝需立即静脉输液,按每千克体重100毫升计算,注意同时补钾、补钙、纠正酸中毒。
(2)慎用抗生素:由于饮食因素、受凉或过敏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一般不用抗生素,只要做好预防和治疗脱水,一般可以自愈。黏液、脓血便多为细菌感染引起,如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感染或食物中毒等,这时可以选用一些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48小时病情未见好转,可考虑换用另一种抗菌药物。急性水样便腹泻的宝宝多为病毒感染引起,如秋季腹泻。这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没有作用的,甚至有的会加重腹泻。
(3)调节微生态: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常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等制成联合制剂。但要注意产品质量,没有活菌的制剂是无效的。市场上有很多品种,如丽珠肠乐、贝飞达、妈咪爱、金双歧等药效均较理想。
如何防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60%~70%是从婴幼儿时期发病的,因此从婴幼儿时期就重视支气管哮喘防治,控制哮喘发作,是提高哮喘儿童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般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接触或吸入过敏原后突然发生频繁干咳、喘憋、呼气时费力,严重时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出冷汗、面容恐慌、濒死感等表现。听诊器听诊时可在两肺听到高调的哮呜音,两肺呼吸音明显减低。甚至有时不用听诊器,只要离患儿稍近些就能听到患儿的喘憋声。借助患儿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家族中可能有同样病患者,即可诊断。
治疗方法:
1.家庭护理
多注意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有战胜哮喘的决心,注意饮食要清淡,不要吃盐、糖过多的食品,否则会加重哮喘。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制定体育锻炼方案,提高生活质量。
2.避开过敏源
比如春天的花粉、螨虫、动物皮毛等,这些是导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旦避开这些过敏源,哮喘发作即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