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佩服先人们遣词造句的鬼斧神工。理想、理想,极为理智的梦想;梦想、梦想,梦幻般的理想。理想与梦想,只一字之差,却有太多迥异。更为迥异的是,理想者与梦想者自身的理解与认识。我们每个人都不乏远大的理想,但却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梦幻般的理想,即梦想。
既然是梦想,就有梦幻的成分,有梦幻就会有色彩,就会有五颜六色的斑斓生活,就会有风声水起的七彩人生。这,或许是梦想最接近童话与传说的本质所在,因而其对于我们的人生最为稀缺与珍贵。尤其是当我们被现实生活浸泡得只剩下一颗冷酷的内心和一副有色眼镜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关于梦想的命题。
我发现,我们的人生往往处于这样的常态。5岁时,我们有着童话般的梦想;10岁时,我们有着金子般的梦想;18岁时,我们有着狂热般的梦想。当我们能够自食其力,有了人生担当的时候,不妨迎着朝阳想一想:自己是否正为梦想而奋斗?以后还能做到继续追求梦想吗?等我们人到中年,对人生已然不惑的时候,不妨踏着夕阳问一问:当初的梦想是什么?此刻这个梦想实现了吗?
很不幸,我们许多人尽管曾经有过无数个美丽的梦想,但却没有一直为梦想而长期奋斗,因而也就离梦想相距越来越远。对此,有的人埋怨环境,有的人埋怨命运,还有的人埋怨机遇,但这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其自身。我为许多丢失梦想的人们感到遗憾,但又对那些始终追求梦想的人们感到高兴,我所熟悉了解的军旅作家刘志海,自然属于后者。在这位年过五旬的老者身上,我看到的不仅仅是梦想,更多的是他对于梦想的孜孜追求与努力实现。
人虽然不能为梦想活着,但没有梦想的人生终究干瘪无味,犹如残叶般随风飘落,被世间遗忘殆尽。作家为梦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精神警醒启示我们,活着不易,有梦想活着更不易;能时时怀揣并温暖着梦想,活着去实现梦想才是精彩绝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