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9800000005

第5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4)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黄昏时分,有人独步天涯,有人徘徊小院;有人静坐庭前,有人醉卧花间。这是让人降落和归依的时刻,可是此时,面对扬州残景,词人感受到的却是阵阵寒意。他实在无法将空城的荒凉与落日的安详摆放在一起。而此时,戍楼上又吹起了凄凉清苦的号角,更增添了几分寒意,于是,整个世界便只剩寂静。

清角吹寒,这就好像在天涯的孤城,听到了羌笛呜咽,只会让人茫然不知所措。这样的黄昏,这样的声响,把本来如诗如画的扬州,雕刻得何其冷落、何其荒凉!

当年,杜牧曾在扬州停留多年。很显然,这个多情的诗人喜欢这里,并且为这里的山水而沉迷。那时候,这里曾是夜月幽梦,春风柔情,更有豆蔻年华的女子抚琴吟唱,醉意翩跹。而如今,山水仍在,却经历了沧海桑田。于是,姜夔暗想,纵然是杜牧重新来到这里,怕也会十分吃惊。很显然,这里写的是杜牧,表达的却是词人自己的心境。梦里的扬州经历巨变,他不能不感到悲伤。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在《赠别》中曾这样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那时候,扬州不曾经历战火和劫掠,所有的柔情与快意都还飘荡在云水之间;那时候,扬州城里诗情漫漫,画意流淌,才子佳人总在春风里临风把酒;那时候,杜牧将十年流光,赋予了风月繁华,赢得了青楼薄幸之名。想必,这才华横溢的诗人从未后悔那些逝去的年月。

可是现在,扬州变了模样,失去了旧时的色彩和情调。杜牧若是来此,遇见满目萧索,心中的悲怆,真不知以何种笔法去书写!其实,这也是姜夔自己的感受,心中万千滋味,却不知如何书写。许多事情,心中总有千种浮沉,下笔时却不过寥寥数语。笔下之言,永远写不尽心中丘壑。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曾经,明月之夜,美丽的女子在二十四桥吹箫,吹出万千风流缱绻。可是这个夜晚,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桥头,却没有了箫声,没有了静美。冰冷的月光沉浸在水中,水波空自荡漾,只剩清冷空寂。这是词人不愿面对的画图,可他又无可奈何。时光深处,有太多的美好,可我们又能打捞到多少呢?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附近盛产红芍药花。读着这两句,我们几乎能看到姜夔落寞悲伤的神情。伫立于桥畔,看花木纵横,月色冰凉,实在不是滋味。经过战乱,这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即便留下来的,哪里还有赏花的心情?

草木有心,也知寂寞。赏花之人已去,纵然花开得风姿绰约,却也只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可是那又如何?世事变迁,谁也无法改变。说好的永远,很多时候只是刹那的相依。花开得再好,又有谁能永远为之停留,不来不去呢?沧海桑田,就是这样。

陈与义·临江仙: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人世间有许多事是不堪回首的,比如远去的青春,比如逝去的爱情,比如曾经的知己,比如绚烂的年月。有时候,真觉得回首往事需要几分勇气,毕竟流光无情,多年以后,物是人非,纵然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见不到曾经风雨同路的人,听不到曾经云天之下的笑声,也只是徒增烦恼。

当然,若是经历了江山变迁、王朝更迭,往事就更让人不敢靠近。当曾经的宫阙成了尘土,当旧日的亭台成了遗迹,谁还能在静默的往事里悠然穿行呢?南宋的统治者们选择了偏安,并且渐渐开始沉醉于江南的烟雨;但是,对于那些有血性有骨气的人们来说,靖康之变是永远抹不去的伤痛。人们都记得,那时候,大金铁骑踏破河山,只留给大宋人民水光边的残破梦幻。只不过,统治者无心收复河山,人们再悲伤再挣扎,也无济于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陈与义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袒露心迹或请求他指点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建议应该收复中原,宋高宗主张议和。陈与义赞成对金用兵,反对议和。宋高宗虽然道理上认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甘心于偏安江南,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十分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

失去了骨气的时代,纵然有几个未失志气的人,也改变不了局面。事实上,那时候也有过岳武穆,有过韩世忠这样正义凛然的将军,但是结局又如何呢?南宋到底还是在西湖之畔安置了下来,从此开始了醉醺醺不知人间几何的日子。如陈与义这样的词人,也只能借着词句,抒发心中的愤懑,如此而已。

这首词大概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对于偏安的朝廷,他无力改变什么,只好退居。但是,这个心存正气的诗人,终究难以忘记江山摇落的耻辱。他追忆起二十年前的洛阳旧游,那时候还是徽宗政和年间,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可是后来,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颠沛流离,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南迁之后,却选择了苟且偷安。此时,忆起当年往事,怎能不百感交集!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想必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仿佛突然之间,我们已经远离了曾经的美好,远离了往日的潇洒,变得寂寞,变得萧索,变得乏味。都说年华似水,可是多年以后,我们感到的却是流光易逝,岁月如霜。

往事悠悠,如云烟般飘荡在那里。虽然我们总说往事不堪回首,但是我们又总是忍不住推开时光之门,去到遥远的从前,看看来时路上见过的花木、赏过的云月。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词人清晰地记得当年与几个知己好友在桥上畅游对饮,那时候,他们都英气逼人,豪气干云。不难想象,对饮之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何等畅快淋漓!

月下的人间,曾经令人沉醉。有云淡风轻,有月明星稀,更有诗酒相酬,那样的画面,无论何时都令人沉醉。很显然,年轻的时候,那样的情景时常出现。那时候,他们有最美好的愿望、最诗意的情怀,所以,许多个同样的夜晚,他们举杯畅饮,将雅趣与逸兴赋予桥头明月。多年以后,想起当时的情景,词人恐怕还会感动。只不过,感动之余,再想想此时的处境,又会生出无尽的伤感。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没有浓墨重彩,只是淡勾轻勒,便将午桥上会饮的画面刻画得无比诗意。涉笔至此,桥中豪英,桥下长沟,桥畔杏花,桥上明月,这幅雅人高士夜饮之图,动静制宜、形神兼备,怎能不令人神往!而彻夜竞吹的笛声,更是将整个夜晚的诗意,拉得无比绵长、无比悠远。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便是如此。陈与义就在此时的人间,回忆着彼时的情景,从流水到杏花,从月色到笛声,仍旧无比清晰。可是转念之间,他明白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于是,只是瞬间,豪酣转成怅悒,便有了下阕的感叹。

他想起了二十多年来人世间发生的那些事,想起了金人的铁蹄,想起了宋人的退避,想起了战火的无情,想起了生命的凋零。靖康之变,让太多人漂泊苦恨。那些曾经的知交,在经历了那场巨变之后各自零落,于是盛会难再,这让词人深感遗憾。

是的,二十多年,只如噩梦一场。他虽然还存活于人间,但是回忆起那些战火弥漫、河山破碎的日子,却也是触目惊心。“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融入其中不只是词人个人身世的感伤,更有国土沦丧、时局危殆的忧愤。

“闲登小阁看新晴。”面对沧桑变迁,除了看淡,还能如何?世事本就多变幻,今宵觥筹交错,明朝各分西东;今年花间携手,明年两处天涯。太多执念,只能让自己深陷悲愁而已。词人没有接上文继续抒发悲叹,而是从那样的情绪中转出来,转向风轻云淡。

当然,世间之人没有谁能真正做到笑看风云聚散,陈与义恐怕也做不到。他的心中仍有悲伤,可是他不愿永远陷在那样的情调之中。所以,这个夜晚,闲得无聊,他便登上小阁楼去看新霁后的月色夜景。虽然世事茫茫,变幻莫测,至少还有天边的月亮给他些许慰藉。有时候,当你放下执念,沧桑也就只如缥缈云烟。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因为将悲愤转化为了旷达,关于国家的兴亡盛衰,关于自己的流离失所,关于知交的零落天涯,也就不再沉重地压着心门。于是,词人有了看新晴、听渔唱的心情,虽有无奈,但更多的却是淡然。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水到渠成。彭孙遹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逐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每次想起这首词,总能想起那诗酒流连的画面,总能想起那杏花疏影里的笛声。当然,还有那夜深时的渔歌。千百年后,功过是非、成败得失,都已化作云烟。古今之事,当时虽能引起无数人悲喜,最终都尽付渔唱樵歌。要知道,漫长的岁月,可以了却所有的悲欢离合。

同类推荐
  • 月寒录

    月寒录

    《月寒录》讲述古城漾漾,人随梦行。绕墙三匝仍是城。多少诗意此间萦,只怨西安太多情,细雨绵绵,窗外如岚。书生他乡无心闲。将酒移至无人处,饮到三更独自眠。秋已归来,看西山头上,渺渺一云烟。几经风雨,淡送子夜余寒。问询君子,今宵是否醉西园,浑不知、几杯残酒,饮罢不知何年!却笑秋风,从此一别岸上柳,独享清闲闲时又来镜前,已变朱颜。几愁不断,何人能解此连环。生怕花落花又落,不见去人谁还。
  •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蚯蚓和羽毛

    蚯蚓和羽毛

    年轻时,我练过长跑。这几年,我作为一个观众,几次立在长跑竞赛的终点,望着向我冲来的冠军。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热门推荐
  • 七朵花与守梦人

    七朵花与守梦人

    我叫梦倾灵,不知怎么回事,被花之仙选为七个花之灵子的守护者,简称“守梦人”。我后来才发现,这七个小丫头个个都很奇怪,特别是那个淘气的莫浅紫!看来我的好日子不多了……天理不公啊!《七朵花与守梦人》甜蜜爆笑开场,你准备好吃糖了吗?
  • 佛说转有经

    佛说转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浪迹江湖那些年

    浪迹江湖那些年

    一个少年,一柄剑鞘,一段江湖事。江湖里有很多鱼,大鱼和小鱼。湖里有一条癞头鱼,自命长生不老,寿与天齐。湖里有一条美人鱼,身上带刺,要做那天下第一。湖里有一条帝王鱼,剑指苍穹,誓要呼风唤雨。湖里还有一条锦鲤鱼,跃了龙门,书那旷世传奇!
  • 世间安得双全法:步步倾心

    世间安得双全法:步步倾心

    雍正:我问佛为何让有情的人即使终成眷属,却依然不能长相厮守?佛无奈地看了我一眼,问我可知什么叫不知足?不及我答,便说你这便是。他说,人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想要得到一些,就必然会失去另一些。可是阿菲,你可知道我曾经真的愿意为你倾尽天下,放下一切?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走到这番地步?站在金銮殿上,他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冷面君王。浪迹在京城街巷,他是悲天悯人的柔情大夫。他的一生从即位之初到突然辞世都是史学上难解的谜案。有人说他是圣君,也有人说他是暴君。他的一生集毁誉于一身,他就是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禛——我穿越清朝的夫君。本文讲述的是雍正、年妃、年羹尧之间缠绵悱恻的动人故事。
  • 全职猎人之狐媚人生

    全职猎人之狐媚人生

    我叫夜月子,擅长收集情报和逃跑,能力是探知。我还有另一个身份,妖兽,我很喜欢刺激和被人追着到处跑。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智慧背囊

    诗人说:一花一世界。佛家讲:一叶一菩提。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经历浓缩了生命的真谛。“智慧背囊”,盛满的是人生的智慧,作文素材的宝藏。走进“智慧背囊”,走进智慧的闪亮,走进心灵的清香。一本以故事来诠释人生、社会、成败、亲情、财富、心灵、幸福等主题的书,短小精悍,滴水藏海,将许多人生哲理以最简单、最质朴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直抵心灵,开启智慧。开启少年神奇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树立朴素的道德观。
  • 奇幻玄神

    奇幻玄神

    剑斩神魔,笑傲天下!却躲不过红颜之劫?且看一名为情所困之少年如何在神鬼妖魔之中一步步走向巅峰!他有一剑、一钟、一鼎。他的剑可以诛杀神魔,他的鼎可以焚化万物,他的钟可以破碎虚空,他的情亦足以震撼天地!泣鬼神!
  • 圣人导师

    圣人导师

    这是一个光怪淋漓的世界,在这里读书人可以从书籍中获得神奇的力量,开山劈石,成就圣人之道,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张杰便附身在这个世界的一个落魄书生身上,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带着他的十六个学生慢慢成长!即便自身无法感悟圣人之道,张杰却发现,当他的学生慢慢成长之时,自身的实力便会不断增长,想要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唯有让自己的学生变得更加强大,为了成圣之路,张杰只好拿起教鞭,不断的鞭策十六个孩子爬上更高的巅峰!蓦然回首时,他已站在圣人们的肩膀!
  • 帝尊大人:求放过

    帝尊大人:求放过

    21世纪闺蜜背叛,我忍,结果魂穿了,渣姐,恶毒妹妹,白莲花,忍无可忍,无须再忍,为毛追着她跑得帝尊的大人是种马,妈妈咪啊,帝尊大人求放过
  • 炼体法师

    炼体法师

    剑与魔法,剑士与魔法师。本是完全不相同的两种人,但是如果两种情况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如何?身为魔法世家的子弟的封云,却魔法天赋平平,失去的家族的支持,为了修炼不得不兼修了剑士。不曾想到,却开创出了一条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