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0800000037

第37章 无题谈——涉及丁玲的散文《彭德怀速写》

本来不想发言,但经不往庄钟庆教授强烈而狂热的语言鼓动我。刚才几位的发言都是有讲稿的,我没有讲稿,连题目都我有。

来北大荒是多年的心愿。五十年初,我在东北部队里呆了三年,没有机会来北大荒。丁玲同志在北大荒的风雪之中生活了十二年。我的许多文艺界的朋友在北大荒度过漫长的异常艰难的岁月。我的孩子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了七年。我想来看看,这里究竟是怎样一个荒凉而难以忘怀的地方。当然,现在,我知道它已经并不荒凉了。

来的前一天,也就是十九号上午,我去看望迁入新居的艾青。北京即将举行艾青诗歌国际研讨会,我对艾青说不想参加,请他凉解。近几年,我不常走进北京诗歌界的那个不大的圈子里,更愿意来北大荒,到空旷的地方走一走,透透气。我委婉地把这种想法向艾青说了,说我要来北大荒。艾青也曾在北大荒昔度过几年,不知他听清楚了没有,艾青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牛汉。你也来看我了……”我已有两年多没见到他了,听到他这一声动情的话,我惭愧得无地自容。老年的艾青,有些寂寞。比起前几年,人显得苍老,像一棵宁静的大树。以前他讲话幽默而风趣,时时有智慧的火花进出,现在火花不多了。但是。艾青毕竟是艾青,这次短短的交谈中,他仍随随便便地讲出了许多极为深刻的富有启发的话。他谈到诗的意象与语言问题,对我很有启发,我愿意跟大家谈一谈。

艾青说z。牛汉,不久前,我看到一首小诗,是一位台湾诗人写的,题目叫《风……》。”他说话时声音不大,我的耳朵又有些背,原谅我,诗的题目都没听清楚。他说,“这首诗很短,但朴素,纯净,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而我们现在好多诗处处是联想,与诗无关的联想过多。”他接着说:“有一个朋友最近对他说,某某的散文写得很好,因为某某的散文中一个意象可以引出几十个联想。为什么要那么多的联想?一个就够了。真正切中意象的联想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有些人,写了那么多联想,却没有找到唯一的一个。”我非常同意艾青的这个观点。

台湾诗人的这首诗,写得如此干净,朴素、飘逸,深切感动了艾青。不罗嗦,没有技巧的铺陈,没有一个不必要的联想。风是透明的,流动的。写的纯清。艾青当然是针对当前诗歌的倾向而淡的,我很受启发。这是我今天谈的第一点。

第二点,我想谈谈丁玲的《彭德怀速写》,虽是谈的是散文,却与上面说的艾青的观点有联系。近一年来,我练习写散文,本以为散文能使心灵散一下,我被“散”字所吸引。那里知道,写散文也很累,也很艰难。可见对一个作者来说,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都不是轻松的,都不会像散步一样。最近我看了好多散文名著t包括许多外国名家的散文著作。我国五四以来的重要散文作品,大体上读了。丁玲的散文又认真看过。她的散文作品不少,但她一生创作的重点还是小说。尽管她晚年写的多是散文,但直到死,心里最熬煎她的还是那部未完成的小说。我在抗战初期就看到了她的散文《彭德怀速写》,发表在《新中华报》。最近我又把这篇短文细细地看了几遍。这篇散文很符合上面讲的艾青的那个观点,它实实在在,并没有多少联想,文字那么朴素、单纯,但是,巨大的形象是多么地清晰,撼动着读者的心灵,就像罗丹的雕塑,对吧,乍一看很粗糙,是用很大的锤子、凿子。用尽了力气凿出来的,显示出一种大自然的浑厚的魅力,给人的艺术感觉非常厚重,仿佛真有一尊岩石雕的巨像立在你的跳动的心上。这篇散文,联想几乎没有。语言全是直接来自于那个英雄的充满了性格的人的本身。

丁玲同志是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到达陕北保安的,这篇散文大约是同年十二月写的。也就是说,她一到保安,立即到了前线。她当时的心情,我们是可以体会到的,充满了幸福与激动。

从国统区到陕北,从魍魉世界进入光明的天地,心理上的变化有多大啊!这篇几百字的散文,收入许多选本,中学课本里也有。有人也许会说这篇小文写得并不细腻,算不上是美文。是的,表现是粗糙的,作者明明说她的创作是速写,当然是在很短暂的时间里勾勒出来的,她抓住一刹那的印像记录下当时红军前敌副总指挥彭德怀的最本质的最鲜明的形象,里里外外写活了,一个真实的人(活的岩石的巨像)活生生站在你面前。他的衣服脏兮兮的,绉巴巴,布满了风尘,看不清脸色,因为布满了许多裂口。嘴巴挺大,从他的眼神感到。成年人脸上找不到的天真和天真的顽皮。”顽皮这个词,用的多么大胆,非常朴素,质白,但又非常准确。何必用那么多美丽的文绉绉的辞藻呢?写他,正需要那些像泥土一样平凡,石头一样沉重的语言去写。这才能从文字到细节的描写,把握到这个真实的创作对像。完成一个血肉之体的艺术生命。文绉绉的一类的辞与彭德怀的气度毫无相似之处。这篇文章如果用《画梦录》的手法是可能写的。想想看,丁玲到延安后什么东西对她都是陌生的,新的,她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面对这么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她怎么下笔?丁玲毕竟具有观察人的才能与创作的敏感,她一下子就抓住了性格特点。彭德怀这个形象是丁玲文学创作历史中出现的第一个现实的英雄。她意识到来不得一点虚构与装饰,以往的创作技艺都失去作用。这风格,套用法国作家儒勒·列那尔的话:是忘记了一切风格的风格。忘记了一切文字的文学。见过丁玲的人,她给你的第一印像是,眼睛很大很亮,有穿透力,我第一次见到丁玲是在1937年深秋的太原,丁玲的眼睛给我留下难忘的印像。第二次见到她是1953年。80年代才与她接近起来。她的眼睛总是那么亮,闪烁着坚强的个性。这样的眼睛才能看清楚人的内心世界。这样风格健壮的散文,这样速写人物的敬文,这样塑造英雄的散文,当时是罕见的。朱自清的散文很美,很真挚。我一直欣赏。但是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命题的美文所形成的境界,虽然细腻、精致,却是一种雕琢的橱窗的图像。严格地说,这样创作方式(格式)我以为不值得提倡。《背影》才是朱自清风格的散文。这也许是我的偏见。

最后一点,谈谈对我国散文创作的评估。丁玲的《彭德怀速写》的创作意望与语言特色,的确是非常符合艾青的见解,丁玲在这篇散文中的词语都是不可撼动的,不能调换为另一个,或增加另外的联想。是生成的文章,不是造作的文章。近五六年来,有一个问题常常来到我的脑际:近十年的小说、戏剧、诗歌、电影创作,就整体的成就而言,比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有了很大突破,更不用说与五十年代相比。但唯独散文,从整体上讲,十别的不论,我觉得没有超过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散文。是不是有点武断?我是认真地全面地研究过了才这么评估的。解放以来的散文我多半不喜欢,真情步,有的枯燥无味,即使有些表面的美,也超不过《桨声灯影下的秦淮河》,因为作者不动真情,是冷漠的描绘与制作。有一些散文是老式的教案或应用文,词语是一般化的。听不出作者的心声,字字设防。生恐遘出心底的真情实感。有的戢文铺陈太多。自作多情。八十年代,有些散文随笔,写的很出色,不是冷漠的制作,是心灵的袒露,但从整体状况来看,仍然不占主导地位。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散文家。鲁迅、来自清、俞平伯、周作人、刘半农、许地山、丰子恺、巴金、茅盾、老舍、丽尼等,多得不得了。四十年代,沈从文的散文也可以算一家,我个人很喜欢。数出三十个五十个不难。全国解放四十年来散文能够真正成家的有几家?课本上选的散文多是二三十年代的。

散文落后的原因我在这里不作进一步的探讨。散文不好写,我练习写了两三年,才耀深感到不好写,我本想“散”一点,但活得很紧的人一下子难以自我橙解,获得创作的最佳心态。丁玲的《彭德怀速写》没有任何框框,毫无顾虑,否则,她哪里敢用那个“顽皮”的险词?在座的雷加散文写的朴朴实实,跟他的人一样,没有花哨的东西,看着亲切。我喜欢看的散文是,一眼看不大遗、看不到边的情境。能让你回味不尽,散文就是散文,没有模式,园的方的,用比倒尺写的,都不是真正的散文,都不是真情的散文。我任情讲了十几分钟,讲的当然有片面的地方,只供大隶参考。谢谢。

同类推荐
  • 走在阳光下

    走在阳光下

    很久以后—— 我们知道伦敦格里莫广场12号那幽暗的布莱克家宅。 我们知道那些被施了魔法、永远拉不开的窗帘。 我们知道那些长长的、烛光摇曳的走廊。 我们知道阿兹卡班的监狱。 我们知道摄魂怪带来的黑暗。 我们知道那些重重深锁、没有窗户的牢房。 我们知道贴遍大街小巷的疯狂杀人犯的通缉令。 我们知道狼群游荡的夜晚。 我们知道霍格莫德村外阴暗潮湿的洞穴。 我们知道属于凤凰社的那个色彩黯淡的漫长夏天,他坐在厨房的壁炉边,孑然一身,望着跳跃的火焰。 我们知道那个深陷地下、不见天日的房间,我们知道那道微微飘荡的帏幕。 他走的时候,只有魔杖发出的光亮照亮他的脸。 所以,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他没有撒谎。
  • 酒暖回忆思念瘦

    酒暖回忆思念瘦

    本书是根据著名作家陈清华在部分大专院校和各种读书会讲座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的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温庭筠、李璟、李煜、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蒋捷等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和幸福捉迷藏

    和幸福捉迷藏

    包容了大悲大喜的感动、关爱呵护的温暖、昂扬向上的感奋、回味无穷的哲思、人性力度的张扬、文清字丽的愉悦;在内容走向上更加关注人心智的成长,关注人精神的慰藉,关注人价值的实现。阅读《文苑精品书系:和幸福捉迷藏》,不仅会使你超越生命的长度、拓展心灵的宽度、增加灵魂的深度,而且会使你发现,蓓蕾初成、芙蕖临波、秋英染金、梅映雪香,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场花季;红光暖尘、日影横江、风驰萧萧、雨洗新色,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幅图画。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台北咖啡时光:美味寻踪

    台北咖啡时光:美味寻踪

    遍布台北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家家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和咖啡经。风格独特的创意咖啡馆,古早味十足的中式咖啡店,遗世独立的山居咖啡馆,热闹活泼的露天咖啡座,温暖柔软的亲子咖啡馆……不经意闯入的某间不起眼的咖啡馆,可能就是台湾文人心照不宣的秘密据点。而我想要述说透过台北的咖啡馆所认识的台北,也远不只咖啡心情,应该有许多曾经遥不可及,即使今日仍然神秘的人事与风景。整个台北,就是我的咖啡馆。
热门推荐
  • 白小北

    白小北

    西历2092年,真人虚拟游戏成熟,人可以进入游戏里真实体验。白小北刚刚入手了这款游戏设备,同时还附有著名游戏公司苹果核公司开发的网上游戏《上古世纪》。
  • 血族迷情:你的血好甜

    血族迷情:你的血好甜

    她在家里浇花,玻璃房里竟出现血族“好困啊~”“困了我们睡觉”“好~”“等等……”一段崭新的恋情展开,你,等急了吗?
  • 苦楝

    苦楝

    90年代末,20岁的叶怡芳、舒欣、水美枝带着炫丽的梦想,分别从家乡小镇走出来,来到省城中原市打工。她们既是同学又是要好的姐妹,为了能在城市的屋檐下有一席立足之地,点亮一盏属于自己的灯,苦苦打拼。然而,在逆境面前,由于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不同,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
  • 安然拾光

    安然拾光

    安然一直在寻找一个人,他叫李熙泽。他们曾是恋人,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两人变得不知所措。后来,一张死亡证明,生生地将两人分来了。“可是,尽管如此,我也从未放弃过找寻他。”
  • 涅磐重生2000

    涅磐重生2000

    一个花花公子被欺骗之后潦倒半生,每天醉生梦死。在wsop比赛中赢得了一千万美元奖金之后意外重生了,从此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旅程。
  • 时光,浓淡相宜

    时光,浓淡相宜

    就在10月10日夜间10点,徐陌淇这个传说中的神话竟然开了微博,光这点就已经让所有崇拜男神的女粉丝们抓狂了,更让人惊悚的是,男神的第一条微博就是“只为你而来。”哇!太不可思议了!男神竟然有喜欢的人了!凌晨一点的时候,男神发了第二条微博,微博很简单,“我暗恋你三年了。”男神,你究竟是要干嘛涅?
  • 家有萌徒初养成

    家有萌徒初养成

    他曾是仙界尊者,是她最为尊敬的师父。他赐她诛魔剑,但愿护她一世安平,可最后她却将诛魔剑亲手送入他心中。她问他:“可曾后悔入魔?”他答:“不悔。”为何不悔,她却无法再明白。直到她渡劫归位,封忆重现,她才明白,他为何一念成魔。“为她入魔,终生不悔。”
  • 地球是吾儿

    地球是吾儿

    她是星辰之母落云,她惊才艳艳,为了天下族人消失。他是暗黑之神遥边,传说他腹黑冷冽,杀人无数,却独宠一人,温柔无限。那一日,她消失,他三魂丢了七魄,苦苦寻找几千年。她是周家大小姐,从小与无数人发生纠葛,却只爱他——一个活在影子里的人。他是人人尊敬的冷清强势贵公子,喜欢他的人多得不亚于她,可他却独对她温柔。当灵魂之力开启,她便成了她——星辰之母!当他寻到她,碰到他,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父子两人同侍一妻,有了孩子是叫父亲呢还是叫爷爷呢还是叫哥哥呢?
  • 异界之携美成仙

    异界之携美成仙

    他一个神话般的传奇男人,他曾经是华夏修真界位列第一的一代剑神,一人一剑诛杀过M国吸血鬼亲王5名,R国最厉害的8名天忍其中7人死亡一人重伤,他就是剑神萧枫。
  • 星座男VS星座女

    星座男VS星座女

    第三套:处女男VS双子女=爱侣逍于飞男主角:金秀伊(体内的灵魂是飞天五)女主角:卢瑞希(体内的灵魂是百合花神)灵魂人物:纪巧儿(千年魔女,活着是为了复兴家族)男女主角在灵魂人物的帮助下,得以重生而重新相爱,但其中还牵扯到不少斗争,男女主角如何在斗争中相爱呢?请耐心阅读吧!*此篇小说可说是香港剧《十兄弟》的续集,是小妹自己想的,希望读者大大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