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页)《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
(韦)义少与二兄齐名,初仕州郡。
(921页)徐案:东汉以来,或以甲“方”乙,或曰甲乙“齐名”,事或属实,然多有标榜之义。此举对魏晋品评影响甚巨,故因“溯源”之旨,条列东汉以降“齐名”或“方”之条目,以示其源流。
《后汉书》卷二十七《郭丹传》:
(郭丹)在朝廉直公正,与侯霸、杜林、张湛、郭伋齐名相善。
(941页)《后汉书》卷三十一《苏不韦传》:
(苏)不韦后遇赦还家,乃始改葬,行丧。士大夫多讥其发掘冢墓,不合古义,唯任城何休方之伍员。
(1108页)《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
(桓)彬少与蔡邕齐名。初举孝廉,拜尚书郎。
(1261页)《后汉书》卷四十一《第五伦传》:
(第五伦)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1401页)《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
(崔)毅生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
(1708页)《后汉书》卷五十三《申屠蟠传》:
(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郭林宗见而奇之。同郡蔡邕深重蟠,及被州辟,乃辞让之曰:“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至行美义,人所鲜能。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方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
(1751页)《后汉书》卷六十一《周举传》:
时诏遣八使巡行风俗,皆选素有威名者,乃拜(周)举为侍中,与侍中杜乔、守光禄大夫周栩、前青州刺史冯羡、尚书栾巴、侍御史张纲、兖州刺史郭遵、太尉长史刘班并守光禄大夫,分行天下。其刺史、二千石有臧罪显明者,驿马上之;墨绶以下,便辄收举。其有清忠惠利,为百姓所安,宜表异者,皆以状上。于是八使同时俱拜,天下号曰“八俊”。
(2029页)《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序》:
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犹古之“八元”、“八凯”也。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禹为“八俊”。俊者,言人之英也。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范滂、尹勋、蔡衍、羊陟为“八顾”。顾者,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张俭、岑晊、刘表、陈翔、孔昱、苑康、檀敷、翟超为“八及”。及者,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
又张俭乡人朱并,承望中常侍侯览意旨,上书告俭与同乡二十四人别相署号,共为部党,图危社稷。以俭及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玄、徐乾为“八俊”,田林、张隐、刘表、薛郁、王访、刘祇、宣靖、公绪恭为“八顾”,朱楷、田槃、疏耽、薛敦、宋布、唐龙、嬴咨、宣褒为“八及”,刻石立墠,共为部党,而俭为之魁。
(2187—2188页)《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
贾彪字伟节,颍川定陵人也。少游京师,志节慷慨,与同郡荀爽齐名。
(2216页)《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列传》:
(刘宠)弟方,官至山阳太守。方有二子:岱字公山,繇字正体。兄弟齐名称。
(2479页)《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
许曼者,汝南平舆人也。祖父峻,字季山,善卜占之术,多有显验,时人方之前世京房。
(2731页)《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事同郡杨厚,学图谶。
(2734页)《太平御览》卷五一五《宗亲部五》引《东观汉记》曰:
邓彪字伯智,南阳人也。父邯,世祖中兴,从征伐,以功封郸侯。彪少修孝行,厉志清高,与同郡宗武伯、翟敬伯、陈绥伯、张弟伯同志好齐名,称南阳五伯。
(2343页)《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张璠《汉纪》曰:“表与同郡人张隐、薛郁、王访、宣靖、公绪恭、刘祇、田林为八交,或谓之八顾。”《汉末名士录》云:“表与汝南陈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为八友。)
(210—211页)《三国志》卷十《荀攸传》裴松之注曰:
张璠《汉纪》称(荀)昱、(荀)昙并杰俊有殊才。昱与李膺、王畅、杜密等号为八俊,位至沛相。
(321页)《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徐宣传》:
徐宣字宝坚,广陵海西人也。避乱江东,又辞孙策之命,还本郡。与陈矫并为纲纪,二人齐名而私好不协,然俱见器于太守陈登,与登并心于太祖。
(645页)《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徐邈传》:
(徐)邈同郡韩观曼游,有鉴识器干,与邈齐名,而在孙礼、卢毓先,为豫州刺史,甚有治功,卒官。卢钦著书,称邈曰:“徐公志高行洁,才博气猛。其施之也,高而不狷,洁而不介,博而守约,猛而能宽。圣人以清为难,而徐公之所易也。”
(740页)《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费祎传》:
会先主定蜀,(费)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
(1060页)《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顾雍传》:
(顾)邵字孝则,博览书传,好乐人伦。少与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皆亚焉。
(1229页)《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严畯传》:
严畯字曼才,彭城人也。少耽学,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齐名友善。性质直纯厚,其于人物,忠告善道,志存补益。
(1247页)《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张温传》:
(张)温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闻之,以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与比?”大司农刘基曰:“可与全琮为辈。”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无辈。”
(1329页)《三国志》卷六十《吴书·钟离牧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曰:
(钟离)牧父绪,楼船都尉,兄骃,上计吏,少与同郡谢赞、吴郡顾谭齐名。
(1392页)葛洪《抱朴子·自叙》:
或以讥洪,洪答曰:“我身在我者也,法当易知。设令有人问我,使自比古人及同时,令我自求辈,则我实不能自知可与谁为匹也。况非我安可为取而评定之耶?”
(《抱朴子外篇校笺》下,679—680页)
《晋书》卷二《景帝纪》:
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彩,沉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
(25页)《晋书》卷三十三《何曾传》:
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父夔,魏太仆、阳武亭侯。曾少袭爵,好学博闻,与同郡袁侃齐名。
(994页)《晋书》卷三十五《裴楷传》:
楷明悟有识量,弱冠知名,尤精《老》《易》,少与王戎齐名。
(1047页)《晋书》卷四十二《王济传》:
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与姊夫和峤及裴楷齐名。
(1205页)《晋书》卷四十三《山简传》:
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余,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沛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
(1228页)《晋书》卷四十四《郑默传》:
初,(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文帝与(郑)袤书曰:“小儿得厕贤子之流,愧有窃贤之累。”及武帝出祀南郊,诏使默骖乘,因谓默曰:“卿知何以得骖乘乎?昔州里举卿相辈,常愧有累清谈。”
(1251页)《晋书》卷四十九《羊曼传》:
曼任达颓纵,好饮酒。温峤、庾亮、阮放、桓彝同志友善,并为中兴名士。时州里称陈留阮放为宏伯,高平郗鉴为方伯,泰山胡毋辅之为达伯,济阴卞壶为裁伯,陈留蔡谟为朗伯,阮孚为诞伯,高平刘绥为委伯,而曼为濌伯,凡八人,号兖州八伯,盖拟古之八俊也。
(1382—1383页)《晋书》卷六十五《王珉传》:
珉字季琰。少有才艺,善行书,名出珣右。时人为之语曰:“法护非不佳,僧弥难为兄。”僧弥,珉小字也。时有外国沙门,名提婆,妙解法理,为珣兄弟讲《毗昙经》。珉时尚幼,讲未半,便云已解,即于别室与沙门法纲等数人自讲。法纲叹曰:“大义皆是,但小未精耳。”辟州主簿,举秀才,不行。后历著作、散骑郎、国子博士、黄门侍郎、侍中,代王献之为长兼中书令。二人素齐名,世谓献之为“大令”,珉为“小令”。
(1758页)《晋书》卷六十八《薛兼传》:
兼清素有器宇,少与同郡纪瞻、广陵闵鸿、吴郡顾荣、会稽贺循齐名,号为“五俊”。
(1832页)《晋书》卷七十八《孔愉传》: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时人号曰“会稽三康”。
(2051页)《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简文帝疾笃,(桓)温上疏荐(谢)安宜受顾命。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2073页)《晋书》卷九十《杜轸传》:
轸博闻广涉,奏议驳论多见施用。时涪人李骧亦为尚书郎,与轸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逾之,号蜀有二郎。
(2331页)《晋书》卷九十三《王濛传》:
(王濛)与沛国刘惔齐名友善,惔常称濛性至通,而自然有节,濛每云:“刘君知我,胜我自知。”时人以惔方荀奉倩,濛比袁曜卿,凡称风流者,举濛、惔为宗焉。
(2418—2419页)《世说新语·方正》第二十七则:
周伯仁为吏部尚书,在省内夜疾危急,时刁玄亮为尚书令,营救备亲好之至,良久小损。明旦,报仲智,仲智狼狈来。始入户,刁下床对之大泣,说伯仁昨危急之状。仲智手批之,刁为辟易于户侧。既前,都不问病,直云:“君在中朝,与和长舆齐名,那与佞人刁协有情?”径便出。
(310页)《世说新语·品藻》第一则:
汝南陈仲举、颍川李元礼二人,共论其功德,不能定先后。蔡伯喈评之曰:“陈仲举彊于犯上,李元礼严于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遂在三君之下,元礼居八俊之上。
(498页)《世说新语·品藻》第四则:
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502—503页)《世说新语·品藻》第六则:
正始中,人士比论,以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寔,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顗方陈泰。又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
(504—505页)《世说新语·品藻》第十七则: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512页)《世说新语·品藻》第三十则:
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518页)《世说新语·品藻》第三十五则: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520页)《世说新语·品藻》第六十则:
孙兴公、许玄度皆一时名流。或重许高情,则鄙孙秽行;或爱孙才藻,而无取于许。
(531页)《世说新语·品藻》第七十一则:
谢遏诸人共道竹林优劣,谢公云:“先辈初不臧贬七贤。”
(536页)《世说新语·品藻》第七十五则:
谢公问王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宋明帝《文章志》曰:献之善隶书,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媚,妙绝时伦,与父俱得名。其章草疏弱,殊不及父。或讯献之云:“羲之书胜不?”“莫能判。”有问羲之云:“世论卿书不逮献之?”答曰:“殊不尔也。”它日见献之,问:“尊君书何如?”献之不答。又问:“论者云,君固当不如?”献之笑而答曰:“人那得知之也。”)
(538页)《文选》卷十九束晳《补亡诗》李善注引王隐《晋书》曰:
束晳,字广微,平阳阳干人也。父惠,冯翊太守;兄璨,与晳齐名。
(905页)《文选》卷二十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李善注引王隐《晋书》曰:
陆云,字士龙,少与兄机齐名,号曰二陆。
(950页)《艺文类聚》卷四十八《职官部四》引《晋中兴书》曰:
阮放与弟孚齐名,有铨管之任,甚有称誉,性清俭,终不治产业,为吏部郎,不免饥乏,王导庾亮,以其名士,给衣食,放由是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