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滨百思不得其解,就敲开了老板的门。老板很严肃地对他说:“我不否认你是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但是在这个团队中,你从来没有看到别人的价值。晨晨技术很一般,但是每天给你们做了大量的信息整理工作,而且,叫外卖等杂务全是她为你们做的;你和罗安不和,好几次争吵都是林默在为你们调节,从而保证了团队的和谐;再说罗安,技术良好,你因为内心对他有排斥,就单打独斗,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项目进度是个阻碍。这一次你靠自己的努力没有耽误工期,但是如果下次接的是个大项目呢,你能保证不出纰漏吗?年轻人,从这次的项目看得出来,你暂时不具备驾驭团队的能力,所以你还需要在技术岗位上再磨炼。”
我们在工作中,也要用心观察周围人的付出,这样你看问题的高度才能与老板一致,才能成为有潜力的员工。
为自己增加隐性价值
如果你的团队因为有你,而多了一些隐性价值,那么你在这个团队中,就会成为一个有亲和力的磁石,老板也会对你青睐有加。做到这点并不难,你只需在生活细节上有细微的改变就足够了。
每天早晨,从公司前台到座位上这段短暂的时间被职场心理学家称为“黄金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你需要向大家传达很多信息:我很高兴见到你们;工作让我愉快;我心情很愉快,不论今天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都会想办法解决。
这种心态需要职场人以积极的口头表达去体现,因此最好的表现形式是阳光满面地对每个人说“早”。
再好的工作,时间一久,也会变得单调无趣。谁都喜欢经常为大家带来新鲜感的人,如果你能在千篇一律的工作装之外,经常更换惹眼的小配饰,或时常把刚买的数码产品带来和大家分享,大家一定会对你产生特别的感觉:哦,这个人很有生活情调,他好棒、好精彩!
就算与老板关系再好,就算再崇拜你的老板,也不要当着同事的面过多表现!要知道,员工与老板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既是合作关系,又是对立关系。一项心理研究发现,七成以上的员工在潜意识中把领导当作“敌人”。如果你工作业绩好,与领导关系也好,就很容易让他人心理失去平衡。例如,在老板表扬你的时候,非但不要得意扬扬拍领导马屁,还要在同事面前学会自嘲。
尽量轻声说话,尤其是女性,大声说话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个性张扬的感觉。就算大家认可你的工作,也可能因为你高八度的声调为你减去一点印象分。要想在团队中让人感觉亲和,没有距离感,就一定要摆正心态,与同事站在同一战线上,心平气和地轻声说话。想想看,谁会不喜欢温和、得体、彬彬有礼的职业女性呢?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要舍得让自己的优势被老板“利用”。比如,你可以带一些自己在家做的点心或者饭菜来公司,让大家尝尝你的手艺,这是个拉近距离的好办法。当然,如果你的手艺不佳,那么用一点午后的小零食“贿赂”大家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在饮水机附近、茶水间里,或者去洗手间的时候,跟旁边的同事露出微笑或做个简短的聊天,都可以尽快拉近与同事间的距离——话题可以从喜欢的咖啡口味或者称赞对方的发型开始。
如果你所加入的团队是安静、保守的,那么也要考虑大家的感受,在聚会的时候不要建议去一些热闹的场合,引起大家不快。这种软实力,并非肤浅的“搞关系”,而是把别人放在心中,跟着同事的步伐,保持友好的态度,让老板和团队都能感受到你的价值。
学会“看不见”的艺术
很多人以为眼明手快够机灵是老板喜欢的技能,但学会“看不见”更是一门不易掌握的艺术。在小小的办公区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土范围”,在别人的“领地”,要学会“看不见”。千万别因为疏忽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未经同意就坐在同事的桌子或椅子上;在老板不在时,出现在老板的办公室里;总去别的部门聊天,等等。
小刘已经在一家外企工作好几年了,平日里踏实肯干,很受老板的好评。但是从某一天开始,老板对他的态度就变了。糊涂的小刘终于回忆起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有一天,小刘到老板那里送文件,恰巧老板不在,小刘就坐在老板的椅子上等他。不经意间就瞄到了老板电脑的显示屏,显示屏上显示着这样一个网页:某位美女的海滩比基尼照片。
老板回来后很不悦,但当时粗心的小刘并没有在意。小刘的行为侵犯了老板的“领地”,以后对他怎么会有好脸色?
你不要以为这没什么,或是有“我又没什么坏念头”的想法。事实上,你的举动已经侵犯到别人的领土,对方是会感到不快的。这种不快不会立即表现出来,却会藏在心底,并且对你有了坏的印象,甚至怀疑:他对我到底有什么企图?是来监视我的吗?或是要发现我的秘密以此要挟……你不能怪别人这么想,因为有这种想法是非常自然的,换成是你,也会如此。
所以,对别人的工位,没有必要时,不要随便靠近,若主人不在,你的靠近会被诬赖成偷窃,那多冤枉!
即使你到达管理层,也别没事就到别的部门聊天,因为这会使那个部门的主管造成“侵犯领土”的不安全感,就算你是纯聊天也不行,因为在他的部门里,他是唯一的权力象征,你无缘无故地出现,就好像要和他争夺权力似的。当然,谈公事时例外,但应只限于主管和主管接触,不可随意去接触他的下属。
有的“笨拙”恰是老板钟爱的品质
守本分是真正的聪明
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聪明人”,他们热衷于公司的小道消息,知道的八卦隐私也比一般同事多得多,但这是真的聪明吗?这些“聪明人”好像永远都难以结束低薪长跑的工作,白白浪费了上天赋予他们的才智。反之,有些人看起来笨笨的,什么事儿都是最后一个知道,但是因为他们守本分,做事会更加专注,在职场上的价值反而超过了很多当初起点比他们高的人。
老板喜欢员工一心关注工作业绩,因为本职工作才是值得奋斗的主战场。
尹小梅毕业后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公司有一个“秘薪制”的规定,就是员工之间不许打听工资,任何人要是到处探听,只要被老板知道,就会解除其劳动合同。
有一年年底,尹小梅发现公司没发年底奖金,而这也并不是公司的硬性规定。发工资的第二天,大家的表情都有点奇怪,也流露出些许失落,但是都没有说什么。
赶巧周末有个聚餐,大家就说起这件事,都痛快地发泄着不满。当所有人都在骂老板不好的时候,尹小梅却没有吱声。当时大家觉得她笨嘴拙舌,什么也不知道为自己争取。殊不知第二天,老板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在大家眼中“笨嘴拙舌”的尹小梅,因为没有参加议论,反而成为了老板特别照顾的员工。
所以,在公司里,要管好自己,尽量少去“关心”你决定不了的事情,也不要过度“关心”你的同事,例如,动辄就看不惯谁提前下班;看到哪个同事多请了几天假,就向老板打小报告。看不惯别人的方面太多,就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麻烦,进而也成为老板的麻烦。
多事多话易招怨
有的人明明工作业绩不错,却偏偏在同事和老板那里都不受待见,这样的人本质并不坏,却因为多事多话给别人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造成别人的误会和排斥。多事多话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第一,容易“自来熟”,让不熟的人产生排斥心理。
辛小琴是个开朗热情的女孩,有一次经过同事办公桌的时候看到一张照片。她就很随意地靠过去,指着照片上的男士问:“这是你的男朋友啊?”那位同事一愣,把照片拿回去,很直接地说:“别动我的东西。”
辛小琴顿感尴尬。同事之间的距离很微妙,有人感觉自己和对方已经熟悉得可以交谈私事了,但可能对方并不那么认为。为了避免尴尬,隐私这样的敏感问题还是应该尽量回避。
第二,聊别人没有公开的事情。
一次,冰冰上班时间在某个网站挑选了一件衣服,中间她离开座位去复印文件,也没有特意关掉电脑屏幕。没想到等她回来的时候,就有一个同事凑过来神秘兮兮地问:“那件衣服你下单了吗?”冰冰的心里“咯噔”一下,虽说这不是重要的信息资料,但被人窥探的感觉太糟糕了。现在她常常觉得有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心里挺不舒服的。
第三,习惯对别人的事追根问底。同事之间熟悉了总会聊些休闲话题,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也很少有人会介意,但过分随意就会影响心情。
凯伦买了一个名牌包,刚到公司,一个最好事的同事就围上来很惊讶地叫道:“哎哟,名牌包,多少钱啊?很贵吧?”她这一叫又引来很多人,大家都一起纷纷地问:“多少钱?真皮的吧?这什么牌子啊?”还说“真想得开,有钱”。凯伦只得勉强露出笑容,与大家应付几句。就在大家围着她聊的时候,老板走进来看到了这一幕。于是,凯伦感觉自己被“陷害”了,自此就和那个同事疏远了。
别人的背景你抢不走
不探听别人的事,不但不会陷入是非,还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好处。员工没必要用至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你的老板,要求他一定是道德上的完人,能够做到完全没有个人喜恶。
有人总爱说“某某人背景强大”“某某人跟老板走动得多”“某某人太会讨好老板”,这些事情,一个普通员工知道后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平添一堆烦恼。
别人在说这些的时候,除非是直接关系到自己,否则就应该保持“刻意回避”这种智慧的态度。这样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某个同事背景深,你知道了人家背景就变“浅”了吗?有的同事受领导重用,你有本事有胆量给他“穿小鞋”吗?估计你最多也就是感叹世道不公罢了,越是这样你就越觉得这份工作“没干劲”,你就越消极,就越不受领导待见。
探听不该知道的事情,别扭都是自己找的,你最需要的是把精力投入到自己能掌控的地方去,埋头干事,私下猛“充电”。那些越是探听别人如何如何的人,就越是没有出息的人,他就是想把他的“嫉妒”传递给你,这样你也“嫉妒”了,然后你们两个就可以一起“嫉妒”,然后就没别的了……
总之,别人在老板那里的背景你抢不走,你只要专注于打造自己的背景,就会成为公司里跑得最快的人。
不露怯,别让老板一眼望到底
不谋小利谋大局
每个老板都希望员工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如果一个员工总是陷入短期利益的争抢中,最终不会走得太远,也得不到老板的重视。
员工只有把自己的心态放平,不争小利,才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才能被同事认可,被老板重用和提拔。有的人才华横溢,但喜欢斤斤计较,导致老板也难以对其委以重任。
高越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他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非常高。参加工作后,短短的时间就接到了公司委托的一项市场调查任务。高越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市场调查与分析,并根据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提出了振兴公司的新思路,写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书。
老板对高越十分赏识,准备提拔他为助理。可是,几个中层领导和员工代表却提出了质疑,他们一致反映高越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曾经和公司的三个领导当众争执,而且都是因为一些小事,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他难以协调好企业内部的关系,一定会给公司造成损失。
最终,高越还是被大家按在了原地。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恨公司没有伯乐,埋没人才,负气离开了公司。
现在的就业环境最不缺的就是人,也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在一个公司里,要懂得“光而不耀”的道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表明你的价值,一定不要在第一次取得成绩的时候,就暴露出自己的浅薄。因为你虽然有好的成绩,但是领导还搞不清楚你是偶然的超水平发挥,还是能力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
陈迪参加工作后深得老板的信任。一次,他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连续三个月没有休假,最终,该项目圆满完成。老板想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便计划将他升至管理层。陈迪想,既然自己可以做管理了,就意味着加薪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他就找到老板,拐弯抹角地要求加薪。
结果,老板考虑后,不仅没有给他加薪,升职的事情也不了了之。陈迪既没有如愿实现加薪,又丧失了宝贵的升职机会,他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
后来,老板在一次聊天的时候,提起了这件事,说:“我本想培养他一下,可他还没等干出什么业绩就先要求加薪!当时,我真想对他说,商务谈判、社交应酬、带队伍打仗你精通吗?你为什么不考虑清楚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职务再提要求……”
一个人若想在职场上乘风破浪,一定要做到心远、志高,用一流的业绩表明你的身价,然后才有资本谈优厚的待遇。急功近利只会坏事,深谋远虑自然有好运。
五年前,张德君刚从大学毕业,在一家单位实习。他常给单位的电脑做日常维护,而且,其他同事的私人电脑坏了,他也会帮忙一起修好。当时,这个部门的经理就说:“这个孩子舍得花时间帮别人,有前途。”
没过多久,大家就都对他交口称赞。两年后,张德君所在的部门主管离职,有位部门经理推荐了他,大家都没意见。和张德君同时入职的那些人,都羡慕地说张德君遇到了“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