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8700000019

第19章 《日瓦戈医生》(3)

帕斯捷尔纳克意识到,他的知音寥寥无几,他感到孤独:文学界没有知音的孤独。生活中失掉情人的孤独,他把自己的小说寄给了很多外地朋友。

他的思念常常飞到他的情人奥莉娅身边去:“她在做什么呢?”

奥莉娅正在流放地从事沉重的劳动。她也许也在思念帕斯捷尔纳克。她想起了坐过牢的诗人们写的诗。她自己也写了,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心里。她想到出狱后把这些诗读给帕斯捷尔纳克听,他会有什么反应呢?她思念帕斯捷尔纳克。他在干什么?在写什么?谁替他整理稿件?谁替他联系出版社?他身体可好?她咬紧牙关,一定要活下去,保持健康,以便有朝一日能和帕斯捷尔纳克团聚。

有一天,看守拿来一个本子让她看。她一眼就认出那是她朝思暮想的熟悉的字迹,像一群乌在飞翔,泪水夺眶而出。看守说,上级批准只许她在这儿看,不许带走。她翻开一页又一页,这是帕斯捷尔纳克写给她的诗。她读着亲切的诗句,回忆那美好的时刻。其中有一首是新写的,题为《相逢》,诗中有一节:

你像一块镀锌的铁,

有人用你来划我的心

他们在我的心板上

刻下一条条印痕。

刻画出来的温顺——

从此永远深入我的心,

再也不闻不问

人世间的残忍。

奥莉娅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感情的翻腾了,幸福使她由抽泣而放声痛哭。她感受到自己即使身在图国也是幸福的,因为她尝到了帕斯捷尔纳克的爱。

1953年3月9日,斯大林去世。

苏联党政新的领导上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宣布大赦令,冤狱开始得到平反。帕斯捷尔纳克认为奥莉娅获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焦急的心情驱使他拿起笔来,给她写了一封又一封信:让她有“足够的耐性”,“不要丧失镇静”,以便迎接喜庆的日子。但这个日子越接近,帕斯捷尔纳克的心绪就越紊乱,越紧张。当奥莉出狱那天,帕斯捷尔纳克突然宣布不去跟她见面了。

暮年的爱

1952年秋天,帕斯捷尔纳克大病一场。他在医院里住了两个多月,患的是大面积心肌梗塞。妻子一直守护在床前。

1953年秋天,奥莉娅提前出狱。国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波及国外。

4年的分离使帕斯捷尔纳克与奥莉娅产生了不同的心理状态。

奥莉娅急于要见到朝思暮想的帕斯捷尔纳克。帕斯捷尔纳克也盼望多年,可是,当情人即将回来时,他忽然改变了主意,要回避她。他对妻子增加了负疚感,尤其患病时,由于妻子细心忘我的护理,使他摆脱了险境。他不能再让妻子伤心。还在奥莉娅出狱之前,1953年1月2日,他就给奥莉娅的母亲写过一封信说:

“季娜伊达救了我的命。我的生命应当属于她。”实际上就是告诉对方,他不能与奥莉娅结合。他还想趁机解除两人的关系。

帕斯捷尔纳克是个怪人,喜欢幻想,常常因幻想与现实矛盾而苦恼。他不敢见奥莉娅,怕监狱生活改变了心目中的奥莉娅的形象。

帕斯捷尔纳克还找过奥莉娅的女儿伊拉,让这个女孩子把他想断绝来往的话转告给她的母亲。可是,奥莉娅出狱后,不知伊拉是忘了,还是有意没有转告,或者是转告了,而奥莉娅装做不知道。帕斯捷尔纳克只好亲自去见奥莉娅,向她说明自己为什么不能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不能离开妻子,因此也就不能与她组成家庭。

可是这次见面时,帕斯捷尔纳克发现奥莉娅跟过去一样,一点没有变,仍然那么多情,那么楚楚动人,那么富有活力。他从奥莉娅的叙述中得知审讯追查的主要是帕斯捷尔纳克的问题,她是为他而被捕受罪的。帕斯捷尔纳克顿时动摇了与她中断来往的决心,重又投入她的怀抱。这一次,也许比狱前的感情更加深了一层。

暮年的爱,使帕斯捷尔纳克写了一些很动情的抒情诗。有几首,帕斯捷尔纳克作为日瓦戈的诗,收入《日瓦戈医生》一书中。

当她还没有安置起舒适的小家时,他们常常在树林里幽会,风衣成了他们小屋的棚顶和身下的卧床。有一天,帕斯捷尔纳克为奥莉娅背诵了一首诗——《酒花》。酒花是酿啤酒用的植物原料,它可使饮者陶醉。

我们想找个地方躲雨,钻进长春藤搂抱的柳树丛里。

遮盖我们肩头的是风衣,搂住你腰身的是我的双臂。

这不是长春藤是酒花缠住了树丛。

我错了。喏,那就更为惬意,让我们宽宽敞敞地在身下铺展开这件风衣。

奥莉娅倾听着帕斯捷尔纳克沙哑的声音,泪珠滚滚地涌流。

投稿与退稿

从1954年开始,西方的记者们常常登门造访帕斯捷尔纳克。

进屋打开照相机就拍照,拍帕斯捷尔纳克,拍他的家人,从各个角度拍他们的住房。总之,对帕斯捷尔纳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帕斯捷尔纳克从记者的口中得知,西方再次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季娜伊达面对西方记者的频繁光顾感到不安,她一再让帕斯捷尔纳克把这件事告知苏联作家协会。作协外事委员会的负责人同意他在家中接待外宾,而且让他尽量招待得好些,不要给苏联作家丢脸。

小说写作进展得很顺利。帕斯捷尔纳克多次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聆听小说的章章节节。费定、卡达耶夫、伊万诺夫夫妇、阿斯穆斯夫妇、利瓦诺夫夫妇、维利蒙特夫妇、塔比泽夫人、奇科瓦尼等人都听过。

大家都认为小说的语言出色,自然风光与时代气息描写得真实感人,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等则有不同的看法。

譬如,费定问帕斯捷尔纳克:小说中为什么没有写斯大林。

他认为,小说中如果没有这个人物,就难以成为现代历史小说。

利瓦诺夫夫妇不仅听了帕斯捷尔纳克朗读,而且还把原稿借走,拿回家去细细品味。读后,他们开诚布公地讲了一堆自己的意见。最后他们说,日瓦戈医生根本不像帕斯捷尔纳克,而且与他毫无共同之处。季娜伊达对这种看法表示赞同,她认为日瓦戈医生不是一个英雄人物,季娜伊达说,日瓦戈是个没有特殊要求的平庸的知识分子,所以他的结局是合乎规律的。她认为帕斯捷尔纳克则不同,他比自己笔下的人物高大得多。

季娜伊达认为有些片断写得极为精彩。利瓦诺夫夫人认为她的评价过于大胆。季娜伊达哈哈笑了起来,说:“我能够嫁给鲍里斯,并和他同甘共苦30年,这才是大胆之举。”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拉拉是以奥莉娅为模型的——举止、行为以至言谈的某些方面,还有她那一头金发、灰色的眼睛等。帕斯捷尔纳克给外国人写信时也讲过,他创作的拉拉是以奥莉娅为原型的。帕斯捷尔纳克这么说,是为了感激奥莉娅为他受过罪。奥莉娅的不幸身世也为众人所知。但拉拉身上无疑有更多的是季娜伊达的影子。季娜伊达自己认为帕斯捷尔纳克塑造的拉拉“只选用了奥莉娅的外貌”,而这个人物的遭遇与性格则“完全是根据我写的,直到细节部分”。季娜伊达还大胆地披露了日瓦戈医生父亲的私人律师科马罗夫斯基的背景。她说:“科马罗夫斯基——实际上写的是我的第一个情人米里廷斯基。鲍里斯把他写得很坏。”她说:“米里廷斯基比科马罗夫斯基要高尚,他并没有那种兽性的品质。”“关于这一点,我对鲍里斯说过多次。但他不打算对这个人物做任何改动,他心目中的这个人物就是这样。”

帕斯捷尔纳克代替日瓦戈写了不少短诗。他常常把这些诗抄录下来赠送给朋友。后来又选了一部分寄给《旗》杂志,1954年《旗》杂志第4期上刊出10首。遗憾的是没有选登《八月》和《哈姆雷特》等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与诗同时刊出的一段作者附言:“这部长篇小说预计于今夏完成。小说包括的时间是从1903年到1929年,尾声涉及到伟大的卫国战争。主人公——尤利·安德列耶维奇·日瓦戈是位医生,有头脑,爱探索,他从事创作并有艺术特长,他死于1929年。死后他留下一些笔记,在青年时代写的一批文稿中,还有一些诗,现介绍其中一部分,全部诗将形成这部长篇小说的最后一章。”

这个附言向读者宣告:《日瓦戈医生》一书即将完成。在这以前,《日瓦戈医生》的章章节节只以打印稿的形式在少数人中间传阅,如今它的诗开始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此后一年间,帕斯捷尔纳克整个身心都投入了完成这部写了8年之久的小说。他放弃了一切社会活动,文学出版社拟出版他的诗集,他也一拖再拖无暇整理。列宁格勒一家话剧院上演他译的《哈姆雷特》,请他出席首演式,他谢绝参加:他的最亲的堂妹弗赖登贝格在列宁格勒病重,他未去探望,她逝世后他也没有出席追悼会,为此悔恨不已。

1955年底,帕斯捷尔纳克基本上写完了《日瓦戈医生》全书,重抄了一遍,打印了几份,让奥莉娅分别送到《旗》与《新世界》杂志编辑部去。

如果说,帕斯捷尔纳克开始写作这部小说时,认为这样的小说不适于发表。如今政治气候开始发生变化,对历史进行重新反思,很多过去的冤案得到平反,不少被关押的人重获自由,从集中营和流放地返回首都。文艺政策也宽松多了。这时,帕斯捷尔纳克急于把小说公布于世,让世人加以评论。

帕斯捷尔纳克把这部小说看成是他毕生最主要的劳动成果,是可以“为之不羞愧的惟一的一部作品”。在肯定这部小说的情况下,他甚至有些过分地否定自己以前写的诗与散文,他说那些作品只不过是为此书做的准备而已。这部小说里有他个人的经历、痛苦与爱,有对文艺与宗教的见解,有知识分子在革命选择时代的彷徨。日瓦戈是他精神上的自我。

同类推荐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生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功绩会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他们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八女投江、夏明翰、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他们的人生都是壮美的。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本书属人物传记类图书。本书以“双百”人物为对象,再现了他们光荣模范的一生事迹,为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文明提供榜样。
  •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元帅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蒙哥马利、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战争爆发出任作战部长、受命北非展示军事才华、应邀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从零起步升任集团军司令等。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热门推荐
  • 傲娇少爷:十八岁之深爱

    傲娇少爷:十八岁之深爱

    “扉妤,等我,我会娶你的。“”扉妤,我要搬走了,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了。“这些声音还萦绕在耳边,那个秋天,他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洛允亦----你还好吗?梁扉妤好想你。梨树下的浪漫告白,他淡淡的微笑,还残留在脑海里,他宠溺的眼神,时不时浮现在眼前。洛允亦-----别走!我怕我会找不到你。“扉妤,记得你的生命中出现过一个你最讨厌的人,不要忘记我,下辈子,我还要喜欢你,我们还要在一起!”那个熟悉的他,消失在了我的视线,泪水模糊了双眼,心痛是你留给我唯一的礼物。留下的,只有带不走的孤独和叹息。这个世界,早已没有了我爱的那个你。
  • 现实种子

    现实种子

    生活是美好的,那就让大家看看它的美好之处在哪?
  • 岁月如戈

    岁月如戈

    近现代史为背景,由芳华、硝烟、唱晚组成。
  • 顾爱燃烧:亿万阴谋

    顾爱燃烧:亿万阴谋

    六年前的陷害,她从天堂掉落地狱。明明是好心跑去救人的却为何变成绑架犯?当爱情卷入亲情的鸿沟,他毅然选择相信警方,她百般痛苦的挣扎,却仍是百口莫辩。母亲在因为自己被抓而在追赶的路上心脏病突发导致死亡,她恨意再度燃烧,她说没有爱就不会有恨,有了恨就永远不可能再存在爱。六年后她从少管所出来,不似从前单纯。恨意让她变得愈加冷漠,她记得那个人年少的时候告诉过她——爱在有生之年,心死之前。而六年后她笑得像蝎子般阴冷的回答他——恨在有生之年,必死之前。他说:“如果报复能够让你得到解脱,那么你杀了我吧。”她笑容美丽得如罂粟花,毒而刺骨,“
  • 百万系统

    百万系统

    这是一个正直的将军被系统带坏的故事。。。。。。。。。。。。原来的叶天:王公公对叶天说:“陛下该招
  • 时月满西楼

    时月满西楼

    我无时无刻不感激着命运,我也时时刻刻憎恶着这命运。
  • 我的野蛮女同事

    我的野蛮女同事

    当捡了个小丫头决定要给自己找个妈妈后,林石发现他的生活改变了。曾经对自己漠不关心的女上司开始频频找自己谈心;一向视自己为坏人的女警察,开始暗暗接触自己;就连好哥们的妹妹,也频频暗送秋波;世界变得好奇妙,一颗石子也能激起涟漪,一个少年,也能撼动地球,2012世界末日已经过去,2032世界末日将要来临,我该做些什么呢?林石心道。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朝代,又要代嫁东宫成为太子侧妃。初次见面,他为自己心爱的人差点要了她的命。也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她悄然离开,他却寻遍天下。两次穿越,两度心伤。十四年后的她容颜依旧,他却悄然老去。国破山河在,身为亡国太后的她又将何去何从……
  • 墨以成非

    墨以成非

    谁说小孩子是最天真可爱的?程非因长的太美,从小就背上了小妖基的称号,为此,高墨羽不止一次的调侃他。从青涩的学生时代,再到青年,甚至是老年都还躲不过小妖基这外号,程非表示十分的郁闷!对于程非来说,高墨羽就是他摆脱不了的一个意外,不管自己怎样的决绝,最后都会败下阵来。对此,高墨羽做出的回答是,我们这是在路上,不死不散场。想他程非除了乖乖顺从之外,还有反抗的机会????!!!
  • 一日一智慧

    一日一智慧

    听一小时大道理,不如读一分钟小故事。一句名言,激励人生。一段故事,改变我们一生。蔡志忠老师多年倾心创作,一天一则小故事,伴你自在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