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3900000007

第7章 走进中国红色银幕(3)

8.从《革命姻缘》到《结婚》

也许是巧合,一部《革命姻缘》让于洋与杨静由相识到相爱。而接下来的一部电影《结婚》,虽然只是杨静出任女主角,但是这个喜庆的“结婚”两个字却不仅让暂时分别的于洋和杨静再度重逢,更让他们喜结良缘,完成了生活中真实版的结婚。

那是在1952年的深秋,一转眼,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已经分别了一年多。这一天,在河北农村体验生活的杨静正在地里收割豆子,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喊:“杨静!我来接你到长影结婚!”杨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原来,《革命姻缘》的导演严恭又选中杨静出演长影新片《结婚》的女主角杨小青。

3天后,分别了1年多的于洋和杨静终于在初冬的长春相见了。严冬的寒冷阻挡不住相爱人的彼此思念,于洋把一条白绒绒的兔毛围巾给心爱的姑娘披在肩上。纯真、火热的爱情温暖着两个年轻人的心,也驱走了东北大地呼啸的寒风……

于洋与妻子杨静1953年7月1日,于洋和杨静在长春举办了婚礼。选择在党的生日结婚,是他们俩的共同决定,也表示了他们永远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一辈子为中国革命电影奋斗的心志。办喜事的那天,《结婚》剧组刚刚停机,于洋也走出长影故事片《葡萄熟了的时候》不久。同事和朋友们帮助于洋布置新房贴上大红喜字,长影工会主席葛存壮主持婚礼。导演严恭则成为当仁不让的第一号嘉宾,想当初,是严恭导演的《革命姻缘》,使这一对年轻人相爱。后来又是严恭导演的《结婚》,促成了于洋和杨静的姻缘。也可能当时选中杨静出任《革命姻缘》女主角的导演严恭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两个年轻人的“月下老人”,但不得不说,于洋和杨静能够步入婚姻殿堂,严恭导演“功不可没”。

不久,由原来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以及北京电影学校一、二班的演员一百多人共同组成的、隶属文化部电影局的北京电影演员剧团成立,于洋和杨静都成为这个剧团的演员。于洋担任了剧团一个组的组长,他们刚刚结婚的新家也安置在剧团分给的一间9平方米的小屋里。

新家简单又朴素,除了结婚时杨静用全部积蓄买的一套俄式鸭绒方枕和一对俄式桃花被套摆在一个双人床上外,再加上一张办公桌和一个书架,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但是他们的生活是充实的。刚刚成立的北京电影演员剧团由于组织机构健全,各级领导又尽职尽责,剧团不仅经常有演出活动,而且非常重视培养青年演员。除了邀请陈卓猷为演员们讲表演课外,还请来著名的曹禺、冯雪峰等为大家上文学课。因此,演员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整个演员剧团更是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9.在《山间铃响马帮来》

春节过后,于洋又接受了新的任务,他被上海电影制片厂借调去拍片,杨静也当上了准妈妈。虽然十分惦念有孕在身的妻子,但是为了工作,于洋还是收拾好行装,在火车长笛的鸣响中,踏上了奔往上海的行程。

由于《山间铃响马帮来》和《伟大的起点》两个摄制组都相中了于洋,所以到了上海以后,上影厂才确定于洋到《山间铃响马帮来》剧组出任男主角苗族青年黛乌。这是一部反映党和政府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保边安民,痛击国民党残匪的故事。影片的编剧和导演是著名的白桦和王为一。演员的阵容更是强大,既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影坛的大明星范雪朋、刘琼、孙景璐,也有冯奇、牛犇、仲星火、程之、张乾、梁山等中青年著名演员,于洋担任演员组组长。

摄制组很快就从上海出发奔赴外景地昆明,经过一周火车、汽车的轮换搭乘,终于到了祖国大西南昆明。第一次从北方来到云南的于洋更是觉得像是来到天边一样遥远。但这不过是第一站,他们在昆明只是和文工团的同志集中在一起过军事生活,听报告谈体会,为的是了解边疆地区苗族人民的社会情况,另外就是要掌握好党的民族政策。因此演员们第二站深入苗家寨体验生活才更遥远也更艰苦。

从昆明到开元还可以乘火车,但再往前就只能搭马帮过金沙江,然后再穿过原始森林才能到达金平管辖区的尤家坪寨。由于走进原始森林就断了路,大家就开始每日在深山老林里徒步行军70多里,十多天的路程,其艰苦可想而知。

于洋虽然16岁就参加部队早已习惯了行军拉练,但走了两天山路,脚就打起了泡。不过这些苦对一向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于洋来说,确实不在话下。剧组刚刚进寨,于洋就打起赤脚,和当地苗家人一起干活、一起赶街。为了解苗家人风俗,他和女主演孙景璐夜晚和苗家青年一起坐在篝火旁,看他们唱歌跳舞,看他们如何谈恋爱。他还硬着头皮吃下了带着鸡毛的鸡头,因为那是苗家人给最尊敬人的礼遇。

半个月的深入苗寨生活结束后,演员们回到昆明开始做案头工作。按照导演的要求,大家要在5天内写出人物小传,然后一起研究讨论。对于这个创作程序,拍过几部电影的于洋已经可以很熟练地完成。但是由于当时处于解放初期,一些老演员的创作方法各有不同,有些人不喜欢为角色写自传的方法,也有的演员不会用这种方法,还有的人认为给角色写自传没用。

于洋则认为,为角色写自传是演员理解人物、塑造人物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因此,通过对人物家史的梳理,对人物的发展可以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对于表演还是有帮助的。

于洋出演的苗族青年黛乌

比如片中有一场戏是男主角黛乌去救被匪徒李三挟持的女主角蓝蒡,双方展开搏斗,黛乌最后一刀劈了李三。实拍时,因为事先“功课”做的细,对角色理解的到位,于洋很快就入了戏。只见他感情激动,眼珠子瞪得通红,额头沁出了汗珠,追打过去冲着土匪李三横劈一刀,眼见着树叶就劈了下来,真是从灵魂到身体全都进入了角色。镜头拍完后,虽然把那个扮演土匪的老演员吓得够呛,但拍得真实可信,导演非常满意。

这就是对待艺术执著创作的一个真实的于洋,因此更让我们看到,于洋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电影艺术家,亦绝非偶然。

工作中的于洋总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因而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拍摄近一年的时间里,他更多的是看到老演员们身上的优点。特别是老演员刘琼和孙景璐,从以前银幕的公子小姐到这次塑造的劳动大众形象,他们的创作都在进行着艰苦的艺术转型。虽然他们都是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享誉大陆和中国香港的演员,但是他们不但积极热情深入苗寨体验生活,而且认真学习撰写人物传记的创作方法,对待角色的塑造也是兢兢业业,更让大家看到他们努力跟上新时代步伐的真诚愿望。

于洋虽然是一名来自解放区历经考验的红色演员,但是他不以“革命”自居,工作中虚心向老演员们学习,生活中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这正是于洋正直、坦诚、豁达的为人和性格,也是生活中真实的于洋。

10.亲历实战的《怒海轻骑》

拍摄《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期间,于洋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收到了来自北京的喜讯,女儿于静江出生了。“静江”是他和杨静早就商量好,用两个人名字各取一个字而得。于洋回到北京时,咿呀学语的小静江已经快1岁了。虽然第一次见到女儿得到的只是女儿充满戒备的目光,却挡不住于洋初为人父的喜悦。

只不过一家三口欢乐的团聚刚刚3天,于洋又匆匆启程奔赴长春了。因为在《山间铃响马帮来》后期还没有结束时,于洋就接到了去长影拍摄《怒海轻骑》的任务,当时长影已经一连发了好几封电报催他去长春。

《怒海轻骑》是一部反映我人民海军解放卧鱼山岛的故事影片,也是对我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陆海空联合作战的现代主体战役——一江山岛战役的再现。影片导演是王滨、汤晓丹,郭允泰扮演李大队长,于洋扮演中队长林志远。这是于洋第一次在银幕中出演人民海军。

告别妻女离开北京的于洋很快就从长春来到浙江海门的东海舰队体验生活。海门距离一江山岛大约20多海里,于洋每天都和海军战士一起在飞速急驶的鱼雷快艇与汹涌澎湃的海涛中疾行,在随炮艇出海的巡逻中,随时可以到着远处还没有解放的一江山岛国民党兵不时打过来的炮声。

这是一次难得的深入了解人民海军战士的好机会,于洋凭借他一贯的坚强和英勇,很快就突破了晕船难关,适应了海上生活。同时于洋更以他的真诚和坦荡与海军官兵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难得的经历,也为于洋塑造一个军人在战前的心理状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而拍摄《怒海轻骑》与以往拍片最不同的是,在深入东海舰队体验生活即将结束时,于洋亲身经历了我人民解放军攻打一江山岛的战斗。无论是一江山岛炮火连天的激烈战场,还是战士流血牺牲的惨烈悲壮,都让于洋终生难忘。

那是在东海舰队体验生活一个月后,部队接到了我人民解放军即将攻打一江山岛战斗的命令。于是在那天的凌晨,于洋即和所有演员转移到前线指挥部的一个石洞里。8点整,随着一阵巨大的飞机轰鸣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打响了。这一天是1955年1月18日。

很快,亲临前沿阵地的于洋就看到远处的一江山岛已是炮火连天,整个海岛已被飞机投下的炸弹激起的浓浓烟雾遮蔽。10点钟,地面部队乘船登岛开始实施攻击。由于一江山岛岸边陡峭形成易守难攻的特殊地形,因此这场战斗不仅异常激烈,也使很多人民解放军战士为此而流血牺牲。亲临战斗前沿的于洋不仅目睹了激烈的战斗,更加入了抢救伤员的行列。

当天下午4点,解放军登陆部队占领了岛上所有制高点,19日2时前,岛上所有残敌全部肃清,一江山岛终于获得解放。下午,登陆舰拉载着伤员和牺牲战友的遗体从岛上回来了。于洋立刻加入了抢救伤员的行列,他和郭允泰一起抬起一个受伤的战士,走在后面的于洋忽然发现,战士的身体越抬越长,仔细一看,战士从腰部起中间骨头已全都被打断,人也早就牺牲了。

于洋的心颤抖了,而此时整个码头仍在忙碌而紧张地抢救伤员,悲痛的于洋顾不上擦掉眼中的泪水,坚持着一步一步抬着担架向前走。受伤的战士还在不断地撤下来,如此血染的战场,如此的激烈悲壮,于洋虽然曾经历过战争,但眼前这样大面积伤亡的血战,仍然让于洋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烈震撼。他被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感染,更对献出了生命的烈士们充满了崇敬。一个鲜活的革命战士的角色形象在脑海中树立起来了,这是于洋在深入生活中一次最难忘的体验。

经历了一江山岛的战斗后,《怒海轻骑》在青岛海军基地外景地开始拍摄。带着亲历战斗的感受和对革命战士的敬佩,于洋深深地走入到情境和角色中,只见他激动异常,眼睛里冒出火一样的光芒,在于洋的努力下,一个英勇的海军中队长林志远诞生了。

影片拍完后,大家对于洋的评价是:林志远的出场虽不多,但是于洋在有限的场景中,展示了入戏快、爆发力强的特点,特别是表现出较强的情感驾驭能力。

《怒海轻骑》让于洋亲历了人民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也让于洋在艺术表演的创作道路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同类推荐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同时他又是被公认的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其所著家书,涉及的内容广泛,本书特选取其中150余篇,编为修身劝学、持家理财、治军为政、交友处世四个部分。编者为每封家书注有准确的日期,并进行了现代文全译,以便读者能够深刻地了解道光、咸丰、同治三个不同时期的曾国藩,了解其真正智慧之所在,读者从此书中可见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深刻体察和感悟。
  •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

    一百多年来,梵高悲惨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他的故事充满苦难,也充满人性。本书是梵高的个人传记,讲述梵高孤独、悲情又充满坎坷的一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常人读不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沿着梵高探索自我的足迹,发现他疯狂行为背后的真实与柔软,深入他的艺术殿堂,体会其人生体悟之深和画作韵味之浓。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张寒晖传

    张寒晖传

    一九六四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心下,《松花江上》等和张寒晖的另一首歌曲曾被采用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这是作曲家的巨大光荣。
热门推荐
  • 万雷之祖

    万雷之祖

    雷祖出,双源现,引得八方震!握龙尺,斩五帝,盛洲战三皇!掌雷源,称雷祖,灭魔皇!!!九天盛洲,三千圣境,直指天地间!
  • 赫映姬传说

    赫映姬传说

    她是千贵的月球公主,却在7岁时被留入地球,在地球上遇见遇她的养父养母。十岁时,养父养母去世,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星园。却不知月球的人正在紧紧地盯着她,在月球这个魔法的世界里,她,真的寸步难行。
  • 神界之路

    神界之路

    究竟是为什么问天在渡劫时候徒弟给师尊下了死手,让得问天当场陨落,但阴差阳错的又转世了,从头开始了修仙(我不会写简介大家打开看吧。。。作者群275544051)
  • 红尘圣子

    红尘圣子

    红尘劫.欺天道,集合万物轮回。令红尘归一,逆万道而上。轮回吧,在红尘中渡劫···
  • 万界独尊

    万界独尊

    你丹药多?我丹方无尽。你身怀秘术?及我九牛一毛?你武功盖世?三尺长剑,教你做人!顶尖功法无数,生活职业无双,热血的对决,犀利的打脸,一寸剑光,万里直驱,破碎虚空,成就圣位!你是天才?不好意思,连给我提鞋,你都不配!
  • 死人国

    死人国

    人死之后,都会来到一个神秘的空间,这个有着诸多不同叫法的空间,其实真正的名字是—死人国!一个历经生死的人重返世间后,写下了他在死人国中短暂的诡异经历!
  • 狩魔徽章

    狩魔徽章

    三百年前,世界秩序崩坏,三个位面崩溃后,碎片融为了一个巨大的新生位面——深渊魔域。袁浩带着最新型基因智能芯片,来到这个奇特位面,从此开始以杰罗恩的身份杀戮恶魔、狩猎荒兽、建立自己的天空之城······
  • 豪门校草赖上我

    豪门校草赖上我

    一个女孩(苏雪颜)在街上遇到了个傲娇校草(柏希寒)。后来竟阴差阳错成了同班同学,之后成为欢喜冤家。最后两人成为了情侣,大学毕业了。
  •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情商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无数事例表明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不是那种才华横溢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也许智商不是最高,却能把情商发挥到极致的人。本书通过解密情商的由来、挖掘情商的价值,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修炼情商,从而得以调控情绪,把握爱情,协调家庭,赢得交际,玩转职场,成就一番事业。
  • 蚀骨媚宠--强占小娇妻

    蚀骨媚宠--强占小娇妻

    他狂傲冷漠,冰天雪地里徒留一抹伤悲。小小的她闯入他的世界,如火如花悄然绽放,从此在他的生命里常开不败!他们是她的哥哥,他宠她如命,爱她成痴。她是他的妹妹,她聪慧、坚强,被他精心呵护。她逃不开他织的大网,她堕落进去再难逃开。他逃不开她织的情网,他堕落进去甘之如饴不愿离开。他宠他爱,他禁锢她,以爱为名束缚做他一世的小妻子。他念他痴,他痴候她,以爱之名捆绑要她还一世的情缘。他腹黑温柔,笑时如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他冷漠霸道,怒时如雷霆万钧,灭人神魂。她说:“爱不是占有是成全,你为何就是不愿成全我!”他说:“我成全了你那谁来成全我,能成全我的只有你,你懂吗?”他说:“爱已成痴,念已入骨,叫我如何剔除?”她说:“爱的执念入骨,不成痴变成疯。”她说:“因为我不爱你,所以感觉被你爱很痛苦。”他说:“既然痛苦那就努力爱上我,两情若是相悦岂不美哉!”他说:“沐尘雪,你今生今世注定是我的,逃不掉亦无处可逃!”她说:“你是哥哥,这辈子都是。”他说:“雪儿,只有你能润我心田滋我百骨,没有你我便如没有灵魂的躯壳,你就是我的灵魂。”他爱过她,爱着她,他说一直在便一直爱。上至天堂下至地狱,他随她。他痴恋成狂,爱念成痴。他说爱到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爱到宇宙荒芜万物枯竭,仍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