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1100000014

第14章 救亡宣传(2)

《鸟国》的演出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在当时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看过此剧的两千多观众中,“大多数的人都是精神奋发”,“在这‘寇深矣’的时候,我身虽在剧场,实在就如在战场一般。”《鸟国》演出时,观众十分踊跃,西安的工人、学生、东北军、西北军的将士们都赶来看戏,拥挤的人流曾把北大街的交通都堵塞了。

对于张寒晖来说,《鸟国》的排练和演出实践使他对作曲的兴趣更浓了。《鸟国》中有几首插曲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二中部分学生中唱开了,这也使他增强了学习音乐创作的信心。张寒晖从中得到了一个明确的启示:作曲并不神秘。

25《松花江上》的产生

在排练《鸟国》的同时,一支优秀的、震撼人心的歌曲从张寒晖的胸间涌流出来了。它就是著名的《松花江上》。

张寒晖是在与东北军官兵及其家属、子弟的接触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完成这个构思的。

《松花江上》由酝酿到创作成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一九三五年张寒晖在定县工作时,东北军五十三军的一个营驻扎在定县东关。由于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中执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丢弃了东北,退入华北、华中。几年来,他们所到之处受尽了中央军的歧视和欺压,广大东北军士兵早已心怀不满。他们盼望早日打回东北去,赶走日寇,重返故乡。因此,东北军士兵中充满了抗日的情绪。

当时河北省委派来恢复定县地下党工作的李德仲同志是东北营口县人。他在与张寒晖的共同工作中,建立了亲密的同志关系。李德仲发现:张寒晖对于东北问题有着特殊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应张寒晖的要求,李德仲多次给他讲过东北的有关情况:富绕的大地,丰富的宝藏,谈过“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谈过从东北流浪出来的情景。每次,张寒晖都细致地听着,还不断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后来,定县地下党又与东北军驻军取得了联系,并在东北军中建立起秘密的东北同乡会,组织歌咏队,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东北军的歌声,曾给张寒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人说过:“由于东北军是丧失了家乡的流亡军队,他们的士兵把歌唱得都很低沉,就连军歌,也唱得那样悲愤,总是带着一种哀伤的情绪。”这时,张寒晖已经埋下了要为东北军写歌的种子。

一九三五年夏,张学良受命率大部分东北军由鄂豫皖反共前线移驻陕甘。这支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军队,现在又被蒋介石驱使到西北的反共前哨来与红军作战。当他们撤离老家东北之后,他们的父、母,妻,子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统治,纷纷逃进关内来寻找自己的亲人,随军行动。这些人数年来在流离颠沛中过着艰难屈辱的生活,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富饶美丽的家乡,无时无剡不在渴望着能够回到自己的故土。离家越远,时间越长,他们思念家乡的情绪就越强烈,现在随军来到西北,更是如此。

在二中张寒晖的班上,也有东北军的子弟。张寒晖经常拿出自己的薪水来给这些穷困的学生买纸,买笔,或代交学费。他象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流离失所的东北军子弟。这些同学也常把张老师带到自己寄居的地方,看望他们的父母长辈。新城北门外的空旷地区,那是东北难民集中的区域,张寒晖曾多次去那里走访。通过这些,他与东北军将士及其家属建立了深入的联系,经常听他们哭诉自己的国仇家恨,听他们倾吐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他对东北军将士自上至下的忧惶郁愤的情绪,对他们打回老家去的决心,有着深刻的了解。

张寒晖深为东北军及其家属们的痛苦而苦恼,整天坐立不安,心想,如果再不团结抗日,驱逐日寇,收复东北,全国都将有沦亡的危险。这些事一直在张寒晖的心里翻腾着,也是他朝思暮想,时刻不能忘怀的大事。

东北人民的痛苦生活时刻激励着张寒晖日夜在苦思瞑想。每当更深夜静时,张寒晖批改完了学生的作业,就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在桌子上敲着节拍,轻轻地哼着,唱着,沉醉在创作的思索中。那是在孕育着一支非凡的歌曲。

一九三六年秋的一个夜晚,孙志远到二中教员院来看望他的老朋友张寒晖。当时孙志远已在东北军中做地下工作,张寒晖经常从他那里了解到很多东北军官兵的思想情“请坐,请坐!”张寒晖伸手指了指自己刚才坐的椅子。因为在这间小平房里,仅有一把椅子,一张课桌,一架板床和一个脸盆架,除此而外,四壁清风。在他的床上,课桌上,杂乱地堆着学生作业本。书本、报纸、衣服之类。他安排孙志远坐下之后,自己把床板上的书往一边挪了挪,腾出了一个坐的地方。

孙志远指指他的乱七八糟的床铺,开玩笑说:“你可真是‘衣冠不改旧家风’啊!”

“改不了啦!”张寒晖毫不在乎,“咱们河北管这叫‘邋遢’,看来我就是这号性格的演员,扮不了那整齐利索的角色。”说得两人同时笑开了。

“老伙计,你瞧瞧这个。”孙志远递给张寒晖一本刊物,这是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军都出版的《东望》杂志。在“九·一八”事变五周年的专刊上,封面印着王以哲军长的亲笔题字,那道劲的行书写着:

“我们何时能返那美丽的田园?何时能慰我们的祖宗于地下?又何时能救我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们于水火之中?”

张寒晖对着王以哲将军的笔迹,审视良久。确实,将军的这个题词正集中地反映了全体东北军将士和他们的家属的心情。

“现在,红军与东北军的关系有了显著的好转,”孙志远说,他的声音压低着,但很有力,“东北军将士们普遍不愿再到内战中去送死,而是热切地想去打日本人。他们都说:我们本应该到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拼个你死我活,怎能在我周秦汉唐之故国与同胞自相残杀?我们党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策,在东北军中已发生了重要的作用。东北军中抗日的情绪正在高稚。我们大有工作可做啦!”

张寒晖专心听孙志远一路说下来,不时地点头表示同意。孙志远又告诉张寒晖:“最近,张学良将军为了培养抗日军事干部,在东城门楼成立了一个学兵队,学员大多是在北平参加“一·二九运动”的青年学生,政治上非常进步。他们还成立了俱乐部,喜欢唱歌演戏。我想以后请你去他们那里做工作。”

“好,我真希望有机会投笔从戎呢!”

孙志远又说:“最好能有一些直接反映东北军思想感情的歌曲。老寒,你多才多艺,能不能编一首?填词也行,新编曲更好。’

张寒晖缓缓地说:“我正在琢磨着一首新歌。几个月了,还没找到合适的调子。等你下回来时,也许能给你看个大概了。”

“真该为东北军写些歌子。他们里边有很多热血青年,有打回东北去和日本鬼子拼命的决心。但也有少数人、军人不知亡国耻,丢掉了故乡,到西北来还在寻欢作乐,征歌逐酒,醉生梦死!”

“我也正想写个歌来刺一刺他们哩。”张寒晖抢着说。

“那好,我等着你的新歌—一老伙计!”

夜深了。

张寒晖靠在他的木板床上,闭目凝思。萧瑟的秋风裹着落叶拍打着窗户,门缝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就象人们在呜咽悲泣。张寒晖的胸中卷起了巨大的感情旋涡。他的头脑正在热烈地翻腾,浮想联翩,万感悉至,身上就象流着炽热的溶岩,必须宣泄出来!他想起了“九·一八”以来民族深重的灾难,想起了东北人民悲惨的遭遇,想起了王以哲将军的题词……眼前好象看到了东北军将士热烈的呼唤,耳边又响起了东北妇女的啼哭声,转而又变成了定县城南那寡妇哭坟的声调……这一切,都在敲扣着张寒晖灵感的窗扉。

有了!他从妇女的哭泣音调中,抓到了一个曲调素材,反复吟唱起来: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他翻身起床,走到窗前的课桌边坐下,眯琏着眼睛,用手指轻轻敲着课桌打拍子,吟咏着,哼唱着,寻找着新的句子。

对,根据民歌不断重复的办法,再反复一次: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很好。几个月来想寻找的音调,在这里找到了,情绪和旋律都合乎想象中的构思。将这宝贵的素材先记住,把它作为发展整首歌曲的基础。

一颗天才的种子,往往是在无意中偶然发现的。在这以后的一个时期里,张寒晖不断地琢磨着,哼唱着,不论在白天,还是在深夜,只要有空,他就在那里反复吟唱,简直达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有多少个夜晚,他坐在窗下的小桌旁一直哼唱到天明!不知道过了多少个这样的不眠之夜,《松花江上》终于在萧瑟秋风的伴奏之下谱成了。不知道这首歌曲的命运会怎样,但它确实是用心血凝成的,它倾注了作者最强烈的感情。

现在,可以试着让《松花江上》去见见世面了。

26“西安事变”前夜

一首好的作品,开头遭到的往往是冷落。

啪啪啪!

清晨,张寒晖压抑不住兴奋的心情,来敲王梦华的房门。

这间屋子离张寒珲的宿舍不远,他的同乡王梦华老师住在这里。张寒晖边敲门边叫着:“老弟!快开门,太阳都丈二高啦!”

王梦华翻身起床打开门,让进张寒晖,说:“什么事这么急?吵醒了我的美梦!”

“我编了一个歌,来!我唱给你听听。”张寒晖把谱子放在课桌上便哼唱了起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黄金,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张寒晖专注地从头到尾唱了一遍,王梦华边穿衣服,边揉眼睛,还没有听出什么味道。张寒晖唱完后问他:“你听了觉得咋样?”

他得到的是王梦华淡淡的回答,“不赖呀!你没有学过作曲,还能编歌,真不简单!”

“我不是要你说简单不简单,我是问你听出歌里头的味儿没有?你听过咱们家乡娘儿寡妇们哭坟的调子吗?我这首歌就是用这个调子变化出来的。”

“哦?你留下歌谱,我再看看。”

“嘿!你这耳朵,我今天算是对驴弹琴了!”张寒晖留下了歌篇,回自己宿舍去了。

过了两天,张寒晖又到王梦华宿舍来索要歌谱,可是王梦华翻遍了课桌、抽屉、竟找不到这歌篇了。张寒晖着急地对王梦华高声说:“瞧你这粗心劲儿!说不定这首歌曲还能起大作用哪!”

与张寒晖朝夕相处多时的王梦华,还未见张寒晖这样发过急,这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四处翻寻,终于从废纸篓里找到了《松花江上》的手稿,交还给了张寒晖。

在易俗社露天剧场“恰情见志轩”里,聚集着几位西安话剧运动的活跃人物,那是“西安实验剧团”的负责人在开会。他们正在研究剧团成立之后要排演的第一台大戏。经过长时间的商议、讨论,最后决定排练曹禺的四幕剧《雷雨》,并推举张寒晖等人担任导演。张寒晖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

商讨结束以后,张寒晖把几位同行留下,对他们说:

“几位请慢走。我这里新编了一首歌曲,还不太成熟,想给大家看看,听听诸位的高见。”

“嗬!想不到咱们的导演张夫子还会这一手!”不知是谁惊奇地说。

张寒晖怀着感情给大家唱了一遍《松花江上》,周伯勋一边细品着歌曲的余韵,一边以商量的口气说:“这首新歌很动人,我听了直想流眼泪。但是情绪太悲伤了,假如能昂扬一些,可能会更好。”

张寒晖认真听了他的意见,沉思了一下,缓缓地说:

“我的目的正是要使人听过这首歌后流下眼泪,我想把我们国家丧权失地、民不聊生的痛苦情况都暴露出来。我曾试过不同的写法,也曾用高昂的调子来谱过,但投有写成功。”

大家都觉得这支新歌切合当时形势的需要,能够引起群众的共鸣,都建议张寒晖尽快把稿子定下来,好教大家唱。

张寒晖曾对人说过:“自居易写完新诗总要念给别人听,看看听者的反映,有时他还要念给老婆子、小孩子听。

这个办法很好。”他自己也采取了这个办法:新歌编成后,总要唱给各方面的人听,不断征求听者的意见。

张影波是张寒晖的北京艺专时的同学,她当年虽然学的是西洋画,但是非常喜爱音乐,曾和张寒晖一同选修音乐课,一起学唱昆曲,因此非常熟悉。张影波从西画系毕业以后,也到了西安,先后在女中、兴国中学等校教音乐课。张寒晖创作出《松花江上》后不久,就带着歌谱来找张影波,说:“我带了一点东西,来向你这位音乐老师请教。”

“什么好东西?”

张寒晖掏出《松花江上》的歌谱说:“一首新歌,我刚编好的一首歌。”

“你?”张影波感到诧异,她也不知道张寒晖还会编歌,“你是学戏剧的,还能写音乐?”

“有什么奇怪的?你是学西画的,不也当了音乐教员了吗?音乐是感情的艺术,它和戏剧、美术都有共通之处。你为什么把音乐看得那么神秘?”

他们一起照着谱子唱了起来,张影波也是河北人,她敏锐地听出了歌曲的音调风格,便说,“这首歌带有一点咱们家乡昆曲的味道,尤其是这一句——”张影披指着谱子,她把这一句唱得的确富有昆曲的韵味:

一‘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你是不是把昆曲的音调用到你的歌里去了?”

“对,对!是有一点。不愧为音乐教员的耳朵。”

张寒晖把歌谱给留下了。后来,张影波在音乐课上给学生们教唱了这首歌。

同类推荐
  •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平民总统”林肯(1809~1865),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从平民走向总统后被暗杀,其传奇的一生熠熠生辉中伴着无数常人不及的坎坷与曲折。
  •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我们不能停止不爱:杜拉斯传

    玛格丽特 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与米兰 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为小资读者必读作家。她引导了世界文学的时尚,文字风格隐秘、沉郁,又幻美如荼毒,令国内读者乃至许多当代作家为之深深着迷,更是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有着直接的影响。她的人生经历则惊世骇俗,放荡不羁,随着由她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上映,杜拉斯的艺术魅力,已经风靡世界。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成就了她独特的美丽与孤独。
  •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本书包括:在彭总身边:警卫参谋的回忆(1950-1966)、最后的年月(1967-1974)等内容。
  • 苦命皇帝:明思宗

    苦命皇帝:明思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苦命皇帝明思宗》生动介绍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凄惨一生。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热门推荐
  • 一又爱分之一

    一又爱分之一

    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一场因回眸而引发的回忆性恋情本文轻松幽默读完本书你会变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各位帅哥美女,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 星河之王

    星河之王

    末法时代,因为击杀了世界黑榜第七的王尘,遇上为即将来临的千年仙魔大战,搜罗人才的邋遢老道张五丰,成为了仙界荡魔宫,十三星区兖州分部,十三小队的候补成员……。而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前往风起云涌的关东,击杀号称关东传说的桥三爷!!
  • 陪你走过的星星花海

    陪你走过的星星花海

    依星城有一座最大的建筑——星星城;那里是整座城市最神秘的地方,也是最美的地方,那座星星城是鲜为人知的地方,传说,只有拥有倾听心灵的心灵净化师才有可能知道。城中,满天的星星,正闪烁着那死去的光芒,满地的星星花,一条幽静的小路,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城中央,有一左水晶雕刻出的城堡,一位妖娆的少年正悠悠地看着杂志,宝蓝色的眼睛宛如平静的湖水一般透彻,他看到我,淡然地起身,走到窗前,双手撑着窗台,正与我对视着,很久。。。。。。
  • 划过苍穹

    划过苍穹

    突然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挂号信,寄件人不详,打开以后,我惊呆了,原来我们和谐生活的背后,还隐藏着这样一个秘密……在收到了这封邮件后没多久,我又接到了一个神秘电话,号码未知……思来想去很多天,我认为,这些为我们而战斗的英雄的故事,不应该被埋没,于是我有了一个念头,但当我动手开始打字时,我又再次接到了那个神秘电话,奇怪,他是怎么知道我的打算的?几经讨论,那神秘电话的主人总算同意了我的想法,但所有的东西必须虚化,包括英雄们的名字。于是,删删改改后就有了这部小说。
  • 与丧尸斗争到底

    与丧尸斗争到底

    某日,丧尸病毒爆发,以徐小白所在的城市为中心迅速蔓延。徐小白,普通上班族,平时喜欢跑步健身,没事练练散打,是个很淡定的人物,但是当开门看见丧尸的时候,他还是瞬间懵逼了。好在他有丧尸世界生存兑换系统,可兑换片儿刀、马刀、手枪、AK47、芝加哥打字机、加特林,摩托车,奥拓,法拉利,武功秘籍,特殊体质,火箭炮,超导电磁炮,坦克,歼20,原子弹,中子弹,质子弹,钢铁侠……系统在手,丧尸俯首,末日来临,我横着走!
  • 死亡之气之祭天

    死亡之气之祭天

    拥有死亡之气,则拥有天下,这是当时的一句传说,因这句传说死人无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若即知若离

    若即知若离

    祁离于她,是仇人,是□□,是不敢触碰的噩梦她于祁离,是玩物,是情人,更是珍宝。生命中没有那么多的一见钟情,更多的是机缘巧合,阴差阳错。她花了十年的时间,去报复了本该去深爱的男人。他亦是花了十年的时间,去承担本不该他承担的一切。——深情折损,换来的不过是记忆悲鸣,若即若离,终究留不得半分温暖情谊
  • 初沫花开

    初沫花开

    一个福利院孤女,失去一切的那一刻开始就该懂得有些爱注定是奢望,童真的笑容后藏着冰冷的隔阂,对人世间交集的抵触,没有人懂那种极其渴望得到却因为更害怕失去而被压抑的真心。直到他出现,那个拥有与身俱来的王者气场的人,霸道的宠溺,放肆的温柔,给她想要的所有,给她渴望的家,给她他所有的爱。当她拥有真挚的亲情。却让彼此成了没有血缘的姐弟,是爱情?是亲情?疯狂的在逃避,躲到没有你的地方,却改不掉你带给我的习惯,刻在心里的血印,每每夜里回忆汹涌泛滥,湿透的枕巾,明明不在身边却在脑海里越来越清晰的模样,就算害怕失去现在的一切,却还是没办法做到不爱你。再次遇到,他霸道的拉过她,“我不会再放你走了。”她笑着落泪了。
  • 一瞬即一世

    一瞬即一世

    她是重度脸盲症患者,却在初见时将他的模样深刻脑海。她以为会和他走到最后,却发现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三年后再次相遇,他的身边已经有了另一个女生,而她还是孤身一人。那一份未开始便结束的恋情,她只能把它从身体里掘弃。也许那是我们还太小,不配说什么是爱,妈妈总说我们还太稚嫩,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年少时可以为了所谓的爱情轰轰烈烈。现在,即使他和她当着她的面接吻,她也可以微笑着说出调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