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1700000016

第16章 离别故乡

一向以为,童年活在心灵中,不管想不想它,绝不会弃离自己,它是属于自己的天地,随时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它的境界。可是这一次,主意要好生写写自己的童年,却引起我无限的伤感。童年与我之间,竟然有了前所未有的茫茫的距离。这里说的距离,不是地理学上的可以丈量的含义,它近似疏远或淡化,是一种心灵上茫茫然的感觉。我远远地看到了一个模糊不清的自己的影像,我向它走去,怀着虔诚和信任,可是,不是越走距离它越近,而是越走越远了,它远出了淡出了我的记忆。童年像一个灿烂的星座,黄昏(“黄昏”之前,我有意略去“生命”二字)之后,本该它出现,却无声地陨落了,就落在自己的心灵上。感到了它以往的重量和光芒,却很难从心灵上再升起那个完整而美丽的星座,照亮自己的生命。因此我至多只能写出童年在我心灵上留下的重量和一束束光芒。是的,连1937年10月末,在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声中,离别家乡和亲人的情形,我都无法详尽而清晰地录写出来了,这还不令人伤感吗?

那个晚上,全家人只有我和两个弟弟跟平时一样睡觉,其他人都整夜没有合眼。祖母为父亲和我出远门准备干粮,用文火烙了七八个有油盐的厚厚的白面饼,有点像西北高原的“锅盔”,只是略小点薄点。走口外草地的人,上路都是带着这种经吃经饿的饼。祖父年轻时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祖母也是烙的这种饼,够十天半月吃。我还从来没吃过这种干粮,它的特点就是“干”。揉进油盐才有点发酥,否则难以咬动。穷人家烙的饼,只有盐,没有油,怕咬不动,烙之前,就把生饼虚切得棋盘似的,吃时掰一块下来,正好塞满嘴巴,噙好一会儿,口水泡软才能嚼碎,因此十分耐吃。

祖母那天烙了一夜饼,10岁的妹妹帮着她。多少年后,妹妹告诉我,那天晚上,祖母一边烙饼,一边默默地流泪,可能想起她死去多年的丈夫。她已经有多少年没烙过这种干粮。那天祖母烙饼时,油用得很多,隔壁金祥大娘闻到了油香气。第二天上午,她来我家,一进院就嚷嚷:“哎呀,你家有甚喜事?”听说我母亲把她狠狠剋了一顿。两个不懂事的弟弟晓得家里烙了油盐饼,向祖母哭闹着要,但祖母没有留一张饼下来。

母亲为父亲和我准备行囊,她在我上路穿的棉裤裆里,一块一块地缝进14块银元。听说我三舅父牛佩琮在太原坐牢时,母亲为他缝囚犯专用的戴着脚镣能脱能穿的那号棉裤时,就絮进了几块银元,以备急用。

后半夜,祖母叩我的门,她用戴顶针的指头叩击门框的声音特别响(烙饼的同时,祖母还缝补一条狗皮褥子,所以戴着顶针)。上初中以后,我就住在与羊圈为邻的半间小屋,一向睡得很死,祖母喊我半天才醒过来,“成汉,快起来,你听,炮响得越来越近啦。”我有生以来,还没有听到过大炮声,坐起来,感到一种很闷的声音,像远方的雷朝这里滚动,炕有些颤动。

我走到院里,远方有密集的枪声,响得很脆,格外令人恐怖,仿佛老天在做噩梦咬牙。父亲正兀立在院子里听动静。他说:“还远着哩,多半在忻口一带,诗人元好问的老家离那儿不远。”不久之前,父亲为我讲过元好问的诗。

母亲让我换上远行的衣裳,恨不得四季衣服全让我一层层地穿上。穿棉裤时,母亲才对我说:“裤裆里絮了14块银元,万一你和父亲被冲散了,你就一块一块拆下来花。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它。”母亲这番话也是说给父亲听的。父亲嗜酒如命,花钱多。

父亲说:“天一亮就动身。晚了,村里人见到要问长问短。”

当时,全家人或许只有父亲一个人心里明白,这一走很难说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在县立初中教史地和语文,天天看报,当然晓得这一次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不同于以往的国内军阀混战,那最多不过几个月,这一回,谁也难以预测。父亲近来常常默不作声,主要由于心情的沉重。

当时,我的头脑简单,不理解人世间还有生离死别这种事。我心想,跟父亲出去走走,去大地方开开眼界,起码能进省城太原转转,到一个地方躲一阵子就可回来。我连想都没有想过,一个人怎么可能与自己的故乡和亲人永远地分离。

那几天天气晴朗,凌晨有点寒意,墙角的蟋蟀叫声开始沙哑。父亲没有穿平常穿的长袍,换成了对襟棉袄,看上去有些陌生,像城里公义生油盐店掌柜的老头。父亲右肩头背着包袱,挺大,我一只手拎着干粮。中秋节才过了一个多月,家里存的月饼全让我们带上了,隔着包袱都闻到“五油四糖”的月饼味,一斤面粉揉进五两油四两糖(当时一斤为十六两)。月饼是我母亲亲手制作的,她舍得多放油和糖。祖母可从不做这么贵重的吃食,她平时只想尽办法把活命的高粱面做得有滋有味,用油是一滴一滴用的。

全家人默默地把我们送到大门口。祖母走到我身边,摸摸我的棉裤,说:“薄了点。”母亲说:“等到穿厚棉裤那时,人还不回来?”她的眼睛瞪得很大,像是质问父亲和我。

父亲常出远门,一家人过去也就是在大门口分手的。什么美好的祝福的话都没说,全家人面对面地比平时多站了一会儿。父亲在前面走,我习惯地在他后面跟着。我憋不住回过头□了□眼睛,对妹妹说:“后天我可就在省城了!”要是平时,我这么说,妹妹总要回嘴:“臭闺女不值钱,你和爹是全家的命根子。谁能比!”今天,妹妹仿佛突然长大了,什么话没说,两眼泪汪汪的,她也许在心里还为我能出去走走高兴哩。

街巷里没有一个行人。远方的炮声还在闷闷地响着,仿佛不是从空中传来的,是从很深的地下鬼鬼祟祟地冒出来的。当父亲和我快拐弯走进另一条街时,听见妹妹飞快地跑到我跟前,对我说:“祖母让你回去一下。”我随着妹妹踅回到大门口,父亲立在街口等着,默默地望着立在大门口的母亲和妻子。我看见祖母眼里噙着满盈盈的泪,但并没有哭出声,她的眼窝很深,泪水聚着不易流下来。祖母的眼睛年轻时又大又亮。她用粗糙的手习惯地在我面颊上抚摩一下,说:“快到大屋去,把炕头上一个包袱带上。”我心里奇怪,为什么刚才不带?回到大屋,靠窗口的炕头,放着个包得方方正正的包袱。我一摸,知道包的是狗皮褥子。其实不用摸也闻得出来。如果是现在,我是绝不会拿的。当时我只觉得祖母生怕我们在路上睡在露天的地里受了风寒。我回到大门口,祖母指指狗皮褥子对我说:“出村之前,不要对你爸说。”她怕儿子不肯带。这张狗皮是我家前几年老死的那条狗的,让村里刘春毛家鞣制过,毛长绒厚。祖母腰腿患有严重的风湿痛,她每年的冬春秋三季都离不开这张狗皮褥子,只有暑热天才不用它。包袱提在手里觉得很沉,我感到了祖母的厚重的爱。

回到街口,父亲可能沉溺在悲伤之中,并没问我手里拿的是什么。拐弯时,父亲还是没有回头。他一回头,一定哭出声来,他怕伤了母亲与妻子的心。我可知道父亲的这个脾气,他的心不硬。要是母亲带我远行,将是另一番情形。我回过头,朝祖母和母亲大声地喊:“我走了,我走了!”声音里没有一点真正的悲伤,没有就是没有,我不会作假。半个世纪之后,我才深深悔恨自己那种今生不能原谅的愚稚的行为。祖母和母亲站在家门口,像平常一样,没有招手,没有祝福。母亲的嗓门大,用哭腔冲着父亲和我的背影喊了一声:“过大年时一定回来!”我回过头喊了一声:“一定回来!”父亲不敢回头,只把头低低地垂下来,脚步放慢些。

然而自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再没有返回家乡。这原因,本来想不说,考虑再三,还是应当说几句。50年代初,工作繁忙,抽不出工夫;1955年之后的25年间,由于成了“反革命”,还是不回去为妥;80年代,父母早故去,家乡几乎无亲人了,老屋成了废墟,不愿回去凭吊历史,今生只想在记忆中保持心灵的平衡。父亲建国以后从西北高原回去过两回,见到了不少亲朋好友,却没有能再见到他挚爱的母亲。祖母已于1943年病逝。

离开故乡后,父亲和狗皮褥子没有分开过,到1961年他逝世之前,一直铺在他的身子下面。绒毛早已磨损得很薄很薄了,可是在流寓他乡的极困难的日子里,它仍能给父亲难以比拟的温暖。1959年,年近六旬的父亲被错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在荒寒的陇山上背了两年石头,累得吐血不止。平反之后,人已瘦成一把骨头,不到半年就去世了,埋在陇山的一个山坡上,狗皮褥子仍铺在他的身子下面。葬埋父亲的地方,隔着藉河正对着北山坡上的李广墓和杜甫游历过的南郭寺。这个风水地方是父亲生前选定的。

在刚离家那一年,每到一个住处,父亲总是把狗皮褥子横着铺上,这样两个人的腰部都能贴着暖暖的毛皮,不容易受风寒。从介休县到风陵渡,是坐的太原兵工厂拆迁机器的没篷的敞口火车,父亲和我夹在机器缝隙中间。父亲说:“天冷,千万不要把脸和手贴着机器,会把皮粘下来的。”我摸摸机器,的确有点粘手,不,简直是在咬人!感到异常恐怖。天黄昏时,火车正经过韩侯岭,行驶得慢,被一架敌机发现了,追着火车朝下不停地扫射。枪弹打在机器上的响声格外地凄厉,四处溅着火星星,我不敢睁眼,父亲死死搂着我。后来听说那是架侦察机,如扔下几颗炸弹,我们坐的火车必定遭到毁灭。那天后半夜里,下起大雪,冷得睡不着,也不敢入睡,时刻担心日本飞机来轰炸。人夹在机器中间无法活动,冻得脸腮木木的,父亲打开行李,把狗皮褥子取出来,裹着两个人的肩头,才感到一点暖意。就在那天夜里,在机器缝里真冻死了几个人。天亮了,我看见人们把几具尸体抬下列车,冻死的人是蜷曲的,脸和手被机器“舐”得血糊糊的。那个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祖母的狗皮褥子被枪弹(也许是四溅的火星)穿了一个洞,却奇迹似的没有伤着父亲和我。父亲说他当时闻到了一股燎毛的气味。

从风陵渡过黄河时,父亲和我没有能挤到同一条船上,我坐的船小一点,那天有风,滔滔东去的黄河浪很高,我坐的船快到岸时翻了。幸亏我自小会游泳,还能在浊浪中挣扎着。我被恶浪劈头盖脸地打入了浪的底层,穿着厚厚的棉衣,浑身动作不灵,几次沉了下去,又浮了上来。生命几乎永远地沉没了。当我浮到水面时,看见波浪翻滚的河流上,有一道道弯弯曲曲的血的斑纹,是溺死的人从心肺里呕出来的鲜血。后来,我被一个老水手救上了岸。我一口气跑上了一个很陡的山坡,看见一个夯土的拱门,门楣上赫然有三个大字:“第一关”。恍惚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真的走过了人生的第一个关口?!当时正是冰天雪地的12月,正如艾青在《北方》那首诗里写的寒冷(艾青的这首诗,正是写在我渡黄河的那个月的潼关)。上岸后,穿着湿透了的棉衣裳,走了几个钟头才找到了失魂落魄的父亲,我被黄河向下游冲了十几里远,他以为我多半被淹死了,父亲和我都哭了。结了冰的衣裳外面硬得嚓嚓作响,走起来十分困难。贴着身体的那一面,却又融化成水,顺着前胸后背和腿部不停地朝下流淌着。就这样不停地走了几十里路,父亲说不能停,一停下人要冻坏。到了潼关,住在一间民房里,我还是挺不过去,发高烧好几天,父亲日夜守护着我。最后出了一身汗才好了起来,身子下面的狗皮褥子被我的汗湿透了。我难过地说:“我把祖母的狗皮褥子淹坏了……”

14块银元还缝在棉裤裆里。

1938年春天,父亲去醴泉县做事,我一个人留在西安,叫卖报纸糊口,舍不得拆下一块银元花。有一天,看到街上贴着一个广告,说民众教育馆内办了一个漫画学习班,正在招收学员,我从裤裆里拆下了两块银元去报了名。后来听说教画的先生中有诗人艾青。我哪里晓得?那时我只迷画,还没有迷上诗。只记得老师中有一位叫段干青,因为他是山西老乡故记住了。不久我徒步到了天水上学,又从裤裆里拆下两块银元配了一副近视眼镜。剩下的10块银元我全拆下来交给父亲收着。

没过黄河之前,总觉得脚下的地与家乡连着,每条路都能通到我家的大门口。渡过黄河,有一天与父亲坐在潼关积雪的城墙上,隐隐望见河北岸赭黄色的隆起的大地,才第一次感到真正地告别了自己的故乡,黄河把一切与故乡的真实的联系都隔断了。父亲哭了很久,热泪滴在积雪上,把雪烧出了密密的深深的黑洞,泪居然有那么大的重量和穿透的力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仍能听见父亲的热泪落在积雪上的沉重的响声。黄河虽然没有把我的生命吞没,可是我的童年从此结束了,黄河横隔在我面前,再也回不到童年的家乡。童年,永远隐没在遥远的彼岸了。

1991年6月,北京

同类推荐
  •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散文选集

    孙伏园在《三弟手足》、《药》、《辛亥革命时代青年服饰》、《记顾仲雍》、《哭鲁迅先生》等文篇写到青少年时代他“也曾到府山下去瞻礼过秋(谨)先烈的白木棺材”,也曾在辛亥年参加“武装演说队”等生活片断。
  •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沉浮录

    沉浮录

    本书为作者陈勉哉(1909.5-1999.8),几十年革命、工作、生活的回顾和总结,较为系统地叙写了一生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主要内容有回忆家乡、童年趣事、投身革命、八一风云、回忆革命前辈、投身教育事业、抗日逃亡、迎接解决、再展红旗、攀登书山等。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宅男日志

    宅男日志

    王明是大都市中,很普通的一个小白领,按他自己的说法,自己就是一个纯屌丝。每天的生活都很单调,2点一线,一线2点。作为单身屌丝宅男的王明,也因为年龄的原因,开始不停的相亲,半年下来没有一个结果。可是在一次相亲的过程中,一个女孩神秘的走进他的生活,又神秘的消失了。就在王明快把这个女孩遗忘的时候,和这个女孩很相似的一个女人又闯进了他的生活。
  • 腹黑世子执跨妃

    腹黑世子执跨妃

    不过是一弃妃,但与生俱来的气质和尊贵却让她和他相配一同站在巅峰高点。世人皆知她是弃妃,毫无文采与智谋,他却说:是吗?你确定那只野猫是废物吗?当他的侍卫告知他,她被所有人迫害欺压时,他依旧平淡的语气,但嘴角却微微上翘的反问道:哦?你确定没看错吗?不是那野猫欺压别人吧?炎焺大陆朝堂第一大将军之女,众所周知废物大小姐,将军府的嫡女慕瑾瑢,被世人美赞,炎焺大陆人称第一公子,世人称赞拥有天下第一美颜第一智慧谋略,腹黑又妖孽的世子殿下陌容轩。一个是人称天下第一废物的大小姐,一个是人称第一公子的世子殿下,看腹黑妖孽霸气男人如何独宠溺爱天下第一废物弃妃
  • 呆萌boss,小心一些

    呆萌boss,小心一些

    陆泽安,干什么,叫老公干什么,又饥渴了是吗,陆泽安一脸邪笑,萧沫害羞到,哎呀,人家,只是来找你探讨新姿势而已。宝宝们请谨慎入坑(づ ̄3 ̄)づ╭?~
  • 家有灵妻是个宝

    家有灵妻是个宝

    爱情不需要太过轰轰烈烈,淡淡的也可以很美。幸福淡淡的,才能如细水长流般直到永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若是偶而路过觅园,你会看到一个红衣的长发女子站在开满荷花的湖边。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别害怕,因为她已经发现你了。其实你不用害怕,她只是在跟她的“朋友”谈话,刚好被你看见了而已。
  • 那年最美时光

    那年最美时光

    青春,是一个残酷的词。但又不明白它为何残酷。或许是因为成熟,所以知道残酷。或许是因为成熟,才会慢慢遗忘了青春。偶尔回头看看,却发现自己已偏离了轨道,和现实越走越近了,以至于丢失了那份纯真。摘自——《青春美而残酷》
  • 毒医萝莉:王爷慢走不送

    毒医萝莉:王爷慢走不送

    一朝穿越,原以为摆脱了萝莉之身,可不想,终身只能做一个萝莉,行吧行吧,上一世作为萝莉的我太过凶残这一次就安安心心当个萝莉米虫吧!可总有人不让我如意!行行行,那我就大方的让你们知道!我前世在杀手堆里“萝莉阎王”的称呼怎么来的!哪怕一点武功也不会,但照样打得你找妈妈!和我比靠山?虐不哭你!和我比武功?你好意思欺负一个孩子吗?!和我比美貌?你咋不和我比可爱呢?“大叔,我怀疑你有恋童癖!”“本王只恋你一人。”“......大叔!你作为一个冰山脸,真的不适合说这么肉麻的情话!”
  • 三生花forever

    三生花forever

    这是练手的,表入坑,,,一朝穿越,她们一个是天真活泼的萌妹子,一个是性格火爆的御姐,一个是清冷的女琴师。遇上她们心中的他,又会变成怎样的她呢?
  • TFBOYS樱树旁,等你

    TFBOYS樱树旁,等你

    一棵樱树,成就你我的初见;朵朵樱花,记载着属于我们的记忆。花瓣飘零,似凉似冰;友谊似梦,浮生花落……
  • 回眸五百年:蛇妖总裁爱上我

    回眸五百年:蛇妖总裁爱上我

    抱领导大腿,赔笑;抱富二代大腿,陪睡;抱总裁大腿,赔了夫人又折兵!霸道总裁呆秘书,看职场小新人如何逆袭搞定冷血蛇妖大Boss!五百年前,某只臭不要脸的戳了人家菊花。五百年后,她乖乖送上门。林小暖:总裁,不要啊!凌悠扬:晚了!【新书首发:职场强宠逆袭】
  • 异能之我的绯色世界

    异能之我的绯色世界

    刘旸,一个平凡的人,没有宏图大志,没有宏伟想法,只是希望平淡的过一生,但是着一切,都在他的父母莫名其妙的环游世界后发生改变。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找到了父亲告诉他的可以寻求到帮助的人—美丽姐,原本平淡的生活也开始了不平淡,在美丽的帮助下他一拥有了自己的异能,原本想过平凡生活的刘旸在应为父亲的一句留言中,决定了他的未来。从此刘旸稀里糊涂的生活在了一个陌生而又刺激的世界里,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