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如来菩提”与“心”的关系,到了法藏那里,就变成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构成华严宗哲学最核心的部分。
(7) 关于“正觉大涅槃”。
从理论上说,“涅槃非生灭法”,涅槃不应诠解为“灭”;从实践上说,佛亦不会为菩萨“显现如来究竟涅槃”。《华严》的基调是“欲令诸菩萨于一念中普见三世一切诸佛悉现前”,而不是让佛从菩萨心目中消失(灭)。但对一般众生言,佛则有生有灭:如来欲令众生欢喜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忧悲感慕故,示现涅槃。其实如来无有出世,亦无涅槃。何以故?如来常住如法界故。(卷三六,下同)譬如日出,于一切世界净水器中,影无不现;或有一水器破,日影不现,如来智慧亦是如此:一念出现,悉能照明一切世界、一切法界、一切众生,灭除垢浊,净心水器,影无不显,常现在前;但破器浊心众生,不见如来法身影像,应见涅槃而得度者,是故如来现般涅槃。其实如来不生不灭,永无灭度。这段话当然可以与开篇说的卢舍那佛的光明普照相对应,但在《性起品》里,此如来则指一切众生悉有的“如来性”,众生也有如佛智慧平等的太阳:若有众生喜欢,“如来”即于“一念出现”,以此光明洞观一切,令其视野中也是一片光明;如果心浊,或心存忧悲,蔽其不现,一些佛徒就会以为佛真有涅槃。全部问题出在心意识颠倒,把自我本有的如来性对象化、客体化、实在化,变成了外在于己的佛和佛刹,由之而信仰、崇拜。
以上反复说教的,是一种很值得回味的思想:众生自有光明,并有将光明遍照一切的愿望和能力。这光明的实体,是众生内心深处不自觉的善与爱与同情心,即大慈大悲,以及希望一切有生类互利互爱的大愿。这是一切众生普遍的永恒的共性。“如来性起”的内核,即是让这一不自觉的意愿觉醒起来,付诸行动。可惜的是,发挥《华严》这一积极方面的中国佛教不多,而把如来性仅仅归结为众生所有者,则是普遍的。禅僧有言:“毗卢心中行”,就抓住了其中三昧。
§§§第四节“入法界”和“普贤行”的世俗化及世俗化哲学
《华严经》的最后四品是:《普贤菩萨行品》、《宝王如来性起品》、《离世间品》、《入法界品》。它们的次第安排,可以看做一个逻辑系列:“普贤行”即是“如来性起”的过程;“行”、“起”的目的,是将世间众生提升到出离世间,而“离世间”只能实现在“入法界”过程,入法界所实现的则是与佛教二乘根本区别的“巧方便智”。从这一意义上说,入法界是超越了涅槃和净土的至高理念。从卷四四到最后的卷六,用了十六卷的篇幅进行阐述,可见它在整部《华严》中占有的特殊地位。
《入法界品》的核心是向“善知识”参学,获取“巧方便智”,这是“普贤行”的基本内容。
按《华严经》前两品的思想,一切群生,无不充满卢舍那佛光,同时发挥着个体的有益特性,因此,菩萨修习就不能停止在读经礼拜、建塔造像上,也不能止于个人的沉思默想、净心去垢上,最重要的乃是深入各类众生,向他们学习世间的和出世间一切知识;由此既成就佛教的一般原理,同时获取菩萨所需的充分知识和力量。经文强调,只有如此才能悟入“法界”,证得“法身”,达到佛的境界。
向一切善知识学习,既是实现“普贤行愿”,也是“普贤行”的具体实施。依据此等主张,《华严》对此前的佛教进行了概括性批判,将自己的特色表达得更加显著。
《入法界品》也是用神话譬喻串联起来的。大致说:在一次盛大的集会上,与会的诸大菩萨“皆悉出生普贤之行”,共赞佛法光明以及如来境界,而与会的众多天人和声闻比丘却于如来境界不闻不见,原因是没有达到大菩萨的高度。“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修普贤行,住普贤行”。会后,文殊师利菩萨还南行传教,受到世俗男女的礼拜,其中有五百童子之一的名“善财”者,乃随从文殊“专求菩提”。文殊则告诉他:“求善知识,亲近善知识;问菩萨行,求菩萨道”,即是“修普贤菩萨行”。由此开始了善财童子南行参学的坚定而漫长的历程。
善财历经约一百一十城,参学的善知识,列名者有五十三人,大致有三类:一类是最平常的凡夫俗子,包括在家的男女信徒优婆塞、优婆夷,以及一般的王者、长者、良医、海师、教师、妓人、童子、童女;另一类是沙门,包括普通的比丘、比丘尼和个别菩萨观世音、弥勒,以及婆罗门、外道、仙人等;第三类则是天神,诸如夜天(星宿神)、忉利天、大天、地天、林天等。这些善知识,各擅一种法门,都是善财童子的学习对象,但又不滞留在他们的所长上,无餍足地继续参学。
一、 “入法界”的学习对象和知识范围
1 在家的俗人
其中列在首位的是长者群:卷四九记长者甘露顶,讲“如意功德宝藏法门”,即布施:财施与法施。另有长者法宝周罗,讲“满足大愿法门”,指供养诸佛,获诸功德。又有长者普眼妙香,讲“令一切众生欢喜普门法门”,主烧香供养诸佛,救护众生。青莲花长者,“善知诸香法门”,专讲诸香种类和功能:一是烧熏,一是涂身,悉能离诸垢染,令心清净——认识香,也是一种知识;为佛焚香熏香,则是一种功德。解脱长者,则说唯识法门。卷五记另一长者,常供养佛塔,讲“不灭度际菩萨法门”,正受“无尽佛性三昧”;谓除化众生方便灭度之外,佛无涅槃者,知“如来及我一切众生等无有二”。卷五七记沃田城长者,得菩萨“无著清净念法门”。妙月长者,得“净智光明法门”。无胜军长者,得“无尽想解脱法门”。这些都是刻画长者对大乘佛教的特殊信仰和理念的。由此可见,当时的长者对佛教信仰的主要形式。但同卷所记另一位长者,是另一种情况:他在“林中”为无量长者宣讲“至一切趣菩萨净行庄严法门”,包括灭除诤讼,理断王事及国土事,实属秘密集会,评议政治,参预讼事。据称,此等活动可令众生灭除诸恶;此外,还教以“巧术”及种种“论”,皆令欢喜。这些均是“菩萨净行”。由此可见当时所谓“长者”这一阶层的社会行为。
《入法界品》所记的这类善知识,主要特点不在直叙一般的佛教常识,而是表述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职业和谋生手段,以及通过社会生活所贯彻的《华严》精神:
卷五记某一“海师”(相当于航海家)提倡“大悲幢净行法门”,他所知识的是:海中一切宝,以及龙宫、罗刹宫,水色、日月星辰、算数、昼夜,还有去、住安危之法,船舶牢不牢相,候风相(季风)等种种关于海洋、气候和航海安全等知识。此中海者,亦可喻作生死海;海师的知识就等于度脱生死,到达一切智的法门;但在现实性上,航海的知识本身,就是“大悲净行”的组成部分。
卷六七,记迦毗罗城“童子师”,善讲“善知众艺菩萨解脱”法门,其一是说“菩萨字智”:唱A(阿)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菩萨威德个别境界……唱B(波)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法界无异相……入诸解脱根本字时,此四十二字为首。这种“字智”解脱,是密宗的一大法门。此外,还有:能于一切世出世间善巧之法,以智通达,到于彼岸:殊方异艺,咸综无遗;文字算数,蕴其深解;医药咒术,善疗众病;有诸众生,鬼魅所持,怨憎咒诅,恶星变怪,死尸奔逐,癫痫羸痰,种种疾病,咸能救之,使得痊愈;又善别知金玉、珠贝、珊瑚、琉璃、摹尼、砗磲、鸡萨罗等一切宝藏出生之处,品类不同,价值多少;村营乡邑、大小都城,宫殿园苑,岩泉数泽,凡是一切人众所居,菩萨咸能随方摄护;又善观察天文地理、人相吉凶,鸟兽音声、云霞气候,年谷丰俭,国土安危。如是世间所有技艺,莫不该练,尽其源本;又能分别出世之法,正名辩义,观察体相,随顺修行,智入其中,无疑无碍……无不现证。(卷七六)由此可知,当时佛教提倡和经营俗务的大致范围。又,卷四八记某童子擅“一切巧术智慧法门”:包括“相黡子法、算数法、印法”等,亦称“诸佛次第出世自在法门”。表示即使如来兴世,也应该从事这类江湖职业。
卷四九载有两个有关治国之术的王者。一个是“酷毒治国”,其中满幢城满足王提倡的“菩萨幻化法门”是个代表,他对于犯王法者,施行“断手足”、“截耳鼻”、“挑双目”、“斩身首”等种种酷刑,用做教化众生、愍念众生、度脱众生,“令其解脱”的手段,也是彼王者依据业报法则必须履行的职责。这类全凭酷刑维护治安的做法,似乎有背《华严》利益众生的总体精神,故称做“菩萨方便不可思议……摄取众生不可思议,调伏众生不可思议”。另一个是“如法治国”的善光城大光王,他提倡的是“萨菩大慈幢行”法门,施行“大慈为首,顺世三昧”,“慈如大地,载育众生”,顺行世间。包括观察众生,摄取众生,安置众生,饶益众生,尤其是以种种“资生之具”,惠施国民,以达“净众生心,灭众生烦恼”的目的。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统治法术,但经文认为,两者同属菩萨行范畴,也是菩萨应该学习的知识。
卷五还记有一位名婆须蜜多的女人,身处深宫,“颜貌端庄,妙相成就,身如真金,目发绀色,不长不短,不白不黑,身分具足……言音婉妙,世无论匹,善知字轮、技艺诸论,成就幻智……身出光明,普照一切,触斯光者,欢喜乐悦,身心柔软,灭烦恼热”。她宣扬的是“离欲实际清净法门”,自称:“若有众生欲所缠者,来诣我所,为其说法,皆悉离欲。”若有见者,得欢喜三昧;与之语者,得无碍妙音三昧;若执其手,得诣一切佛刹三昧;共其宿者,得解脱光明三昧;目视者,得寂静诸行三昧;“阿梨宜(抱持、摩触、摄受)我者,得摄一切众生三昧……阿众鞞(咂唇吻)我者,得诸功德密藏三昧”。由此皆得离欲。如此如此,女人则可以作为修道的法器,性行为也变成了解脱法门。在《华严》的大圆融中,密教的成分显著地增多起来。
在所有人物中,童子、童女占有醒目的地位。显然,这些孩童是应该接受启蒙的象征,善财童子是他们的集中代表,用他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造就普贤行的典范。卷八四记师子奋迅城师子幢王宫的一位“童女”,主讲“般若波罗蜜普庄严法门”,于其法堂庄严具中可见一切佛和佛事,“如净水中见月影像”:一一琉璃柱、金刚壁、摩尼珠、金铃、宝树、璎珞中“悉见法界等一切如来”,由此现示的是《华严》的重要观念——泛佛论。另有童子德生、童女有德,得菩萨“幻住解脱”法门:“观世间皆幻住,因缘生故”;一切众生生灭老死忧悲苦恼皆幻住,虚妄分别所生故;一切菩萨皆幻住。这种幻有性空的教义,属般若常谈。
在家的男女信徒,是佛教的群众基础,在入法界中,他们担当着重要角色。卷四九记某“优婆夷”,在深宫中,“身出妙香”,普熏大城,若有闻者,皆得不退菩提之心;“身心柔软”,其有见者,皆得离欲,是谓“无尽功德藏法门”,即以布施满足一切众生愿。另有一“优婆夷”,在其家内,父母守护亲近,眷属周匝围绕,家内金色光明,触斯光者身心柔软,其有见者,一切烦恼皆悉除灭,宣讲“无坏三昧”,所谓“不生欲想,何况其事”。就是说,讨人喜欢,而又离欲,是在家女信徒的妇德。
卷四六所记海潮处“优婆夷”,则讲“离忧安隐幢法门”:发愿“净一切刹……断一切众生类烦恼习气”。这是虔诚的在家女菩萨了。
在居家善知识中,有两位是释氏家族的成员,即卷五六和卷五七中记的释迦女瞿夷与佛母摩耶夫人。其中释迦女代表的是“贵族王者”的妇女形象,摩耶夫人则为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之母。《入法界品》给释迦族人以崇高的地位。
2 出家沙门
主要是比丘和比丘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佛教早期出家受戒者身份,说《华严》所宣示的大乘观。《入法界品》所记第一个善知识是在山顶静思经行的比丘,倡导的是“普门光明观察正念诸佛三昧”法门,于此三昧中“见如来身,普照法界及虚空界”。第二位也是比丘,宣讲“深植善根”,成“菩提因缘”,从而“深入一切众生心海”,此名“普眼”法门。第三位还是比丘,宣讲的是“无碍法门”,意谓观察一切众生心行,适应他们的需要,变现种种身形而无所障碍。以此三比丘作为参学善知识的开端,也可以看做有意的安排:比丘之归信《华严》,从“观佛”开始,以成就自己的随顺佛说的“善根”,履行深入众生、教化众生的菩萨行。
其他僧尼,也有各自的法门,像卷四九记善现比丘尼,开“随顺菩萨灯明法门”,“出生普贤菩萨行愿力……满足菩萨因陀罗网行愿力”,由此坚固菩萨大愿。卷五记“师子奋迅比丘尼”,在王园日光林中,主讲“一切智底法门”,其听众中有诸天、龙王及“常夺众生命罗刹王”,以致十地菩萨,在尼僧中,同样具有大菩萨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