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评论》要办成什么样的刊物。胡乔木说,要吸收《文艺报》的一些长处,但不能完全办成《文艺报》那样。研究所毕竟不是文联。过去《文艺报》时评较多,你们要登基本理论、文学史方面的文章,就不能光登时评。时评也有个写法问题,要发表意见。莱辛的汉堡剧评(指《汉堡戏剧论》)就提出了系统的意见。今后文艺作品会越来越多,当然不可能一一评论。即使有的作品一时很受欢迎,你们发不发评论呢?也可发,也可不发。作为欢迎和鼓励,是要发一点。但也要考虑,如果你们的评论只是人云亦云,泛泛讲些意见,这样的文章即使发上一年,也作不出贡献。过去也有这种情况:一时很受欢迎的作品,过一阵子证明它并不成熟。
关于对“四人帮”和《文艺座谈会纪要》(即《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批判。胡乔木说“文艺黑线专政”的提法是错误的,说“文艺黑线专政”,那置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于何地呢?同时也把群众牵进去了。“四人帮”说,“黑线专政”是为了制造“空白”论。所谓“空白”,也就是由他们胡作非为。说“别、车、杜”(即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雷波夫)是左联指导思想,那是没有常识的话。胡乔木指出,“四人帮”扼杀创作。我们今后作品会逐渐多起来。要找有威望的人给青年作者指导。对“四人帮”拉的人,胡乔木指出要区分,要分清是主动投靠,还是不得不说两句好话的。
关于鲁迅。胡乔木指出,“四人帮”实际上是否定鲁迅,他们把鲁迅描绘成是没有战友的。左翼中间有过几次争论,鲁迅说过大方向一致,“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鲁迅批评过成仿吾,后来成仿吾从国外回来找党,到了鲁迅那里,鲁迅对他很热情。鲁迅不是一个人,有战友。
胡乔木还提出一些具体作品,建议刊物可以考虑评论。他提到柔石的《二月》说,当然,它比不上《林家铺子》。茅盾是老作家,柔石是青年人。过去批评《二月》,有一种意见说,经过大革命,怎么还会有不受大革命洗礼的地方和人物。这不知是什么逻辑?他还说,过去写抗美援朝有好多小说,写解放战争的,比较起来似乎少一点。《红日》写得较好,不知吴强情况如何?同时,胡乔木又指出,对作品的评论可以有不同意见,但要避免纠缠不休。他说,评论作品也可能出现纠缠不休的现象。过去评《创业史》似乎就有过这个毛病。《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的评论中是否也有过纠缠不休的现象?要避免这种毛病。
《文学评论》复刊以后,在工作中贯彻了胡乔木的这些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胡乔木就任社科院院长以后,刊物的恢复和创办工作进展很快。1978年1月,经中央宣传部门批准,《语言学动态》、《哲学译丛》先后复刊,《历史研究》由双月刊改为月刊。胡乔木指示《历史研究》应该把政治色彩淡化,应该搞学术问题。
1978年10月,胡乔木提议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刊《中国社会科学》,向中宣部并党中央呈送了请示报告。1979年7月4日,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正式启用印章。198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创刊号出版。这是一本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性杂志,发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新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过了一年,又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将该刊发表的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论文向国际学术界介绍和交流。胡乔木经常出席刊物的编辑会议,每期的主要文章都留心阅读,还向刊物推荐文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很快就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经过两年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出版期刊41种(其中内部发行的3种)。到1982年年初增至65种。重要学科都拥有分别发表论文、译文、动态、资料等各有不同功能的期刊多种。如经济学,就有:《经济研究》、《经济学译丛》、《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经济研究所集刊》五种刊物。
2.创办出版社
为解决学术著作的出版问题,胡乔木主持创办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院的直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78年6月正式成立。
在胡乔木支持下,规划并先后组织出版了不少具有影响的小型丛书和系列图书。文艺理论方面,恢复出版文艺理论方面的“三套丛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编辑出版外国文学方面的两套丛刊:《外国文学研究辑刊》、《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经济方面,出版了《经济管理丛书》(马洪主编)、《中国经济史丛书》;哲学方面,宗教史系列颇有影响,出版了《中国佛教史》、《中国道教史》、《中国伊斯兰教史》等;国际方面,出版了按国别的《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多种;还翻译出版了《剑桥中国史》系列。特别是胡绳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影响很大,使一大批年轻学者脱颖而出。邓力群、马洪、武衡主编的《当代中国丛书》前面一半也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该社后来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出版社,在第一批评出的15个优秀出版社中,名列第二。
3.编辑出版两部巨著
胡乔木视野非常开阔。许多工作总是从整个国家社会科学事业以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眼,不局限于社会科学院。最为突出的事例,也是胡乔木对中国社会科学事业乃至中华民族科学文化事业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出版和倡议编辑出版《当代中国丛书》,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树立了两座巍峨的丰碑。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之初,胡乔木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时,就曾有人建议出版中国百科全书;20世纪50年代中拟定科学文化发展十二年规划,曾把编辑出版百科全书列入规划,均未实现。胡乔木1978年1月11日在社科院制订科研计划和规划的动员会上,不无遗憾地说,“我们没有百科全书,也没有各科的大辞典、各科的百科全书”。他向所有北京各单位从事社会科学的同志呼吁,要依靠集体力量改变这种状况。随后,胡乔木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情况反映》特刊刊载姜椿芳写的《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把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列为重要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反映。胡乔木认为,编辑出版我国的百科全书,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全面系统地介绍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振兴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确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项基本建议。胡乔木首先向邓小平作了汇报。邓小平赞成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并要求在老一辈专家学者还健在的时候着手编写。1978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即同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联名向中共中央宣传部并党中央呈送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没过几天,党中央主席和几位副主席都圈阅同意。报告于当月获得批准,并成立了以胡乔木为主任,周培源、严济慈、陈翰笙、于光远、周扬为副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以姜椿芳为总编辑的具体负责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及上海分社。
1978年7月,胡乔木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的筹备工作会议。会议鲜明地提出: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要恢复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传统,不搞政治挂帅那一套,要为客观介绍中外古今知识的专家学者撑腰。这一编辑思想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方针奠定了政治基础。1979年年初,胡乔木审定了全书的编辑方针,明确规定:“全书编辑工作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介绍文化科学知识时,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对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应反映各家学说。”“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不论其大小和政治制度如何”,“中外古今人物……凡历史上有影响,学术上有成就的人物,不论其政治地位和政治观点如何,都应有适当的介绍”。胡乔木确定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编撰方针,推动了知识界的思想解放,激发了我国专家学者为振兴中国科学文化而编撰好大百科全书的高昂热情。
作为大百科全书的总编委主任,胡乔木在全书总体设计、编撰队伍组织和编写质量保证这三个关键环节上,奉献了他的才学、智慧和力量,显示了旷世少见的通才的卓识,保证了这部百科全书的质量,使它确实代表了我国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在百科全书的总体设计上,首先碰到的一个难题是:全书按学科分类分卷编辑出版,还是依国际通行的做法按全书条目字母顺序编排出版?胡乔木在1978年冬主持召开全书总编委会主任、副主任会议进行讨论。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作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的决策。关于怎样分类,他指出,“百科全书的分类与科学分类有不同,编辑部可以多搞几个其他国家百科全书分类材料,经过我们的编辑实践再来讨论”。1980年,胡乔木亲自改定《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前言”,对总体设计上第一版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的缘由作了精辟的说明:“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编辑工作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由于读书界的迫切要求,不能等待各门学科的资料搜集得比较齐全之后再行编辑出版,也不能等待各学科的全部条目编写完成之后,按照条目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混合成全书,只能按门类分别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分头编写,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即编成一个学科(一卷或数卷)就出版一个学科分卷,使全书陆续问世。”实践证明,这样的总体设计是切合实际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全书的编撰工作很快全面展开。80年代中期,各学科卷纷纷上马。由于学科分类没有完全定型,随之出现了学科卷设置不断膨胀以及学科卷内知识门类划分不均衡的问题。胡乔木发现后,即于1986年夏及时提出:“改变原定出版80卷和1989年出齐的计划”,“原有的某些专业卷可以自成某专业的百科全书,以免大百科过于庞杂,不能保证全书的应有体例和质量水平”。1987年2月27日,胡乔木又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提交了《关于改进大百科全书工作的请示报告》,提出“大百科全书事关国家科学水平和政治荣誉”,要“全力保证质量”;在工作安排上,要“进一步压缩卷数”,“放慢速度”,“预定1993年出齐,作为全书的第一版”。为保证全书质量,胡乔木还就加强编辑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党中央、国务院3月初即批准了这个报告,从而进一步解决了大百科全书按学科分类设卷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大百科全书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规划和质量目标,推动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质量管理的实现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形成。
关于编撰队伍的组织,胡乔木确定:全书设总编委会;学科分卷设分编委会;学科分支,必要时设分支的编写组。他抓住问题的关键,指出:“主要是找人。”为此,他直接过问,花了不少精力。总编委会的21位副主任都是他亲自找的。对于总编委会委员,他明确提出标准:“凡学术上真正有建树,有见解的,或者虽然没有著作,确实是桃李满天下的人,可以为总编委会委员。”经过遴选,总编委会由110位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各学科分编委会的人选,也都由各该学科在国内以至国际享有威望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有的学科胡乔木亲自出面聘请。1984年“语言文字”卷分编委会组建时,胡乔木亲自写信给语言学家李荣、朱德熙,说:“此书不同寻常,如它的编委会不能反映出中国各学科的学术水平,有则不如无。你们两位当然不能参与编辑事务,但重要条目的拟定和内容的审定,终须相烦,这关系到国家学术荣誉。想你们两位出于爱国的责任心,是决然不会推却的。”参加各学科分编委会的专家学者总计达二千余人,可以说囊括了中国一代文化科学的精英。
对于百科全书的编撰质量,胡乔木也提出明确的要求:“全书有关中国方面的内容应当力求准确、公允、可信;外国方面的内容要力求不出错误。实现这一编写要求,既要全书的条目编撰者具有权威性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又要全书编辑人员具有知识水平和高度责任心。”至于条目编撰者的选择,胡乔木提出了“由最合适的人撰写最合适的条目”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全书每个条目都请对这一条目最有研究的专家学者撰写。先后参加撰稿的有2.2万名专家学者。确保了百科全书的高质量和权威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收近8万个条目,释文约1.2亿字,内容包涵古今中外各个学科的知识。胡乔木通过对一些条目的修改、把关,从敏感的政治性问题的处理,到知识性问题的表述,编写体例的把握,以至用词造句上的问题,都作出具体的指导。他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大家作出了示范。他那渊博的学识,灵敏的才思,准确、简练的文字,没有人不由衷地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