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1700000031

第31章 高粱情(2)

只有一次,学父亲的样,我爬到“大墙”上面,看遍野的高粱地,正是仲秋季节,高粱穗全都泛红,有的呈深红,有的呈粉红,在阳光下真正有着热烈的扑面而来的血性!因为地势高低不平,有的高粱地就如鲜血的河流自上而下地泻下来,我仿佛听到了雄浑的呐喊声,父亲也一定听到过。我被面前的景象所震慑。以前,只是钻在高粱的丛林里,闻高粱气味,做黑甜的梦,第一次看到如此壮丽而惊心动魄的高粱地,不,是高粱的世界!整个空间,从天上到地下,都充满了高粱耀眼的光辉。过去我只知道白天的亮光来自天上的太阳,但高粱红的季节,火焰的高粱地,使白天格外的亮丽,天地间似乎多了另一种光,比阳光还要浓艳。一年四季里只有这一段时间能给人以这种感觉。的确,如果仅仅有平常的阳光是酿绘不出真正的秋日和秋色的。面前的高粱的血性的大地,不是由于你形容它修饰它,它才不朽和有了光彩,应当像养种高粱那样,创造新的只属于高粱的词语,让高粱雄伟地耸立在人世间。我写这篇文章,最终就是为了要找到这些词语,它不属于古旧的辞典,只属于新鲜的有血性的诗。

高粱的根,最使我敬佩,它是我的家乡所有庄稼中最强劲有力的根,而且很美。

高粱的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具有个性和力度。当然,最宝贵的是它的穗儿和连着穗儿的那一段箭秆。穗儿就是粮食,箭秆皮可编炕席。高粱的挺拔而粗壮的茎秆,给人以自信和力量。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出了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看去是流泻的晶体,但用手摸摸,又是那么的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不几天就强有力地抓住了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我问父亲,为什么高粱下边长了这么多爪子?曾在朔县农业学校读过书的父亲告诉我,不要以为草木、庄稼都不如人,都无知无觉。不对,这是人类的偏见。庄稼都很聪明,它们对大自然的感觉,有些比人类还要敏锐。它们有的爬蔓,紧紧贴着大地,有的树一般地站着,都是为了生存,争得阳光和空间,延续自己的生命。高粱秆下部的气根是最不可缺少的,高粱很有预见性,是经受过千万次的灾难后才获得的。夏天暴风雨来临之前,就迅速地生出气根,深深地扎进地里,风暴才无法撼动它,就像一个摔跤手,脚跟稳稳定在地上,等着对手向他扑来。

父亲说:“高粱的根最苦,所有的虫子都不敢咬它,根是它的命。”高粱“意识”到了这点。父亲掐了一小截,他自己先尝,让我用舌头舐了一下,啊呀,那个苦劲儿到现在我还记得。

麦子、豆秧能用手连根拔,但是再有力气的后生都很难拔动高粱。我小时练摔跤时,教我的佩珍伯伯说:“站得像高粱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子上生出来。”他还说:“我摔跤时脚定在地上,觉得我不是有两只脚,我有几十只!”高粱就有几十只脚,而且只只脚入地三尺。

我这一辈子练不出高粱的鹰爪般的根了。我只能靠两只赤裸的脚,艰难地立着,跋涉着……

高粱的根是好燃料。70年代,我在湖北咸宁写过一首诗,题目是《巨大的根块》。当时我就想到了高粱的根。我们家乡叫茬子,准确地说是指带点庄稼秆的根。家乡人用煤烧饭,高粱茬子是好引火柴。高粱秆有大用途,人们舍不得用它烧饭。我家的地很少,引火柴不够,一到收割高粱的那一阵子(十天八天),我和村里的孩子,肩头挂个小镐头,到地里去刨高粱茬子。这是一种很累的活儿,须在收割的当天刨,当天不去刨,第二天就被别人刨光,而且晒几天后地也硬得刨不动了,因此,那几天人再累再累也得去刨。我们家乡把这种活儿叫“砍茬子”,不但砍高粱的,还砍谷子的。

我们总是成帮去,除去镐,每人还带一根煞绳(较粗的一种麻绳),到得地头,立即头不抬地刨了起来。有的地主家刻薄,开割前告诫长工“茬子留低点”。刨这种茬子,手没法拽着,很吃力。但是收割的长工们还是留得不算短,都是本村人,他们明白,不能让贫穷的人家没有引火的柴。刨完一块地,就把刨起的茬子归成堆,一边归堆,一边把上面的土磕打干净,这样便于晾干,背着也省劲。一天两趟,晌午一趟,黄昏一趟。我们把高粱茬子堆砌得像一堵夯实的墙。茬子咬茬子,十分的齐整。最后用绳子把它煞紧,留两个活扣儿正好卡着尖瘦的肩膀头。当时我们不过10岁光景,茬子垛的重量远远超过自身的体重。三五个孩子背着茬子垛艰难地走着,从后边看不见我们的头,只看到两条细瘦的脚脖子在动。背茬子垛须弯着腰,汗顺着披在前额的“马鬃”(儿童的一种发式)一滴滴地洒一路。我们的茬子垛一样大小,码垛之前谁刨的少,大家匀一点给他。乔元贞一向手脚慢,抢时间的活儿,他不如我快捷,而他们家却最穷,连一分地都没有。背进村子,乔海大娘立在门口夸奖儿子:“看我们元贞真能干。”元贞极老实,说:“我们刨好了平分的。”

背到院子里,茬子还得再晒两天。祖母能从茬子的高矮认出是从谁家的地里刨来的,姓安的地主家茬子最短,不足三寸。茬子干透以后,我把它们码在窗台下边。祖母看着我码好的高粱茬垛子,摸着我瘦削的肩头上一道道血印,心疼地说:“明天去带上我的罩头的布垫着。”我怎么忍心用她的罩头布,她只有一块儿,只在磨面时才用。我后来学背炭的大人,在肩头上垫上柔软的茅草或青高粱叶子。

我家为什么日子过得那么窘迫?因为父亲那几年到太原进教育学院读书,家里只我这个半大的孩子还算是个劳力。我不干,祖母做饭没有引火柴,我小小的心已懂得疼她。祖母最喜欢用高粱茬子引火,高粱茬子在灶膛里哔剥爆响的声音听着畅快,不像麦子谷子的茬子既不耐烧,又缺乏火焰。高粱茬子有酒的火性,烧成灰烬半天半天不冷。夜里常常看见灶膛的热灰里,有一闪一闪的小火星在游动,祖母说,是“七寸人”(民间传说中的矮人)打着灯笼去赶集。我痴痴地望着灶膛,觉得“七寸人”一定也是高粱养育大的,跟我一样,他们白天隐身在高粱茬子里。有一回,我埋了三个山药蛋在灶膛的热灰里,掏出来吃的时候,只剩两个,我诬说是妹妹偷吃了。祖母笑着说:“不是二妮子吃了,是七寸人吃的,一个山药蛋够七寸人全家吃好几顿。”祖母说的一点不神秘,像谈邻居的家常小事。当时我相信是真的。世界太神妙了!

高粱收割完后,在我的心灵上,没有收获的欢快,也不觉得田野因此而轻松与开阔,我的天地被破坏了,火焰的大地突然熄灭,变成灰烬般的废墟。小小的心灵伤感好久好久才能习惯。再也没有那个美好的境界去深深隐藏自己了。

茬子一刨尽,显露出久违的甜根苗,小小的野花野果,还有祖先的坟墓。我们必须赶在翻地之前,挖几天甜根苗。常常带着狗一块下地,狗在空旷的田地里奔跑、耍欢,到处闻来闻去,用爪子刨田里的地鼠,追赶啄食的成群的乌鸦。大人们嫌我们挖甜根苗,把地弄得坑坑洼洼,他们远远地喊叫、威吓。田野的空气变得陌生与空虚了。疲累已极的土地卸去了沉重的负担,舒畅地喘着气,远远望去,田野笼罩着一层浑沌的尘雾。田野上高粱的气息还恋恋地凝聚不散,这是因为到处遗留着高粱多彩的叶子,血红的,黄的,更多的是青的。风吹卷着它们,飒飒有声,如羽毛似的飘动着,飘得很高很远。滹沱河带着它们流向东山那边。大道和曲折的小径上,村里街巷的角落,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它们仿佛是高粱的多彩的词语,热诚地跟世界对话,依依地告别。

田野一旦失去了高粱,就失去了热烈的气氛,突然地变得苍凉和冷寂了。酸枣丛千万颗晶莹的红果,成为田野上仅有的光彩;一直到白雪封盖住苦寒的大地,酸枣还火种似的红着。家乡的传说中,酸枣是高粱坚贞的情人,她总是守望在高粱地的近旁,用犀利的尖刺护卫着高粱。养种高粱的庄稼人从来不忍心砍伐地边的酸枣丛。高粱的故事,祖母能讲很多,关于高粱的曲子村里的年轻人都会唱不少。我也可以唱。

养种过高粱和诗的父亲,已经离开人世间30年了。我知道他心里埋藏着许多未完成的诗,其中最沉重的几首里,有一首一定是感念高粱的。他去世前从西北高原回过故乡两次,最后一次带回一小袋家乡的高粱。当时是1961年,他想把它们一粒粒地播种在子孙们的心上。在我的心上也播种了几粒。我此刻写高粱,真正觉得不是我一个人在握笔书写,我一个人撼动不了写高粱的这支笔。高粱最难养种,最难触动它,它的鹰爪般的根,深深地扎在我的心灵里。要撼动它,非得带出我的心血不可。我感到父亲默默地立在我的身后,正如童年时我练着吹笙,他总是站在不远的地方,仔细谛听着每个音律。我觉得父亲正看着我此刻写下的每一个字,我感到了他的温热的目光和呼吸。这不是幻觉,也不荒诞。我写高粱只能凭借父亲对高粱那种虔诚的心境与情感去写。我握着的笔,本来应该由父亲握的,我只配当他的助手。我们家乡那么多美好的传说,那么多纯情的牧歌,从来说不清是由谁写的编的,它们是一代一代的人传说传唱下来的。高粱情也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我一个人是没有力量把它写尽的。

此刻是深夜,故乡的高粱正开始拔节,我听见了……

同类推荐
  •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这本书显示了仵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散文,读起来轻松流畅,娓娓动人;他的诗词虽不很规整,但真情感人。他还尝试不同的文体,如文言游记《游阿尔巴门奇国家公园》、赋体散文《乐以忘苦,图卢布卢》。他还翻译了一些文章,如《提露内丝·迪巴巴前传》《咖啡的故事》,反映了他的英文水平。虽然本书中有些文章还不十分完美,但作为一名医生,文字功力和英语水平能达到这种程度是难能可贵的。
  • 东园公记

    东园公记

    本书是林鹏先生新近编写而成的散文集,大部分的文章是跟林先生当兵时期的经历有关,可读性强,可供文学爱好者品读。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 信仰之海

    信仰之海

    马休 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信仰之海》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信仰之海》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感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感人故事

    本书收录了来自师友亲朋以及陌生人的感人故事,彰显人世间的真情感。
热门推荐
  • 绝品邪少

    绝品邪少

    曾被撸走的神秘少年,在消失十年之后重新归来,只想在繁华的都市与亲人平凡度过一生。不欲去争权夺利,但是最后却又是各种交集出现在他的生活。吴天迷茫了,既然如此,人生苦短,还是及时性感吧!一场激情与热血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 现代人得道路

    现代人得道路

    鬼神传说绵延千年,现实神魔何在?人生碌碌几十载,死后去往何方?神魔泣血,天地破碎,是谁的声音在天边哭泣!神秘再生的任行将踏着传说的足迹,一步步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好友群QQ:43095257封面做好了,感谢美工的创作
  • 鬼文闲道

    鬼文闲道

    即之一生璀璨,但之终于冰棺,虽之踏及巅峰,但之悔恨一生,即之悲痛欲绝,自止前程。但天机万端,之终醒于人世。这一世,面对诸天万道,之,决心“天绝吾不寿不断,地惊而吾心不变!天机万道止于脚下,我便是天!”
  • 隐婚166天:老公大人好腹黑

    隐婚166天:老公大人好腹黑

    结婚几个月,她突然怀孕。“孩子不会是我的。”他淡漠的目光泛着丝丝薄冷:“去打掉!”她吓得第二天就逃到了法国。多年后回归,她早褪去当初的青涩,成为了可的独挡一面的精英设计师。然,上任报道的第一天,当那张熟悉的俊脸映入她眼眸的时,她还是不免心颤!“怎么是你?”
  • 澎湖台湾纪略

    澎湖台湾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厥门

    厥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K

    K

    同样的丧尸危机,不同的精彩故事。林牧,普通大学生,被僵尸攻击之后变身成为丧尸,寄宿在他的左臂里一个寄生虫,到底会带给他什么样的人生。
  • 择仙纪事

    择仙纪事

    简介:冰冷与寂静的古墓地宫,先秦时代遗留下的大阵?意外与机缘,友情与心机,不可解读的碑文,蕴藏着什么秘密?究竟是回到了上古,还是来到了异域古星?光怪陆离,激情与纷争并存的世界,敢问路在何方?路尽仙凡判,登天唱离歌。长生存世间,不朽话仙路。
  • 爱只字未提

    爱只字未提

    用中学三年暗恋,再加上高中三年的喜欢,并且它们都是同一个人,心无旁骛,毫无动摇,然而事实证明却是用了青春的六年时光去验证那个人不爱你,甚至喜欢。那么这六年值得么?直到许多年以后,你的名字依旧十分清晰的出现在我的心里,时常在不经意间就会脱口而出,而这时总会有一霎那的怔忪,觉得自己很可笑,如果当时能够有现在的半点自信与勇敢,最后的结果是不是就会不一样?一直想写一篇关于这些的文字,可是一直都不敢写,怕文笔不好写不好那样单纯的故事,就这样时隔了5年终是提笔写下了这一篇属于青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