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2500000003

第3章 张澜:大时代中的“长袍先生”

张澜(1872—1955),字表方,四川南充人。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人民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的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德高望重的国家领导人之一。他自清末保路运动以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发表了许多演讲,撰写了不少著述、函札、文电及公牍。这些资料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爱国忧民、追求真理的一生,同时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艰难历程……

——摘自《张澜文集·后记》

一、他为什么要身穿长袍

我的父亲是“民主人士”,因此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张澜先生身穿长袍、面留长须,与******、******、刘少奇等人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的那张照片。

20世纪50年代,胡适与******在台湾。胡适跷着二郎腿,满面笑容。

老照片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出人意料的历史信息。然而多年来,我却一直没有充分解读的能力。直到最近,才好像略有所悟。

这感悟大概与下面两件事有关。

一是2008年年底,我去安徽绩溪参加“纪念胡适诞辰117周年学术研讨会”时,台湾“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潘光哲主任在会上展示了一张大家熟悉的照片。照片上的******正襟危坐,非常严肃,坐在旁边的胡适却跷着二郎腿,满面笑容。为此潘先生感慨地说:“在那个时候,除了胡适之外,谁敢在******面前有这样的表现!”

二是2009年年初,我读了《张东荪和他的时代》。书中选用了一张1949年民盟代表团在中南海的合影,并向读者介绍说:在这18个人中间,只有张澜和张东荪穿着长袍;相比之下,“最在意装束的史良”,已经穿上当时最时髦的列宁装了(《张东荪和他的时代》,79页,******************2009年版)。

在传统文化中,“衣冠服饰”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形态与正统地位的标志,也包含着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与角色的认同。1949年后,中山装和列宁服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据说在开国大典前夕,******曾拨出专款让张澜置办服装,张以不愿耗费公帑而谢绝这笔款项。于是,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张澜虽然贵为国家副主席,但依然是布衣长袍,给人一种深刻印象。

除此之外,张澜之所以要身着长袍,恐怕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自古以来,搞政治的人都离不开军队。但是以张澜为首的中国民主同盟,却是一个以文人为主体、以“从不沾手军队”为宗旨的政治组织。再加上旧时代的文人习惯于穿长袍,因此张澜及其同人被称为“长袍先生”(同上,294页)。

也许人们会怀疑这样的分析有些勉强,但只要读一读《张澜文集》,特别是其中的一封信、一篇文章和一个提案,就会有释疑解惑的作用。

张澜先生身穿长袍、面留长须,与******、******、刘少奇等人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中国民主同盟代表团在中南海的合影,只有张澜和张东荪穿着长袍;相比之下,“最在意装束的史良”,已经穿上当时最时髦的列宁装了。

二、致******的一封信

张澜一生曾多次致信******,这里只介绍1943年7月6日所写的那封信。当时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但是国内形势却不容乐观。于是张澜给******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首先指出:“……国际战事,虽胜利可期,而国内政治情形,则忧危未已。”这种“忧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未能集中,二是民意未能伸张,三是党争未能消弭。这一切,主要是因为不能实行民主政治。

紧接着张澜分析说:第一,所谓人才,本来是供国家使用的。但是现在政府用人,却只问党籍,不问才干。这样一来,那些才智贤能之士不仅会遭到排斥,还可能为敌人所用。因此只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所谓民意,就是民之好恶。但是现在民意机关的代表,都要由党部和政府指定。这等于是只有党意、官意,唯独没有民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批评政府,指责时弊,就会被视为反动。另外,由于“官吏敷衍,惟肆贪污”,再加上“人民遭受压抑、痛苦百端,……厌恨之情到处可见”,因此只有实行民主政治,并“废除言论、思想、出版的统治与检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才能建立一个“政治修明,人心悦服”的社会。

第三,所谓党争,是由于“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各有主义,各有区域,各有军队”。所以国共两党能否合作,就成了全国人民最关心的大事。

在这封信的最后,张澜还恳切地说:如今国民政府正在准备实施宪政,宪法草案也已经在研究讨论之中。假若能够趁此机会实现民主政治,不仅在目前可以集中人才、伸张民意,消弭党争,而且在抗战结束以后,还可以迎来“国内统一,国际平等”的新局面。因此他希望******既不要“徒貌民主之名,而不践民主之实”;更不要“内不见信于国人,外不见重于盟邦”,从而使国家前途陷于不幸。

三、把******“训”了一顿之后

两个月后,即1943年9月17日,是国民参政会三届二次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当天晚上,******邀请张澜等人讨论宪政问题。张澜当面要求******立刻结束训政,还政于民,但是******却不以为然。第二天,******在开幕式上不无幽默地说:“训政还是需要的,昨天,张表老不就‘训’了我一顿吗?”(《张澜评传》,253页,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

国民参政会开会的第一天,正好是“九一八”事变12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个日子,张澜写下了《中国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该文不仅揭露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弊病,还阐述了实行民主政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文章分五部分:

一、近代民主政治的消长

二、什么叫民主政治

三、什么叫党治

四、训政与宪政

五、中国今天需要从速实行真正民主政治

在第一部分中,张澜首先回顾了1940年前后政治思想领域的基本情况。他说:“二战”之前,由于法西斯主义盛行,所谓“领袖独裁,厉行党治”的思想曾经风靡一时。“二战”之初,由于轴心国的军事胜利,致使许多人以为独裁政治将成为世界政治的一种合理形态。但是随着战争的进程和美英两国的胜利,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民主政治将成为各国政治形态的唯一准则。于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宣布:要通过实行宪政还政于民。张澜认为,这一承诺,“宣明了国民党的民主精神,……读了令人钦佩,令人庆幸。”

在第二部分中,张澜指出真正的民主政治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政治主权一定要掌握在全体国民手里,而不是掌握在一个人或一个党的手里。

第二,政治民主分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

第三,在实行间接民主的时候,代表应该按民众的自由意志直接推选,不得由党派或政府指定。

第四,各地人民参与中央政事,应该自由行使其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的权利,不得有威胁利诱之事。

第五,任何人都要严格遵守宪法,即使国家元首也不例外。

在此基础上,张澜还批驳了实行民主政治必须经过训练和民主政治效率不高的错误论调。他说:“民主政治,实在是人类进化的最合理的政治”,只有实行这种制度,人民的自由才有保障,国家的利益才有保证。

在第三部分中,张澜分析了政党政治与“党治”的不同。他说,政党政治是由间接民主制度产生的。政党执政后要允许反对党存在,要承认“全国官吏军人警察学生……是属于国家的,属于人民的”,因此不能强迫或变相强迫他们入党。这是民主的真谛!相比之下,“党治”是一个党获得政权后不能还政于民的产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把国家视为私有,把党权凌驾于国权之上。他们鼓吹的“党即国家,与所谓朕即国家,毫无二致”。这种“党国不分”的政治制度有两大弊害:一是独裁者唯我独尊,唯我独智,并必然会导致官场上贪污腐败的盛行。二是不允许有反对的言论和行为,因此需要大批特务人员维持其统治。

在第四部分中,张澜根据有关规定,指出训政的本意是要训练国民行使政治权力的,但事实上多年来无论中央还是地方,虽然办了无数训练机构,却从来没有听说举办过“国民使用政权的训练”。因此他希望国民党早日结束训政,实行宪政。

在第五部分中,张澜认为民主政治有形态与实质等区别。如果不能“放弃一党专政,结束党治,取消党化,所谓真正的民主政治,便将永远无从谈起”。为此,他提出从速实行民主政治的四个“要点”,其中包括“人民有权来监督政府、纠弹官吏”等内容。(《张澜文集》,185~196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由于这篇文章无法正式发表,张澜便把它油印成小册子广为散发。1944年2月,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专题文章,在指出张澜的文章“风行一时,对备方影响甚大”之后,还对其内容作了详细报道。

四、在政协会议上的一个提案

皖南事变后,为了调解国共两党之间的纠纷,几个党派联合组成中国政团同盟,公推黄炎培为主席。不久黄炎培辞职,由张澜接任。1944年,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中国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并签署《双十协定》。按照《双十协定》的约定,政治协商会议于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国民政府礼堂开幕,张澜率梁漱溟、罗隆基、黄炎培、沈钧儒、张申府、张东荪、张君劢、章伯钧等人代表民盟出席这次会议。在会上,他们提出《关于实现军队国家化并大量裁兵案》,要求“会议为奠定国家统一,并树立现代国防起见,应通过下列两大原则:一、全国所有军队应即脱离任何党派关系,而归属于国家,达到军令政令之完全统一(现役军人脱离党籍)。二、大量裁减常备军额,而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业建设,而一面普及国民军训,以为现代国防根本之图。”

有意思的是,在会议召开之前,《新民报》著名记者浦熙修采访了张澜,并作如下报道:

政治协商会议中,民主同盟参加的代表将是九人,记者昨日前往访问了该同盟主席张澜先生。他那坚定而坦白的态度,确称得起为第三方面的领导人物。他说抗战以来和蒋主席谈过十次上下,因为他自己谈话直憨,有时不免使对方脸红筋涨,但蒋主席始终容忍,这就是不愧为政治家风度。(同上,242~243页)

浦熙修1936年起在南京《新民报》当记者,1944年加入民盟。她之所以成为一名著名的女记者,是因为她认定“一个记者的条件,除了基本的知识外,需要有热情、良心、正义感,并且要有吃苦耐劳为社会服务的精神”。1946年政协会议期间,她因为写了许多有影响的人物访谈而声名鹊起,与大公报的彭子冈、杨刚被称为报界“三剑客”。如果再加上新华社的****,则被称为新闻界的“四大名旦”。

张澜于1955年逝世,享年83岁。两年后,******发动“反右”运动,并亲自为《人民日报》撰写一系列社论,其中《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该批判》分量很重。他在这篇社论中指出:

文汇报编辑部……是该报闹资产阶级方向期间挂帅印的,包袱沉重,不易解脱。帅上有帅,攻之者说有,辩之者说无,并且指名道姓,说是章罗同盟中的罗隆基。两帅之间还有一帅,就是文汇报驻北京办事处负责人浦熙修,是一位能干的女将。人们说,罗隆基——浦熙修——文汇报编辑部,就是文汇报的这样一个民盟****系统。

民盟在百家争鸣过程和整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恶劣。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有路线,都是自外于人民的,是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还有农工民主党,一模一样。这两个党在这次惊涛骇浪中特别突出。风浪就是章罗同盟造起来的。(《建国以来******文稿》第六册,53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这里所说的“章罗同盟”,就是上述提案中的章伯钧和罗隆基。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民盟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因此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章罗二人分别担任交通部部长和森林工业部部长。此外,他们都是张澜的助手,即民盟中央副主席,章伯钧还是农工民主党主席。1957年,当他们接受******邀请,诚恳地帮助共产党整风时,******却突然写下了上面的话。

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如果张澜多活几年,他的命运又会如何?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古武枭雄

    三国之古武枭雄

    古武世家单传子弟霍辰因缘穿越来到东汉末年,为了华夏帝国的强大,为洗后世列强所给的欺辱,以及不让那些历史上的悲剧女人重蹈覆辙。霍辰毅然走上了一条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道路。霍辰以自己对历史的熟知和自身的能力,收名将,说谋臣,揽天下美女,一统天下,改革吏治,强兵简政,发展经济。而后重开海路丝绸之路,西进非欧,东灭岛国,南下诸蛮,成就不世之最强帝国!
  • 三国之第一猛将

    三国之第一猛将

    我是吕布,我来自三国。洪荒的凶兽冲击着荒原,无数的战士泣血沙场,翱翔的巨龙在天空肆意的咆哮,黑发狂舞的战奴仰天怒喝手撕金翅大鹏雕!白骨铸就的王座,我手持方天戟称孤道尊天下无双!十座至高无上的神座?终究有我的一席之地!
  •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精忠志

    精忠志

    斗鳌拜,平三藩;打老虎,灭贪官;重漕运,救水旱......因圈地而家破人亡的胡青云,只想一心一意做一个忠于国、忠于民、忠于君的好官。
  • 落魄镖师

    落魄镖师

    “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取名户千吗?”“为什么?”“因为我想你将来能成为千户侯。”“那爷爷岂不是想让你能够成为万户侯?”“没错,所以我叫户万。”“但是你却成了一个皮匠。”……
热门推荐
  • 西域寻夫记

    西域寻夫记

    通过一位东汉士族女子,西行西域寻找丈夫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东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试图对纠缠于整个两汉期间,汉与匈奴两个民族的对抗和和解进行了一些思考。
  • 神秘修仙系统

    神秘修仙系统

    神秘的身世,神秘的戒指,神秘的系统,神秘的穿越,这是一个充满神秘的故事!神秘修仙系统究竟来自哪里?神秘的戒指又是出自何处?阴阳五行决为何残缺?“炼体决”是谁创造?修炼一途有无止境?命运的枷锁是什么?仙佛是否长生不老?神魔是否不死不灭?妖鬼是否永恒不朽?天地终会变,我道乃永恒。一切答案尽在道的前方!无论道有没有止境,都会打破枷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魔挡屠魔,妖挡斩妖,鬼挡灭鬼。
  • 凡尘御

    凡尘御

    本以为强大可以使自己存于世间称霸一方,却不想越大的力量付出越多的不愿,却换来越多的迷惘。人世一场难道真的只是一场过往,自己想要的到底为何,又在哪方?一个失却所有的孤儿,只想找到一片属于他的宁谧天地,却不想,随着他对自己身世的深入调查,那些过往的故事和现世的种种阴谋,意外地一一呈现在他面前。浮波静谧,暗流汹涌,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即将席卷世间…
  • 不放手是我最后的挽留

    不放手是我最后的挽留

    向缘与奈何相识在大学,也许最好的爱情就是你的梦想是舞台,而我的梦想是绘画,你的光芒万丈恰巧是我灵感的源泉,男主并非高冷确实在霸道,女主温柔却内心敏感,在大学时光兜兜转转,跌跌撞撞,他们邂逅了很多,亦有过太多的误会,男主爱的轰轰烈烈,女主爱的深沉。愈是深沉愈是有太多言不由衷。最后,梦想开花,可他们,是否会坚守初心
  • Measure for Measure

    Measure for Meas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道王妃之妖孽王爷你别跑

    霸道王妃之妖孽王爷你别跑

    她是异世的修罗,却穿越到人尽皆知的废柴公主身上,废物?不好意思,天级武技随手来,欺负我的人?不好意思,打的你满地找牙,爹娘都认不出来,退婚?什么梗?不好意思,天下都是我的,美男到处撩,看废柴如何契神兽,打莲花,夺天下,撩美男,这是什么鬼,“娘子,春宵一刻值千金,就算我家财万贯,也经不起这样的耗损”某妖孽邪魅一笑“滚!”某女一脸杀气“娘子,我们一起滚”“········”本人第一次写,如有不好多见谅,谢谢。
  • 杀手王妃本倾城

    杀手王妃本倾城

    某女乃是一名杀手,王牌杀手擅毒擅医,攻于心计,一朝穿越成为相府嫡女,发现左脸颊上的一块耀眼的疤痕,“哼!这相府还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事?”虽为嫡女但却不受人待见,“这伤并不难治,但我却要留着!”重新贴上伤疤,“哟!哪家女子竟有如此倾城之姿!”
  • 惊世鬼才:傲天小邪妃

    惊世鬼才:傲天小邪妃

    晦暗地牢初醒,天生一头银丝,却独独那双凌厉的黑眸令人不敢直视,犹如黑曜石般灼灼生辉。才出虎穴又如狼窝,偷看美人沐浴不说,还被当场抓包。初回家族,一个个对她横眉冷竖,嫌她废材,她说:“那好,无论我日后得到怎样的优厚的条件,从此与家族再无关联!”一句话,从此与家族再无关联。修炼之路,一旦榻上,就再无回头之路,越是强大,越是孤寂,唯独那抹醉心的温柔不会令人忘记……
  • 咒灵世界

    咒灵世界

    王晨同学一觉醒来世界大变人们不在相信科技而是在信仰一些莫名的东西而且所在的家族竟是一个咒术家族技术宅逆天觉醒咒术改变世界~永远不要瞧不起宅男~
  • 长门孤寂无人可伴终逝

    长门孤寂无人可伴终逝

    都说自古无情帝王家,可又有知道,身在帝王家的人,面对感情,其实最为珍贵,他们也想真正爱一个人,不辜负她。可他们做不到,他们的身份,责任,无一不阻碍着他们。愿只愿,来世莫入皇家门,莫做皇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