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0三年的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它毕竟降临到了人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气息和新的希望。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雨后初晴的大地,麦田,树林,旷野,山冈,到处是一片嫩绿。柳丝在微风中荡漾,黄莺在枝头上婉啭:多么明媚的春光啊!
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窗外的鸟语吸引着,在家里再也呆不住了。他换了一身春装,兴致勃勃地向村外走去。雨后的空气是这样清新,这样沁人心脾,辛弃疾贪馋地吸了几口,仿佛生怕它很快就会消失似的。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当年他同陈亮分手的那座小桥上。
桥下,溪水在汩汩地轻唱,桥头,一枝红杏正含苞欲放。看着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埋藏在辛弃疾心底里的抗战愿望,又象春天的脚步一样,跳跃着,奔驰着,任凭什么力量都不能阻止它前进了!
时间过得真快,同陈亮在这儿一别,已过了十五个年头。十五年前的景象还历历如在眼前,然而七年前陈亮却不幸病逝了。那是陈亮在进士考试中得了第一名后不久的事情。噩耗传来,辛弃疾悲痛欲绝,因为他曾把多大的希望寄托在陈亮的身上啊!从此以后,每当辛弃疾走到桥头的时候,总不由得触景生情,缅怀起这位志同道合的老友,并且暗暗发誓说,同甫啊同甫,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要尽一切努力,实现咱们恢复中原的壮志!
然而现实却与辛弃疾所期望的相反。这些年来,朝廷换了几个皇帝,都在屈膝求和的泥坑里愈陷愈深。辛弃疾这样坚持抗战的志士自然被愈抛愈远。除了在福建做过一两年地方官外,他几乎完全被朝廷所遗忘。他先是住在上饶的带湖,后来又移居到铅山的期思,雕弓挂壁,宝剑生苔,前后巳有二十年了。
最近,从临安传来消息,说当今皇帝赵扩的叔岳韩侘胄(音托咒tuōzhòu)执掌了朝政,准备起用一批老臣,说不定自己也还有再度出山、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的机会呢。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兴冲冲地抬腿挥臂,施展了一个招式。好啊,腿脚灵便,腰板硬朗,自信还不减当年!顿时,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又在他的心底响起。他抬起头来,仰望长空,只见一只苍鹰从远处山冈后面冲天而上,搏击着高天的飙风,翻动着舒卷的白云……
一阵“得得”的马蹄声传入他的耳鼓。他没有回头,仍然凝望着翱翔蓝天的雄鹰,好象要从它那儿获得更多的力量。
马蹄声在桥前戛然而止。骑马的人走到辛弃疾身边,轻轻问道:“请问老大爷,辛公弃疾的府上在哪儿?”辛弃疾猛然一惊,反问道:“你找他干什么?”
“有圣旨到。”
辛弃疾怔了一下,自我介绍道:“我就是辛弃疾。”使者高兴地说道:“辛公,请原谅我的失礼。恭喜您,皇上有旨任命您担任浙江东路安抚使,请赶快收拾入朝吧!”
辛弃疾向前一指:“既是圣旨到,请到我屋里坐。”使者跟随辛弃疾来到家中,宣读了赵扩的圣旨以后,催促道:“公事急迫,就请准备起程!”
辛弃疾笑道:“这么急迫?”
“是的。目下韩相公执掌朝政,求贤如渴。辛公是前朝老臣,德高望重,韩相公久仰得很,所以特地敦请您出山参政,以便共商军国大计。”
辛弃疾兴奋地说道:“既然韩相公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竭尽全力为国效劳!”
一二0三年的夏天,辛弃疾正式被任命为绍兴府(今浙江绍兴)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
绍兴西九里有一个地方叫三山,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在这里闲居。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他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诗篇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绍兴任上不久,就去拜访这位前辈。
三山是一个山明水秀、风景幽美的乡村小镇,离京城临安不远。同其他地方的农村一样,这里的农民在地主的残酷剥削下,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
辛弃疾换了一身便装,没有骑马,也没有带任何随从,一个人步行向三山走去。因为想见陆游的心切,对沿途的景色也无心观赏,逢人就打听陆游住在哪里。
“您老要寻陆大夫吗?”临近三山的时候,一位中年农民用手向前一指,对辛弃疾说道,“喏,他老人家正在前面那个山坡上采药草呢!”一边说,一边叫:“陆大夫!陆大夫!”
辛弃疾抬头一看,只见一位白须飘飘的老年人,拄着一根拐杖,弯着身子,在山坡的乱石和灌木丛中寻找着什么。他是那样地全神贯注,呼唤他的声音他压根儿也没有听到。
“不用叫了,”辛弃疾摇摇头,“我找的不是陆大夫,而是曾经在朝廷里面做官、现在在家养老的陆老先生陆游。”
农民笑道:“您老要找的正是他!他回来以后,不是在家里写诗,就是出来采药,还经常给乡亲们治病呢!”
“哦?”辛弃疾感到十分惊异。他向农民道谢以后,三步并做两步地向山坡那边走去。
陆游采了一会草药,直起身来,用汗巾揩了揩额上的汗珠。火辣的太阳把他的脸晒得红通通的,怎么也看不出他巳经年近八十了。
“请问是陆老先生吗?”辛弃疾迈步走上山坡,恭敬地问道。
陆游转过头望了望迎面而来的辛弃疾,爽朗地答道:“不敢,在下正是陆游。请问足下……”
辛弃疾哈哈大笑,上前一揖道:“我是辛弃疾,这次是特地来拜望老先生的!”
“哎呀,我的辛老弟!”陆游一把抓住辛弃疾的手,笑呵呵地说道,“听说你这次慨然出山,为国效劳,真是可敬可佩!今天是什么风把老弟吹到三山这儿来的呀?”
“是一阵仙风呀!”因为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称为三神山,所以辛弃疾这样诙谐地回答。
陆游笑道:“老弟说话真风趣!走,到我的破草房里坐坐,好生谈谈!”说着,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挽着辛弃疾走下山坡。
两人边走边谈,约莫一盏茶功夫,来到了几间破旧的茅草屋前。陆游右手一抬,把辛弃疾让进了堂屋。
堂屋里的家具十分简陋。辛弃疾心中暗暗奇怪:怎么鼎鼎大名的陆游,生活竟是这样的清贫?
坐定以后,陆游亲手烹了一壶苦茶,满面春风地说道:“这茶是我亲手种植、亲手焙制的。天这么热,老弟又是远道而来,喝一碗解解渴吧!”
辛弃疾喝了一口,感到非常苦涩,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陆游还要斟茶,辛弃疾谢绝了,脱口说道:“您老的声名,远近皆知,但我却没想到您老的居处是这样的简陋!如果您老不嫌弃的话,我倒想略尽仰慕之心,为您老新建几间瓦屋,让您老过一个舒适的晚年!”
陆游正色说道:“你我虽是初次见面,但老弟一向以中原为念,以复仇为志,这是我所熟知的。可是见面以后,老弟只字不提北伐的大事,却要给我建造新屋,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
辛弃疾听了陆游这一番话,既是惭愧,更是崇敬。
他起身一恭到地,连连谢罪道:“请厚谅小弟的冒昧。不瞒您老说,恢复中原、统一全国的大业,小弟确是没有一刻不记在心上。自从到任以后,已经派了几批人员,深入敌境,探查金人内部虚实。等到他们回来,小弟就可着手制订北伐的方略,向皇上和韩相公陈述了。”
陆游转愠(音运yùn)为喜道:“老弟真是壮志依旧,宝刀未老,我就在家里等待你的好消息了!”
两人接着对北伐的谋略畅谈了一番,一直到月亮升起,辛弃疾才告辞回去。
这年年底,赵扩召辛弃疾入朝征询军国大计,临行前,辛弃疾特地赶到三山去向陆游告别。
陆游得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他对辛弃疾说道:
“此次老弟被召入朝,想来皇上和相公必有北伐之意。希望老弟奋其智勇,全力以赴,不辜负国家的重托!”
辛弃疾说道:“‘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您老《书愤》诗中的名句。每当我读到这两句诗时,总恨不得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乘着高大的战船,从京口渡过长江,在瓜洲登岸,去消灭金兵;也向往着有朝一日,跨上披着铠甲的战马,率领大军冲出大散关,去收复中原失地。八十年了,中原沦陷巳经整整八十年了,中原的百姓是多么盼望着王师北伐啊!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为国前驱,就是粉身碎骨,马革裹尸,也是心甘情愿的!”
陆游叹息道:“可惜我已经老了,八十岁的衰翁虽然还有杀敌的雄心壮志,却已无力弯弓骑马,只能做做‘铁马冰河’的好梦了。真正横刀跃马,驰骋沙场,就得看老弟你啰!现有长诗一首送你,以壮行色!”说罢,取过笔墨纸砚,当场挥笔写了一首七言古诗,送给辛弃疾。
辛弃疾恭恭敬敬地接过来吟诵一遍,说道:“前辈对我的鼓励,我实在不敢当。”因为陆游诗中有“稼轩落笔凌鲍谢”、“但令小试出绪余,青史英豪可雄跨”的句子,称赞辛弃疾写的词章超过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鲍照、谢灵运,夸奖辛弃疾具有非凡的才能,只要小试牛刀,就足以超过千古的英雄豪杰了。
陆游严肃地说道:“我这决不是过分夸奖。我只是希望老弟忘却二十多年来被排挤这一不愉快的往事,把深仇积愤集中在金人身上,将全副精力投入到北伐的大业中去!”
“是。我一定按照您老的告诫去做!”辛弃疾虔诚地说道,“您说‘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真是对极了!被金人长期奴役的中原英雄豪杰,确是无时不在奋起反抗,只要咱们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师,他们肯定会起来响应的!金人不足畏惧,咱们必然能够取胜!”
一二0四年正月,赵扩在便殿召见了辛弃疾。太师韩侂胄也在场。
赐坐以后,赵扩开口道:“今天召卿前来,不为别的事。韩太师准备兴师北伐,以雪本朝近百年的奇耻大辱。卿是力主抗战的元老,在这个时候,必能贡献良策,不负朕望。”
辛弃疾说道:“金人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出师北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据臣所知,金人内部互相争权夺利,中原赤地千里,百姓无衣无食。由此可见,金人的失败,是指日可待的。希望陛下召集所有主战派的元老大臣,把这一重任付托给他们,做好一切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一鼓作气,收复中原,统一全国!”韩侂胄大喜道:“金人年来被蒙古族所扰,屡战屡败,兵力日衰,财库日竭,这正是咱们大举北伐的极好机会。刚才辛侯的意见,和我不约而同。北伐大计,就在今天决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