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5600000018

第18章 尾曲 对石油女子钻井队历史的思考

本书记录的是中国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事。20世纪70年代的十年,在中国是值得真实记录下来的十年,这十年国家发生了历史的转折,从噩梦中醒来,走向了新的历史时期。

历史的记忆是珍贵的。我个人和我所写的石油女子钻井队的年轻人对这十年记忆深刻,因为我们和国家历史的命运紧密相连。这十年是我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所有女钻工命运的转折。真实地记录这代人的历史记忆,保存最珍贵的史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从1970年3月23日世界上第一支女子石油钻井队成立,到今天整四十年了;那一年出生的孩子到今天也到了不惑之年。

从1979年4月吉林石油女子钻井队解散,到今天也三十年了。这个女子钻井队活了不到十年,便在世界上消失了。当年年轻的姑娘们,现在都做了奶奶、姥姥,为什么她们还会思念那个物质贫困生活艰苦的年月?

查中国石油史,说她是中国第一支石油女子钻井队是不大准确的。1958年“大跃进”的狂热年月,在新疆油田曾有过一个三八女子钻井队,是在一次打擂比武中宣布成立的,其成员主要是油田职工家属,1961年进入全民大饥饿时,这个井队便也解散。九年后便是我写的这个吉林石油女子钻井队的成立。之后,许多油田有了女子钻井队:1971年年底四川油田成立女子钻井队;1975年11月21日辽河石油勘探局成立女子钻井队;江汉油田、大庆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女子钻井队等相继成立。这些女子钻井队曾在1978年5月全国第二次工业学大庆会上比武挑战,要为寻找十个大庆奉献青春。然后到1979年,这些女子钻井队全部解体。她的成立与解体都不是偶然的,这是值得深思的历史现象。

我在1973年2月第一次到吉林油田女子钻井队生活,到今天也过去了三十七年时光。我又打开了尘封多年的记忆,找出当年的日记,重回当年的油田,再次与当年的女钻工们相逢。我从2009年3月开始重新采访,8月动笔写这部长篇纪实,到今年2月完成了全书的草稿。我写这部书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女子钻井队曾是石油战线上一颗闪亮的明星:在中共十次代表大会、十一次代表大会上,都有这个女队的代表;她的代表多次出席全国石油战线的大会;她被吉林省和石油部评为先进集体;全国石油系统的人都来这儿参观学习;《人民日报》发表了《石油工业战线上的“红色娘子军”——记一支油田女子钻井队》的报道,《人民画报》的封面上有女钻工的大照片;反映她们生活的长篇叙事诗和连环画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介绍到国外,发行几十万册遍布全国并改编成广播剧在全国各电台播放;电影《石油盛开大庆花》里有对她们事迹的记录……这颗闪亮的明星,只在祖国的天空上闪耀了九年零二十七天,便消失了。它成了历史天空中的一颗流星,一瞬间划破了天空,便悄无声息地陨落了。

面对着女子钻井队这个历史事物,我听到两种相反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七十年代,因为“文革”的影响,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石油工业的装备和钻井工艺技术与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石油,为了加快发展石油工业,根据“工业学大庆”号召,石油工业发扬大庆和铁人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多打井,多找油,人拉肩扛,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女子钻井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她是当时的时代产物,没有什么应该与不应该,个人无可选择。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当年的事物,就像我们没有资格批评我们的祖先竟然用石器去打猎,而不用猎枪,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就是那样。今天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在几代老石油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女子钻井队存在了九年,曾有200多名女青年在这支队伍里工作过。女子钻井队的辉煌不仅仅是钻了多少口井和有多少进尺,而是她连续几年创出了当时吉林油田钻井战线各项生产技术新指标,综合指标始终名列前茅,她的存在本身就起到一种激励、推动和示范作用。当年不服输的男队小伙子们你争我赶地追赶女队,形成一片火热的会战场面。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年那样繁重的体力劳动不存在了,女性为何不能继续从事这项职业呢?

另一种意见是从女子钻井队的解散结果看,当年成立女子钻井队本身就背离女性生理特点,不适合女性,这是那个艰苦奋斗年代的产物,用今天的眼光看,不是以人为本的表现。

1973年我来吉林石油女子钻井队生活,写出《钻塔上的青春》之时,是将这作为“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来歌颂的。对女子钻井队的历史,今天应如何看呢?它为何能够产生,为什么她们能创造出奇迹?女队解散了,但她们为我国钻出的330多口油井仍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国家出油,为国家加油;她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钻透地球18万米,相当于钻透了20多个珠穆朗玛峰!然而那时她们却没有因此得到物质财富,她们只取得了每人每月25元钱的工资。

我从1973年2月第一次到吉林油田女子钻井队,到1979年女队解散前,我一共6次去油田深入生活,我记录了她们当时的脚印,抒发了当时的情感;三十多年过去,我再次看到她们,听她们讲述历史,我仍然受到感动。我觉得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段历史都值得记录下来。但又不能不深刻地思考,所以这一年来写这部书的全过程是个反思的过程。

我不想用虚构的小说来表现,因为我认为当前最有价值的不应是仅给人一个好看的故事,而是给历史留下一个真实,留下历史的青春档案,这便是我决定写出这部纪实的原因。但如果只是记录当年的生活,不能引起今天的思考,对读者认识历史也便失去了意义。

记录下真实历史,是纪实作品的生命。如何挖真实,反映真实,不是简单地照相。我努力记录原生态,实际却并不容易。只有深入挖掘出人物内心的真实,才能表现出历史的真相。所有人物经历过这段历史,并不一定认识这段历史,这里也记录下所采访人物的历史思考。

三十多年后,我重新与女队人物的交谈,是一个共同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并没有完成,还要随着历史的思考而深入。

我思考女队为什么能产生,是不是当时特殊历史时代的产物,今天或以后永远不能产生了吗?女队是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写这女子钻井队的精神是不是会成为颂扬那段给中华民族造成灾难的历史呢?在彻底否定那段历史的同时,对女子钻井队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如何看待呢?那段历史在女队身上有哪些时代的烙印?

一个事物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它产生的必然性,有它的合理性。女子钻井队的产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知识青年下乡,她们没有经过苦难的磨炼,从学校直接走到油田来,这些女孩子能经受住这钻井的艰苦生活吗?她们有在农村吃苦的体验,而劳动一年却连回家的路费都挣不出来,她们便觉得能有铁饭碗每月得25元钱,便是幸福的工人生活了。她们能抽上来到油田便是高兴的事,成了“领导一切”的工人阶级的一员是人往高处走的追求。

那是个什么年月呢?

那是个政治激情燃烧的年月。她们胸怀世界,将钻井作为对世界革命做出贡献的伟大事业。我们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前途,将自己的命运和政治紧紧连在一起;政治统帅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斗私批修,让我们以想个人利益为耻,我们是党的一块砖,任党用来任党搬,以听从党的指挥为天职。那个时代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便是不断失去自我的过程;离开党的指挥而想个人利益的行为,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是要被批判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表现。入党是我们的最高追求目标。

我们用毛泽东语录作为我们行动的准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苦为荣,以怕苦为耻。相信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即以阶级斗争为纲,将自己的所有思想都和这阶级斗争相联系。特别注意意识形态上的阶级斗争。我们个人的思想如不合毛泽东提出的要求便是资产阶级对我们的争夺,就要按毛泽东思想去斗争。党领导一切,领导我们的一切身体行动和头脑里的思想。不讲人性,只要党性;因为人性属于资产阶级。

这就是当时我们一代人的理想,我们当时的思想。

当年女队的指导员曾文说:女队所创造的辉煌,来自于当时的政治思想。当这政治思想一旦放松,女队便走下坡路了。

女队的变化可以看做中国思想领域变化的缩影。让我们做一点解剖,做一点历史的思考。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原来宣传的东西也被粉碎。她们开始思考了。原来天真地相信的不是那么回事,思想一旦活跃便乱了;原来的政治思想工作便不好做了。本书如实地记录了这以后的女钻工的思想状态。当女钻工开始思考自己的实际,当人性开始复归之后,这个队伍的解体也便是必然的了。不只是因为1979年国家出台了《女工劳动保护法》,更主要的原因是思想的变化。所有事物发生发展都取决于事物的内因,外因只是条件。

1977年10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把“四人帮”颠倒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标志全国平反冤假错案开始,也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始。这时主观上想重新振奋女队精神便不可能;女队的维维参加了党的十一次代表大会,便是女队最后的光荣。

1979年4月,女队解体,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便悄无声息的结束,也便是历史的必然。不是因为女队的新领导人无能,就是原来的指导员再来女队也无力回天。

回看女队九年的历程,她身上深深地打下那个年代的烙印。

我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留下更多的思考。在这急剧变化的时代,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正在被多元文化解构;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理想,需要一种精神,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吸取些什么吗?她的生与死,给历史什么启示呢?

我在油田结识的老朋友,曾是女子钻井队热情的宣传者,在我写作这部书时,给我写了一封长信,是他对女子钻井队长期思考过的一些想法。我原本把他的信录在这里,愿以他的信为引子,希望看过这部书的读者朋友与我们一同思考。我知道,就是在女子钻井队里工作过的人们,对这段历史,对这封信的观点,也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这种不同的思考是最需要的,只有不回避历史,勇于反思历史,才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

然而这部书定稿时,我却接到这位朋友的来信,说当年的当事人,他的老朋友们几乎全不同意他那样评论这段历史。她们或他们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他的看法。一位当年的女指导员来信说:“这样的结尾一定得进行一些调整和折衷,否则伤害的人不仅是女钻工,还恐怕涉及更多人。这恐怕不仅是伤害感情的问题,可能反映不同人持不同唯物史观的问题。因此,建议您对此能更加慎重,可以采用更加客观、符合时代特点和更加积极的观点来看待女队和那个时代的事物,我们能够留给后人的应该是激励、乐观和向前看,而不应是更多的抱怨、控诉和脱离历史时代背景的责难。这恐怕是我和绝大多数队友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吧。”当年的一位男指导员来信说:“作品如果需要反思的话,可以这样说:在那大干快上的年代,那种轰轰烈烈的场面,那种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和‘宁可筋骨断,誓死拿下一百万’的口号影响下,技术培训、安全教育、质量管理跟不上去,在经济上、物质上给会战造成一些损失,也给女钻工的身体和精神上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用这个调子是否可以呢?”他还严肃地质问我:“您是一位烈士的遗孤,能说您前辈的血无意义地白流了吗?”

是啊,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这封长信里有这样的思考:

我们曾大力宣扬女队“吃苦耐劳、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相类似的话还有“牺牲自我,无私奉献”、“为贫困的祖国献身”、“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等等,不一而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确实需要有这点精神。当很明显的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受到损害时,如“5·12”大地震,70多年前的日本入侵等,毫无疑问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无私地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牺牲。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之际,应该弘扬这种精神。但是,我们这几十年为之鼓与呼的精神,难道没有值得深思反思的地方吗?

首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很容易被当权者庸俗化、随意化。在很多地方,很多场合,一些当权者会很随意地将他们想做的某些事,称作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然后要求人民牺牲,要求人民服从。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四十年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是因为没有油吗?是因为没有粮食吗?都不是,是因为领导人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多少人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在做着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我们的人民太善良了。几十年的宣传鼓动,使不少人会非常自觉地为所谓“国家利益”奉献,这不能不说大有悲剧的成分。

其次,在国家利益确有需要时,作为个人应该做出牺牲。这本是事情的一面,作为另一面,即使在国家利益需要时,难道就可以不考虑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了吗?难道就可以无限制地损害和剥夺个人利益了吗?答案很清楚——不行!这届中央和政府明确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基础。公民和国家利益应建立在《宪法》这一根本契约的基础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公民利益是第一位的,是至高无上的。当然公民有为国家利益牺牲的义务,但公民履行这类义务是特定的、有限的、有条件的;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则是根本的。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至今我们还没有反思,那是一个悲剧,是我们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四十年前这些女钻工是无怨无悔了,她们无私地牺牲了个人本应得到的利益,比如上学的权利,自由表达个人意愿的权利,甚至牺牲了自由恋爱的权利等等,但四十年过去了,当她们中的一些人为自己曾经作出的个人牺牲要求一些最基本的保护时,社会是如何反应的呢?我们难道还要让她们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继续放弃自己的权利吗?

我将他这封长信的尾语发到网上,听取读者意见,得到不少学者支持,也有油田的老工人同意这个思考。一家网站在发表这篇文章时加了按语,认为这是当前社会上不同思潮的反映,这讨论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位朋友在信的最后写出了对战友充满感情的话,石油战线的朋友让我一定保留下来:

谈谈我们最可爱、最乐观的罗美丽吧。这个出身于天津大城市的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的美丽的女孩子,天性开朗,哪里有她哪里就有笑声。1974年出了大事故,从十八米的二层平台上摔下,正好摔在钻台和井架间一尺多宽的冻土地上。命大啊。但一侧七处骨折,骨盆都碎了,在厂区医院足足昏迷了四天。奇迹般地醒了,居然还调侃地说了句笑话。她活过来了,凭着惊人的意志和蓬勃向上的精神战胜病魔站起来了。她继续谱写着奇迹,又出现在钻台上,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并奇迹般生下了孩子。后来当过警察,直至退休。美丽成为女钻工的代表,每篇文章都要提及的英雄、人们谈论间称赞不已的女中豪杰。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我们要讲的“宽广博大、蓬勃向上的乐观精神”!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她的艰辛,她的痛苦呢?有多少人愿意为这个深受伤痛的弱女子分担一些痛楚呢?阴天下雨,骨折处彻骨钻心地痛,年岁大了,老损俱现,有时甚至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微薄的伤残劳保根本支付不了昂贵的医药费。我们的优优非常严厉地对我说:“我们一定要帮她一把,她连死的心都有。”假设,假设那天最终的评议依然保持原定的伤残等级,这会对美丽造成多大的打击啊!她还能乐观得起来吗?大爱者如优优,我真的感谢她的猛然一击,她说:“你只要告诉我找谁就行。我一个六十岁的老太太怕什么!找他们评理去。”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但我实在想不出优优在说这话时还能笑得出来!

任老师,当年这一、二百女钻工今何在?我们排排吧。继续上学深造,在学业和专业上尚有建树的有几个?继续在管理岗位上,适应改革开放需要带领一个企业或在单位小有成就的有几个?随着经商大潮下海拼搏、至今小有成就,略有家产的有几个?她们本来就是普普通通、善良、勤劳、肯吃苦的农家女儿,是历史的大潮把她们推上了某个浪尖,大浪退下后,沙子又静静地回落到地面,仍然是有着普通中国人美德的普通人;只是一种政治的需要在她们身上披上绚丽的光彩;她是迷人的,又是虚幻的。恰恰是那几个早一点认清了这种迷幻的女钻工,如今都有些成就。不要去抱怨历史的不公,不要去说“女队并没有给我什么好处”。也许不要再沉醉在当年的辉煌之中反而是件好事。

任老师,这些想法萦绕在我脑海里多时,退休了也经常对过去做过的事作一些梳理。信写得非常粗糙,也显得有些偏颇,不够全面。总的想法是,相信您老能写出一篇值得让人深思的新的诗篇。

这封写于2009年12月10日的朋友的反思信,对我有很大启示。他的思考是深刻的,也是痛苦的。当我把这封信传给一些女钻工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的非常赞成,有的却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不同意在这部书里附上他的信。我的书写的是历史真相,只有揭示真相,才能探求真理;有了科学历史观,才有科学发展观。这位朋友所提出的意见可以讨论,以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他提出的多少年来总是以“国家利益至上”名义的宣传,是个很重要的基本观念问题。因为传统文化强调“国家至上”,个体价值长期被忽视。思想家严复说:“国贵独立,人贵自由”,现代社会必须是自由、民主、法治、富强。主权在民,是现代国家的标志。这也就是提出以人为本的重大意义所在。

那么,女子钻井队生存的九年,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许多女钻工身上留下了疾病伤残,心里却留下了对当时人与人感情的怀念;苦难永远是人生的学校,它会将人培养得坚强;有了当女钻工的一段生活,她们可以战胜人生的一切艰难困苦。对社会来说,她们用青春热血钻出的三百多口油井,给国家献出了多少万吨原油,如果在今天按出油量给钻工报酬的话,怕这些女钻工都走向了富足,过上小康日子了吧。可她们今天却没有因此超常的付出,得到应得的报酬。当今天少数人利用掠夺国家资源发了大财、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时候,会想到当年的铁人们吗?我们的女子钻井队不是铁人精神的继承者吗?今天在当年女子钻井队战斗的土地上兴起了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当年的奋斗能有今天的繁荣吗?今天的人们还会想到当年的创业者们吗?

我在重新采访当年女钻工时,仍然为她们当年的精神所感动,我写下一首不能忘记她们的诗,给她们朗诵,她们听了竟感动得流出了眼泪,我在这思考历史的篇章里留下这首诗,作为对那段历史的怀念和思考:

我的读者朋友,我的知音,

我把这部新书,献给你们。

可记得三十年前的那部作品,

记录的是《钻塔上的青春》?

世界上第一支女子石油钻井队,

她们曾为贫困的祖国献身!

手握刹把,飒爽英姿,

为共和国立下不朽功勋;

青春热血,化成石油滚滚,

壮志豪情,也曾战歌入云;

她们曾是时代的英俊,

她们无愧于女子铁人!

多少个全国学大庆会场,

听她们激情洋溢的发言;

两次全国党代表大会上,

留下她们倾吐的心音!

她们用柔弱的女子之躯,

肩负过国家历史的重任;

她们做出了太多的奉献,

却没有为个人索取一分……

我的年轻的读者,八零后九零后们,

我的叙述,你也许不会相信:

这可是在讲远古的神话?

她们当年为何这样愚蠢?

聪明的后代说她们太笨,

这样的傻子真难以找寻!

这是真的吗?是真的吗?向我发问。

我认真回答:这是千真,万真!

她们就是你的上一代人,

她就是养育你的母亲!

远去了!远去了女钻工的身影!

三十多年后,我又来油田找寻,

我来寻找平凡而闪光的脚印,

我来寻找逝去的燃烧青春!

女子钻井队三十年前解体,

那面队旗仍被女钻工保存。

我见到的可是那钻井姑娘?

风雨岁月刻上了满脸皱纹!

风雨三十年,沧桑巨变,

变了,变了,旧貌早已不存!

找不到当年的一点旧影,

泥泞的大街今日高楼如林;

高级轿车在宽阔路上飞奔,

夜晚灯红酒绿醉意醺醺!

我找到当年那棵榆树了,

它站在这儿诉说往日的艰辛?

榆树是建队的女钻工们栽下,

四十年了在这块地深深扎根;

它摇动手臂,呼唤伙伴来临;

顶着烈日,它送我一片绿荫!

当年,我曾依着它构思长诗,

在这儿写下《钻塔上的青春》;

它的绿叶曾为我朗诵鼓掌,

它听身边多少女钻工谈心;

今天我扶着这棵大榆树啊,

我听到了它心底发出强音;

它是在向整个世界呼唤啊:

不要忘了她们,不要忘了她们!

繁荣了的共和国不要忘了她们,

她们曾用血汗浇灌了大树之根;

富强了的共和国不要忘了她们,

她们为民族留下了宝贵精神;

女钻工的精神化成大地泥土,

会滋养出郁葱葱时代的新林。

不要忘了她们,不要忘了她们!

我要重新寻找当年的脚印;

我要追寻她们不同的命运,

我要记录人生的痛苦艰辛;

记录下原生态的真实历史,

让我们后代能够存真查询;

祖国确曾有过这样的年月,

有过将青春燃烧的一代人……

我们回顾历史,是来寻找当年燃烧的青春,我们的青春为何燃烧?为什么在物质贫困的当年,人们会如此无私地奉献,人与人的关系会如此真诚?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失去了什么?什么才是值得我们寻找的最宝贵的呢?当年女子钻井队所体现的铁人精神不值得我们永远继承下来吗?

一个在那特殊年代成立的石油女子钻井队,存在了九年零二十七天,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生的怀念,她从成立到解体,值得思考的太多。我的书提供给读者的是思考的原生态材料,在读者感受女钻工的生活时,能引发思考便是最重要的价值吧。

2010年3月23日草于北京,6月28日修正,9月5日再改后记

§§后记

回顾我一生七十多年的经历,有三个生活板块,让我写出了长诗,也可以说是我一生难以忘怀的生活。一是我的故乡,河北保定地区,容城,白洋淀,我在1956年完成长诗《怀念之歌》;二是从1962年后四十多年不断去河南兰考,我写出了长诗《焦裕禄之歌》三部曲和《黄河水,向东流》;三是1973年2月去吉林油田的女子钻井队到1979年十年的油田生活,写出长诗《钻塔上的青春》、《环环寻找金娃娃》、组歌《石油战歌》及没有出版的《奔向远方》。

1997年离休后,我不再写长诗,而转向了纪实文学。

我的第一个生活基地便是家乡,我为它写出了纪实的《追踪劫机犯》、《民怨》、《民心录》三部长篇和历史的《血色家族》;为我的第二故乡兰考写出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兰考看中国》、《焦裕禄身后——我与兰考的悲喜剧》两部长篇;而对我的第三个生活基地吉林油田,这是第一部纪实长篇作品。

《寻找燃烧的青春》是我离休后写出的第18部长篇纪实作品。这也是我写的最长的一部,初稿写了45万字。写作时间最长,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应当说,这是一部与女钻工集体写出来的作品。

说这是一部集体作品,是因为本书录下了18位石油人的口述史,有从玉门油田到吉林油田的石油人讲述的石油史,有从1970年石油会战中成立的女子钻井队的女钻工的口述史;本书所用的材料,便是以我到油田后十年的日记为主线,串起了被采访人的历史。如果没有他(她)们的口述,当然本书的主要内容便没有了。书所写的深度,在于她们所说的真实程度。写作时是根据笔记和录音,我不可能将写好的书稿送给每个被采访者审定,如有不妥之处,由作者负责,同时请当事人谅解。本书最初是由红叶提议倡导而写作,书中的观点是作者本人的,如有不妥,文责自负,与倡导者无关。

说这是一部集体写出的作品,还在于,对这部书有不少同志花了心血。我一边写一边将写出的部分发给我的吉林省好友、作家王曦昌,他是实力派作家,他也正是我写的这一代人。我发给他,他立即将看后的感觉写给我,对结构提出了看法,也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还有在华北油田工作的我的同乡李增录,他对这部书的每一章都提出了看法,因为直言不讳,对我很有帮助。还有当年在油田认识的朋友小寿,曾是女子钻井队热情的宣传者,听说我写这部书,便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对此书的写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我在书里并没有写他的经历,对他着笔很少,但他给我的一封反思历史的长信,帮助我思考这段历史。我向他及一切帮助我写作此书的当年的女钻工、油田的朋友们表示我由衷地感谢。

这是个人经历的历史,在人们口述自己的历史时,当然是个人的感觉和记忆。我不敢说,它就是完全合乎客观实际的真实生活。回忆总和反思连在一起,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如果没有对自己灵魂的真实反思,我们所得到的便自然没有深度。这是所有纪实作品都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需要对历史的反思,这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从反思中才可以看到时代的进步,也才可能看到历史的真实足迹。

最后,感谢向继东先生最早要了我的这部书稿,并将它放到“亲历历史丛书”里。而出版社编辑的认真,也令我感动。

她是20世纪70年代一颗闪耀在祖国天空的明星;

她从1970年3月23日闪现在吉林油田,创造了中国石油的辉煌;1979年4月悄悄陨落。这就是中国第一支石油女子钻井队。

9年里,她们钻井330多口,钻井进尺18万多米,钻透了20个珠穆朗玛峰!

这支女子钻井队里产生过两届党代表参加了全国第十次、十一次党代表大会;

她们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奉献出她们的热血和青春;她们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她们有多少震撼人心的故事?她们各有什么不同的命运?

诗人当年为她们写出长诗《钻塔上的青春》,诗人血和泪的遭遇与女钻工的苦和汗连在一起;36年后,诗人重访当年女钻工,真实纪录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现实,诗人的10年悲欢,18人的口述史,引发多少深刻的反思!

同类推荐
  • 只对你有感觉

    只对你有感觉

    "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尹洛曦在一场车祸后受伤,脸部留下疤痕,之后辞去工作,经营一家书店,并在做手术时认识了整形医生许诺。一天夜里,她被神秘人劫持上车,对方要她完成一件隐秘的事情。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尹洛曦意外地发现在自己店里打工的大学生欧远竟然有另一种身份,她当初遭受的那场车祸也并非一场意外。除此之外,而劫持她的那些人的身份也渐渐彰显,许诺也因此身陷其中,重重阴谋逐渐浮上水面……两代人的爱恨情仇,风云突变的商界交锋,真真假假间,她的爱情与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 锦竹“甜宠爱情”合集

    锦竹“甜宠爱情”合集

    创下100万记录“告白三部曲”作者锦竹打造竹马专属的甜宠爱情。
  • 逆袭

    逆袭

    《逆袭》讲述了一名开心理诊所失败的屌丝青年全有,在一次意外事件之中,被卷入了一场两大集团互相兼并的商场对决之中。他不畏艰难,逆流而上,迅速成长为一个借势借力的商场高手。不但借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赢得了财富和社会地位,实现了一个屌丝青年靠奋斗逆袭成为商场大鳄的传奇佳话。
  • 紫檀木橱

    紫檀木橱

    本书收录的小说包括:二木当官、因为爱上了你、村里有个报告团、紫檀木橱、山妹子、抓阄、葫芦坳、机会、组训、较量、蜂洞、自投罗网、一个帕金森病患者的漫漫求医路、头奖。
  • 小楼里的太阳花(百花小说)

    小楼里的太阳花(百花小说)

    百花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热门推荐
  • 刁蛮女友

    刁蛮女友

    他叫木之阳,是一个暖男,再一次夜间吃饭,既然遇见了一位刁蛮小丫头,接着又在同一所学校,展开了让人羡慕的爱情!她是一个脾气火爆的女孩,动不动就喜欢打人,所以在精英高中,也算一方霸主,从来对男人不感兴趣的他,却爱上了一个木头,为他打抱不平,为他受尽侮辱,经过日久深长的日子,他们能否在一起?
  • 啊童年

    啊童年

    讲述的是一名80后男孩纯真美好的童年故事,亲情,友情和父母的爱情是这部小说的主旋律,充满怀旧元素,洋溢浓浓温情。
  • 轻狂四小姐腹黑爷独宠狠辣妃

    轻狂四小姐腹黑爷独宠狠辣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特工,跟好姐妹去蹦极,姐妹亲手系的安全带.竟然是害自己的凶手,凤轻狂寒心极了,却意外穿到奇光大陆。她是将军府的四小姐鬼节出生,一次被披着美人皮的嫡姐陷害被扔乱葬岗。一朝醒来,二十一世纪王牌特工驾到,她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十倍还之。”世人皆说她是妖女,她妖娆一笑:“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他是奇光大陆的天才,人称:星王。一次邂逅,对她独宠入骨,她说:“你若不离我便相依。”他对她承诺:“一生一世一双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你若要这天下,我双手奉上。”从此以后,俩人是世人所羡慕的神仙眷侣【此文纯属虚拟,强强联手】
  • 凡间小修士

    凡间小修士

    一个退役的小士兵,一次偶然,让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一夜风流,意外成为了美女董事长的契约老公。独一无二的世界,貌美如花的老婆,从此小士兵开始纵横都市,打造一个属于他的时代!
  • 我的老婆是女尸

    我的老婆是女尸

    少年齐晨,在一日回家的路上,亲吻了一个沉睡千年的女尸。曹操的墓在什么地方?为何他会与盗墓结缘。美国人在几十年前为何会在罗布泊上拍下那组僵尸围城的照片。远古的文明,失落的道统,丢失的历史,奇异的古墓。又与这沉睡千年的女尸有什么关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潇洒伤一回

    潇洒伤一回

    萧羽跟唐熏是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学,从初一到初三都是无话不说男女同学纯友谊关系,直到临近毕业萧羽才发现已经彻底的喜欢上了唐熏,于是他决定向他表白.接下来没想到,表白成功不说,更发现唐熏也一直喜欢着他.于是他们私定终身.盼望高中毕业后就结婚.然而高中生活......
  • 萌妻在上:老公,我好痒!

    萌妻在上:老公,我好痒!

    “老公,我好痒?”“痒?我帮你挠挠!”一夜过后……她暧昧而笑:“老公我还痒~”他翻身而上:“那我再挠久点儿?”语罢,他身体力行,向她证明自己挠痒的技术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
  • 老子是配角

    老子是配角

    陆展元搂着李莫愁严肃地说道:“再次郑重地重申一次,老子是配角。那些拯救世界的事就交给你们这些正义的主角就行了!”杨过:“……”黄蓉:“……”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新神雕侠侣》成了配角陆展元的故事。当配角其实也什么不好的,不用有家破人亡的身世,不用被大反派追杀,最最最重要的是不用肩负拯救世界的使命。但是偏偏有人不想让陆展元静静地当配角,于是陆展元只好举起手中之剑,劈之……(PS:根据某个小道消息传出,郭襄姓陆……)
  • 冥神逆世

    冥神逆世

    “天命冥花花未开,宿命神痣痣不显;若待花痣合为一,冥神逆世谁敢撄;四海八荒冥火现,焚尽寰宇掌苍穹。”看一代冥神如何破开尘封无尽岁月的记忆,再次崛起,逆乱苍穹,帝临九重天。
  • 新结婚时代之婚内的战争

    新结婚时代之婚内的战争

    当文艺女遇上理科男,两人的婚姻里面再加上一个连名字都不会写,大字不识的老年妇女,再加上一个还在吃奶的婴儿,这样的生活,是怎样的一地鸡毛......恋爱时的我们都以为,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婚后的我们,才会明白和发现,婚姻其实是两个家庭的事。婚姻是包括双方父母在内的六个人的结合。爱一个人,不仅要爱他或她的优点,更要爱她或他的缺点,可是要多少年的婚姻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新书上传,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求评价求长评……求一切可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