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7600000072

第72章 朱正 丁酉年纪事(3)

四除了前述两个右派小集团之外,《新湖南报》还划出了一批零散的右派分子。其中谌震、邹今铎、萧湘、周艾从、张志浩等人都是1955年的肃反对象。前面已经说过,在肃反运动中,《新湖甫报》立案审查的有十余人,他们有些是没有政治历史问题,有些是没有隐瞒什么问题,却受了一年的冤屈。在整风运动中,他们把这冤屈说出来,求一个公道,于是就成了“攻击肃反运动”。而中共中央《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的通知》规定,凡“攻击肃清反革命分子的斗争”的,“应划为右派分子”,于是他们就都被划为右派分子了。在《新湖南报》所划的右派分子中,包括党外右派小集团中的钟叔河,有9人是肃反对象,中右分子中有两人是肃反对象。还有雷震寰,在《新湖南报》被列为肃反对象,肃反运动后调湖南工人报,由湖南省总工会划为右派。

我自己也是个没有集团归属的零散右派分子。也是从肃反对象这个身份顺理成章转为右派的。记得大约是9月14日,报社贴出了第一张骂我的大字报,标题就是《朱正大翻肃反案》。接着就是批判斗争等等一整套程序,不必细说.12月9日《新湖南报》第三版刊出了一篇我的“罪状”,倒是颇有保存和传布的价值,现在剪贴在下面:

《鲁迅传略》作者朱正

原来是一贯反共的小丑

本报讯

今年五六月间,本报文教部编辑朱正一反沉默的常态,在报社内部的座谈会上和省文联所召集的座谈会上,积极发言,放出种种毒箭。他诬蔑党所倡导的“百家争鸣”是“百犬争吠”,咒骂报社领导同志“不学无术”、“空架子”、“官僚主义”、“瞎扯蛋”。

许多忠心耿耿,积极工作的党员,他都斥之为“专靠党员牌子吃饭”,并且反对党对国家工作的领导。他特别欣赏右派分子杨继华所说的新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政治关系”,认为是代表自己说出了心里话,拿着四处传播。

本来,他对于自己在肃反中被列弗审查对象,早就怀恨在心。

他曾经不顾事实,毫无根据地诬蔑肃反运动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决定惩办在前,搜集罪状在后”,是“罗织成罪”。整风开始以后,他更是借此大举进攻,整天不干工作,大做翻案文章,说是“要以最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搞这件事”,对党“回敬一下”。他和肃反中受到审查的小集团的成员钟叔河等密谋,研究如何翻案,联合向党进攻。他拿着自己写的翻案文章,对别人说:“这是好文章,骂得淋漓痛快,一吐我心中的积怨!”可见他恨党之深了。这还不算。

他还要求把这反动翻案文章“在最近一期整风简报上全文登出”。

当领导上拒绝他的无理要求时,他要挟说,要把这份“意见书”送到街上油印铺子里去印,印好后到处散发。在写翻案文章时,他还要挟组织,要看自己的档案材料。

除了在报社内部兴风作浪以外,他还积极参加由陈芜、刘样等右派分子发起、并受到魏猛克支持的“文学社”。他们企图联络文艺界的一批恶少,来与党所领导的文艺事业相对抗。

由于家庭出身和阅读无政府主义者等反动著作的影响,朱正从解放的一天起就咀咒新社会。后来,他对新社会的仇视发展到了更自觉的阶段。

1950年,他先后调到榔州群众报和原湖南工人报工作,就对两报负责人进行造谣攻击;8月调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以后,拉拢一些人组织小集团,进行反共宗派活动。企图搞垮整个广播电台党的领导。调到《新湖南报》工作后,他很快地就与历史反革命分子、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反党分子勾搭起来,组成小集团,进行反共活动。1955年肃反运动中,组织上不得不又一次对他进行了审查。

表面安静,内心仇恨,伺机而动,这就是他在肃反运动以后的情况。这期间,他用大部分精力去“研究鲁迅”。他说:“我以后要好好写点东西,出了名,别人要整我也就不那么容易?。”——这就是他的目标和口号。他还不止一次地对别人说:“研究创作,最好研究鲁迅的小说,总共只有十几篇。”意思是容易研究,也容易出名,而且,“……得一笔稿费,比我的薪水不知多好多倍!”他就是用这种龌龊的心思来“研究鲁迅”的。

他东剽西窃而写成的《鲁迅传略》经作家出版社出版以后,他又得意忘形起来?,恬不知耻地自吹为“研究鲁迅的专家”,“同一辈鲁迅研究者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可是,实际上这个“专家”连鲁迅的著译都没有全部读完,更不必说研究了。他所热心“研读”的只是鲁迅逝世后目内外作家所发表的关于鲁迅的论文和回忆文字,以便从中偷窃一些东西。拆穿来看,他只是一个抄袭者,他的“杰作”《鲁迅传略》只是一件东抄西袭,拼拼凑凑的百衲衣。然而,朱正却以为自己又有了反共的资本了,便以“鲁迅研究专家”的身份去参加陈芜,刘祥等右派分子发起组织的反动文学社,并决定拿出一千元乘创办同人刊物,长期“干”下去。……但是这个仇恨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文人”是干不下去的,他的毒爪已经被捉住了。

这篇文章中,说我“对于自己在肃反中被列为审查对象早就怀恨在心”,是确实的,不冤枉;我也确实应陈芜之邀去谈过搞个文学社的事。有些话,却必须加一点注解了,例如,说我“阅读无政府主义者等反动著作”,是指巴金的著译,因为除此之外,不但那时以前,就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阅读过另外讲无政府主义的书,不知道为什么不直说巴金著译,而要说得如此含糊。还有含糊的哩,文章里还有“由于家庭出身”一句,什么出身呢?没有写。没有写,就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的余地,当然不会往产业工人、贫雇农这个方向去想象,只会往地主、恶霸、资本家,买办这个方向去想象。我父亲看了这句话,很不舒服,说,要写家庭出身,就写明白什么出身嘛。他是有理由觉得不舒服的,后来四清运动中,四清工作组给他定的成份,是城市贫民。

五当时我并不知道,事后许久才知道,《新湖南报》社的反右派斗争,是全国新闻界的第一大案。《湖南省志》说:“当时《新湖南报》

编辑部包括《湖南农民报》在内,不过一百四五十人,被打成右派的有54人,占当时编辑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且多是新闻工作骨干,其中编委8人,包括原社长邓钧洪,原副总编辑苏辛涛等。有的同志早已调离报社,也调回批斗。株连之广,比例之大,损失之重,全国新闻界无出其右。”(前引书,第233页)毛泽东在《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中所作的预算:“右派大约占百分之一、百分之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新湖南报》社的实际战绩超过毛的最高估计三倍多。不论就百分比来说,还是就绝对数字来说,《新湖南报》在当年全国各新闻单位中都居第一位。比被毛泽东两次撰文批判的头一张右派报纸《文汇报》,比章伯钧任社长、储安平任总编辑的《光明日报》,比全国第一家报纸《人民日报》所划的右派分子都要多。

1958年4月底,报社开大会,宣布对右派分子的处分。据前引邓钧洪的文章说,“12人被送劳动教养,11人被监督劳动,其余均受到开除公职,开除党团籍和撤职降级的各种处分。……不少人妻离子散,有的迫于生计,只好流落街头,靠拖板车为生。”

我受到的是开除公职劳动教养的处分,这是对右派分子处分最重的一级,这以上没有更重的处分了。想到这一点,我至今都感擞毛泽东的宽厚仁慈,他在7月间的青岛会议上表示,对右派分子不采取极端政策,最多只要劳动教养就够了。假如他决定最重的也可以判处死刑,那我早就没有命了。

《新湖南报》(包括湖南农民报)的54名右派分子中,最早自杀的是黄德瑜。在一次批斗他的斗争会之后,他只穿着短裤和拖鞋出走,从此就失踪了。当时曾多方寻找,都没有找到。“文化大革命”中《新湖南报》一些右派分子大闹翻案的时候,1979年全面解决右派分子问题的时候,他都没有出现,必定是不在人世了。前些年黄德瑜的儿子找到报社来,报社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在农村监督劳动中自杀的,有欧阳楠。

1960年,在长沙新生电机厂劳动教养的李长恭等人,一天加班到深夜,肚子饿,想把次日的早餐换成当天的夜餐提前吃,伙房说要请示司务长,李长恭就去敲司务长的门。结果被睡意正浓的司务长大骂一顿,饭没有吃到,却被定性为企图利用粮食困难制造反革命暴乱,判了12年徒刑。跟在后面也想吃餐饭的周艾重判管制3年。李长恭在坪塘新生水泥厂服刑。“文化大革命”开始,他被宣布是该厂的“三农村”成员,予以批斗,他很觉厌倦,就跳崖自杀了。

“文化大革命”中,《新湖南报》的党内右派小集团的一些人串连起来大搞翻案活动。他们多次集会,还出了几期报纸。这些翻案者中,像柏原和刘凤翔,认为《新湖南报》的反右派斗争完全弄错了,这54个人都应该平反。据刘凤翔告诉我,也有人认为只有党内右派小集团一案错了,应予平反,至于党外右派小集团即同人报集团,以及那些原是肃反对象的零散右派分子,是并没有划错了,不应平反。一些人不知趣跑去参加他们的翻案活动,遭到拒绝。

我不相信“文化大革命”能给人以公道,不相信这翻案活动能够成功,因此,只采取一种旁观者的态度。钟叔河的态度也是这样。他说,如果他们的翻案得手,在他们的平反大会上,必有一项“批斗真右派”的议程,又要把我们牵去斗争一次了。

当年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长唐麟对反右派斗争很积极。他在1959年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中间受到打击,此刻成了《新湖南报》右派翻案的积极支持者了。他甚至说:“支持不支持《新湖南报》受迫害同志的正义行动,是拥护不拥护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试金石。”只是他此刻的支持已不起任何作用,翻案并未得手。而且他本人也自顾不服,不久也就跳楼自杀了。

翻案者也付出了代价。蔡克诚被报社的造反组织“红色新闻兵”抓去,在关押中忍受不了殴打凌辱,自杀身亡。

李均因翻案被判徒刑20年,关了4年多才改为免予刑事处分,放了出来。我的好友刘凤翔在1969年判徒刑15年,到1970年4月4日就以反革命集团罪被枪决了。到1985年他才获彻底平反昭雪,宣布恢复其党籍,恢复一切政治名誉。

此外,还有谌震、萧湘、钟叔河、蓝岗和我自己,先后被判了刑期长短不一的徒刑。

1979年,根据中共中央发布的政策文件,当年《新湖南报》所划的右派分子陆续宣布改正。包括判了死刑,判了徒刑的在内,没有一个没改正的;这些人一部分由报社收回,一部分收回后再介绍到别的文化教育机构去,继续从事专业工作。我就到了出版社,由编报改行为编书了。到1983年,也有几个人做了官:柏原作了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傅白芦做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日报社长,李冰封做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出版局长,张式军做了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其妻罗光裳做了湖南省妇女联合会副主任,李均做了湖南日报副总编辑,杨德嘉做了省出版局副局长。只是年纪都老了,现已全部离职休养。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4卷)

    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她是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退休后,一直生活在乡下的篱笆院里。她似乎并不缺少钱花,只是在闲暇的时候,侍弄些花草和果蔬…… 由朱丹崖编著的《写给天空的情书》共6篇,主要内容为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有月光,我们就不慌,不要等到机遇的柿子成熟,整只整只的忧伤,微喇的时光,有一种爱像海绵。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把爱留在最好的时光里

    人,存于天地间,就是为了既美又好地活着。我们努力做美好的事情,留给这个美丽的世界一个美丽的背影。世间美好的事情太多,一个人所能展现其最为美好的地方,我以为永远是在爱情里。关于爱情,想起的总是太多太多,多到让我这样一个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无法用一两个词汇形容。爱情里的悸动、热烈、暧昧、痴缠、忧伤……每一种滋味在回忆里不免有无可奈何的惘然,正是这一点惘然构成了爱情里一个永恒的词汇:美好。在美好的时光里,遇见一个美好的人,谈一场美好的恋爱,然后用岁月的酒浆将记忆灌醉,留待老了的时候,每开封就微醺,还没品尝已经沉醉其中。
热门推荐
  • 召唤者联盟

    召唤者联盟

    穿越?成王?魔幻?我可以将它更淋漓尽致!魔法时代等你到来!!冰界,李圣氏家族族长,召唤者联盟中的强者!自己的盛世文明就是如此任性!老师伴左右,系统在上手!谁敢来战!
  • 勒杜鹃

    勒杜鹃

    肖佚林是一家大型外贸公司的客户部经理,性格开朗,相貌堂堂,是公司很多女孩儿心仪的对象,可这种美好的生活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粉碎。肖佚林患上了家庭遗传的间歇性失明症,五彩缤纷的世界化为虚有,从一个受人敬仰的青年才俊到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盲人,从一个八面玲珑的客户部经理到一个要躺在床上靠别人来照顾的残疾人,他将如何战胜自己,面对黑暗而又孤独的世界,他又将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开始新的生活?喻佳的出现,让肖佚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本小说通过主人公肖佚林失明后的艰难生活告诉正在经受磨难的人,永远不要放弃,坚持梦想,就一定会成功;只要心里有爱,人生处处是晴天。
  • 江山赋之魔神

    江山赋之魔神

    江山之好,在于壮阔无垠;江山的魅力,在于之中人们所创造的各种复杂联系,懦者鄙之,勇者进之;江山的意义,在于其无尽的无知事物,修仙逍遥隐于深山,一朝大祸,使得隐居之人纷纷现于人们眼前,开启一扇认知人间仙人的大门……
  • 布武天下系统

    布武天下系统

    一个神秘的系统,让秦布武拥有穿梭于两个世界的能力,在江湖世界学会武功,到现实世界传下武功。地球世界,江湖空间,两个世界的真相为何,系统又是从何而来······
  • 秦毒

    秦毒

    小镇在一夜之间惨遭恐怖病毒袭击,无人幸存而灾难的起因竟是因为始皇陵地抢救开掘当历史将那座伟大的王陵湮没了两千多年后,地宫终于因为难以承受巨大的封土重量趋于崩塌一连串惊人秘密伴着危机剥茧抽丝般呈现守卫王陵的巨猫散播出了令天下胆寒的病毒精美绝伦的大秦建筑艺术让人叹为观止当人们终于将足以中断人类历史的病毒消灭时,却不知一个更大的阴谋还隐藏在后面
  • 冷血公主在校园

    冷血公主在校园

    本是幸福的一家人。可是某一天来了一个女人,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她们自称是爸爸在外的妻子孩子。而那个小三打破了幸福的一家。十年后,她们回归。一场一场阴谋被揭开?
  • 拾恩录

    拾恩录

    杀手之王离奇失踪,留给徒儿一册《拾恩录》,所谓《拾恩录》,竟是杀手之王昔日手下留情之人名册,能上名册之人莫不是搅动江湖风云之辈。寻师之路启,拾恩之录开,江湖成怒海!!!
  • 嗜宠成婚:惹火娇妻送上门

    嗜宠成婚:惹火娇妻送上门

    她一觉醒来,被人以裸照相威胁,被迫来到他的身边呆满三个月。他本想玩玩就算,却不想把自己的心也玩丢了……他太过闪耀,也太过霸道,她不断沉沦,却仍然守约在三月后离开,不想却怀上了他的孩子……三年后:女人,孩子是我的,你难不成还想跑?
  • 月下的玉色蔷薇花

    月下的玉色蔷薇花

    月下的玉色蔷薇花…玉色,是什么颜色啊…好奇特的颜色啊…真的太美了……真是无法形容的的玉色在别处、看不到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月亮的照耀下形成了玉色?是幻觉?是真的么……玉蔷薇?……【,】【这是。】【改编的文文。】。。。。。。。。。。。。
  • 奢侈年代

    奢侈年代

    所谓的成长,不过是和自己较劲又和解的过程;所谓爱情,不过是彼此试探又臣服的过程;所谓事业......算了,不到退休那一天,又有谁能给出最终定论呢?生于80年代的林依,毕业后混迹于外企,进入奢侈品行业,见证了经济变革下奢侈品行业的起起伏伏;也经历了奢侈品从业者的风光与落寞;她解雇过同事,也在办公室斗争中被排挤过;面对爱情,她小心试探斗智斗勇,却不想,最终敌不过一个简单的拥抱;谈及发展,她犀利吐槽也困惑茫然,她承认越来越看不懂形式,只能咬着牙踽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