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1700000037

第37章 《艾青诗选》前言

以自己诚挚的心沉浸在万人的悲欢、憎爱与愿望当中。他们(这时代的人)的创作意欲是伸展在人类的向着明日发出的愿望面前的。唯有不拂逆这人类的共同意志的诗人,才会被今日的人类所崇敬,被明日的人类所追怀。

——艾青《诗与时代》

80年来,中国新诗的探索和开拓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已为历史所认可,并显示出了中国诗歌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动向。然而它的成长并不平顺,从出现到现在,经历了十分艰难和曲折的过程。除去新诗自身的发育不健全,不可避免地引起各种思想分歧和学术性论争之外,还不断受到生存环境的干扰和制约,再加上民族的危难和长期的战争,使新诗一直不能循着正常的轨道顺利地前进。但是新诗这个带着“五四”开放精神的新生事物,并没有因自身的羸弱和外部的磨难而退缩或夭折,它不仅在困难中顽强地成长着,还使诗歌审美的意境不断地得到变革和突破。

中国萌发着无限生机的诗歌领域里,80年来先后出现了众多的人品高洁、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优秀诗人,他们的创作和在艺术上的探求新境的精神,已使中国的新兴的诗歌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艾青便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位。

艾青,原名蒋正涵,于1910年3月出生在浙江金华县畈四蒋村一户地主家庭,自小寄养在本村贫苦的农民“大叶河”(即大堰河)的家里。1928年秋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学画,翌年春赴法国巴黎留学,受到20世纪现代艺术思潮的熏陶并积极参加反帝爱国的进步活动,1932年回国,不久被投入狱中。在民族危难的时刻,艾青以献身于诗歌和民族解放斗争事业的诚挚的姿态,走向闪烁着远景的地平线。他一出现便很快显示出了一种对艺术的高度敏感和创作上雄厚的力量,以及朴素自然而又坚实的现代风格,他的诗让人感到亲切和真诚。艾青从上海黑暗的牢狱中寄出的一首首以生命点燃的光焰熠熠的诗篇,倾诉了一代人的抑郁、忧伤、悲愤和理想,因而被誉为歌唱民主和战斗的“吹芦笛的诗人”。

“我们是悲苦的种族之最悲苦的一代,多少年月积压下来的耻辱与愤恨,将都在我们这一代来清算。我们是担待了历史的多重使命的……我们写诗,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而写诗。”这是诗人艾青写于抗日战争初期《诗与宣传》中的一段誓词般的话。在另一篇写于同时的《诗与时代》一文中,诗人坚定地认为,中华民族已在战火中觉醒,是一个“可以接受诗人们的最大创作雄心的时代”,使“自己诚挚的心沉浸在万人的悲欢、憎爱与愿望之中”,在同一篇文章中,诗人对中国新诗作了历史回顾,并提出十分中肯的纲领性的创作要求:

中国新诗,从“五四”时期的初创的幼稚与浅薄,进到中国古代诗词和西洋格律诗的摹拟,再进到欧美现代诗诸流派之热衷的仿制,现在已慢慢地走上了可以稳定地发展下去的阶段了。目前中国新诗的主流,是以自由的、朴素的语言,加上明显的节奏和大致相近的脚韵作为形式;内容则在丰富的现实的紧密而深刻的观照,冲荡了一切个人病弱的唏嘘,与对于世界之苍白的凝视,它们已在中国的斗争生活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诗人是真诚而坚决的。他的创作热情空前地高涨,在短暂的几年(1937—1940年)中,写出了他最为辉煌的诗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向太阳》、《吹号者》、《火把》、《我爱这土地》等,它们不仅影响和震动了整个文艺界,特别是诗歌界;不仅显示了艾青的创作道路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于中国诗歌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中国诗歌,真正地成为时代的强音,成为严格的美学意义上的新诗。中国的新诗,也由于艾青的创作成就而获得了空前的突破。艾青无愧地成为中国诗歌队列的领唱人。

艾青所以能成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光辉的诗人,不是偶然的。他从小热爱艺术,对大自然、养育他的土地和劳动人民怀有真挚的情感。在上海监牢中,艾青不得不放弃了多年热爱的绘画,而握起写诗的笔。他对绘画艺术的艰苦探求和体验,并没有从此幻灭,实际上绘画创作已深深地开拓和丰富了他的艺术审美的疆域。他在巴黎全身心地领受过20世纪兴起的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还大量地阅读了波特莱尔、兰波和凡尔哈仑等人的诗。这些新颖的彩色的诗和画,使他渴求成长的纯洁的生命受到了深深地浸染和启迪。他说:“凡尔哈仑是我所热爱的。他的诗,辉耀着对于近代的社会的丰富的知识,和一个近代的人明澈的理智与比一切时代更强烈更复杂的感情。”艾青还说:“我喜欢兰波和叶遂宁的天真——而后者的那种属于一个农民的对于土地的爱,是我永远感到亲切的。”艾青还喜欢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艾青对于美好的诗特别敏感,这种敏感直到晚年都没有丧失。

对于人生,艾青始终充沛着诚挚的激情,在他身上,献身于民族解放斗争和诗歌创作,得到了血肉的结合。他的诗,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艺术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艾青一生最具时代气息和有艺术个性的优秀诗篇,都是在这种高昂而庄严的心态中写的。

不论做人还是写诗,艾青酷爱朴素。这朴素不是外表的,而是一种性格。他的感情总是坦率的,毫无遮蔽,没有阴暗和矫饰。艾青在抗日战争之后出版的诗集《北方》的序言中说:“这集子是我抗战后所写的诗作的一部分,在今日,如果能由它而激起一点民族的哀感、不平、愤懑,和对于土地的眷念之情,该是我的快乐吧。”他并不愿意沉入哀伤和忧郁之中,他多么希望哀伤和忧郁早点结束。在抗日战争初的那两年(1937—1938年),艾青的诗的确还带着一些过去的哀伤,这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他个人的,而是与整个民族的苦难历史不可分割的。这种民族的哀感和愤懑以及对土地的眷念之情,不但不是消沉的,而且更能激起一个哀伤的民族渴求解放的意志。从艾青的诗中,我们能感到来自历史的深厚的力量,同时也能感到历史前进时的沉重感。只有多年被凌辱欺压的民族才懂得哀伤、忧郁与愤懑也能成为号召和力量,能把苦难喊出来是最幸福的事。

艾青的诗的个性,由于总是表现为一种性格,因而是自自然然地流露出来的,让人感觉不到什么痕迹。他一向认为诗的个性不是依靠技巧所能形成的,而且只有流露着性格的诗才让人感到真切,才能渗进人的心灵。艾青一生坚持用口语写诗,这与他朴素的性格相一致。他排斥华丽的矫饰,弃绝空洞的说教语言,始终采用鲜活的流动感和弹力的语言与语调写诗,这正是现代诗应有的要素,使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散文美。谈到他的诗的散文美,人们往往拿《北方》来谈。这首诗,我们只能一口气吟读下去,绝不能离开诗而随意停顿,读者的心只能与诗的情韵一起搏动。诗的节奏沉缓而有力,没有分行的感觉,深切体会到起伏的诗行正是起伏的情感的律动。艾青的自由诗,其实是有着高度节制的,它的自由,并非散漫,它的不分行,也并非无节制。所谓诗的散文美,绝不是散文化。艾青的诗具有整体的深厚的流动感,是一条河的生命的起伏的节奏,是一片生发气韵的土地的激情。这博大而深沉的情韵,在艾青的长诗如《向太阳》、《吹号者》等里面存在。在艾青的短诗中也有,如《阳光在远处》、《我爱这土地》、《浪》等。

我以为,艾青的个性天然地契合于散文诗,它或许又能充分体现出诗人的朴素、安详、浑厚与集中的艺术气质。艾青在30年代写过很美的散文诗。他的诗具有散文美,他的散文诗又是真正的艾青风格的诗。

诗为心声。艾青的诗都是心灵的自白,没有纯客观的抽象,每一首诗都有着真情实感。即使到晚年写的哲理性小诗,也是他的全部人生体验的结晶,带着他某个历史时期的真实哀伤、痛苦和期望。但是艾青绝不写无病呻吟的诗,他一生没有呻吟过。没有呻吟,并不说明没有痛苦和哀伤。在他的许多诗里,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写的诗,包括著名的《芦笛》、《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向太阳》等在内,都带有发自心灵的哀伤和痛苦,这是由于他一次一次地剖解自己的灵魂,为的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过去。曾经有论者评述《向太阳》等诗时,一方面肯定了艾青的诗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完美性、典雅性,也肯定了章法的严整,同时又批评诗人的灵魂尽管被骚动的现实所惊醒,却仍然没有抛弃掉个人的忧郁,因而不能达到纯新的境界。我以为论者指斥的“弱点”和“问题”,正是这些诗的命脉之所在。因为诗人艾青绝不是抽象的存在,他是一个与灾难深重的中国的命运血肉相连的现实的人。在旧中国,一个真诚地献身革命的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他的真诚是值得怀疑的。因此,艾青不但厌恶没有真情实感的虚浮的浪漫主义,也厌恶对人生采取冷漠和旁观的自然主义。

这部《艾青诗选》选了相当数量的短诗。这些短诗,有一半写于1940年湖南的乡间。它们多半是作者在一种比较安静甚至寂寞的境况中写的。从这些小诗能觉察到诗人心灵深处的细微的颤动,还能看到他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敏感。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他的诗代表了一个时代。这是因为他和他的诗凝聚着并形成了一种近似大自然的气象和艺术氛围,这是因为他和他始终生息和奋斗在一个悲壮而动荡的伟大时代,与民族和土地的忧患欢欣相连。从他的人和诗,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诗人在无比巨大的历史胸腔内,创造诗的生命的激情,这激情使人类的美好的智慧和精神能不断地繁衍光大下去。我们多灾多难、有光辉前景的伟大民族,将永远感谢诗人艾青和他的诗。

同类推荐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上册)

    上世纪8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观问题,并力图贯通曾被政治意识形态“阻隔”的现代与当代文学的历史。“整体观”或者“20世纪文学”的构想是带革命性的,它使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掀开了新的一页。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发现,在获得了一种宏观学术视野的同时,或者在被输入了一个新思维框架的同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获得如何“贯通”和将整体观“具体化”的途径,整体观也还没有真正渗透进文学史的骨骼和血脉之中。因为我们需要追问:究竟在哪些重大问题上,现、当代文学原本就是贯通着的?对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来说,这就形成了一个有待于不断发现的学术空间。
  • 江南词典

    江南词典

    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热门推荐
  • 我是合伙人

    我是合伙人

    职场就像一场历险记,你不知道下一刻是风光旖旎还是暗礁险滩,如何抵达梦想的那片海,经历过的人才懂得答案的所在。
  • 一万年后的宇宙时代

    一万年后的宇宙时代

    一万年后的宇宙时代,在如今的人类看来,已经无异于神话传说。虚拟永生实现了人类自古以来的长生不老梦想;虚拟世界的出现,满足了人类的穿越梦想……甚至于创造生命,改变物理法则等等无异于神灵的能力,人类真正成为了天地主宰。凭借着生物、虚拟、能源、物质这最顶尖的四大科技,人类坐在那宇宙的至高王座,畅想着最终自由的实现。进化,是人类乃至全宇宙永恒的主题,是实现最终自由的阶梯。为了推动人类的终极进化,各位创世神界的大科学家们,开始了他们的计划。而华夏龙族少年南轲,正好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不知道他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魔裔录

    魔裔录

    因为对第一款全息网游的好奇,纪双拉上自己的发小顾荣结伴踏入游戏。暴力新手女战士林微甄,名字土掉渣的律政佳人张春绣,一个赌气而建的公会,看似废柴的隐藏职业二人组.....且看一群游戏新手如何一步步崛起,在网游中纵横八方,所向披靡!
  • 红妆乱:特工女状元

    红妆乱:特工女状元

    特工美少女异世重生,一袭男装行天下。调戏良家妇女,勾引绝世美男,一路桃花朵朵开。皇子只要她?君主只为她?将军说放手?庄主说毁了她?妈妈咪呀,她可以自己选择不?选不了?她跑还不行吗?
  • 成王败寇之逝去的青春

    成王败寇之逝去的青春

    一个从小被人抱养,却不受待见。经历各种困难,他却笑看一切,让我们一起见证,他是如何一步步崛起,成就自己的人生巅峰!!!
  • 霸气女王之高冷女神太难追

    霸气女王之高冷女神太难追

    一日,校门前,公告栏处,贺梓楷将她调戏了一番,她从嘴里淡淡的吐出一个字“滚”。后来,一次失控,一场哭诉,让贺梓楷的内心逐渐柔软,让洛果果坚硬的外壳层层剥落。因校园而萌生的感情正在悄悄发芽,校园将本不相干的两个人的命运接轨。校园是他们的起点,却并非他们的终点。校园这个令众学生惧怕、痛恨的地方,成为两人最甜蜜的回忆。(本文为女强文,作者大大的处女作,哪里不好还望多多指教)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开在窗玻璃上的花

    乔迁的小小说着力表现现实人物理想和精神世界,无论是写职场风云、农民工现状、乡村人物和生活琐事,都能描写得淋漓尽致,犹如一幅活生生的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乔迁的小小说构思精巧又不失生活常态,情节多变且不古怪离奇,情理之中还多见心灵震撼。每一篇又都带有浓浓的思想内涵,通过小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来表达对生活细微观察的所思所想,正如乔迁本人所说的,要力争把每一篇小小说都写成有意义的小说。如此的小小说写作理念,促使了他作品的成功与读者的认可。乔迁的小小说不高深,不做作,也不轻佻,不随意。就像我身边的同事、邻人、朋友,平常,自然,没有隔阂,碰面时内心还有点淡淡的愉悦。
  • 忘记我做不到

    忘记我做不到

    两岸文学PK大赛是不是这样的不是爱呢?不被认同的爱你想要吗?没有祝福的爱你想要吗?但是,但是,忘记,我做不到那就记住吧,然后忘记。如果爱没有界限,那该多好,我就会站在原地,一直等你。世上有很多种爱,或似梁山伯祝英台般凄美婉转,或似神话般无法染指,或似钱蒋般平淡恬静,他们的爱或许有着坎坷逆境,但终是受人祝福,受人羡慕的。而有一种爱,即使再刻苦铭心,即使再纯洁真挚,也只能选择忘记。因为她始终迈不过世人的眼光,迈不过那条性别的界限。但那不是爱吗?那不圣洁吗?或许这些只能忘记,只能铭记了。
  • 诡辩

    诡辩

    几个从小到大的朋友,一段诡异离奇的经历。生亦是死,死而复生。知名科学家不明真相突然遇难,清纯少女短期内突然衰老。历史上传奇的古玉,世代流传的皇权象征,传国玉玺何去何从?千年长寿的家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悬疑?一切尽在《诡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