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9800000018

第18章 人生自是有情痴(1)

聚散离合,只如谜题。从相逢到别离,从相依到相思,只需花开的时间。多情自古伤别,只因万千不舍。多情必多伤,离情别意,不关雪月风花。

欧阳修·玉楼春:别恨离情,无关风月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有人说,多情却似总无情;有人说,无情不似多情苦。人世间有太多聚散离合,多情的人容易动情,也就容易在离合变幻中百转千回。他们做不到说走就走,说放就放。离别的路口,执手相看,无语凝噎,多情的人总是害怕这样的情节,却又无法避开。无情的人看似洒脱,可以笑看风云,但是不付出感情,不知情之滋味,活在人间未免无趣!

两宋时期,虽然军事软弱,皇帝却比其他朝代的要温和宽厚。至少宋太祖没有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也给了柴世宗的后人比较仁慈的安排,比起汉高祖刘邦以及明太祖朱元璋,要好得多。正是这样的宽松环境,给了两宋官吏在闲暇之时吟风赏月的空间。欧阳修、苏轼等人在政治失意之时,还能出现文学创作的高峰期,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北宋时代基本没有文字狱,也没有因文字狱牵连九族的事件发生。因此,在朝为官的文人气质颇浓的欧阳修、苏轼的词作,大多能自由抒发性灵,也能够在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叹中升华出自我生命意识,从而对生命的观照更透彻了,或以达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失意,或以男女相思寄托高远的社会人生理想,或以山水美景稀释政治挫折的落寞感。欧阳修数十首《玉楼春》,诉尽了人间男女情事的无法捉摸,虽字字泣血、声声含泪,但内里的旷达潇洒给予读者的,却具有多层面多角度的可观可照的意蕴。

“玉楼春”,这三个字,定会让无数人浮想联翩。玉楼春暖,美人如玉,月光柔夷,温柔缱绻,这样的画面,即使是那些迂腐酸涩的道学之士,怕也会忍不住醉眼迷离。男欢女爱,人之常情。只不过,欢情结束,总是离别。这样的时刻,多情之人难免黯然神伤。相聚的时候越欢喜,离别的时候就越悲伤。古来如此。无情之人永远不会明白,离别的悲伤,也可以美到极致!

这是欧阳修离开洛阳时所写的惜别词。离别时刻,内心凄凉。即使是欧阳修这样的旷达之人,也无法避开这样的心事起落。或许,那个与他依依惜别的,不是寻常亲友,而是曾与他携手洛城,游遍芳丛,也曾与他花前月下、谈笑风生的某个女子。因为有过那些如诗的时光,所以在离别之时,才会拟说归期,却又未语先咽。只不过,他毕竟是欧阳修,即使是离别的词,也写得别有洞天,既有悲情凄凉,也有豪情纵横。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这样的情景,如今恐怕再难见到。同样的离别,如今的人们可以谈笑风生,几杯淡酒,几句告别,然后挥手而去,没有太多伤感。无论是远方还是天涯,早已不是从前的概念。但是在很久以前,离别就是那样,晓风残月,浊酒离歌。当然,不得不说,那些长亭短亭、渐行渐远的画面,尽管让人断肠,却总有几分诗意。

千里搭长棚,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样的句子,读来总是忍不住感伤。原来,许多相逢,竟然只为了最后那句再见;原来,许多欢喜,竟然只换来最后那声珍重!聚散匆匆,此恨无穷,这话毫不夸张。我们以为相聚的时光很长,其实只是瞬间。生命也不过几十载光阴,又能有多少时间来感受月下黄昏的美好!

总是这样,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垂杨断岸;总是这样,看着看着,就看到了古道残阳。这场离别,想必欧阳修早已知道无法避免。尽管如此,当离别悄然来临,他还是忍不住悲伤。深情之人,就是如此。

在酒宴前,本为告别,却先谈归期,正要向对方说出他的心中所想,但话还没说,本来舒展的面容,立刻愁云笼罩,声音哽咽。因为他知道,离别意味着天南地北,两处缥缈。词人把酒宴的欢乐与离别的痛苦,离别与归来,春容与惨咽,几种事物对举,多次进行了感情的转换。在这种转变和对比中,我们几乎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泪眼迷离,欲说难言,凄凉悲伤在其中,依依不舍在其中。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没错,世间的多情之人,从来都是这样,在离别的时刻,无语凝噎,黯然销魂。或许,他们也想学着无情的样子,洒脱面对,不起愁云。可是,对于多情的人来说,这实在太难。情就在心中,如水般流淌不尽,又怎能抽刀而断!

曾经以为,风花雪月最让人伤神。其实,花谢花开,月圆月缺,只是映衬了人们的心境而已。世事无常,聚散难测。多情之人就会随之心事起落,悲喜交替。不须风来雨去,不须云开月明,只需几段离愁,就能让人从此处到彼处,从咫尺到天涯。那是心的流浪!

对于欧阳修而言,离别之所以如此痛苦,并非留恋风月繁华,而是感情的执着与真诚。即将来临的离别,使他陷入悲伤,这种悲伤不是春花秋月这种外物所能给人带来的感情变化,而是心灵的默契,是痴情的写照。词人此时,已经将对于眼前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况周颐的《蕙风词话》中就曾说过“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这正是人生自有情痴,原本无关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这里又从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樽前话别的情事。耳边仍有离歌声声,对于词人来说,这样的离歌,一曲就足以让人肝肠寸断,又何须再换新的曲子!长亭古道,芳草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阳,那样的情景,这样的曲调,离别的人恐怕都会泪眼蒙眬。伤心凄切,肝肠寸结,甚至不需要离歌,甚至不需要残阳,个中滋味,多情之人自然明了。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这就是欧阳修,我们以为他会困在悲伤里无法走出,却不料,笔锋陡转,转出了这样的豪情。孟郊四十六岁进士及第,于是以为风吹云散,别开生面,满心按捺不住得意与欣喜,写下这样的句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的欧阳修,显然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但是面对离愁别绪,他只能打起精神,强颜欢笑。

没错,即使面对离别,即使只剩几日的相聚时光,也要在欢笑中度过。虽然有着深深的无奈,但是面对离合变幻,这何尝不是最好的选择。看尽洛城百花,就可以与春风坦然地告别。当然,洛城之花终究有尽,旖旎春风终究要别,该来的离别总要到来。再坚强的外表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凄凉。因此,这两句在豪宕之中又隐含了沉重的悲慨。如王国维所说,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人因情识而生,喜怒哀乐本是起于最初始的情感意向。贪嗔痴慢疑五毒,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心地的染污也日渐严重。情痴者,自是痴于风与月的颜色,而风与月是不关心人的情深深雨蒙蒙的。月白风清好个所在,焚香静坐,品茗对弈;手捧书卷,自吟自唱,都是极美的体会。但是,没有了天边风、窗前月,如果仍能诗意流连,那才是至高的境界。

风花雪月四时美景,展露出太多让红尘男女眷恋的情色背景画面,是风花雪月激化了红尘男女情爱相思的念头,还是红尘男女情爱相思的念头点染了风花雪月?其实,就算没有春花秋月,就算没有夏风冬雪,情仍然在那里,不增不减。痴情之人,欢喜也好,悲伤也好,外物只能点缀而已。情痴者自是情痴,本就没有缘由,更与风月无关。

晏殊·蝶恋花:独上高楼,天涯何处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曾经无数次想过,天涯到底在何处。是秋天里的西风碧树,还是暮春时的满地落花;是古道边的瘦马昏鸦,还是大漠上的孤烟落日?每次想这个问题,总会莫名地走入荒凉。或许,天涯就是我们未曾到过的地方。

若干年前,我还在北京,总是在沉默与沉默之间,无边地徘徊。那时候,仿佛身在荒野,看不到灯火,找不到方向,常常被萧索与落寞包围,无处逃避。我朋友很少,但是有个做编辑的朋友,却和我性情相投,偶尔还能出去喝几杯酒,说说人生苦乐。

某个秋天,这位朋友突然说要去旅行,我问他去哪里,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两个字:天涯。或许,他只想把自己放逐到远方,不拘何处。他是纯粹的性情中人,说走就走,不久后就离开了北京。没想到,直到现在,我们再未见过面,此后也不知能否重逢。如今想起来,突然发现,这才是真正的天涯。

有些地方,你想去却怎么都去不了,不想去却偏偏零落在那里,便是天涯;有些情感,想要留住却注定要放手,想要挥别却总是缠缠绕绕,便是天涯;有些事情,想要掌控却无可奈何,想要远离却若即若离,便是天涯。对于这首词里的主人公来说,天涯就是,想见不能见。离恨在心,相见不如怀念就只是句空话。

说起晏殊,想必许多人都会想起那两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其实,《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全词情致深婉而又寥廓高远,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读来百感交集,不胜凄凉。

晏殊,字同叔,抚州府临川城人,晏几道之父。七岁能文,十四岁就因才华横溢被朝廷赐为进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一生富贵悠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

我们不必知道,那个被主人公念念不忘的人到底是谁。我们只须知道,离别之后,这多情的女子,总是独上高楼,望穿秋水;总是徘徊花前,沉吟月下。当往事涌上心头,她只能将心事写成信件,可惜山水迢递,不知寄向何方。这样的处境,悲凉可想而知。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秋晓庭圃,愁容惨淡。菊花笼罩着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露珠点点,仿佛默默饮泣。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也不例外。其实,离别之后,纵然是春风旖旎,柳暗花明,这女子也很难找到快乐。更何况,此时是深秋,无论是菊花还是兰花,在孤独的人眼中,都带着几分愁苦。

秋天的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几许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其实,这两种现象之间未必有什么联系,但是在充满哀愁、对节气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燕的双飞,更反衬出人的孤独,毕竟,燕子至少还能双飞于天空,主人公却只能独自惆怅于窗前。不难想象,当她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心中会怀着怎样的孤独与惆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千古人间,离恨常有。明月却始终在那里,不声不响,从不在意世间离合变幻。明月无心,不解离愁,只能照临窗户,原很自然。既然如此,月下的众生,也应当无话可说。

但是在这里,女主人公分明有怨言在心,她希望,明月能给她些许慰藉、些许温暖,而不只是那样冷冷地望着她。离恨在心,无处排遣,彻夜无眠,孤独对月,女主人公的怅惘之情,不须多说,谁都明白。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秋天本就是蔓草荒烟,萧索多,安恬少;寂寞多,快意少。当西风袭来,看黄叶飘零,处处都是天涯。这样的时节,若是被离愁别恨包围,就更如风前飘絮,寻寻觅觅,无枝可依。

清寂苦寒的夜晚,这女子定是孤独难眠。于是,她只好倚着高楼,与黯淡的长夜茫然相对。当然,这样的夜晚,陪伴她的还有萧瑟的西风,以及飘飘洒洒的黄叶。如今,我们似乎能随着这词句,回到遥远的从前,看她在秋夜里,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萧索过后仍是萧索,落寞过后仍是落寞。对于这个孤独的女子来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人间都是无尽的荒原。通宵孤寂不寐,卧听西风落叶,这难言的况味无处言说。清晨登高望远,蓦然间发现,碧树已经凋残,人间无限荒凉!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词人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那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惆怅,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了主人公精神上的莫名满足,使其从狭小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几句词,包含着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虽然荒凉,读来却心旷神怡。

同类推荐
  •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水浒密码:解密一百单八将

    梁山108条好汉,共涉及77个姓氏,其中以李姓最多,有7人,约占好汉总数的7%,这一比例基本与如今李姓在全国人口的比例相当,施耐庵真有先见之明。在梁山108条好汉当中,曾经在宋朝各级政府当过公务员的有33人(以人物出场后为准);占山为王的黑帮老大有25人(以人物第一次出场为准);地主、富农出身的10人;开酒店的私营个体户出身的9人;打渔出身的8人;其他出身的23人……本文从今人的立场重新解析梁山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宿命,让读者以新的角度去品味这部文学巨著。
  • 行读的快乐

    行读的快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企业任职时期在国内外游历的40余篇散文,如秦淮河、成吉思汗陵、香格里拉、湘西边城、独秀山、美国、俄罗斯、罗马、荷兰、法国等国家和旅游目的地,文字大多以记事抒怀咏物为主,也不乏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评价,能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趣向,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肖川诗选

    肖川诗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宁夏文学艺术也伴随着自治区的发展而繁荣,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大批有朝气、有才华、有创意的优秀文艺人才,以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凝聚力量、鼓舞人心为己任,辛勤实践,努力耕耘。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深情讴歌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生动描写了宁夏各族人民的生活,充分展示了生活中源远流长的真善美的情愫,浓墨重彩地描画了宁夏人民奋斗拼搏的心灵图景。宁夏文艺已经成为对外宣传宁夏的一个明亮窗口,一张引人关注的精彩名片。
  • 20世纪大富豪

    20世纪大富豪

    本书收录了作者20余年来在《宁波日报》和《人民日报》这两家报纸服务时,发表的一些新闻作品和随感,内容包括见证三峡、重庆履痕、雪泥鸿爪、强词夺理、旧闻拾遗、人海觅珠、说长论短等。
热门推荐
  • 琼琚佩语

    琼琚佩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冰山校草爱上校花

    冰山校草爱上校花

    第一次来到贵族学校读书居然成了校草女朋友,还抢了初吻!连初手都抢了!
  • 炎皇崛起

    炎皇崛起

    月球大爆炸后,地球沦为地外高级文明的殖民星球。地球上一平凡本土少年,觉醒了先祖炎皇的血脉,从此一步一个脚印,凭借坚韧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他逐渐在波澜壮阔的大星河时代崭露头角。在爱与守护中,在血与泪间,为了家人,为了朋友,为了地球的人类,他一直在努力前行......
  • 狼牙雇佣部队

    狼牙雇佣部队

    一支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部队,却在烽火的后,慢慢成了一支尖刀部队
  • 火影之大战

    火影之大战

    当系统与空间交错,现实与虚拟融合,火影的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以两个灵魂融合而产生的少年又会使命运的轨道向哪里偏移?沉睡中的少年啊!以火影为名,征战吧!
  • 恶魔你爱上我了吧

    恶魔你爱上我了吧

    露非玫被家父逼去雪花学校,两个死党和她同行。在街上遇见一个满嘴腹黑话的帅哥,而这个帅哥又是和她在同一所学校,不仅如此还是在同一个班。在开学那一天,千子耀玩性大发要和露非玫比赛考试……但是她与这个帅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之后数不清的纠纷有会让他们陷入怎样的处境。他们之间又会檫出怎样的火花呢。
  • 记忆里住着你

    记忆里住着你

    他和她只不过是商场联姻,在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中,不知何时,他已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以至于这段婚姻也不再像以前般没有色彩……
  • 旗临

    旗临

    灾难后的人族世界,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高度发展的人族,不同的修炼体系交织而来。道术,魔法,武技.,科技...不同的体系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一张战旗,带着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降临在这片人族世界。而那张战旗!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地球的记忆...
  • 首席土地公

    首席土地公

    一个从天而降脸着地被摔的有些疯疯癫癫,却又自称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脸上打着马赛克一丝不挂的出现在了掌管京都市大柳树路旁一个小胡同周围一百米范围的第二十六代新上任土地公杨莫面前(歇口气)。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有着严重裸奔的老头告诉杨莫,三界大乱,魔界开启了混元星辰锁天大阵,诸天神佛情况岌岌可危!以上,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杨莫被临危受命,由玉皇大帝御封道德模范三界楷模无上光荣舍己为人土地公(你妹,还是土地公),并要求他在人界广纳信徒香火,开启人界与仙界的位面通道破掉混元星辰锁天大阵,拯救诸天神佛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笑喷了,记得收藏推荐投食-----
  • 婚婚欲动:总裁别太拽

    婚婚欲动:总裁别太拽

    “先生,你这种搭讪的方式已经过时了,麻烦你来点儿新鲜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依旧英俊潇洒,依旧让女人为之疯狂的男人,米格格唇边划过一抹慑人的冷笑。笑话,姑奶奶我是你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女人?姑奶奶现在看上的,可是小鲜肉,你这种腊肉,能滚多远就滚多远,姑奶奶不屑一顾。“老婆,小鲜肉怎么能和老腊肉相比呢?不要忘记了,昨晚可是老腊肉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