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6900000007

第7章

送走了阿桂,门前果然清静了许多。到了掌灯时分,福崧正准备吃饭时,门外走进来几个太监,为首的是个瘦脸大个子,穿一身红色太监衫,福崧以前见过这人,是养心殿的大太监马进喜。他急忙起身,还没迎出去,却听马进喜道:“请福崧大人接旨。”

福崧一愣,这个不当不正的时候,皇上传旨是什么意思?

福崧快步迎出来,边走边对下边人道:“快快,摆香案,开中门。”

“是口谕,免常礼。福崧跪接即可。”马进喜说着,在院里面南背北站定,看着福崧跪好了,朗声宣读圣旨:“着福建布政使福崧,即刻到养心殿见驾。”

福崧没敢多问,坐了轿子随着马进喜从西华门进紫禁城,入隆宗门,先到了军机处外的台阶下听宣候驾。这时夜色已沉,天空墨蓝,军机处廊前一溜的“气死风”灯照得大院白煞煞的。院子里有些冷清,两个军机章京匆匆走入军机房,几个部司的官员在廊下歇着等回文,没有人说话,显得很有些肃穆。初春的风在上面呼呼地响着,像是在大声呜咽,但院子里却感受不到有多大的风。

福崧正在想事,忽然听到有人在笑,多少显得和这里的气氛不太和谐。福崧扭头看去,见一个长相英俊的年轻人走在前头。此人一品朝冠,顶戴上是镂花金座,中间镶一颗鸡蛋大小的洁白圆润的上等东珠,衔一个亮红宝石顶子。补服绣鹤,套在九蟒五爪袍上,胯着镂金衔玉的朝带,整个人精干大方,透着一股子英气。另一个约四十岁年纪的人跟在后面,起花珊瑚顶子,九蟒五爪袍套锦鸡补服,一脸的讪笑。福崧认得这两个人。前面的就是正志得意满,一路扶摇直上的和珅,眼下是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国史馆副总裁、总管内务院三旗官兵事务兼步军统领、崇文门税务监督、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御前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充《四库全书》馆总裁、兼理藩院尚书、太子太保、充经筵讲官,这一溜的头衔,没有个好记性还真记不住;后面那个是和珅的亲信,户部侍郎吴省钦。

两人边走边说话,那吴省钦咧着嘴笑道:“听说那福崧的手从来都是红通通的,难道老天都暗示这手是沾了血的……”话说了一半,见福崧正站在院子里,竟硬生生地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福崧知道吴省钦要说什么,跨上一步道:“吴侍郎啊,你说我福崧双手沾着血,杀人太多是吗?”

和珅未发迹时曾在咸安宫学习,吴省钦的弟弟吴省兰曾是和珅的授业老师,吴省钦当时也是咸安宫的老师,只不过不像他的弟弟那样亲自教过和珅罢了,不过和珅论理也应当叫他老师。但吴家兄弟为了攀附和珅,竟想办法反投在和珅门下做了学生。当兄弟俩双双登门拜见和珅,见面就双膝跪倒,称和珅为先生自称弟子时,连和珅都大为惊讶,连称不敢当。但这种不要颜面的无耻行径最终还是被和珅接受了,这事虽然被朝廷内外长时间地传为笑谈,却丝毫不影响兄弟二人成为和珅的心腹,并不断地升官发财。福崧对此人很是看不起,再加上他火暴的脾气,所以虽然和珅就在面前,吴省钦官阶也比他高半品,他仍然敢指着吴省钦的鼻子质问。

吴省钦被福崧问得一愣,毕竟是做贼心虚,竟一下子找不到话来搪塞,讪笑还挂在脸上,只是僵住了,弄得脸色很不自然。但和珅却毫不在意,哈哈笑道:“福崧藩司是哪里话,我们是在谈你的手,不过不是你想的那样。”说罢,捉住福崧的手好好审视一番道,“好手,果然是名门世家贵人的手。”

福崧把手抽回冷笑道:“这双手也不过是世家手罢了,既然不会搂钱,又算得什么好手?”

和珅脸上的肌肉稍稍抖动一下,但笑容只是淡了一淡,随即又恢复常态,道:“福崧藩司真会说笑。”回头对吴省钦道,“我昨日在你家看到有把挂扇的金字写得不错,是谁写的?”

吴省钦道:“是窦光鼐的字。”

“写字善用金者,窦东皋可谓天下第一。赶明儿我给你拿一把白面挂扇,你替我求几个字如何?”

“那扇并不是学生所求,乃是富阳董公在市中所购。窦光鼐脾气古怪倔强,他的字不好求啊。”

两人撇了福崧边说边向军机处走去。廊下几个歇着的官员急忙起身行礼。

吴省钦道:“这个不是少司寇秦瀛吗?秦瀛是窦光鼐的学生,相处甚善。让他求字,必能成功。何不让他代劳?秦少司你看如何?”

秦瀛道:“这个不难。只是窦公现在去浙江的路上,恐需时日。”

和珅道:“不妨,不妨。你要记在心上,不要忘了。”

几个人正说着话,太监马进喜走进来对福崧道:“皇上传福崧见驾。跟我来。”

这边和珅等人听了都感意外。原以为福崧是到军机处来公干的,没想到这么晚了竟是听宣见驾。这样的恩宠可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

这边福崧跟着马进喜来到养心殿。刚跪在陛阶之下,喊一声“皇上……”只听乾隆在里边道:“免礼,进暖阁说话。”

福崧起身进来,长跪在隔栅前,一脸惶惑不安,不敢抬头。

乾隆轻声笑道:“上次朕见你可不是这个样子,今儿个是怎么了?”

福崧道:“臣有罪。圣上给臣的差事没有办好。”

乾隆道:“先起来说话,坐到那边去。”

旁边小太监搬来椅子。福崧坐定,用眼睛余光看着乾隆,见乾隆盘膝坐在炕上,穿一件黄色江绸薄棉袍子,神态平和,气宇轩昂,一点儿也不像是七十多岁的人。

乾隆缓缓道:“福崧,你先不要谢罪,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朕这时候叫你过来,不是听你谢罪的,也不是听你说差事的。你先往这里看看。”

福崧这才抬了眼朝乾隆那边望去,见炕桌之上放了三摞折子,其中一摞子有一尺半高,另两摞子只高寸许。乾隆指着折子道:“这里有三摞折子,都是和你有关的。最厚的一摞折子共有八十三个,全都是参你的。”

乾隆随便抽出一个翻开道:“这个说的是盛世年代兴此大狱,甘肃三品以上官吏为之一空,动摇国基,民心不稳,不是为官的样子。还有这个说话更狠,福崧好杀,闻者皆心寒,此好杀之人,以百官之血,染顶戴猩红,断无好结局。这里还有不少喊冤的,说你伤天害理,定罪皆在一念之间,而无量刑之尺度。下面这些奏折,朕就不一一提了。都是些陈词滥调,虽引经据典,皆无可读之物。朕知道,你来京前后,对此已有风闻。驿馆闹事,朕也听说了。所以今夜将你唤来,就是怕你压力太大,有什么别的想法。朕今天给你一句话,让你定定心,那就是:杀得好,杀得对!”

福崧一下子俯伏在地,心里一阵悲酸,又一阵激动,眼泪扑簌簌地往下落,一肚子的委屈与愤懑此时皆化得干干净净。福崧向上叩首道:“臣虽死不能报皇上知遇之恩。如今天下太平,国库充盈,百姓富足,有些人便起了贪污的心。先是县、府豪夺,后为道、省贪贿,从下到上都渐渐学会了横征暴敛,上欺君父,下逼百姓。且狼狈为奸、上下勾连、互相包庇、官官相护。借国家赋予之权,掏国库税赋之钱。如甘肃王亶望的案子,上有军机大臣于敏中等京中重臣,下有县府道省百余名抱成团拧成一股绳的外官,竟欺骗了皇上七年多。仅王亶望家赀就达三百多万两。如非圣上英明,烛照洞鉴,发觉甘肃有捏饰情弊,这些贪官现在还逍遥于法外呢。所以这个案子不能不严查,不能不重办。若办得轻了,就是放纵包庇。”

“大胆!”乾隆喝一声,眉头紧皱,右手紧握住胸前如意。一向自负的乾隆,竟被一个王亶望欺骗了七年,心甘情愿地每年从国库往王亶望及其同伙的口袋里划拉钱,这是乾隆最不想提的,也是乾隆最恨的。因此,他才坚决顶住一切压力,力保阿桂、李侍尧、福崧,要求严办此案。虽然这件事已经真相大白,但从一个外臣的口中又重新说出来,仍然触动了他心中的痛。他缓缓神,看看下面战战兢兢的福崧,又恢复了理智。

乾隆长嘘了一口气道:“甘省上下勾通一气,竟以朕惠养黎元之政为若辈肥身利己之图,侵帑殃民,毫无忌惮。天下无不共知,而内外臣工无一人言及,思之实为寒心。你能将此事直言禀朕,朕不该怪你。”

乾隆起身,从炕上下来,来回走了几步,又道:“还有这几个本子,虽不是参你的,但也劝朕要少动大狱,说甘肃一案伤了一省之根本。说朕为你撑腰是因为王亶望欺君,伤了朕的面子,因此发怒,做得过了。你仔细看看这个折子,说的是什么屁话?说杀一个人,他有爹妈儿女,有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连带着一干人遭罪。若是牵连过多,国家必将多事。但王亶望之流恣情贪酷,任性乖张,上天都难以姑容!范仲淹说得好,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这些贪官污吏,胆子大得很呢,心肠也毒得很。若不杀他一人,不知他还会虐杀多少百姓,这些百姓也有爹妈儿女呀;再者,他底下的那些官们,见他犯了国法,受不到应有的惩罚,更会变本加厉地搜刮地皮,戕害天下乡民,受害者又何止千万。这千万百姓若是受不了压迫反了,那就是揭竿而起,一场兵争,国无宁日,虽百万黎民也难有安生之人。想想许多朝代都是亡在姑息权臣要吏,而不顾百姓死活,最终天下无处不乱,亡者以百万计,难道为了一两个贪官的命,值得以大清江山和普天下的百姓来换吗?”

乾隆一口气说完,气息平复了一些。又用手指点点桌上的另一摞折子道:“这些折子都是保你的。虽然只有十一份,但阿桂、梁国治、和珅、福康安、福长安、董诰这些内阁大臣都上了保本。可见朕所重用之人都是识大体的。也足见朕所做之决定并没有错。”乾隆一转身,对着福崧道,“福崧你听着,你在查办甘肃亏空及冒赈案中实心任事,办理得有条有理,甚慰朕心。虽有人称你为酷吏,但更有人夸你为能吏,朕也想重用你。王亶望先任浙江布政使,后任甘肃布政使,再任浙江巡抚。他在甘肃四年,竟想出虚报灾荒,名为捐粮赈灾,实为侵冒官项的法子来骗朕。那么他两任浙江要员,做了四年浙江巡抚,难道还会清正廉洁吗?浙省仓库有没有问题?是侵占国库还是仓廪亏空?朕需要你去查实。你听着,朕派你去浙江做巡抚,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福崧又急忙跪倒,叩首道:“蒙皇上如此信任,臣一定不负圣恩。”

“你起来,朕的话还没有说完。浙江亏空是已经有人上了密折的。但具体亏多少?你要彻底盘查,如有亏短情弊,要立即据实禀明。还必须将全省的库帑仓储皆归实贮。你多长时间能够做到?”

“臣未在浙江做过官,不知其中情况,等查清亏空数额及亏空情弊方能定下限期。”

乾隆见他没有武断下军令状,觉得比较满意,道:“果然做事有条理。但朕还是要问你,此次查办你能不动声色吗?朕希望浙江之案莫用重典,少动刑狱。”

福崧有些不明白了。不用重典,不杀几个贪官污吏怎么能让众官员甘心掏腰包来弥补亏空呢?但凡敢贪能贪的官员都是又贪婪又精明,而且往往是一窝贪,一党贪,互相看着,互相攀着,连着一条心和你对着干,不打下来一两个出头鸟,这些人根本不可能乖乖地顺顺利利地补上亏空。

乾隆见他不回答,也不追问,继续说道:“浙江之亏空毕竟与甘肃冒赈案不一样。一是甘肃一案是向朝廷谎报旱灾,以赈灾之名,贪污监粮,上下蒙蔽,将国库与民脂据为己有,中饱私囊。而浙江亏空,账目还在,是借钱没还,只要还上了,就可宽容一些。二是甘肃一案,杀人太多,再在浙江动刀子,恐震动天下,百官恐慌,人心难稳。更重要的是第三个,浙江税赋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千万不能乱啊!”

福崧这才明白,这些纷纷指向自己的矛头对乾隆还是有影响的,而这一影响则反映在下一步对浙江亏空的查处上。乾隆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对浙江要怀柔,要少流血甚至不流血,还要把事情办好,以保证官场上这些已经炸了窝的马蜂不要再乱蜇人了。但如何才能既对了皇上的这个意思,又把差事办好,实在是个难事。

“福崧,你在想什么?”

福崧一惊,连忙说道:“臣在想,皇上不兴大狱,的确是仁心高厚,上顺天时,下合民情。但不动刑狱,又是怎样个查法?难道和他们一个一个地讲道理不成?微臣才浅,一时还没能想出妙策来。”

乾隆点点头:“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朕与阿桂、和珅议过这事,已经有了办法。按和珅的话说,叫作先礼后兵。你可以在查出亏空之后限令各州县按期自行弥补,同时传下文札,到期不能补亏者,必严厉查办。朕会在一定时候下明旨进行督促。期限一到,未补足亏空的所欠也不会很多,此时可按律处罚,也不至于用严律、兴大狱。”

乾隆的这条妙计,实在是让福崧佩服得很。要想不动用严厉的刑法来治理浙江,似乎的确也只能如此。不过,乾隆等人还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乾隆虽有宽容之意愿,但属下未必存有体谅下面的百姓、理解上面的长官乃至皇上的心。浙江百官亏空案—窦光鼐一人独斗浙江全省官吏乃至数名钦差的反贪大戏也就由此开场了。

同类推荐
  • 嬉游记

    嬉游记

    碰上唐三藏,齐天大圣的任务是送他上西天。碰上唐三好,齐天笙的任务是送她上花轿。同是助人为乐,一只猴子成就了千秋大业,永垂不朽了。而他身为人类,怎么就这么倒霉,档次和人家差了不只十万八千里。是谁说她嫁不出去的?她分明很忙碌?妹夫和她勾勾缠,姐夫对她很暧昧,就连自己的死对头——一个有妇之夫也喜欢捉弄她!那西游记里写的好,卷帘大将,天蓬元帅还有那坐骑畜生白龙马,本该同心协力护送唐僧归西见如来。可为什么到他这里,这些混蛋全部都要跟他这“齐天大圣”唱起对台戏,抢起唐僧肉来?
  • 生命的颜色

    生命的颜色

    编入作者陶少鸿的二十一个短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内容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写了人与他者、与环境的关系,也写了人处在困境时的挣扎与自我拯救。
  •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警世通言》收录了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共四十篇。《警世通言》的题材包罗万象,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交织,集中呈现了“三言”的思想、艺术的特色与成就。收录作品中除了已经确定是冯梦龙自己创作的《老门生三世报恩》外,其他都是编撰者加工和整理的。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落难逢夫》《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大唐忍者秘史(全集)

    大唐忍者秘史(全集)

    【上册:百部忍法】安史之乱,密教非空大师为助朝廷平天下传授百人秘术,成为最初忍者。多年后唐王朝危机复起,僖宗欲再借忍者之力平乱。然忍者组织内部谜团重重。光波翼深受僖宗赏识,屡建奇功。寻访神秘百典族途中,却陷入了爱的漩涡。【中册:幻化江湖】一系列谜团困扰着光波翼,如今亲人成仇仇变亲,疏者昵近近人离。每一次经历都令光波翼的忍术飞进,无论是对阵千军万马,还是查办江洋大盗,光波翼都能得心应手,却唯独无法摆脱情之所困。【下册:大忍无术】四道忍者各拥其主,会战于秦山,本想遁世的光波翼只好再度出手。见证了无常与哀伤的光波翼,大死之后才脱胎换骨。最终他用世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报了杀父之仇,也为所有忍者安排了出路。
  •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本书叙述了中国一个普通山村的普通农家的系列故事:讨饭女香香迫于牛计,嫁给了光棍汉结巴子,一连牛了七个丫头。几个丫头性情各异,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仍未能实现各自的愿望。唯有七丫头白桃死不认命,顽强抗争,终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契机。然而这种命运的改变是福是祸,真是难以判定。作者以冷隽的文笔描述清雅的感觉,演绎酷烈的故事,个中充溢着自省与醒人的文化批判意蕴,令人读之欲罢不能,读后萦绕于怀。
热门推荐
  • 睁眼便是十年后

    睁眼便是十年后

    “小凯哥哥,我要做你的新娘。”某个小豆包抬起头,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眼前的一张俊脸,“嗯,但要等你长大了才可以。”“为什么?”“你还小。”一双好像宝石般乌黑的眼镜里满是宠溺。放心,我等你长大……未来某一天,十二岁的小豆包吧唧吧唧嘴说道:“小凯哥哥的嘴巴好像果冻丫,嗯~我还要吃。”说着,爬到了某个已经满脸黑线的小伙纸身上……此文完完全全是本逗逗想象粗来的,和现实不符的哦。第一次写文文,不足的地方还请谅解。
  • 最后一座不孤城

    最后一座不孤城

    我们就像是那微小的尘埃,面对命运的安排是那么的无能为力。我们两个人的爱情路是那么的漫长,似乎是无止境的,你在一端,而我却在另一端。我们约定好了,如果有来世,我们一定要做最平凡的我们,那时候,你等我,我等你,我们一定要在一起。如果你毁约,如果你反悔,那么,我诅咒你,我诅咒你找到一个你更喜欢的人,开心的,毫无遗憾的过完你这一生。
  • 萧十三的剑

    萧十三的剑

    世上总有一群孤独、落寞的人。无论是杀手亦或是侠客。剑还是那样的平平淡淡、人依旧那样平淡无奇。萧十三有一柄剑。那就是。萧十三的剑。
  • 蚩尤战棋

    蚩尤战棋

    千年恩仇永世不灭蚩尤轩辕再开战局平凡的少年卓晓在路上意外捡到一盒战棋,被迫卷入生死论定的战局,唯一的出路,便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战友并且歼灭敌人。随着战局不断深入,他的身边重复上演着依附与背叛。卓晓在接连不断的战斗中慢慢成长,但原本顺利的形势,却因有人莫名反水而彻底逆转。卓晓渐渐无法分清,身边心怀各异的人,……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诸天大魔神

    诸天大魔神

    世间路,血肉铺,魂化青霄,骨作基石,万载江湖血肉铸就,刀光剑影儿女情长,临别之时才堪回首,却已满是落寞!一代绝世高人刀苍劲在大限将至之时,看着自己心爱的宝刀落下了款款的泪,回眸一生,如昙花,留下一阕长歌,但是却是不能够阻挡这世间众人的修行之热。纵然是不能登临绝巅,也定是要笑傲整个江湖。……人族积弱的年代,前辈先烈为了开创出人类的未来,以肉身为基础,修炼无上之功,为的是为人族开创出一个天下。这里有着三千大洲,有着凶横无情的蛮荒之兽,有着变异的人族,更有着那传说之中的巨龙。原本是废物的林风在意外的情况之下得到了魔神秘典和一个强者的灵魂。从此走上无尽强者之路。我是诸天大魔神,定扬我人族之威!
  •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出文殊大集会经息灾除难品亦云炽盛

    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出文殊大集会经息灾除难品亦云炽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自定义系统

    异界自定义系统

    什么?你有你师父给你量身打造的武器?十万大世界最强?我看到天上有牛在飞耶!看我精品装备打造!啥?你的功法天下第一?看我史诗功法创建!十万世界第一人?看我林萧杀他个片甲不留!
  • 我为剑王

    我为剑王

    神武大陆,武道纵横,宗门林立,天才云集。这是一个关于剑的传说。剑法之道,唯霸、唯仁、唯生、唯死、终为王!当黄山负手立于神武大陆巅峰之时,万者臣服!“剑法之道,唯我剑宗!万法之道,唯我剑王!”----------------------------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 误打误撞:此女狠嚣张

    误打误撞:此女狠嚣张

    有一头充满活力的女猴子,从小被男生拒绝,她也开始了二逼无比的恋情了,就在自己快要幸福得掉渣的时候,在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她就不明不白的丢了她的……不久,一个超级面瘫,超级不高兴的家伙来找她,并扬言要对她负责,很遗憾,对他叫嚣也好,女生团体对他是爱也好,他都没有半点表情,只是可惜你越冷静她越要撩你……嘎嘎,乖乖听话,快到姑奶奶的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