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2900000004

第4章 大乘佛教思潮的兴起及其一般特征(3)

罗什译本中缺少这一部分,当然会引起人们的疑惑。作为佛教史学家的梁僧祐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他于《出三藏记集》卷二《妙法莲花经提婆达多品》下记:“自流沙以西,《妙法莲花经》并有《提婆达多品》,而中夏所传阙此一品。先师(指法献)之高昌郡,于彼获本,仍写还京都。”此品译出后大约不久,就被置入了《妙法莲华经》的经文中,成为该经的第十二品。北魏正始五年(508)勒那摩提译《妙法莲花经优婆提舍》,就有提婆达多的事;菩提留支的译本亦是如此,那时僧祐依然健在。

新译的这一品与法护译本的倾向完全一致,唯一重要的区别,是把《正法华经》特指的“能仁佛”改为抽象的“佛”。这一改动显然是用了心思的,目的在将佛进一步寓言化,以维护释迦牟尼佛的声誉。就总体而言,大乘经典中“如是我闻”的佛大都是抽象的,与早期《阿含经》等特指释迦文佛不同。

《法华经》以宽容著称,对一切佛教派别都采取调和容纳的态度,但不是没有原则,这原则就是“三乘归一”,最终归于“佛乘”:作为二乘归宿的涅槃,只能作为修道成佛的方便手段,而不是究竟目标,究竟目标在于成佛。于是它让已经涅槃了的阿罗汉也重新修起大乘来,并预言他们未来都能成佛。这里就有一个前提:佛决不会是唯一的或少数几个,至少在理论上,应该与众生数等,也就是无数多。这是一种多佛主义,最早可能就酝酿在提婆达多派中,也反映在众多的辟支佛中。《授记品》谓,“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有的佛经认为,佛可以多到与麻秆一样密集于世。经过《法华经》的这番处理,给佛教带来的冲击和生机,是可以预见的,而其矛头所指,首先是释迦文的独尊地位,同时让早期佛教,包括部派佛教在内,改变立场和观点,向唯一的“佛乘”即大乘靠拢。

在《法华经》之前或同时,还应该有类似的经典出现,向释迦文佛的独尊地位提出挑战。现在能够看到的,其影响甚至超过《法华经》的一种,就是《维摩诘经》。该经也有过多种译本,现存下来的有署名三国吴支谦译的《维摩诘经》,鸠摩罗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和唐玄奘译的《说无垢称经》,最流行的是罗什译本。这部经典确定了许多理论原则,其一就是“佛身”论。它说: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这样,人们不但可以按早期佛教的训导,依“阴界入”、“十二因缘”等观,从“四谛”理,修“八正道”等证得阿罗汉果,而且能够通过无量清净法门成就佛身、如来身。佛法不是乔达摩的个人创造,也不是先前诸佛的创造,正好相反,佛是依佛法修持所得。“法”是第一位的,“佛”是“法”的派生物;不是佛生法,而是法生佛。因此,佛教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准则,就不应该以人为转移,而应该依法从事。我们前述的“四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法供养品》说:“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关键是依法不依人,与其供养佛,还不如供养法。

按照这一原则,《维摩诘经》对释迦牟尼佛作了重新评价。《香积品》借“众香国”之“香积佛”的话说,在此下方“四十二恒河沙佛土”中,有“世界名娑婆(即‘忍世界’),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又借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服之,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处”,以致为之分别“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以难化之人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服。譬如象马,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服。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这一新的评估,给释迦牟尼佛的活动划定了一个非常有限的时空,那就是“五浊恶世”;给他所说法的适用对象,作了明确的限定,即“乐小法”者;给他所说法的全部内容,确定了根本性质,即“刚强之语”、“苦切之言”——从断定世间是苦,善恶有报,一直到把涅槃作为最终归宿等早期佛教的全部主张,都限定死了。

相对于《法华经》对释迦佛教的贬黜及重在容纳,《维摩》作的这一限定,则由贬黜而转向了抨击。两者的宗旨,都要从根本上改造释迦文的教义。

§§§第三节佛教理想国的创建和佛国净土论

《维摩》、《法华》都承认有“十方诸佛”、“十方佛刹”,而且就以无量诸佛和无量佛土为立论的前提。因此多佛主义和净土之说,应该是大乘思潮中极早出现的观念。它与小乘佛教只承认有过去佛或三世佛不同,认为从时间上说,不论过去、未来和现在,诸佛都是无限的;从空间上说,四面八方上下所谓十方,佛的存在也都是无限的。现有的译经中,最早反映这一思想的是东汉支娄迦谶(略称支谶)译的《佛说兜沙经》(略称《兜沙经》)。此经着重确立空间的无限性,十方不可计量;十方各有无数世界、无数人民、无数佛刹,存在无数佛:“如是十方及过去不可复记诸佛刹”“悉清净无瑕秽”,与释迦文佛所处的“五浊世界”反差异常明显。

无疑,这是宗教神话。但它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啻革新思潮中的急先锋,是大乘佛教中最富于革命性的成分。释迦文的所谓“五浊世界”,指的就是佛教公认的“三界五道”。“三界五道”穷尽了器世间和有情世间的一切。“佛刹”,即十方诸佛所居的佛国净土,与此不同,在佛教的旧说中是从来没有的。现在由大乘创造出来了,描述这类理想国土和理想有情的经书如雨后春笋。于是问题也就来了:这些数不清的佛国净土,是在三界之内还是在三界之外?如果仍属三界,那就命定了超不出“五浊世界”,创造得再多也没有用处;如果在三界之外,则原创的世界观念,就得完全更改。可接着又来了一个问题:本来是要走向现实社会的,现在却安排了另外一个世界鼓动大众前往,岂不失去大乘的本义?

有关佛国净土的经典,大都回避了这些问题。佛国论者急于用一种新的理想去替代涅槃的观念,在当时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如何与原教旨接轨的问题。只有到了《维摩》才提出来讨论,至弥勒菩萨进入净土领域,又有新的说法。不论此后有多少释义,最重要的是,大乘把佛国净土当成是涅槃的替代物,确定为佛教的终极理想,这事件本身就足以改变早期佛教的全部面貌。

“佛国”与“佛身”的观念,有可能是同时酝酿形成的。有无数佛就有无数佛国,而这无数佛毕竟统一于一个佛身,是同一个佛身的不同表现。上述《兜沙经》记,此十方无数诸佛刹,“为四面如是辈各各呼释迦文佛名,合为‘万’字,如是十方极过去不可复记诸佛刹,诸人民种种各异语呼释迦文佛名佛字”,以至于十亿万天下悉皆照明,“释迦文佛都所典主”。就是说,虽然十方诸佛无数,但唯有释迦文佛才是典范,是受一切人民普遍崇信的最高佛,也是主宰其他佛的佛,地位相当于大乘后来所谓的“法身佛”。由人民遍呼“释迦文佛”形成的“万”字,当是佛胸前所绘“”字的真正起源。这意味着,在多佛主义出现时,释迦牟尼依旧占据领袖地位,也是其他所有佛国的崇拜核心。

这部《兜沙经》后来被编入《大方广华严经》(略称《华严经》),作为它的一品,叫《佛名品》,但这段话的内容被全部删除了,释迦牟尼被降低到娑婆世界四天下诸佛中最平常的一个,而“卢舍那”(亦译毗卢遮那)佛成了最高佛,他的存在不受地域限制,他的说法不受时间限制,而是无所不在、时时在说法的“神”。《卢舍那佛品》所谓“卢舍那神力故,一切刹中转法轮”。这样,卢舍那变成了“法身佛”,释迦牟尼只是他的一个名号,或他的一个化身。于是释迦牟尼在毗卢遮那信仰系统中,被彻底矮化了——这集中反映在《华严经》和《大日经》的理论系统中。

一、 东方阿佛国

大乘佛教关于多佛、多世界和多佛刹的设想,是与古代人对于世界范围认识的不断扩大有密切关系的。它超出了早期佛教沿袭的所谓三千大千世界的构想,而把世界推向了无数以至于无限,同时也不再对世界的自然结构和众生的组成作具体的描述,而注重于众生生活的自然环境、物质条件、道德水平,以及精神境界的设计。从译经史上看,最初出现的佛国是在东方,名“阿佛国”。东汉支娄迦谶译有《佛说阿佛国经》(略称《阿佛国经》)上下两卷,叙述了这个佛国的建立、佛国的基本状况,以及众生进入这一佛国的条件。它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净土经典。它确定了建构净土的基本模式,也可以说是净土思想的奠基性著作。

据本经讲,现今“东方去是千佛刹有世界,名阿比罗提,其佛名大目如来”,说“六度无极”,特别是“不得有瞋恚”法,听众极多,其中有阿菩萨,受大目如来记:“汝为当来佛,号阿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成慧之行而为师父,安定世间,无上大人,为法之御”。因此,凡追随阿菩萨、行其菩萨道者,未来都可以生于阿佛建立的国土中。“阿”意译“无动”,其佛即称“不动如来”;唐菩提流志重译,收入《大宝积经》,题《不动如来会》。

按此经所说,行菩萨道,首先要“发意”,即确立自己立志成佛的意向;成佛建国则要“发愿”,即立誓要建造一个什么样的理想国度。于是阿菩萨乃“发是‘萨芸若’意,审如是‘愿’……”“萨芸若”意译“一切智”或“一切种智”,此特指“佛智”,是菩萨追求的目标——此处与后来普遍以“无上菩提”为菩萨的追求目标,侧重点有所不同。至于所审之“愿”,在净土观念中有特殊意义,是一切净土行中的决定性步骤,非常重要。

“愿”,即愿望、希求、志愿、理想等,是作成任何事业不可或缺的思想动机和精神动力。想作什么,以及如何作成,都与“愿”有密切关系,所以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净土经典看到了这一点,它列出了适应人们现实需要又符合佛教教义的系列愿望,激励人们,按这些愿望的要求坚持做下去,一定能够实现。这样的“愿”,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内驱力,叫做“愿力”,相信这愿力能够带动愿的最终实现,结出相应的果来,叫做“结愿”。这样的愿力就变成了一种意志的力量,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味,所以也叫“誓愿”。发愿、发誓,含义大体相同;有时为了突出它们的崇高,亦名“大愿大誓”。

愿不同,行不同,净土也不同。《阿佛国经》所列的愿,有些杂乱,有可能经过后人变动过,但原始面貌也还依稀可见。阿菩萨发愿首先说,若我“为无上真正道者”,第一,当于“一切人民蜎飞蠕动之类”,不起“瞋恚”;第二,不发“弟子,缘一觉意”;第三,不思维“意念淫欲”;第四,不发意“念睡眠,念众生,想有誉”;第五,不发意“念狐疑”。此为五愿。

其中“弟子”,相当于前述的“声闻”,是“声闻弟子”之略;“缘一觉”,即“缘觉”、“辟支佛”。就是说,带着二乘的思想,不可能建立佛国;要想建立佛国,主要条件之一,是消除二乘观念。

接着还有五愿,内容相当于后来的“五戒”,但重点不是放在戒“行”上,而是放在戒“念”上,即戒“念杀生”、“念盗取他人财物”、“念非梵行”、“念妄语”、“念悔恨”。这里的五戒,没有戒酒,而是防止对誓行菩萨道的追悔。

此后还有五愿。但总而言之,这些都不是阿菩萨愿的主要特色。经文说,其菩萨“用无瞋恚故,名之为阿;用无瞋恚故,住阿地”。所以大目如来和诸众生都喜欢这个名字。此佛此国之所以称“不动”,就是“无瞋恚”的表现,它相当于六波罗蜜中“忍”的品格。也就是说,此经看重的是“忍波罗蜜”,把“忍”当做菩萨道的核心。

在诸多结愿中,包含了许多与早期佛教相互交涉的说法,从中可以看出大乘思潮从早期佛教中蜕化出来的某些痕迹。如愿“世世作沙门”,必具“三法衣”,“常行分卫”(指乞食),“常在树下坐”,就与《出曜经》所记“调达五法”相同;而特别说明不“为女人说法”,似乎也与调达仇视比丘尼有关。然而又说,若“令我成最正觉时,其刹所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无有罪恶者。如此,则又承认出家和在家女人都是可以听法的佛徒了。又说,为了“佛刹严净”,将令诸弟子一切皆不于“梦中失精”,尤其是“诸菩萨出家为道者,于梦中不失精”。此“梦中失精”,是“大天五事”中攻击“阿罗汉”果位低下的内容之一,也是传说佛教大众部与上座部公开分裂的理由之一。此类种种不同的说法,正反映了大乘思潮初起,杂糅诸多传统教理和独创新义的情况。

在这部经里,独创的新义最明显的有两点:

同类推荐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浅爱成瘾

    浅爱成瘾

    顾亦然这辈子犯过三个致命错误,一是走错房间,二是睡错对象,三是搞错老婆。直到某天意外在路上捡到萌娃一只,他的字典里才出现绝望二字。某顾:你应该管我叫爸。某娃摇头:不对,你是妈妈的哥哥,我该管你叫舅舅。
  • 黄昏界

    黄昏界

    一段黑暗中仿佛永无尽头的楼梯,让普通的上班族赵辰见识到了另一个世界和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黄昏中行走,在阴影中生存,他们是游离在普通世界边缘的人,他们被称之为——他者
  • 倾本佳颜之逆天重生

    倾本佳颜之逆天重生

    洛思瑶,洛家出了名的废物,一朝生死,再睁眼已是灵魂易主,誓要从前欺她负她之人付出血的代价,从此天赋异秉,风华绝代.
  • 异界搬砖之神

    异界搬砖之神

    重生异界,获得建筑系统功法,控制土,控制木,控制水……我能建造高楼城墙,我能建造彪悍武器,材料在手,我能建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强娶豪夺,总裁你够了

    强娶豪夺,总裁你够了

    误会一场,情深。他和她之间再也没有过往,意外一场,不过是因为,我一直都爱你。“我的女人,怎么可以芳心倾许其他男人?”
  • 智战之殇

    智战之殇

    当生活成为不可企及的黑暗之光,你是否还有勇气,在死之前活出生机。当四方荡,八方乱,恶魔占据人间,洒落能力各异的戒指,在人类的欲望之下,这些戒指将会演变成什么?是欲望吞噬被戒指俘虏的人类,还是人类用自己的智商战胜拥有着无穷能力的戒指。一场惨绝人寰的人类智力风暴,比兵器的时代,比世界大战更要来的惊世骇俗,人类与戒指谁才是罪魁祸首?不管你有多么憎恨这个罪恶的世界,身体和心灵总需要有一个在路上。因此请不要在你应该活着的时候死去!
  • 江湖明月情

    江湖明月情

    大明王朝历史再现,孤独的剑客在波涛里沉浮,明末的烟云里,皇权、阉党、百官、世家,多方的角逐,究竟谁会是最后的大赢家?
  • 贼猫三

    贼猫三

    我们飘摇在2013审判日必将到来第七位天使吹响死亡号角光辉来向天际火与血清洗地球消灭撒旦龙之头颅落下一切罪恶来自母体亦必将终于母体灵魂交付于魔鬼手上的罪人悬挂在十字架上接受审判在黑暗结束后牧场重归纯净
  • 总裁,别太娇宠

    总裁,别太娇宠

    世间是不是真的有因果?才会让你我经过上一辈的恩怨,再在这里遇见。有女小白,迷糊无双,有子炎凉,郎才艳艳。爱情从来没有坚定不移的,只有你及时出击,它才可能为你停留。爱情不是随心所欲的,不是你说有就有的,以前,一颗真心摆在你的面前,是你躲避不及,可是如今她已经放下,你为什么又开始纠缠?本文就是一个小白兔遇上大灰狼的故事,本文绝对不虐,有的只是甜蜜(^_^)求亲们多多收藏,点赞,打赏呗!推荐晓晓的其他红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