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6200000010

第10章

当看到失业者的人数是两百万的时候,人们会以为只是两百万人没有工作,余下的人则相对而言衣食无忧。我承认直到最近我都习惯于这么想。我过去认为,如果你将已经登记失业的约两百万人归入贫困行列,再加上那些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登记的人,在英格兰食不果腹者的数字(所有领取救济金的人或者差不多状况的人都属此类)至多约为五百万。

这一数据大大低估了真实人数,原因在于:第一,能够出现在失业数据里的是那些实际领取救济金的人——亦即他们通常是家里的户主。失业者的家属不会在名单上显示,除非他们也能单独领取一份补贴。一名劳工介绍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要想获得依靠(不是领取)救济金生活的人的真实数据,你得在官方数据的基础上大约乘上三倍。仅仅这样就使得失业人数达到约六百万。此外,很多人虽然有工作,不过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可能和失业也差不了多少,因为他们领到的工资连基本生活工资都达不到。(例如,一份兰开夏郡纺织厂最近的调查显示,超过4万名全职工人每人每周的工资低于三十先令。在普雷斯顿,仅以其中一个镇为例,这个镇里周薪超过三十先令的人数是640人,而低于三十先令的有3,113人。)虑及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属,再加上之前提到的领取养老金的年老者、穷人以及其他无法归类的人,得到的食不果腹的人口远远超过一千万。约翰·欧尔爵士[1]认为应该有两千万。

作为工业矿区的典型,维根的参保工人数大约在3.6万上下(2.6万男性和1万女性)。其中,1936年初失业人数大约为1万人。不过这是冬季的数据,此时矿工们都是全天候工作的,夏季的失业人口则可能达到1.2万人。将以上数字乘以三倍,可以得到3万人或者3.6万人。维根的总人口数略低于8.7万人,因此,无论何时都有超过总人口三分之一的人——不仅仅是登记在册的工人——是领取或者依靠救济金生活的。这一万或一万两千失业人口包括由四到五万矿工组成的稳定的核心人群,他们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不断失业。作为一个工业城镇,维根之前的状况并不是特别差。就连前两年因战争和战争传言而表现强劲的谢菲尔德,失业人数的比例也是一样的——注册工人中有三分之一失业。

男性首次失业后,只有当他的保险印花被用光了,他才能领取“全额补贴”。

因此一个典型的父母加三个小孩,其中一个孩子年满14岁的家庭,每周的总收入为32先令外加最大的孩子可能挣到的钱。当一个男人的保险印花用光后,在转到公共援助委员会之前,他可以从失业援助委员会领取26周的“过渡性救济金”。

因此,一个接受失业援助委员救济的典型五口之家,如果孩子没有工作的话每周收入大概是37先令6便士。当男领性取失业救济金,他四分之一的救济金会被算作房租,每周至少7先令6便士。如果他付的租金超过了救济金的四分之一,他就可以获得一份额外的补助,但是如果少于7先令6便士,相应的部分也会被扣除。公共援助委员会的补贴理论上是依照当地的标准派发的,但由中央基金支撑。

由于当地机构的自行裁定权,这些标准略有不同,一名单身男性每周是否可以领取额外的2先令6便士,决定了他的补贴能否上浮到15先令。根据失业援助委员会的规定,一个已婚男人救济金的四分之一会被当作房租。因此,上面提到的典型失业家庭每周的总收入大概是33先令,这里面有四分之一是房租。另外,大部分地区在圣诞节前六周和后六周都会有每周1先令6便士的煤炭补贴(1先令6便士相当于一英担[2]的煤)。

由此可见,一个领取救济金的家庭每周收入平均为三十先令左右。这里面至少有四分之一要被扣除当作房租。也就是说,无论孩子或成人,平均每人每周用于吃、穿、取暖、以及其它开销的费用只有六七先令。有大批的人处于这样的生活水平,至少占了工业区人口的三分之一。收入状况调查执行得很严格,只要有任何细微的迹象表明你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就会取消救济金发放。比如码头工人,通常是被雇佣半天,他们不得不每天去劳务介绍所登记两次。如果没有登记就会假定他们是有工作的,救济金就会相应地减少。我见过一些逃避收入调查的案例,但我得说,工业城镇仍然有一定的社区生活,而且每个人都有认识的邻居,逃避调查比在伦敦要困难得多。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实际上仍和父母同住的年轻人编造一个住址,假装已经独立生活,从而可以单独领取补贴。但是周围有很多的密探和搬弄是非的人。我记得有个人在邻居外出的时候帮着喂鸡,却被报告政府,说他“有一份喂鸡的工作”,而他也难以反驳。在维根最出名的笑话是一个男人申请救济被拒,理由是他“有一份运送木柴的工作”。据说他被看见在夜里运送木柴。他不得不辩解他并未运送木柴,只是夜里躲债潜逃。那些“木柴”其实是他的家具。

收入调查最残酷、最恶劣的后果是令许多家庭分崩离析。卧床不起的老人会因此被赶出家门。比如,一名领取养老金的年老者,倘若丧偶,通常会与他的其中一个孩子同住,他每周十先令的补贴会被用于家庭开支,他得到的照顾可能不会太差。然而,在收入调查中,他却被算做一个“租客”,如果他住在家里,那么他子女的救济金会相应减少。于是,到了七十或七十五岁的年纪,他却不得不搬去出租屋,把他的养老金交给出租屋的房东,生活在饥饿的边缘。我亲眼见过许多这样的例子,由于收入调查的制度,现在全英国都是如此。

不过,尽管北部工业区失业状况相当严重,伦敦的贫困现象——特别是赤贫——却比北部工业区更显而易见。虽然北部工业区的东西看起来更破旧,汽车也少,衣着讲究的人更少,但明显贫困的人却不多。甚至在类似利物浦或曼彻斯特这样规模的大城市,遇见行乞者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而伦敦如同一个漩涡,将各类被遗弃的人吸入其中,伦敦很大,这里的生活也相对独立而隔绝。除非触犯法律,否则无人关注你。在这里,或许你已完全崩溃。而在邻里们彼此相识的地方就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在工业城镇,旧的社交生活方式尚未瓦解,传统依然强势,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因此,也就有了一个潜在的避难所。在一个有5万或10万居民的镇上没有什么临时的和来历不明的人口;例如,没有人睡在街上,而且失业条例里也并没有条款反对人们结婚。每周有二十三先令收入的夫妇离饥饿线不远,但他们也可以勉强组成一个家庭。他们比每周拿十五先令的单身汉的情况好太多了。一个单身失业男人的生活糟糕透顶。他有时住在普通的公寓,更多时候是每周花上六便士住在一间带“家具”的房间里,用剩下的九个便士努力的生活(每周六便士用在食物上,三便士花在衣服、烟和娱乐上)。当然,他既无法有像样的食物,也无法真正安顿好自己。此外,每周房租六便士的人恐怕是不会乐意呆在家里的。所以他只能通过在图书馆或其他可以取暖的地方闲逛来打发时间。取暖——几乎是一个失业的单身男人在冬天唯一的念头。在维根最受欢迎的避难所是电影院,价钱特别便宜,花上四便士你就可以找个座位,在有些地方甚至花两便士你就可以在日场找到座位。就算是处在饥饿边缘的人也乐意花上两便士,以便远离冬日下午的阴冷。在谢菲尔德,我被人带去一个公共大厅听牧师的演讲,这是我听过的,也是我所能想象出的最愚蠢最乏味的演讲。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坚持到演讲结束,演讲还不到一半,我的脚不由自主地把我带了出去。然而大厅里挤满了失业者,为了能呆在一个温暖的地方,比这更烂的胡说八道他们也会听完。

有时我会看见一些靠救济金生活的单身汉,他们的生活境况非常凄惨。我记得在一个镇上,有这么一群人非法蜗居在一所废弃的几乎要垮掉的房子里。他们找来了一些旧家具,想必都是别人不要的,我还记得他们仅有的桌子是一个大理石面的旧洗手池架,不过这样的事只是特例。单身工人并不多见,只要结了婚,失业对他的生活方式就不会有多少改变。他的家就算再穷也仍然是一个家,值得注意的是,因失业导致的错位现象——男人没有工作但女人工作照旧——并未改变两性之间的地位关系。与女人和孩子是中产阶级家庭的中心不同,在工人阶级家庭中,男人才是家庭的统治者。比如,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几乎没有男人会做家务,而失业并没有改变这个看起来有些不公平的习惯。男人从早到晚都很空闲,而女人还像以前一样忙碌——事实上甚至更忙,因为她不得不用更少的钱来持家。然而到目前为止,就我的经历而言,女人们并未对此提出异议。我相信她们和男人一样,觉得倘若一个男人仅仅因为没工作就变成家庭妇男,会使他失去男子气概。

但是毫无疑问,失业给每个人都带来了消极、负面的影响,无论已婚还是单身,且对男人的影响比对女人大,最出色的知识分子也无法幸免。我见过一两个真正有文学才华的失业者,还有一些我没见过但偶尔会在杂志上看见他们的文章。这些人间或会写出一篇好文章或一个小故事,很显然比绝大部分评论家吹捧的那些东西要好很多。但他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自己的天分呢?他们整天都很闲,为什么不坐下来写书呢?因为写书不仅需要舒适和独处的环境——对于一个工人阶级家庭来说独处是不可能的——你还需要内心的平静。当失业的阴云笼罩着你的时候,你根本静不下心来,也无法开启创造一切希望的灵感。习惯于与书本打交道的失业者至少可以用阅读打发时间。可是那些阅读有障碍的人怎么办?比如一个矿工,从孩提时代就在矿上工作,除了挖矿一无所长。见鬼,他该如何打发空闲的时间?说他应该去找工作是很荒谬的,所有人都知道根本没有工作可找。你不可能一连七年天天去找工作。租种小菜地的确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帮助养家糊口,但偌大的一个城市,只有小部分人有菜地。镇上几年前已经开办了帮助失业者的就业中心,但总体而言,这样的举措没什么用,仅有一些中心还挺不错。我曾经参观过一两家。有一些避难所可供人们避寒,还有一些关于木工、制靴、皮革、手工织布,编篮子、海草编制之类的定期培训。这么做的初衷不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制作家具之类的卖钱,而是提供免费的工具和廉价的材料以便他们制作自用器具。绝大部分和我聊天的社会学家都反对该措施,他们也同样反对那个时常被提起但从未兑现的项目——分给失业者一小块土地。他们说职业中心仅仅只是一个让失业者闭嘴的诡计,给他们一种确实有人替他们着想的错觉。毋庸置疑,那的确是开办职业中心的潜在动因:让一个人忙于制靴他就不太可能去看《工人日报》了。而且,这些地方一进去你马上就可以感觉到那种令人厌恶的基督教青年会氛围。经常出没于此的失业者大多是那类绝对服从权威的人——这类人会圆滑地告诉你他很“节制”,他们会支持保守党。然而,即便如此,你还是觉得很矛盾。也许一个人把他的时间浪费在像海草编织这样差劲的工作上也比一年到头游手好闲来的好。

同类推荐
  •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

    《轻舞飞扬》是“文苑精品”系列之一,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轻舞飞扬》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夏娃的花环

    夏娃的花环

    该书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 红牡丹

    红牡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乌江之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乌江彭水水电站移民工作纪实

    乌江之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乌江彭水水电站移民工作纪实

    本书为重庆文学院策划的报告文学集。辑录了重庆25位知名作家深入彭水电站工程第一线,记录的当地苗族土家族同胞兄弟舍小家顾大家支持电站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动人颂歌!
  •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张洋兄的这些小说,主要都是写他记忆中的人和事。他不赶时髦,不追潮流。他总是按照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和理解,不慌不忙、我行我素地慢慢写着。他对小说除了爱好别无所求,没有功利目的。应该说他是属于玩儿文学的一族。
热门推荐
  • 时光若梦恰逢你

    时光若梦恰逢你

    熊家小公主八岁时在一个漆黑无光的小巷子里捡来了一个年方二八的美男子。自此,便被某人暗戳戳地定下了。熊家小魔王二十岁时遇到了命定之劫,这个男人!……好合我的胃口啊,熊晓媛如是想着。暗戳戳地定下了这个男人。最美好不过于,在我对你情根深种之时,你也恰好喜欢我。因为作者自己的原因,这本文时间线乱了,重新开了,还是这些人,故事不一样,正好写一写自己更想写的
  • 证道大荒世界

    证道大荒世界

    大荒世界,群山遍布,连接无尽时空。妖兽密布,更有绝世妖王,智慧通天。一神秘少年,穿越时空来到大荒,成为一名普通的家丁。开始了一段不得不说的传奇。
  • 二段人生

    二段人生

    不愿回忆的往事,沉封压抑的情感,却因为一个游戏的出现再度波澜。虚幻的游戏,真实的情感,在人生中交织复杂。是因为虚幻的游戏而改变了现实,还是因为真实的自我而主导着虚幻。而在不知不觉中,人生轨迹正悄悄改变……让我们跟随主角的步伐,在前进中,寻找被挫折、困难,磨平的勇敢和张狂;在失意里,找回被名利、世俗,腐蚀掉的恬静和希望。就让我们共同去完成人生最简单,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找到最真实的自我,最想要的生活。
  • 三国小霸王孙策

    三国小霸王孙策

    江东才俊众多,却一直在曹、刘两家之间辗转,全因为孙权魄力不足。若‘小霸王’孙策不亡,何以至此?且看孙策复生,如何会战猛将,对阵枭雄,收编美女,霸绝天下!————雄踞江东,碧眼儿委屈求全。虎视西蜀,大耳贼心惊胆战。鹰扬中原,曹阿瞒意乱彷徨。龙腾天下,世间英雄谁敌手?
  • 北纬三十

    北纬三十

    人类曾经出现过三大文明,第一,便是盘古开天出现天庭。第二,女娲造人,地府出现,第三,便是我们现在的时期。不过,第二文明爆发的时候,曾经被异地文明镇压,创造一界将此文明囚禁于此,然后才出现我们此事的冥界,十八层地狱。我是一个重案组的大队长,在侦查一件利器连环追尾事件,被卷入这两大文明的战争中,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 伊诺洛斯战纪

    伊诺洛斯战纪

    波澜壮阔的战争,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错综复杂的情感,绚丽多彩的魔法,传说中的神器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复仇,有背叛,有潜伏,也有忠诚,有天真,有轻信,有胡闹,也有成长,有苦恼,有不甘,有迷惑,也有坚持,这是一个距离我们很近的世界。
  • 异世小兵的故事

    异世小兵的故事

    如果上苍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重新活过一次,你还会如此平凡么?人生还会有遗憾留在世间么!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他不是废材,但也没有能成为天才,但上苍给了他这次机会,就让他代替你我从新活一次吧,看看他能活出怎样的精彩?
  • 青萍未语

    青萍未语

    三段人生,一个时代。在乡村与城市,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交织出80一代人成长之路。
  • 王爷,王妃叫你滚远些

    王爷,王妃叫你滚远些

    穿穿穿,一穿过去就被唾弃为贱人,她还穿个P啊?这年头,处处可见穿越,她不过是抱怨两句没意思而已,犯得着要罚她穿么?啊啊啊啊,宇文擎,你这人面 兽心的家伙,我、我、我、我我跟你拼死拼活拼了!!!!——
  • 刻在心里的名字

    刻在心里的名字

    轰隆一声震天的巨响,咖啡店中炸开一朵熊熊燃烧的红云。凄厉的尖叫声从人群中炸开,惊恐的人群如同爆炸的碎片一般向四周飞射出去,尖叫声,哭喊声,灌满了我的耳朵,只见他倒在地上,身边还有无数的玻璃碎片和木屑,我跌跌撞撞的跑过去,一边哭一边摇晃他的手臂,嘴里喃喃的说着,“你快起来啊,我不要你躺在这里,你怎么不说话,回答我啊,你不要在睡觉了,我好害怕,带我离开这个地方,我们走好不好,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