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5800000002

第2章

冬至刚过没几天,那场雪就来了,纷飞好几天不止。

自下雪起,关庄镇里就没人见过张和尚露面。这日清晨,刘胜冒雪喊了几个人去了张和尚在洞沟村后山栖身的破窑洞,只见张和尚一身破旧单衣,蜷缩在窑洞的土炕上硬邦邦的,也不知死了几日了。

站在雪地里,刘胜跺着脚给我打电话:晓风,电话咋的一直占线啊!给谁打呢?

一大早来上班,有几个事情都推掉了,只是反复拨打雪梅的电话,但她就是不接。婚后的日子不好不坏,磨合着有了孩子,她却突然提出离婚,并且如此坚决,甚至不再给我解释的机会。

心烦意乱,刘胜的电话进来让我得以喘息,无奈的心境,喃喃自语:先放放吧,缓缓,她冷静了再沟通。

随即就把坏心情迁怒给这位我最好的朋友:我给谁打电话都得给你汇报汇报啊!

刘胜有点莫名其妙,但仍旧是大嗓门:张和尚死了!

打了个冷战:啊!怎么死的?啥时候死的?

电话里听见刘胜吸溜鼻涕,话音里还有风吹的刺啦声响:下雪前我还把你捎回来的烟给他送了,当时好好的,还笑嘻嘻地撕开一条让我抽呢。最近镇里没人办红白事,也就没人找他,没承想说没就没了。好在山里没狼了,那孔破窑洞也跑风漏气的像冰窟,老鼠估计都嫌冷,要不他的尸骨早被啃干净了。

放下刘胜的电话,我点了根烟抽了两口,张和尚好像笑嘻嘻地摸着脑袋就站在跟前。不由叹了一口气:他一辈子的选择是啥呢,既没有身不由己,也无所谓咎由自取,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就这样过去了。

胡思乱想间,突然想起个事情,马上拨通胡如山手机开门见山:胡厅长,张和尚,就是张大师死了,我准备回去打发,您呢?

那边没有丝毫犹豫:我跟你一起!现在走?

咬咬嘴唇:是,我怕下雪路上不好走。

胡如山没有思考:那行!二十分钟你下楼,我过去接你吧。

放下电话,叹口气关电脑锁门。

路上我跟刘胜通了几个电话,一一安排张和尚的后事如何处理。

由于山路全是积雪,车到关庄镇就无法再前行。刘胜在忙活,我跟胡如山就到刘利明的医院食堂简单吃了口饭。饭后我们赶到村口,刘胜领了一帮人已经在那儿“捆绑”棺材,我们站在一边看,刘胜走过来:哈哈,给和尚买了全套的寿衣,估计他这辈子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呢。

胡如山喊司机拿过包,坚持要付棺材及寿衣的钱,刘胜推辞,但我开口:由了他——这是他几年前对张和尚的承诺。

积雪都过了脚脖子,十里山路,刚开始大家还走着聊着,一半路不到均不再说话,专心走路。退耕还林后,县里怕车上去,就用推土机把当年我费劲巴拉修好的路一截截挖断,一个个大坑就是晴天也不好走。

个个气喘吁吁连滚带爬的,尤其是抬着棺材,放下溜到坑里,再推上去,大家伙叫苦不迭。就要到山嘴的时候,又是个大坑,小伙子们如法炮制,放下棺材先下去几个,再把棺材推到坑边溜下去。

我站在边上喘着气,接过刘胜递过来的烟,有些歉意地对他说早上电话是给孩子的母亲说事情,搞得心情不好。刘胜拍着我肩膀:你们啊,整天吵闹不休,黏黏糊糊,要不分利索,要不就对付着过!

我抽口烟叹气:说的也是,但孩子两头都不舍,没办法利索啊!

刘胜突然奇怪地看着我:最后一次见张和尚,就是去送烟的时候,他说起你。原话是——我和尚一辈子大事不骗人,但晓风这娃我骗过,他知道了还对我这么好。他说这啥意思啊?

看棺材已经过了坑,我摇头叹气:不说这个了,走吧!

胡如山在旁边接了句话:孙处长,这就是咱当年凑钱修的路吧?物是人非啊!

点着头,看着不远处的山村,破败的房子、倒塌的窑洞在白雪映照下越发的凄凉,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已经荒无人烟,张和尚的死真正给这里画了句号。

默默穿过村子,路过鹰眼泉,发现枯涸几年的泉眼又有水气冒出,刘胜说去年夏天泉水恢复了,只是时断时续的。

没心思琢磨这个,我们一行个个满头大汗才走到张和尚栖身的窑洞前。天已擦黑,好在白雪皑皑有些亮光。我跟胡如山走进窑洞,远远看了眼已经发黑的张和尚,无悲无泪,弯腰点根烟放到他炕头就退出来。早已等候在窑洞门口的原洞沟村十几个人拥进去,七手八脚给张和尚套上衣服,盖板钉棺。

人群退到一个山坡后,几个后生爬到窑洞上的山崖,将埋好的炸药点燃,一声沉闷的声响后,山石乱土夹杂着白雪滚落,很快将窑洞掩埋不见。

张和尚生前有话:死后不管谁打发,不进祖坟,死哪儿埋哪儿!

待尘土雪屑落尽,胡如山上前点响一串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中,夜幕沉沉。

返回关庄镇路上,听跟刘胜一起来的一帮人议论:这个败家子死得风光着呢,一个厅长一个处长亲自给送终……

胡如山估计也听懂了这几句方言,他拍拍我肩膀发自内心的感伤:张大师真是传奇啊,只是他为何把自己过成这样,也太凄凉了!

我没答话,回头看着山村的方向,只有山的轮廓隐隐,张和尚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山头:和尚我这样多自在啊!

进了关庄镇天已漆黑,刘胜在村口拉开一直夹在胳肢窝的包,去打发张和尚的人围上来依次接过一张百元钞,然后跟我打个招呼就散去了。

胡如山问为啥发钱,刘胜笑着回答:工钱啊。

胡如山看我一眼:不都是原来你们村的人吗?

我还没想咋解释呢,刘胜快人快语:好我的大厅长啊,现在还管哪个村呢,用人都要给钱的。

胡如山示意司机点钱还给刘胜,我拦住:胡厅长,这个真不用您出了,我跟刘胜也应该出点的。

刘胜跟刘利明陪着我们到了县城,然后径直走到一个当地特色的饭店,炸面坨、小米捞面条、野菜——胡厅长吃得很舒服,我没胃口只是简单喝了碗小米捞面条,酒倒是没少喝,但越喝越清醒似的。

饭后已是晚上十点,本想回家见见父母再走,但出饭店看天又在飘舞雪花,怕高速封路,于是打电话给家里说了声就直接拐向去省城方向的路。

刘胜跟刘利明送我们到高速路口,我下车跟刘胜告别,胡如山也下车跟他打了个招呼。刘胜拉着胡如山的手:官身不自由!厅长闲了再来,我带您上山打兔子去!

胡如山答应着笑着又钻进车里,刘胜从车里拿过两条烟递给我:路上抽吧!你这来去匆匆家也不回,真有你的啊!我一会儿去家里看看!

觉着脸有点红,赶忙解释:马上要过年了,手头一堆事要处理。忙过这几天再回来吧。

想了想,我把手上的烟又递过去:你把这烟给我爸吧!

刘利明在旁边伸手给我推回来:孙老师抽烟还用你管啊!走吧走吧,一会儿真封了路呀!

车子上了高速,天已经黑透。我递根烟给胡如山,他接过点着好奇地问:孙处长,张大师说骗过你,怎么回事啊?

我苦笑了下,深深吸一口烟:走到今天,我的努力都跟他的一句话有关系吧,但这句话本来是我父母的意思,只是强求他用算命的形式告诉了我。

胡如山更加纳闷:大师告诉你啥了?

看着缭绕在车厢的烟雾,我告诉胡如山,张和尚给我算命是在我就要读小学的前一天,三十年了,那个场景历历在目。

张和尚说我肯定是“吃公家饭”的!

胡如山似懂非懂:“吃公家饭”?就是“农转非”吧?

我把车窗户开个缝隙,一股冷空气刺进来,唰唰的风声里我把烟头塞出去,看着火星四溅在玻璃窗外,瞬间不见:算是吧!但好像对我而言,比这个还要多很多的内涵!

说到这里,我拍拍胡如山的手:厅长老哥哥,一路闲着也无事,我给您好好讲讲张和尚吧,就是您说的大师。

一路到省城的三个多小时,我跟胡如山话题就是张和尚,依旧没有悲伤甚至连同情都不用,淡淡地讲着,从我听到关于张和尚的故事,还有我自己看到的知道的张和尚的故事。

张和尚本名张勤,无子无女,娶过俩老婆都被他打跑了,一辈子最大的功绩是将偌大一份家业折腾到一点不剩,尤其是他将放祖宗牌位的檀香木小阁楼换回两口袋小麦的举动,在三乡五里广为流传——生子如张勤,不如无后人!

我和张和尚都出生在张家沟,且都是在张家宅院。高中时查地图,我才知道故乡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太行山,确切说是太行山脉南段的尾巴上。

上世纪初,一部分山东、河南省逃难过来的人,见这里荒山野坡的,可以开荒地,气候也还不错,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陆续有亲戚啊老乡来投奔,一家带一家,逐渐成了三洞五沟八个小自然村,土改时统一要设一个行政村,当时的土改队长——就是刘胜的父亲,掐头留尾,取名洞沟村,延续至今。

所谓三洞五沟就是刘家洞、陈家洞、马家洞,杏林沟、桃林沟、核桃沟、李子沟、张家沟,这些名字由来更简单——刘家逃难到这里占了个沟开荒地,刚来找个破山洞栖身,随后开出地来糊口,再找个相对平坦的坡坡挖窑洞,围起院子,逐渐成个家的样子。后来的见刘家占了这条沟就说,那是人家刘家的窑洞,咱去另一条沟吧。而杏林沟、桃林沟等地方因原本就有大量的野杏树、野桃树而得名。

三洞五沟中,张家沟最靠近关庄镇,历史也最长,也是名正言顺张家的沟——好像是从道光年间整条沟就都属于张家了。张家沟地势相对平坦,梯田林立,有泉有林,当年张家是关庄镇的大户,张和尚的祖爷爷跟兄弟们不和,自己分家到这里。

历时百余年,到张和尚父亲手里,他们家在半坡修的宅院已经达到上下七层,层层有院,院内有窑洞有瓦房,上下相连,石道平宽能跑马过车。院墙又高又长,全是大青石堆砌,厚重结实。

那年我带一帮朋友回去,胡如山指着张家高墙上面的一个个坑问是什么,刘胜拉过人群里的张和尚让他说,张和尚接过胡如山的烟,等点着了才满不在乎地说:日本人的小钢炮轰的呗——当年八路军在这里临时征用当医院,日本人围过来打了半天打不进来,好不容易把大门炸了窜进来,八路军早从后门出去沿后沟跑远了。

我和张和尚都出生在正月里,也都是凌晨时分,不同的是张和尚出生时,张家灯火通明,所有长工、短工、佣人、老妈子都守候一夜,附近有名的接生婆请了好几个,还有个云游和尚坐在他家客厅慢慢啜着茶,间或诵会儿经。

听我母亲讲,生我时难产差点要了她的命,当时在场的只有我奶奶,我父亲连夜去关庄镇请来医生,我才算呱呱落地,这时父亲才发现自己只穿了一只鞋来回跑了二十里,没穿鞋的脚被山石扎得到处是血。

最不同的是张和尚十多岁就开始变卖家产,等到三十多岁就孑然一身,光棍出门搬到山后一孔废弃的破窑洞。而我三十多岁领了一帮有钱的朋友回来,随后将关庄镇到张家沟的路拓宽铺了油——这是张家一百多年都没做成的事情。

那是我最风光的一次衣锦还乡,当时刘胜的父亲还活着,尽管已经很迟钝,但断断续续说的话让我得意很久——你晓风是咱三洞五沟最有出息的一个了。

那晚的篝火将张家院子上下照得通红,洞沟村一半多村民从三洞五沟赶来,盛况空前。

张家财富越积越多,但香火一直不旺。张和尚的父亲三代单传,娶了三房太太折腾了二十年,直到四十岁二房才有了张和尚——据张和尚自己讲,这得益于那个游方和尚,所以自己的小名就叫和尚。村里有文化的不多,知道他大名张勤的更少了,所以除了私塾先生,张和尚这个名字被一直叫到死——说来可笑,张和尚最著名的口头禅就是“和尚我”。

后来张和尚的三妈又生了个儿子,取名张俭。张和尚的爹给俩儿子取名勤俭,意欲一清二楚,但这俩宝贝叫勤的懒惰出格,叫俭的奢侈成性——好在张俭不到二十就被抓了壮丁,后来不知道死在哪个战场了,要不张家破败会提前十几年——张和尚说自己弟弟是死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是烈士。理由是他在县里的烈士陵园纪念碑上找到“张俭”的名字了。村里人不信:那你咋不申请烈士家属补助呢?张和尚嘻嘻笑了:死的是我弟弟,又不是我。

我记事时,那个游方和尚还来过张家沟,印象中是个高大的人,一身灰布衣服,手持佛珠,面带慈祥。这个游方和尚来后必住张和尚“家”——跟其同吃同住,要知道张和尚住的窑洞一贫如洗不说,那个脏啊,有次上山割草下大雨,我曾捏着鼻子进过那孔窑洞,但很快就淋着雨跑回家——烟熏火燎的黑灰布满窑洞,土炕上有床你分不出是草还是棉絮拧巴在一起的被子,枕头上的脑油刮下来有二斤……

张和尚的由来是他自己讲的,我是亲耳听到的。

一到饭点,张和尚就拿着自己那个铜马勺窜到一家等饭吃,说起来这个人不偷不摸,也从不开口要。进你家后,拿起扫帚就扫院子,如果这家有孩子就说:来,和尚我给娃讲个故事。其实扫院子也就比画那么几下,故事也往往讲一半饭就熟了——他是闻着味来的,然后把那马勺伸到锅跟前,山里人善良且都习惯了,几乎没人骂过他,也都是先给他舀上,张和尚连个谢谢都不说,端上就走。

张和尚每天换一家,穷的富的,吃好吃坏给多给少都这样——几十年就这么活着,大家也早已习以为常。

同类推荐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4)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国家盾牌

    国家盾牌

    西南是大陆最后被解放的地区之一,国民党保密局曾有计划地在当地潜伏了大批特务,并在解放初期,不断向该地区空投特务。伯都的《国家盾牌》以1953年秋,发生在西南康城地区的一个普通农村女青年失踪的案件为导线,将侦查员们发现的特务活动的蛛丝马迹串联起来,展开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反特故事。
  •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本书还收录了茨威格其他的几篇有名的小说,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末文学家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正式成书于明天启七年(1627),尚友堂书坊于翌年(1628)刊行,与作者的另一部《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其题材大多取自前人,共有短篇小说四十篇。它以通俗简练的语言,曲折起伏、扑朔迷离又合乎情理的情节,细致入微的人物内心、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呈现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贰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等。该书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经典宝库之一。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女王大人:帝尊的试药小魔妻

    女王大人:帝尊的试药小魔妻

    她被天界上仙所害落下凡尘,元神受损被爱药成痴的他所救,他娶她试药炼丹,仙界仙君意图不轨,三界大乱,群魔出动。她是魔界统领群魔的王,魑魅魍魉在侧,麒麟为骑,九尾狐为宠,誓要杀尽道貌岸然的三界正道,他是守护仙界上古卷轴的仙君帝尊,所有的一切都早已成为定局,仙与魔,爱与恨痴缠不休,当繁华落尽,一切尘归于土,她是快意恩仇的当她的魔界之王,还是与天界争夺他这个上古帝尊?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杀戮戒

    杀戮戒

    魔戒降临,引动乱世纷争,一场跨界之战,由此拉开序幕.....
  • 武神遮天

    武神遮天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代武圣为救红颜解体重生,强势重生少年时代,前世屈辱挫折统统踩在脚下,权势、地位、美女纷至踏来,重返武道巅峰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不求天命

    不求天命

    一个不屈服命运的声音,向天发出。刺破苍穹,逆天而行,破天改命。他被煞气所入侵,但是无上神灵的传人。心有邪,但不从于邪。不愿堕入无边地狱。努力修行,步入神道,破除煞气,改变命运。
  • TFBOYS之那年苦涩

    TFBOYS之那年苦涩

    他们相遇相知,以前的种种犹如洪水般蔓延而来,苏晓樱记起了属于他们之间的甜蜜,转眼间又要与他们分别,这段情该何去何从?
  • 一眼一世一流年

    一眼一世一流年

    你是否有过喜欢上一个人,却不敢告诉他/她?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么一个人,却只敢偷偷的关注他/她?背后你想了各种向他/她告白的场景,见到他/她的时候就什么都说不出口了。看到他/她的时候,很紧张,很兴奋,很想让对方也看到自己?听到关于他/她的消息,会激动,会担心,也会羡慕知道的人;见到他/她的时候,会害怕,会惊慌,会在想自己今天穿的对不对,是否有一个干净清爽完美的状态。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那就跟着本宝宝的笔尖一起看看我们的男女主角,是如何在暗恋和相处中,一点点的走下去的,是在一起了,还是没有呢?
  • 兵王

    兵王

    叶琛退伍回家本想过安稳平淡的日子,却不曾想意外连连,发生的所有一切让他根本谈不上平淡生活。昔日所在特战对的创始人找到他,让他为信仰而战。为了信仰叶琛无法拒绝,义无反顾,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一次又一次的热血,铁血男儿也可柔情似水。男儿有所为有所不为,叶琛为了信仰永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