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发展的情况是,每一代人都把从前一代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生产能力作为前提条件,进行生产活动,并且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再把,这种提高了的生产能力传给下一代。在这里,尽管每一代人都经过自己的手使既得的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从而使自己的目的、意志对生产能力的发展有所作用,但是因为人只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对社会产生作用力,每代人对在他们出生前和死亡后的人类社会都不可能有作用力,所以人类生产能力的整个发展却是独立于每代人自己的意志之外的,是自己的意志决定不了的。不但如此,甚至连自己对人类生产能力能够进行哪种基础上的提高都是由人类生产能力先前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这样,由于人的目的、意志的支配作用只能存在于每个人和有统一意志的人群集合体的活动中,而人类生产能力是在人类世代更替的过程中通过传授和积累循序渐进地发展的,整个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独立于每一代人的意志之外。
经济学常识木桶定律
一个木桶是有众多木板箍在一起的,它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相反却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
木桶定律告诉我们:要想多成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水桶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要下工夫依次加长木桶上较短的那些木板。推而广之,在一个系统单位中,整体的效益往往取决于单位的薄弱环节——最短的木板,短木板会将长木板创造的效益流失掉,将整个单位的效益定位在自己的水平线上。
从经济学中的配置角度来讲,把长木板和短木板放在一起做成一只木桶,也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这里,长木板起到的作用等同于那只最短的木板,长木板比短木板长出来的那部分资源没有发挥任何效益。相反,如果把长木板放在一起,再把短木板放在一起,做成两只木桶,那么资源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点也就是著名的“鞋底鞋帮同时坏”的道理;假设鞋底是用“短木板”做的,穿不了多久就坏了,那么用“长木板”做的鞋帮也同时失去了作用,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不经济。如果鞋底和鞋帮都用长木板,那么经久耐用,可以卖出一个好的价钱;如果二者都用短木板做,那么就买一个低一些的价钱。从整体上来看,社会资源则得到了最优的配置。
可怕的通货膨胀
20世纪最可怕的通货膨胀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14年,4.2马克兑换1美元,到1923年,马克汇率上升了1000亿倍,马克面值最高达到1000亿。结果,满满一马车马克,不够买一份报纸,只能买一个面包。一个大学生在咖啡馆点了一杯咖啡,本来标价是5000马克,但到账单开上来时,价格已经涨到了8000马克。
一位德国工人对当时发薪的情景,这样描述道:上午11点,铃声一响,大家齐集在工厂前面的广场上,一辆满载钞票的5吨卡车停下来,出纳和他的助手就爬到车顶上。他们每念一个名字,就丢下好几捆钞票。大家一把钱拿到手,就立刻冲到最近的一家商店,买下任何能买的东西。
这是20世纪最可怕的通货膨胀,货币已经丧失它一切的功能,几乎变成了废纸一堆。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也就是说供远小于求。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通货膨胀之反义为通货紧缩。无通货膨胀或极低度通货膨胀称之为稳定性物价。(在若干场合中,通货膨胀一词意为提高货币供给。因此,若干观察家将美国1920年的情况称之为“通货膨胀”,即使当时的物价完全没有上涨。)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上涨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而言,物价的普遍上涨即为通货膨胀。如果你走进市场,发现大米或猪肉的价格上涨了,你不能说发生了通货膨胀。但是当你环顾四周,看到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你就可以断定通货膨胀已经发生了。人们通常都不喜欢通货膨胀,因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变得不值钱了。
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不可一句概括,但确实存在一种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超过充分就业产量水平或经济现有产出水平而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即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经济学家认为,按照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起始原因(是始于实际因素还是货币因素),它又可以分为由实际因素引起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由货币因素引起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一个到处扩散其影响的经济过程,每一个公民和经济中的其他经济单位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因此,其实际收入会因通货膨胀而减少,随之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相应地降低。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的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那些口袋中有闲置货币和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它们本来是作为防患未然和蓄资养老的,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则意味着价格的普遍下降。人们或许喜欢通货紧缩,但前提必须是他们的收入不会同时“紧缩”。不幸的是,通货紧缩常常与经济衰退相伴而来。于是,人们的收入下降,甚至还有很多人失业。所以,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不会招人喜欢。
经济学常识菲利普斯曲线定理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遇到危机,经济也会闹脾气
此时是冬天最冷的时候,一个小孩冻得直发抖,他问妈妈:“天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烧煤?”妈妈告诉孩子说:“因为你爸爸丢了工作,我们没钱买煤。”“爸爸为什么会丢了工作?”“因为煤太多了。”妈妈无奈地回答。孩子更不理解了:“煤太多了?那我们为什么没有煤烧?”妈妈无言以对。
这是发生在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期间的一个故事。大危机之前,美国持续了10年的经济繁荣。然而,繁荣的背后孕育着危机。当社会有效率需求不足,产品卖不出去的时候,企业就会破产,工人就会失业。于是,社会购买力进一步下降,产品就更加卖不出去了,于是就引发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经济学中,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简单来说,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的。资本家在追逐高额利润动机的驱使下,拼命扩大生产,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结果是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后于社会生产的增长,市场上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但是经济发展到了现代,我们讲某个特定行业,例如房地产,金融,能源等领域的资本家利用体制监管不力的漏洞或者垄断地位,拼命剥削整个社会而不是自己的工人(他们自己的工人往往一同发财),以至于造成本行业价值虚增,由社会买单。使得全体公民相对贫困,买不起房产,股票等被他们操控的产品,造成需求衰退的连锁反应。
也就是说,现代经济危机不是产品过剩,而是虚假财富过剩。一个价值10万元的房子被炒到100万元,这90万元就是虚假财富。制造这些虚假财富的效果和制造这么多假币一样危害社会和经济。现在每一百元货币中至少有70元是在房地产中和股票中,二者真正价值不足7元。换句话说,每流通的100元中就有至少60多元的假币。如果这个假币不被认出来,就一直在流通,人们都以为自己有100元。但当这60多元假币被认出来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我只有30多元,财富缩水了60多元。经济危机就是假币被认出来的时候。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因此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多体现为周期重演性,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使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激化。经济危机给各国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灾难,激起了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使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情绪高涨。
经济学常识口红效应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的作用,尤其是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再有,经济的衰退会让一些人的收入降低,这样他们很难攒钱去做一些“大事”,比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等,这样手中反而会出现一些“小闲钱”,正好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另外,有人指出,好莱坞电影就是在美国经济危机的刺激下崛起的,因为看电影也是一种低消费,而且很容易使观众获得满足感。这就是经济危机下,口红效应所带来的神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