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坛和忽察儿曾经推举成吉思汗成为部落的领袖,可是这时他们却叛逃出去,加入了客列亦惕人的联军。成吉思汗想要勾起他们的回忆,于是在这篇檄文里面说道:“忽察儿,你的父亲是涅坤太子,你从前却拒绝了我们请你做汗王的要求……阿勒坛,你的父亲忽图剌汗曾经统治蒙古人,但你也拒绝了我们请你做汗王的要求……你们不顾我的反对,在一次大会上宣布立我为汗,现在却背弃了我……”他还试图唤起蒙古人团结的血性,客列亦惕人正筹划着霸占他们的故土“三河”地区,他们必须奋起守护自己的生活的热土。
在檄文的最后,成吉思汗跟桑昆说:“你是赤裸而生的儿子,我是穿衣服而生的儿子,但我们都是你父亲的儿子。”就是说虽说他只是义子,也有信心成为客列亦惕的王者。他指责桑昆为了一己私利,骚扰了父亲的晚年生活,让他饱受滋扰。他还在文章里面暗示,桑昆在父亲还在的时候就想要谋朝篡位。以上的各种巧妙表达,基本比得上他给王罕的“口头书信”。成吉思汗觉得自己与王罕关系密切,桑昆他们的挑拨让自己的义父对自己渐渐疏远,让他感到很伤心。他又斥责札木合在挑拨王罕与桑昆的父子关系,让他们之间产生芥蒂,从中谋取利益。他说了很多话去劝告那些背叛蒙古部落的声名显赫的亲王们,让他们回归自己的部族,不要做在客列亦惕人庇护下的叛徒,相反要把客列亦惕人赶出自己的领地。
在这样目标明确又声情并茂的申诉之下,对方的联盟也开始渐渐瓦解。
根据史料的记载,这个申诉的效果十分明显。王罕在听到了这个感情丰富的“口头书信”之后,感到十分后悔,说:“真不应该和我的儿子铁木真闹翻啊!”他用刀割伤自己的小指头,用小桦皮桶装着自己留下的血——表达了自己对之前发誓的忠诚,然后把小桦皮桶交给成吉思汗的使者,说:“若我再对我的儿子铁木真做错事,我就会流血!”这一段故事可能并非真事,应该是蒙古人修史为了给成吉思汗攻击王罕找一个借口。拉施特的记载也告诉我们,王罕确实很后悔,但是后来回复成吉思汗的人是桑昆派去的。
这个“口头书信”让桑昆勃然大怒,他拒绝与成吉思汗部和解。按照《秘史》的说法,桑昆对成吉思汗的斥责,让人们看到成吉思汗的另一面:成吉思汗虽然认王罕为父亲,但在其他人面前却很随便地称他是刽子手,说他杀死了自己的诸多兄弟。据《拉施特书》的记载,桑昆大喊大叫:“必须决战!必勒格·别乞和脱朵延将大旗竖起来!用草料喂饱马匹,准备出征!”他还放出豪言说:“让我们的命运由刀剑来决定吧!胜者得到汗位,战败者将’兀鲁思‘拱手相让!”就这样,阿儿孩·合撒儿把对方拒绝的态度告诉了成吉思汗。
第二十三节在巴泐渚纳
《元史》和《秘史》记载,由于成吉思汗害怕被追击,于是到了1203年,他带兵后退到了巴泐渚纳,夏季的时间都在那里休整。拉施特的看法是,成吉思汗在合剌合勒只惕额列惕之战后就曾经到了巴泐渚纳,后来经过统格河(他是在这个地方派使者向王罕等人传达使命)又一次到达这个地方。之后的事情,拉施特的史料就和前两部书一样了。
可是我们没有办法确知巴泐渚纳的具体位置。这个地名近似于蒙古词巴泐只安(沼泽)。《拉施特书》和《元史》都说过巴泐渚纳浑水之事。他的学生多桑也同意拉施特的观点,说成吉思汗最少来过两次:“巴泐渚纳是位于斡难河以北高原上的一个小湖,小河图剌北从这里流入寅各答河。”蒙古的很多水网和沼泽地会以“泥水”等词来命名,所以像《秘史》记载的“巴泐渚纳湖”,就可能是一个湖或者一个沼泽地,而不会是《元史》说的“班朱尼河”。巴泐渚纳地区隐藏许多泉水,可是不够牲畜们的给养。瓦撒夫则称之为“巴泐渚纳泉”。到了今天,连地理学会能够查阅到的俄国参谋本部的赤塔地方地图都查不到这样一个地方。很多人只能在阿哈河地区的阿哈村以南地区里面去找这样一个神秘地方。现在的阿哈村是赤塔和满洲里铁道中间的一个站。
在这里可以提一提记载在《秘史》第182节中的一个事情。一个名叫阿三(即哈桑)的回族商人,为了购买貂鼠皮和松树皮,赶着一千只羚羊和一头白色骆驼路经汪古人地区,从额儿格涅河即阿儿浑河来到巴泐渚纳湖附近放牧,成吉思汗和他碰了面,大家相谈甚欢。从其他史料里面我们可以得知,总共有三个回族人见到了成吉思汗,他们的名字分别叫作:阿三、札法儿火者和达里蛮哈吉伯。根据记载,巴泐渚纳可能是离阿儿浑河不远,在季莫奇基诺和恰拉松铁路往东两站,五十度线地区的沼泽之间,或者向东更靠近阿儿浑河,钦达钦斯卡亚方向的沼泽之间。
《秘史》里没有详细记录成吉思汗曾经在巴泐渚纳附近驻扎的故事,成吉思汗去世以后很久,也没有人把这件事情流传下来,使得后来的波斯和中国记录的一些细节,出现了很多可以批评的地方。拉施特对成吉思汗这段经历描写得十分详细,他说,在巴泐渚纳,成吉思汗过得很惨,这里水源很少,成吉思汗只能从泥水里面榨出饮用水。“成吉思汗被这些与他共患难的忠诚伙伴所感动,合掌起誓今后同甘共苦,若违背誓言,则变成巴泐渚纳的泥水。然后喝了水并将杯子递给他的将领们,将领们也轮流发誓永不抛弃。成吉思汗后来重赏了这些忠心的伙伴,赐予其’巴泐渚纳人‘的荣誉称号。”《元史》在这里穿插描写了成吉思汗在哈阑真沙陀首次战胜王罕,这件事其他史书上没有记载,可能与合剌合勒只惕客列惕的那次战斗混淆了。
第二十四节战胜王罕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成吉思汗也迎来了机会。在他带领军队在巴泐渚纳苦苦挣扎的时候,有一个叫搠斡思·察罕的蒙古部落首领来到他这里要为他效力,他是火鲁剌思部落的头领。《元史》里的说法恰好相反,认为他是被火鲁剌思人打败的亦乞剌思部落首领孛徒。王罕的联军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分裂的情况。拉施特说,那些投奔王罕部的蒙古亲王们对王罕的领导心怀不服,准备联合起来把他赶下台。成吉思汗的叔父答里台、堂兄弟阿勒坛和忽察儿,还有那个总是到处煽风点火的札木合都参加了这次谋逆的活动,他们计划“趁着夜色谋反,抓住王罕,然后自立为王,不再受客列亦惕人和铁木真权力的约束”。王罕知道了这件事,先下手剿灭他们,这帮乌合之众四散逃亡。答里台回归到成吉思汗麾下效力。阿勒坛、忽察儿和札木合一起到草原西边投靠乃蛮人。《元史》的记载与此大致相同。
在这次变动中,客列亦惕人把成吉思汗的弟弟拙赤·哈撒儿的妻子和儿子也古、也松格和秃忽抓住了,哈撒儿本人也只是侥幸逃脱。他逃向了合剌温只敦山,想要找到成吉思汗重新归附,却没能如愿。在寻找成吉思汗部的道路上,他过得十分可怜,只能吃生肉填饱肚子。这个时候成吉思汗用了个计谋,骗了王罕一次。
哈撒儿派沼兀列亦惕部人哈里兀答儿和兀良哈部人察兀儿罕跑去骗王罕说:“我寻遍每一个地方,依然找不到我的兄弟铁木真。他听不到我的呼唤。我每夜都睡在地上,望着满天星斗。罕父啊!你掌握着我的妻儿,你若派一个亲信来,我就再次去你那里。”成吉思汗就跟这两个使者说,事情完成后,就去客鲁涟河上的阿儿合勒苟吉地区会合。
成吉思汗设伏于阿儿合勒苟吉地区,王罕则大摆筵席去招待合里兀答儿和察兀儿罕,对他们的话完全没有怀疑。他表示欢迎哈撒儿回归,按照蒙古风俗送给他装满在牛角里头的血(为使哈撒儿喝饮料时沥血起誓言),表示他对重归于好的诚意。王罕派遣他的亲信亦秃儿坚跟着两位使者送这个盟誓的信物去给哈撒儿。
《拉施特书》里记载了这件事的发生:合里兀答儿已经看到成吉思汗的大旗了,他怕亦秃儿坚看到后会立刻掉头就走,于是他假装有石子嵌入了马蹄里头,下了马请亦秃儿坚帮忙把马蹄里面的石子取出来。这个时候,成吉思汗的人就赶到了跟前,然后这名使者轻易被擒。《秘史》的说法是,亦秃儿坚看到远处浓烟滚滚,知道必定有诈,于是准备回头就走。可是合里兀答儿拦在了他身前,这时他的马屁股被察兀儿罕射箭射中了,他掉下马来被擒住。
成吉思汗计谋得逞。王罕完全没有准备,他以为敌军还远在天边。却不知道合里兀答儿和察兀儿罕已经把他扎营何处和布防情况告诉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命令主儿扯歹和阿儿孩为前锋带兵奔袭。
他们昼夜兼行地来到折额儿温都儿山的方向,从折儿合不赤孩的隘口突袭来到客列亦惕人的营帐。敌人毫无防备,可是客列亦惕人仍然抵抗了三天三夜才宣告失败。王罕和桑昆往西逃去,王罕恼羞成怒,把失败归罪于桑昆与成吉思汗的交恶。
第二十五节兼并王罕部
虽然战事失利,但客列亦惕还是拥有很多部众,成吉思汗为了瓦解他们的团结,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子民,花了不少心机,他小心翼翼地处理他们的事务。勇猛的客列亦惕俘虏合答黑·把阿秃儿被押送到成吉思汗跟前说:“我的责任是保护王罕。我和你打了三天,保护他安全离开,已经完成任务了。要杀就杀,不杀的话,我就用我的生命为你效忠。”成吉思汗被他打动了,觉得他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好的助手,于是他接纳了合答黑·把阿秃儿,让他领100个人,听从忽亦勒·答儿遗孀的调遣。
成吉思汗对客列亦惕人算是十分客气的,没有像对塔塔儿人和乃蛮人那样疯狂屠戮他们。而是把他们归到蒙古部众手下效力。客列亦惕人中的主要力量只儿斤人被成吉思汗分成100个营帐,给速勒都思部的塔孩·把阿秃儿当部下。札合·敢不的一个女儿巴合·别乞被成吉思汗收作妻子,莎儿合黑塔泥则给他的小儿子拖雷做妻子。《秘史》里面暗示了,由于有了这一层关系,成吉思汗对待札合·敢不一部的客列亦惕人比其他客列亦惕人要稍好一点,没有让他们妻离子散。到了最后,成吉思汗也知恩图报,没有忘掉给他带来情报的看马人巴歹和乞失里黑,让他避开了王罕的突然偷袭。他把王罕的金帐、服侍王罕的仆人,还有里面的财物都赐给了他们。巴歹和乞失里黑在喝酒的时候也能够带着弓箭,“饮酒时又许他们喝盏(按照金人旧礼,皇帝宴飨必奏乐,皇帝喝完酒后,众乐齐止。陪位之官饮酒时另奏他乐,谓之喝盏。这是一种殊荣)”,打猎的时候也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猎物,不用拿出来分享,打仗抢到的东西也可以私自藏有等。
《元史》提到,成吉思汗分配好战争得来的财物和奴隶之后,就在帖麦该川打猎娱乐。《秘史》则说成吉思汗到了阿不只阿阔迭格儿地区过冬去了。
王罕与儿子桑昆跑到了西边逃难。《秘史》提到,王罕在达涅坤河边感到口渴难耐,想要到河边饮水,却被路过的乃蛮人将领豁里·速别赤在巡哨时候看见,抓了回去。王罕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这名野蛮的将军没有听他的,于是便把他杀死了。拉施特的记载说王罕并非被一个人杀掉的,另一名将领德的克察勒也参与了杀害王罕。《秘史》中这名将领叫作克撒合勒。
《拉施特书》记载,他们把王罕的人头先给了乃蛮人的首领塔阳,这位首领却斥责他们这些野蛮无知的部下:“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位老人家杀害了?这是一个伟大的王者,你们应该带他来见我!”塔阳为了表达他的崇敬,他让手下在王罕的头颅上镶上银子,然后放在宝座上供奉。《秘史》说道,塔阳的母亲古儿别速为了表达敬意,把王罕的人头取来说:“我要看看是不是这位伟大的汗,如果是的话,要祭祀他。”她认出了王罕的头颅,于是用牲口和乐曲对王罕进行祭祀,王罕的头居然露出微笑。塔阳觉得很诡异,于是把这个头颅扔到地上,并踩碎了这位老人的头颅。他的这种行径让塔阳的部将、勇敢的可克薛兀撒卜剌黑感到很惊恐:“你踩碎了这个死人的头!现在不祥的狗叫声正是将要失败的预兆啊!”
王罕的儿子桑昆没有和父亲一起来到乃蛮人的边境,而是折向南方。根据《秘史》的记载,他来到了戈壁沙漠中的“川勒”地区。《元史》则说,他是从这里来到了西夏国的边疆。他以抢掠为生,西夏人对他很厌恶,把他赶到拉施特所谓的“曲先”的龟兹国,也就是伯希和校正过对音的库车王国。库车国王是一个畏兀儿人,他擒杀了桑昆。
《秘史》对于以上这些事情的描写,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其人的性格。桑昆在“川勒”地区逃亡的时候,他看见有一群野马在那里,于是他就想猎杀这些野马。他的马夫阔阔出趁机把他的马抢走了,然后逃之夭夭,去投靠了成吉思汗。他的妻子也看不惯丈夫的行为,劝他好好为桑昆尽忠,可是丈夫却不听她的。阔阔出以为自己会得到赏赐,可是成吉思汗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叫骂:“怎么能够信任这样一个弃主人于沙漠而不顾的人!”于是他杀了这个无耻的马夫,然后赏赐了他贤惠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