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0800000017

第17章 我吃过几万只蚂蚁

大约两年前吧,在诗人牛波的婚宴上,一位熟朋友把我介绍给年轻的电影导演田壮壮时,突然冒了一句:“牛汉。身高一米九,是小时候吃蚂蚁吃的。”在座的人无不以惊奇的目光打量我。田壮壮根认真地问我:“真的?”“真的,”

我如实招认……是你第—个吃的?“他久久端详着我。仿佛我是他的一个陌生的“角色”,想从我的黧黑苍老的面容和抑郁的神情,窥探出吃蚂蚁的人与众不同之处。我笑笑对他说:“不是在我的老家,雁门关下那一片地方,多下孩子有吃蚂蚁的习惯。”我的答话太简略和平淡,大家仍然迷惑不解。那个场台。宾客们正品着北京饭店的佳肴,我怎么能让土腥气的蚂蚁倒了大家的胃口?我只明智地又解释了两句。“我小时候迷信蚂蚁。认为它是自然界孔武有力的大力士。吃了蚂蚁能长出一身的好筋骨。”我的语气很严肃虔诚。使大家意识到这并非是个有趣的话题,就没再问下去。

之后不久,有两个人也问过我吃蚂蚁的事。

都照实回答了。一星期前,有一位年轻诗人竟然相信,到现在我仍吃蚂蚁,并且说:“牛老师,难怪你的诗总迷恋地下,又那末尊敬草木虫鱼和飞禽走兽。”我不仅没有否定他的说法,还觉得他的话不无几分道理。但是,真应当写篇小文章,把我吃蚂蚁的事交代清楚,免得越传越玄。

必须先从摔跤谈起。我从五六岁起,几乎天天练摔跤,那时我的身子骨瘦小,常常被对方摔得浑身青肿。有一天村里头号摔跤手佩珍伯伯问我:“你真的要练摔跤?”我点点头。他对我说,“吃蚂蚁能长力气。”我问:“为什么?”“你没见过吗?小小的蚂蚁能拖动比它大几十倍的东西。硬的,他说的真有道理。但为什么要吃它?我仍不理解。佩珍伯伯是我父亲最要好的朋友,他决不会诳我。于是我开始逮蚂蚁吃,蚂蚁跑得飞快,半天才速到一只,我闭起眼连头带腿一块吞进肚里,酸得直流泪。过了几天,佩珍伯伯问我:“吃了多少只蚂蚁?”“二十只。”“不行,不行,要每天吃七十二只,先吃够一万只再说。”佩珍伯伯耐心地开导我说,“你怎么不开窍?逮蚂蚁就是练功,天天逮,一两年之后,腿脚就会变得灵活起来。”哦,原来还有这个作用。佩珍伯伯又对我说:“不能逮爬行的小蚂蚁,吃那种蚂蚁没用,要逮那种神气十足的大个儿的。那才是灶王爷出巡时骑的骏马。”

我们那里民间传说蚂蚁是灶王爷的马。灶王爷的马有走马和飞马两种,走马供他在地上骑,飞马极少,一窝蚂蚁只有一只,它长着透亮的翅膀,腊月二十三那天,灶王爷上天禀告玉皇,就骑着这威风凛凛的有翅膀的大蚂蚁飞升到天宫的。这传说虽然与吃蚂蚁长力气关系并不直接,但也说明蚂蚁不是一般的虫豸,它是神的座骑。

佩珍伯伯教我吃蚂蚁,是从摔跤练功着眼的,他并不晓得如今科学已证明,蚂蚁的确有着极神奇的健身作用。

我吃蚂蚁一直吃到十二岁上初中那年为止。我以为吃蚂蚁与我的身高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我的个子是十五岁之后在陇南甘谷县飞快地长高的,长得如一秆又细又直的高粱。甘谷旧名伏羌县,古羌人聚居的地方,是三国蜀将姜维的故里。

回忆起来,吃蚂蚁那五六年,我的筋骨的确长得特别的结实,腿脚练得也格外的灵活,如一只奔跑的蚂蚁。一九三六年冬,在一次全县捧跤会上,我居然摔倒了两个成年汉子。

以上就是我吃蚂蚁的全部经历,我一生感激蚂蚁给过我无法估量并已铸入我筋骨中的不朽的力量。然而,我真是愚顽之极。明明晓得蚂蚁是我所敬仰的神一般的大力士,为什么又无知而残忍地吞吃它们?仅仅忏悔是不够的。唉,人的一生有许多特殊的经历是讲不透的,它们既神秘,又充满梦想。

同类推荐
  •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出乎人类的想象。一个园林艺术的杰作,却伴了民族的耻辱。
  • 大刀红

    大刀红

    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的,分为神农架记事、传闻及野史、当代聊斋进行时构成。作者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听所闻,将以前听到的故事,重新演绎,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其实,生活就是一个故事,当你理解他,他便会馈赠你。
  •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

    《珍藏的记忆:光汉诗文选》中所选的诗集与散文集均是作者在宁夏工作时,对这第二故乡的感慨与寄托。例如书中的《火车上有十个上海姑娘》一文描述的是作者初到宁夏,在从兰州到银川的火车上,所缔结的友谊;《银川制药厂的故事》记叙了作者在银川制药厂工作时面临困难时期的过程;《雨后的早晨》、《钻天杨》、《银川春景》这三首诗描绘了当时银川南门外的景物;《给三个生产上的标兵》等歌颂了工人忘我的劳动和崇高品质。
  • 网络写手名家100

    网络写手名家100

    本书选取网络写手名家100人,把2000年以前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作为第一代;2000至2004年前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二代;2004至2008年段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三代;2008年后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四代。介绍每一个人的自然情况、写作历程、作品点击率等以及对代表作进行分析评论,这对于整体了解当下网络写作的状况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的。本书是贴近网络文学现实的普及性、知识性读物。
  • 浪迹在北大

    浪迹在北大

    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北大生活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浪迹在北大、一程山水一程歌、内心的旅行。内容包含了作者在北大的校园生活、日本的留学经历、电影随笔、书评以及一些个人的情感小品文。作者语言富有个人特色,流水通透。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水浒风云

    穿越之水浒风云

    林彦和萧听珊都是名牌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毕业后分开在不同地区从事考古工作,但是在一次考古活动中,两人竟被一块碣石莫名其妙地带到了北宋末年,更准确地说,是《水浒传》的时代……
  • 豹子沟传奇

    豹子沟传奇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秦时明月之凤舞九天

    秦时明月之凤舞九天

    身为恶魔之女的她,某一天穿越至不认识的地方,甩起武器,一步步慢慢发展,偶尔碰到一样性格的,明明都谁不想理谁,却又因为琐事而不得不一起行动。
  • 轻松玩露营

    轻松玩露营

    "想跟家人、朋友或恋人一起去露营,第一次难免有些不安或疑惑。本书收录所有相关的实用知识,从选择装备、各式器材的使用方法、还有在营地该如何享受愉悦的露营时光,其实露营可以很简单。走吧!露营去!在晴朗的天空下闲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露营需要什么样的装备?请放心,露营一点也不难!本书收录从出发开始的准备工作至撤收回家,关于露营所有的基本知识,即使是第一次露营也能轻松办到,感受露营带来的无穷乐趣。"
  • 灵空虚梦

    灵空虚梦

    大地绵延万里,是终有尽头。看似平静的大海,总在不经意间起了波澜。头顶的星空仿若恒古长存,望不尽其边际。它是神秘的,在凡人眼中它恒古不变。就算是帝王,也只能对其仰望!纵使那大仙大佛,撑起那万丈金身,在这浩瀚的星河中,亦不过是一粒细沙。因而,人们时常会不经意的起了这么一个念头:那神秘的星空后面,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 幻世妖踪

    幻世妖踪

    苏白宇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为将魔神封印。然而一切并没有结束,古老的秘术带来奇迹——穿越万年的重生,肩负着未曾完成是使命。时间腐蚀着镇压恶魔的封印,万年的等待只为了寻求那冲破封印的机会。传说,魔神将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再次苏醒……
  • 天机阁

    天机阁

    她,李若锦,年方十八,21世纪的大学生储备军,在开学报道当天被有变态古装控的亲亲妈咪拉去买衣服后就陷入了一段不可逃离的纠葛。偏僻的竹林,神秘的冉竹居,极端优雅的竹居主人…这一切都引领着她朝着一个陌生的方向走去…是万分之一的偶然还是命运的安排。她,李若锦,年方十五,天策王朝李丞相府唯一的嫡女,在净水庵带发修行十年,一朝回府,鸡犬不宁,温柔娴雅的闺中小姐摇身一变成了天策第一女纨绔……是本性的释放还是真我的回归。而他,年方十八,是远驻封地的德王之唯一嫡子,五岁时的一场灭族巨变使他天地间孤身一人,是什么让他在十六岁那年进驻天策都城,一手撑起德王府的家业,闲暇之余开设水利,改进商船,和议外族……回归两年,便已被百姓奉为天策第一公子…神秘的冉竹居,异世的天机阁,两者之间又有何关联,它们的主人又会是谁?她和他,究竟有着怎样的宿命纠缠,异世的两人又会谱写怎样一段缘浅缘深的旷世奇缘。
  • 混迹在直播间的豪门

    混迹在直播间的豪门

    姬焱,京城姬家大少爷,退伍回来后不愿接手家族产业非要自己创业,拿着家族的钱,口口声声的说要白手起家。
  • 定国王爷的神秘王妃

    定国王爷的神秘王妃

    王紫晨,结合了父母所有的优点,倾城之姿,大家闺秀甜美无害的微笑总是能轻易地让人卸下心防,看上去可爱无害,实际上只有熟悉她的人才知道,踩到她底线的人会有什么下场。安漠风,世人传闻的病秧子,确是天元王朝唯一异性王府的世子,八岁那年父母离奇惨死,自己也成了一个病秧子,从而致使他冷漠无情。可是当他碰上她之时,原来一切都只是伪装罢了。当一纸诏书,镇国公嫡次女赐婚于定国王世子。冷漠无情的世子爷碰上机灵搞怪的公侯之女将上演一场怎样的故事呢?
  • 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张丹蓉,一个考过零分,打断过老师的手;杀过人,在少管所呆了三年;极度讨厌八宝粥和喜羊羊,却偏生又有一身本事的问题少女。她的乡亲们都害怕她,不敢相信她,所以,她的朋友很少很少,只有两个;他们都劝张丹蓉离开故乡,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他们希望张丹蓉认识更多的朋友,不要再孤独。就这样一个与社会严重脱节的问题少女,在一位长辈的力荐之下,来到了C市中医药大学……这是一群人的故事,纯粹而真挚的友情,懵懂而刻骨的相思;痛苦而难忘的过往,茫然而不定的未来;情动之初,那笨拙却敏感的心思;心平之后,平淡而隽永的厮守。(新书需要鼓励,不要钱的口头推广啊,免费的收藏啊,这些廉价的东西多给点就成了,咱就图赚点吆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