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所有成功人士一样,扎克伯格也总是被人拿出来比较,人们也都认为这个少年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从他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就注定会成为一个传奇。
第一节扎克伯格与盖茨
像所有成功人士一样,扎克伯格也总是被人拿出来比较,人们也都认为这个少年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就像比尔·盖茨一样,从他们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就注定会成为一个传奇。
所以,这两个有着同样传奇经历的富豪便常常被拿出来做比较,甚至有的人将扎克伯格的名字前面冠上了“盖茨第二”的称号,也有很多人觉得,扎克伯格的成功是因为有着盖茨的前例,而他则恰恰接手了盖茨没有完成的工作。
说起来,扎克伯格和盖茨以及已故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都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秉承着自身的创造力从而走上了富豪的道路,其次,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曾中途辍学。
比尔·盖茨,全名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1955年10月28日出生,和两个姐姐一块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已故的母亲,是银行系统的董事及国际联合劝募协会的主席。和扎克伯格一样,盖茨从小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曾就读于西雅图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自己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的时候开始了计算机编程。
1973年,盖茨同样考进了哈佛大学,和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时候,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开发了“BASIC”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盖茨已经在哈佛小有名气。童年,盖茨离开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与孩童时代的好友保罗·艾伦在1975年创办的微软公司中。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在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在盖茨的领导下,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微软一直致力于长期的发展,创新更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从每年超过5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经费就可看出这一点。
盖茨曾这样解读自己的中途辍学,“在我看来,大学完全是为我设计的。我收看了大量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开课,数量超过我所知道的任何人。我当年离开学校并非因这个环境不适合我,而是因为当时我想迅速抓住微软发展的机会。在我辍学时,我已经完成三年大学学业,如果我利用已获得的学分的话,我其实当时就可以毕业了。因此我并非是一个真正的辍学生。”
事实上,盖茨的身份并不仅仅是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他更是首屈一指的科技尖才、大慈善家、环保人。与保罗·艾伦创办微软公司后,他还曾任微软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由此看来他更像是一个商人,他懂得去经营自己的创意。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到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2012年9月19日,《福布斯》2012年美国富豪排行榜发布,比尔·盖茨第19次蝉联美国首富桂冠。2009年,比尔·盖茨超越沃伦·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而在2010年至2013年,均被墨西哥富豪卡洛斯·斯利姆·埃卢超越,让其成为蝉联3年的世界首富。至今为止,比尔·盖茨以720亿美元的净资产连续第20年蝉联美国首富宝座。
这样的一个慈善富豪,绝对是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如果将扎克伯格与他放在一起,便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很多人表示,难道富豪都有怪癖?因为年轻的富豪扎克伯格,他是个节俭富豪。
而对于盖茨来说,慈善事业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部分,直到今天为止,盖茨和他的妻子梅琳达也一直在为慈善作贡献。
根据他的一名高中同学回忆,盖茨曾断言自己会在30岁时成为百万富翁。可是没想到,他在31岁时,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可以说,他确定自己会有钱,却没想到自己会这样有钱。
和扎克伯格一样,盖茨的童年便由衷热爱着编程。他在11岁时开始向父母抛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来为难他们,这给母亲玛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盖茨也成了一个让家长头疼的孩子,步入青春期的盖茨试图摆脱母亲的控制,母子矛盾也总会不定时的激化。
不得不说,他向往的自由,也正是日后他极力推崇的。
盖茨是一个天才,13岁开始编程,扎克伯格也是一个天才,10岁时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台电脑,并且开始研究起编程。可以说,这便是他们至关重要的一个相同点。盖茨和扎克伯格都能看准时机投资,更可以看出他们的商业头脑,他们不仅仅是一个开发人员,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扎克伯格在哈佛的时候,曾经用黑客技术获得了同学们的照片信息,而盖茨更是在高中时,利用黑客技术黑了领美公司会计文件。对于扎克伯格和盖茨来说,这两个人连做法都是那么的如出一辙。
所以说扎克伯格是盖茨的接班人,这种话绝对是有迹可循的。
然而,想要成为盖茨的接班人,绝对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可以说,盖茨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的创造力与创新力,相比之下,扎克伯格的创造力绝对是毫无问题的,然而,对于他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他的创新力,在“Facebook”出现的这些年中,“Facebook”不断更新着功能,越来越多高性能模块的出现,也让客户感受到了创新的魅力。而扎克伯格在不断创新中,也不断地更新着“Facebook”的页面布局,这让客户有些不适应。明明原来的布局用着很顺手,可突然换了,大家就会异常不适应,从而反对的声音四起。不过,最终这些激动的客户也都妥协了。
相对来说,扎克伯格这个CEO与盖茨相比更加的孩子气,他喜欢通过他的喜好去创造,从而让他在创新的这条路上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波折。
对于扎克伯格来说,原本的创新是成功的,可他孩子气的创新却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不过突破了麻烦这一层面,扎克伯格确实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创新答卷。
而对于盖茨的创新,可以说是一步步稳扎稳打的,他一直顺应着客户的需求,与扎克伯格相比,他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不断给扎克伯格做着示范。
虽然,外界总是认为扎克伯格是第二个盖茨,可当扎克伯格和盖茨站在同一个舞台上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却是平等的,可以说,他们是朋友,也是对手。
在盖茨面前,扎克伯格从来不会表现出胆怯,他总是用他的表现来证明他自己的信心。所以,盖茨才会更加器重这名年轻的“竞争者”。
而当我们将盖茨与乔布斯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后,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与扎克伯格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盖茨给出了对扎克伯格超高的评价,可当他说到乔布斯时,却给出了一个推断,苹果不能超过微软。
1998年6月,微软股价为29美元,市值2500亿美元。那时苹果的股价为7.25美元。尽管有微软当时的1.5亿美元资金支持,市值依然只有区区60亿美元。微软从产品、市场份额、现金流、基本战略方面完全超越了苹果。这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当时的盖茨认为苹果能够超越的想法是荒谬的。
然而看看当时的情形。乔布斯尽管忍受着癌症的痛苦,并且做了肝脏移植手术,但是仍旧掌管着苹果公司的运营,而比尔·盖茨则通过转向基金会来普度众生。微软市值2400亿美元,比一年前略低,股价也从29美元降到27美元。在这过去的十年里,微软几乎无所建树。而另一方面,苹果的股价则从最初的7.25美元一路飙升到240美元。苹果的市值也提高了33倍,从60亿美金到2200亿,库帕蒂诺的现金储备也已经和微软的400亿美金不相上下。
对于乔布斯来说,他的确赢了苹果旗下衍生了众多魔术般的产品,例如“iMac”、“iPod”、“iPhone”和现在的“iPad”。甚至“Mac”所占市场份额也上升到了两位数,利润也在同行中独占鳌头。可以说,苹果在业内一枝独秀,而微软则已步入中年。
这句话绝对是有迹可循的,因为很多人都曾断言,扎克伯格的“Facebook”正如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而乔布斯的苹果,仅仅是个开始,众所周知的微软则是中年维持。如今看来,这个说法是否准确,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乔布斯逝世后,扎克伯格却是很有希望迎头赶上的。
“1998年盖茨将乔布斯定义为失败者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这个加利福尼亚人的执着。苹果用了12年的时间,来取走微软头上的皇冠。”克林格里写道。“我确实是这个意思。你看微软的‘Office’如何受到‘Open Office’和‘iWork’的夹击,‘iWork’现在在‘iPad’上只需要30美元。”
“距离苹果免费搭售‘iWork’来叫卖硬件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一旦‘iWork’免费,一堆微软的高管就会变成热锅上的蚂蚁。”克林格里最后写道,“这回轮到苹果,而不是微软,等待自己的市场份额被人超越了。”
舒适随意的T恤,松垮的牛仔裤,外加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一成不变的打扮让马克·扎克伯格看起来和一个普通的美国大学生没什么两样。不过,这个年轻人成功的创业经历,让越来越多常春藤名校毕业生甘愿放弃华尔街的大好“钱途”,奔赴硅谷。
科技的力量再一次将哈佛辍学生推到前台,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2004年扎克伯格从哈佛大学辍学,在此之前,科技界最具盛名的哈佛辍学生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在全球财富榜前100名中,只有谷歌的共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年纪在40岁以内。人们戏称,“按年龄平均算,扎克伯格将是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
不过他表示从以后只领取“一美元”的工资。对扎克伯格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提交上市申请后,扎克伯格贴出了自己办公桌的照片,他用巨幅的“保持专注、继续前行”(Stay Focused&;Keep Shipping)标语提醒自己,继续践行创业的理想:让这个世界更加开放。
微软联合创始人、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出席哈佛大学慈善筹款晚会时表示,自己当年无须非要辍学创办微软,等上两年再进行也可成功。
作为史上最有名的哈佛辍学生,盖茨的传奇人生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在某个慈善晚会上,盖茨又被辍学这一问题围绕,不过他开玩笑说:“一次我回到哈佛做演讲,听众里有个学生叫马克·扎克伯格,如果我当年坚持到完成学业,大概没法影响他也从哈佛辍学。”
玩笑过后,盖茨认真起来,他说:“如果我们1979年并未创办微软,而是等到1980年或者1981年,但当时我们觉得时间非常急迫,因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因为我们是软件主导型企业,而大部分公司并不关注这方面。人们将软件作为边缘产品,硬件东西是你花钱买来的,因此软件就免费了。事实上,我认为当时多等一年创办微软也是可以的,多等一年并不会改变历史。”
在谈及与苹果早期合作时,盖茨表示,在苹果推出“Apple II”时间段内,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友好得对手,事实上我们将更多的用户吸引到“Mac”上,这比苹果本身做得还要多。而到1996年乔布斯重回苹果时,他对我说“我想要这个、这个,你得给我这个、这个”,我们三天内就敲定了合作。合作交易中,微软还购入了6%苹果股票,但随后律师说服盖茨将其抛售,原因涉及反垄断问题。不过盖茨对此有些后悔,他说:“如果能继续持有,那就好了。”
而扎克伯格则认为大家把自己称为“盖茨第二”实在太过愚蠢,虽然他们都痴迷电脑,都在19岁创业,都就读过哈佛大学并且选择了辍学,但扎克伯格表示,“成功有时只是一个意外,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小众社交网站连客创业失败后,创始人“Denny”总结教训,认为自己犯的一个重大错误是——创业初期,当被人问起连客究竟做什么时,他会回答:“抱歉,我们签了保密协议。”如此讳莫如深,让连客错失了很多潜在的合作伙伴。
对创意进行本能保护,也许是因为商业竞争中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山寨和抄袭作风。一旦自己的“Idea”招致“剽窃”,饮恨败走就会成为唯一下场。不过,最起码可以从侧面佐证你的创意值得效仿,虽然代价有点沉重。
描述“Facebook”创业故事的电影《社交网络》里,哈佛的高富帅双胞胎“Winklevoss”兄弟将“Facebook”的创意告诉了马克·扎克伯格,结果白白把“Facebook”这台“印钞机”拱手让给了后者。后来经过漫长的4年诉讼,2008年,双方终于达成和解,“Winklevoss”兄弟获得了6500万美元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