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6100000018

第18章 古代刑法知识

【刑法】即惩罚罪犯的法律。我国古代刑法已无成文可考,春秋时郑国有《刑书》,晋国有《刑鼎》;战国时魏国李悝(kuī)著《法经》六篇,都已失传。商鞅辅佐秦国,改法为律。汉代萧何作律《九章》。三国时魏国删简汉代法律,制定新律十八篇。自晋代至南北朝,有增有减。唐代,撰成《唐律》十二篇,条例更加缜密。后来,宋代的《刑统》,元代的《元律》,明代的《大明律》,清代的《大清律》,大体都未超出《唐律》的范围。如《窦娥冤》:“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刑罚】古代刑与罚有区别,刑指肉刑、死刑;罚指以金钱赎罪。后来,泛指对罪犯实行惩罚的强制方法。《明史·刑法志》:“赎罪之法,明初尝纳铜,成化间纳马。”又:“刑罚者,惩恶之药石也。”

【五刑】古代的五种刑法。其内容,历代有所区别。商、周时,指墨、劓、剕、宫、大辟等五种刑罚。《国语·鲁语上》记载,以甲兵、斧钺、刀锯、钻笮(zuó)、鞭扑为五刑。《汉书·刑法志》将“钻笮”改为“钻凿”。《后汉书·崔骃传》附崔寔《政论》:“昔高祖令萧何作九章之律,有夷三族之令,黥、劓、斩趾、断舌、枭首,故谓之具五刑。”唐代有笞、杖、徒、流、死五刑。明、清时相承沿用唐律。

【五毒】古代五种酷刑。《后汉书·陈禅传》:“笞掠无箅,五毒毕加。”五毒,指身及四肢备受楚毒。有的说指鞭、箠(棰)、灼、徽、纆为五毒。《明史·刑法志》记:“全刑者曰械,曰镣,曰棍,曰拶,曰夹棍。五毒备具,呼謈(bó)声沸然,血肉溃烂,宛转求死不得。”

【墨刑】五刑之一。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涂以墨,作惩罚标记,以惩治罪轻者。《尚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孔传》:“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另,墨刑,又名“黥(qíng)”。如《孙膑》:“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此外,墨刑也称为刀墨、刺字或刺配等。

【发配】即“充军”,把罪犯发配到军内或官办作坊、盐亭服劳役。如《狱中杂记》:“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劓(yì)刑】五刑之一,割掉鼻子。大约始于商代。如《史记·商君列传》:“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剕(fèi)刑】五刑之一,断足之刑。《尚书·吕刑》:“剕罚之属五百。”

【宫刑】五刑之一,是残害男子生殖器,破坏妇女生殖机能(一说将妇女禁闭于宫中)的刑罚。始于商、周时期。最初是用来惩罚“淫罪”,后来也适用于所谓谋反、叛逆等罪。也称为“腐刑”。如《尚书·吕刑》:“宫辟疑赦。”《孔传》:“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又,司马迁曾受宫刑。另外,宫刑又名“椓(zhuó)”。

【大辟】五刑之一,是砍头之刑。在商、周、春秋、战国时,是死刑的通称。如《狱中杂记》:“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笞刑】指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敲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定为五刑之一,沿用至清代。《明史·刑法志》记:“笞刑五,自一十至五十;每十为一等加减。”

【杖刑】指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见《明史·刑法志》记:“杖刑五,自六十至一百;每十为一等加减。”如《促织》:“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另,杖刑也称“箠(chuí)”。

【徒刑】即拘禁迫使犯人服劳役。五代后周时,有徒刑之名,隋代定为五刑之一,历代相沿,但刑等、刑期各有不同。明、清两代沿袭唐时制度。《明史·刑法志》记:“徒刑五,徒一年杖六十,一年半杖七十,二年杖八十,二年半杖九十,三年杖一百;每杖十及徒半年为一等加减。”

【流刑】即将罪犯遣送到边远地区服劳役。此刑始于秦、汉时代,隋朝时定为五刑之一,沿用至清代。《明史·刑法志》记:“流刑三,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皆杖一百;每五百里为一等加减。”

【刖(yuè)刑】是砍掉脚的刑罚。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再如《韩非子·和氏》:“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膑(bìn)刑】是剔去膝盖骨的刑罚。如《汉书·司马迁传》中云:“孙子膑腿。”

【刵(èr)】是割耳朵的酷刑。《尚书·康浩》:“无或劓刵人。”

【烹】是用鼎镬煮杀犯人的酷刑。如《国策·齐策》:“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又,烹,也名“汤镬”,汤,即滚水;镬,即无足大鼎。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车裂】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轘(huán)”或“轘裂”,俗称“五马分尸”。如《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车裂商君。”

【凌迟】最残酷的一种死刑。《宋史·刑法志》记:“凌迟者,先断其支(肢)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抉,割断;吭,咽喉。唐代最重的刑只是斩首,到五代才开始在刑法外设立凌迟一条。宋代大狱,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正式列入刑法。明、清时沿用。也作“陵迟”,俗称“剐刑”。如《水浒传》二十七回:“(王婆)唆令男女故失人伦,拟合凌迟处死。……武松带上行枷,看剐了王婆。”又如《元曲选·窦娥冤》:“合拟凌迟,押赴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

【弃市】即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语出《礼记·王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秦、汉、魏、晋极为流行。隋、唐以后虽无此刑类,却执行死刑,多用弃市。

【枭(xiāo)首】是斩首高悬于木上以示众的一种刑罚。秦代已使用。汉初为五刑之一。历代沿用。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九年)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

【戮尸】为惩罚死者生前的行为,挖坟开棺,斩戮尸体。如《晋书·王敦传》:“有司议曰:‘王敦滔天作道,有无君之心,宜依崔杼、王凌故事,剖棺戮尸,以彰元恶。’”

【族诛】一人“犯罪”,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叫“族诛”。也称为“族”,即族灭之意。古有灭三族、灭九族之刑法。《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法初有三族之罪。”三族,即父母、兄弟、妻子,一说指父族、母族、妻族。后世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明朝的方孝孺被永乐皇帝诛灭十族,共杀八百七十余人。这是专制时代最残酷的刑法。

【桎(zhì)】用来拘束犯罪者两脚的刑具。《周礼·秋官·掌囚》记:“凡囚者,上罪梏拲(gǒng)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郑玄注:“在手曰梏,在足曰桎。”又,“拲者,两手共一木也。”

【梏(gù)】木制的用来拘束犯罪人的手铐。如《狱中杂记》:“主梏扑者亦然。”这里“梏”作动词,是戴手铐的意思。

【械】是桎、梏的总称。即指脚镣、手铐之类拘系犯人的刑具。如《狱中杂记》:“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械系”即拘系犯人,使其不得自由。

【枷】指加在犯人颈项上的刑具。《隋书·刑法志》:“凡死罪枷而拲,流罪枷而梏。”也指上枷。如《窦娥冤》:“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杻(chǒu)】即手铐。《旧唐书·刑法志》:“系囚之具,有枷、杻、钳、锁,皆有长短广狭之制,量罪轻重,节级用之。”

【拶(zǎn)指】简称“拶”。指用绳子穿五根小木棍,套入手指用力收紧。所用刑具叫做“拶”或“拶子”。如《二刻拍案惊奇》:“就用严刑拷他,讨拶来拶指。”

【立枷】明代用木棍制成笼子,笼顶开有圆孔,套在颈部,使人昼夜直立,以致疲劳过度而死;或在套枷时,脚下垫以物件,套完后抽去垫物,使人悬空致死。清代沿用。俗称为“站笼”。《明史·刑法志》记:“自刘瑾创立枷,锦衣狱常用之。”

【斧钺(yuè)】是执行斩刑用的刑具。原为两种兵器。《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

【荆】本为灌木名,常用其枝条做成刑杖,也称“荆杖”。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请罪。”

【笞】刑具。多用竹板、荆条制成。《明史·刑法志》记:“笞,大头径二分七厘,小头减一分。”又“以荆条为之”,“长三尺五寸”。

【钻(zuàn)】刑具。《汉书·刑法志》记:“其次用钻凿。”颜师古注:“钻,钻去其髌骨也。”

【镣】加在脚上的刑具。《明史。刑法志》记:“镣,铁连环之以絷(zhí)足,徒者带以输作,重三斤。”

【锧(zhì)】刑具。腰斩时所用的垫座。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锧)请罪,则幸得脱矣。”

【木驴】刑具。乃装有轮轴的木架。在执行死刑之前,把

罪人钉在木架上,游街示众,最后处死。如《水浒传》二十七回:“便把这婆子推上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字:‘剐!’上坐,下抬。”

【十恶】古代刑律指十种最严重的罪行名目。汉代以后,出现“不道”、“不敬”等罪名。北齐有“重罪十条”,但无十恶的名称。隋代开皇年间,正式以十恶罪名规定入法典。唐代沿袭,以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为十恶。以后历代刑律也都相承沿用。《明史·刑法志》记:“十恶及故犯者不赦。”

【三法司】明代全国高级司法机构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明史·刑法志》记:“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朝(cháo)审】明、清时复审京城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明代,每年霜降以后,定期将法司在押的重囚引到承天门外,三法司会同五府九卿衙门并锦衣卫各堂上官以及科道官逐一审录,称为“朝审”。清时仿效明制,为标榜其“慎刑”,笼络人心,也规定每年霜降以后,刑部将已判处死刑尚未执行的案件,会同大理寺等机关集中审查,并按违犯的程度,分列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后加“留养承祀”类),上报皇帝裁决。

【秋审】是清代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因在每年秋季举行而得名。为标榜“慎刑”,规定各省在秋季之前,将平时判处死刑并未立即执行的案件,按照违犯的程度,分列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后加“留养承祀”类)上报刑部,经刑部会同大理寺等部门集中审核后,奏请皇帝裁决。如《狱中杂记》:“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勾决】是一种执行死刑的司法程序。清代,各地将判死刑的案件申报刑部,由刑部转奏皇帝核定,有着令监侯的,即收监等下年刑部秋审后再行处理。秋审时,刑部复审以后,把维持原判者的名单送请皇帝决定,凡是已经勾去的,立即发“勾决”咨文通知有关地方执行死刑。至于本来关在刑部监狱中听候处刑的罪犯,则在六部九卿合勘的朝审以后,同样处理。简称之为“勾”。如《狱中杂记》:“每岁大决,勾者十三四,留者十六七。”

【刽子】即执行斩刑的人。也称“刽子手”。如《窦娥冤》:“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又如司马光《涑水纪闻》:“因召刽子,令每日执剑待命于庭下。”

同类推荐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花雨满天

    花雨满天

    季羡林先生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在此过程中参悟到许多佛家思想的精髓——人一死就是涅槃,不用苦苦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斯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佛教研究的经典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佛教研究;第二辑,佛教与文学;第三辑,佛教人物。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本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论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表现。作者蒙台梭利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教育理念。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智力、运动、工作、节奏、行走、秩序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敏感期。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热门推荐
  • 想死也麻烦

    想死也麻烦

    我,因为一次意外送了小命~可万万没想到~死了投胎还那么麻烦,真是不能让人家安安静静的当个鬼了啊~那个啥?简介啥的这么短行吗?好吧,我就再说几句好话凑凑字吧。那个啥.......嗯,这本书可好看了。是一部可遇也可求的不正经文学(注意:内容灰常严肃,相当严肃,老严肃了。)嗯哪,就这样吧。
  • 浮云诀

    浮云诀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所谓的修真等级,只要有心,哪怕是凡人,亦能铭绘传奇。三位主角用他们各自不同的身世与经历,在这个看似平静,实则纷乱的江湖中描绘着人世百态。初尝世方的青衣少年,在江湖情仇中苦苦挣扎,最终候得良人,归隐山林,却逃不脱宿命的枷锁;衣食无忧的纨绔子弟,在一场阴谋中家破人亡,流落江湖,人生路就此发生改变,走上了人世的最巅峰;魔教杀手,卧底正道剑派,看到了一段别样的人生,最终得到了灵魂的救赎,然而挽不回走远的人心。第一卷,侧重言情,节奏平缓;第二卷,江湖浪涛汹涌,正魔纷争不断;第三卷,几段传奇,最终落下帷幕。
  • 昨日王者

    昨日王者

    我不知道你的岁月中有没有存在过热血青春的画面年少轻狂有如何
  • 神之界九主

    神之界九主

    一个不知虚幻还是现实的世界,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隐藏着的灵魂。也许是一个温柔的人,变成了一个暴虐成性的恶魔;也许是一个懦弱的人,成为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一场不知真假的游戏进行着,如果是你在这个世界,你会怎么做?
  • 念破混沌

    念破混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尽有种族人人皆有意念术,可废柴主角却迟迟不能觉醒,在意外掉落悬崖后在三年前重生,他是否能改变命运,斩破阻碍,直捣宇宙
  • exo之女配逆袭go

    exo之女配逆袭go

    鹿妍正在吐槽这女配怎么那么傻,#π&*<>%/{*#}……然后出现一道红光。然后我们亲爱的鹿妍就穿越了,穿越就算了,还带了个系统,带系统就算了,还穿越成女配,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鹏振余风激万世:李白

    本书为“大唐才子系列”中的一本,评述了实现李白豪放洒脱却又坎坷悲情的一生,书中结合他的诗作,为读者展现了少年意气风发,追求梦想,游历名山大川,广结好友,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狂放不羁,官场失利,报国无门,客死他乡的过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当代人的感慨和反思,不失为一本可读性强的通俗读物。
  • 血脉大陆之皇族兴起

    血脉大陆之皇族兴起

    传送炎黄两帝曾大战蚩尤,留下千古神话并成皇立世,后又由各种氏族所取代,那么他们的后族还能再现曾经的辉煌么?
  • 史上最菜穿越者

    史上最菜穿越者

    小扑街方云只想安静地写小说,未曾想也有撞大运的一天,居然获得了穿越的能力。从此,坑日战场上给小鬼子背后来一枪,历史的车轮给狠狠踹一脚,武侠世界里体会快意恩仇,仙侠玄幻中寻宝问道,灵异世界……好吧,我能说我怕鬼吗只可惜,便宜没好货,更何况是天上掉下的不要钱的馅饼获得的宝物居然不能带到现实世界?辛苦修炼的功力也将化为乌有?就连关键的记忆也不能带走?那我穿越还有什么意义!吃饱了撑的!什么,我在各个世界的所作所为都被写成了小说,发表小说,获得读者认可将会获得兑换点,兑换本就应该属于我的东西。世界太复杂,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写小说,呜呜(无限流、文娱向)
  • ballads lyrics and poems of old france

    ballads lyrics and poems of old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