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出身名门贵族,个个名声显赫,拥有上千名门客,身边人才济济。大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气魄。他们是战国四公子,惜才如宝的人。
1、孟尝君广纳贤人不拘一格
孟尝君名田文,是田婴的妾所生,小时候一直得不到父亲田婴的宠爱。
有一天,田文对父亲说:“您在齐国做了三朝的宰相,家里积攒了不计其数的黄金,可是却一个有才能的门客都没有。现在您的妻子丫鬟个个穿的是绫罗绸缎,而外面的士人连粗布衣服都穿不上;家里的仆人每日有吃不完的美味佳肴,而外面的士人却连糟糠都吃不饱。如果国家出现了什么变故,谁会愿意为我们做事呢?您积攒的财富又怎么保得住呢?”
田婴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从此对他另眼看待,并让他主持家事。
从此,田文广招门客,很多有识之士听闻田文的名字都来投奔。田婴死后,田文便承袭了父亲的爵位,被人们尊称为孟尝君。
秦昭王听说齐国公子孟尝君非常有才华,于是先派泾阳君到齐国做了人质,以此来换取孟尝君来到秦国。孟尝君正打算向秦国出发,可是他的门客们都极力劝阻他。
门客苏代对孟尝君说:“现在的秦国国力强盛,正如狼似虎般盯着别的国家。您这次去倘若回不来怎么办呢?”于是孟尝君便取消了出使秦国的计划。
过了几年,孟尝君还是来到了秦国。秦昭王非常看重他,想要任命他为秦国的丞相,可是有人提醒秦昭王说:“孟尝君虽然才华非凡,可他毕竟是齐国人,凡事肯定会先为齐国考虑。您把他留在身边,对国家来说实在是一个隐患哪!”
这席话使得秦昭王放弃了重用孟尝君的打算,并将其囚禁起来,择日处死。
孟尝君后来派人去求秦昭王的宠姬,希望她能说几句好话。这位妃子听说孟尝君有一件非常珍贵的白色狐皮大衣,于是她提出:只要将狐皮大衣送来,便答应帮这个忙。其实这件衣服已经被孟尝君献给了秦昭王,这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至宝,根本找不出第二件了。为此孟尝君很发愁,他的那些门客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时,有个门客出了一个主意:“我想,我能够帮你拿回那件狐皮大衣!”说话的这个人便是门客中最擅长偷盗的人。当天晚上,他悄悄地潜入王宫,将那件稀世珍品偷偷地拿了出来。
孟尝君马上将它献给了秦昭王的宠姬。这位妃子拿到梦寐以求的东西,便开始在秦昭王面前一个劲儿地说孟尝君的好话,最后秦昭王就真的放了孟尝君。
秦昭王刚宣布释放孟尝君,孟尝君便快马加鞭地向城外逃去。他们一干人等来到函谷关,城门还没有开。按照规定,必须鸡鸣的时候才能开门。
这时秦昭王已经反悔,追兵已经在后面了,情况非常危急。可巧门客中有个十分擅长口技的人,他学了几声鸡叫,使得周围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守卫听到鸡叫,便将城门打开,孟尝君他们很快就逃了出去。等到秦国的追兵来到关口,发现他们已经出了关,便回去复命了。
当初孟尝君收留那两个门客的时候,众人都嘲笑他们,没想到孟尝君最危难的时刻,还是他们发挥了作用。
孟尝君还有一个门客叫做冯谖。他投到孟尝君门下的时候,孟尝君不知道他有什么本事,就把他安排到了下等食客的住处。
过了几天,孟尝君向侍者打听冯谖这些天都做了什么事。侍者答道:“这位客人真是奇怪,他经常用手弹着自己的剑唱:‘长剑啊长剑,我们还是回去吧,这里吃饭没有鱼呀!’”
孟尝君听了,便将冯谖安排到了中等食客的住处。
又过了几天,孟尝君听说冯谖依然拿着长剑唱:“长剑啊长剑,还是回去吧,这里出行的时候没有车呀!”
孟尝君无奈,便把他安排到了上等食客的住处。
过了些时候,他向侍者询问,没想到冯谖依然在抚剑长叹,嫌弃没有钱财养家。
孟尝君这次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便没有理睬他。一年之后,冯谖没有再说什么了。
孟尝君家中养着三千多的食客,自己的俸禄根本不够养活他们。好在他在自己的封地薛邑放了债,希望能够收上点利息应付日常开销。
有一次,到了收债的时候,冯谖自告奋勇要替孟尝君去,孟尝君很高兴,便叫总管将合同契据交给了他。临走时,冯谖问孟尝君回来要买什么东西,孟尝君便让他看家里缺少什么便买点什么。
冯谖驱车来到了薛城,那里的百姓听说要来收利息了,一个个叫苦连天。冯谖拿出契据,并没有一家家地收利息,而是当着大家的面将那些契据当众烧毁了。老百姓都高兴异常,可是孟尝君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
冯谖对孟尝君说:“您不是让我买一些家里缺少的东西吗?眼下您的家中有的是金银珠宝,良犬骏马。在我看来你这里缺少的就只有‘义’了。所以我就将这个帮你买了回来。”
孟尝君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冯谖答道:“向你借钱的人都是穷人,眼下利滚利,他们便越来越穷。就算等着向他们讨债十年,他们也未必能拿得出来那些利钱。倒不如一把火烧掉,免了他们欠您的债,这样您的封地的人民便会亲近您,拥护您。这样得到的民心比那些利息还要重要啊!”
孟尝君从此对冯谖另眼相待。
后来齐王听信谗言,解除了孟尝君的职位。孟尝君府里的三千多食客几乎全都离开了,只有冯谖依然陪在孟尝君的身边。孟尝君回到自己的封地,在离薛城百里远的地方,孟尝君便看到薛城的百姓纷纷来迎接他。
此时孟尝君终于看到了当初冯谖给自己买的“义”。
不久,冯谖到秦国去游说。他对秦昭襄王说:“齐国能够这样强盛,全靠拥有孟尝君这样的人才。现在齐王罢了他的职位,此时正是您重用他的好时机呀!如果您这时能够让孟尝君来秦国任职,相信他一定协助您将秦国变得更加强盛。”
秦王听了冯谖的话,马上派人带着十辆车子和两千两黄金,去迎接孟尝君。
冯谖又回到齐国,对齐王说:“您知不知道,据说秦王准备了十辆车子,两千两黄金来请孟尝君去秦国。如果孟尝君真的去了秦国,那么强盛的秦国就好比如虎添翼,日后肯定会越来越强大。我建议您还是在秦国使者到来之前恢复孟尝君的职位,多给他一些封地,这样才能粉碎秦国的阴谋。”
齐王连忙派人去边境打探消息,原来秦国真的派了人过来。
此时,冯谖又对孟尝君说:“您要向齐王要一些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庙,这样您的地位就稳固多了。”
宗庙在薛城建好后,冯谖便欣慰地说:“至此,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此后的几十年里,孟尝君果然安安稳稳地在齐国做了相国,没有受到祸患的干扰和伤害。
2、平原君重人才从谏如流
平原君名叫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执政的时候,担任相国,以善于养士而闻名。
有一次,平原君仗着自己的显赫地位,拒绝向国家纳税。税官赵奢就把平原君家中的管事找来,要管事按规定纳税。
没想到,这个税官依靠主人的权势,根本不把他这个税吏放在眼里:“这天下都是赵家的,平原君不交税又能怎样?你能管得着吗?”
赵奢看着他答道:“天下是赵家的,没错,可是纳税的规定也是赵王定下的。我想,你还不知道拒绝纳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吧!”
管事很轻蔑地说:“不知道,但我也不跟你啰嗦,我要走了。”
赵奢拦住他,说道:“拒交税款便是抗拒国法,论罪当诛。”
管事更轻蔑地笑道:“你敢这么做吗?”
赵奢怒道:“我敢!”于是当即令人将那个管事推出去斩了。
接下来,赵奢从平原君家中先后叫来了九个管事,但是都不肯交税,结果都被赵奢杀了。
这件事传到了平原君的耳朵里,他发誓一定要报这个仇。
赵奢知道平原君要报复自己,于是先一步到了他的府上,说:“我这样做完全是为您的前途考虑,也是维护赵国的利益呀!”
平原君愤愤地说:“你杀了我九个管事,还说为了我好?”
赵奢说道:“我督促您交税,正是为了维护赵王制定的国法。您身居高位,如果我纵容你不纳税,那么别人就可能争相效仿。那样国家没有税收,国库就会亏空。如果再遭到别国的侵犯,赵国轻则割地赔款,重则亡国。如果赵国覆灭,您的利益又怎么能保障呢?相反,如果您能带头交税,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那么您的地位和财富也不会受到威胁。如此看来,您觉得哪一种对您真正有利呢?”
平原君听完赵奢的话,终于理解了他的苦心,马上补交了税款,又将其推荐给了赵王。赵奢成为了管理国家赋税的官员,后来又晋升为将军。
公元前257年,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赵国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救,希望双方能够结成联盟。平原君在动身前想要挑选二十个门客作为随从,可是选来选去只确定了十九个,还差一个人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这时,有一个叫毛遂的人来到平原君面前推荐自己。平原君看了他一眼,问他来到门下多长时间了。
毛遂答道:“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说:“但凡有本事的人,混在人群中应该很快就能显露出来。你来到我这里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认为你优秀,想必你也没什么长处,你还是留在这儿吧!”
毛遂听着平原君的讽刺,仍然坚持要跟随他去楚国,最后平原君答应了他的要求。
一路上,门客们高谈阔论,而毛遂竟然出口不凡,人们都被他的学识和智慧所折服。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商讨联合的事情用了很长的时间,从早上谈到中午,楚国仍然没有下定决心。
这时,毛遂拿着宝剑走进堂内,向平原君说道:“关于两国合作的事情,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怎么用了这么长时间呢?”
楚王见毛遂进来,便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
平原君答道:“这是我的门客。”
楚王大怒,冲着毛遂喊道:“我在和你的主人说话,你进来做什么?”
毛遂按着剑,对着楚王说:“您之所以敢这么大声地斥责我,无非是凭借楚国有着强大的兵力。但是现在十步之内我就可以结束您的性命,您有再多的人马也不管用。试问,能够取得天下的王者,有哪个是凭借人多势众就能成功的呢?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楚国地广物博,兵强马壮,这是您的优势。可是楚国这么强大,在和秦国的交战中,第一仗,秦军就占领了楚国的都城;第二仗,就烧了楚国的夷陵,第三仗,甚至侮辱了您的先人。所以说,合纵,更多的是为了楚国,而不是赵国呀!”
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面红耳赤,他连忙答应了结盟,并决定即将发兵救赵。
平原君带人回国后,楚国和魏国的援军还未到,但秦国却开始加紧攻击赵国都城,情况十分紧急。楚国派春申君率军前来救援,魏国信陵君也假借国君命令带军队赶来。平原君除了等待援兵,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门客李同看见平原君着急的样子,故意问他:“我猜你不是为赵国目前的局势担心吧!”平原君生气地说:“如果赵国灭亡的话,我就会成为俘虏,你说我怎么不担心?”
李同不以为然地说道:“我觉得不是这样的。现在邯郸城里的百姓过着贫苦的生活,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把死人的骨头当柴烧,把酒糠和米糠当饭吃都吃不饱。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您呢?看看您的宫中,养着数以百计的宫女姬妾,她们穿着丝绸绣衣,吃着精美的食物。百姓们一贫如洗,武器耗尽,为了保卫家园,将士们削尖木头当做武器抵抗敌军。再看看您的宫中,各种珍宝玉器、铜钟玉罄应有尽有。您的富有和百姓的贫苦真是鲜明的对比呀。如果赵国灭亡了,您所有的一切都会失去。只有击退秦军,您的荣华富贵才能够保住。所以与其您现在独享富贵,不如让家里的人都加入到士兵的队伍当中,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分发给百姓,这样的话,人们在最危难的时刻接受了您的帮助,必定对您感激不尽。”
李同的话让平原君很有感触,他采纳了李同的建议,结果一下子就召集了三千敢死之士。这些将士在李同的带领下杀出城去,使得敌人后退了三十里。此时,楚国和魏国的救兵也赶到了赵国。秦军见形势不妙,便撤兵回国了。赵国解除了危机,可是李同却在冲锋的时候阵亡了。为了奖励李同,赵王便赐封他的父亲为李侯。
平原君为解赵国之围出了不少力,在平原君的门下有一个叫做虞卿的门客,他借此向赵王为平原君请求更多的封邑。
平原君很高兴,可是门客公孙龙知道后,连忙赶过来阻止。他说:“您这样做是不好的。国君任用您做宰相,并不是因为您的才智是独一无二的,国君赐予您封地,也并不是您比别人的功劳大,这都是由于您是国君的亲戚。您无功的时候作为国君近亲而接受封地,有功了还要向普通人那样论功行赏,这样做是非常不好的。虞卿这样做无非有两种可能,要么帮您争取来封地,要么要不来。如果他帮您增加了封邑,虞卿就会认为对您有功,就会向您求取报酬。如果他没有办成这件事,那么他也会因为为您争取封邑让您对他感激涕零。所以说您千万不能这么糊涂啊!”
平原君听了公孙龙的话,拒绝了虞卿向赵王请求封邑的建议。
3、信陵君窃兵符仗义救赵
赵国被秦国围困的时候,楚魏两国都答应了派兵援助赵国。魏国派出了大将晋鄙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救赵,连忙到邯郸亲自督战。同时他还派人对魏王说:“邯郸城早晚会被我们攻下,等我们灭了赵国,谁敢来救援,接下来就攻打谁。”
魏王被吓住了,连忙派人拦住晋鄙,让他就地安营,别再向前进军了。
晋鄙一接到命令,便将十万兵马扎在了邺城按兵不动。
赵国派使者催促魏国赶快发兵,可是魏王迫于秦国的压力,不敢发兵。同时也害怕得罪赵国,所以只得在原地不动。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王令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关系。
信陵君接到信,一直劝魏王赶快发兵。可是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信陵君没办法,他对自己的宾客说:“国君不愿意出兵,我只得自己前往赵国,即便是死也要去。”
门客们纷纷表示愿意跟随信陵君。
信陵君临走前,去向一位叫侯赢的朋友告别。侯赢说:“你们这样去赵国,简直就是白白送死,于赵国又有什么用呢?”
信陵君无奈地说:“虽然知道没有多少用途,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侯赢悄悄地对信陵君说:“我听说兵符就藏在大王的卧室里,你只要恳求如姬,让她帮帮忙就好了。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还是你替如姬报的仇。为了这件事,她一定非常感激你,所以你不妨让她把兵符偷出来。等你拿到了兵符,就能够领兵支援赵国了。”
信陵君大赞好主意,于是马上派人和如姬商量,如姬果然一口答应。当天晚上,如姬便趁着大王睡着的时候把兵符偷了出来,派人立刻交到信陵君手上。
信陵君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别。
侯赢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晋鄙看到兵符也不愿意交出兵权呢?”
信陵君想了想,他确实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侯赢说:“我有一个叫朱亥的朋友,是魏国有名的大力士。你可以带上他,如果晋鄙不把兵权交出来,你就让朱亥对付他。”
信陵君带着朱亥和门客到了邺城,见了晋鄙,令他交出兵权。晋鄙看过兵符,但是仍然有些怀疑,于是拒绝将兵权交出去。
晋鄙的话音刚落,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便站出来大喝一声:“这是大王的命令,难道你想造反吗?”容不得晋鄙辩解,朱亥便抡起一个几十斤重的铁锤向晋鄙砸去,一下子便结束了晋鄙的生命。
信陵君拿着兵符,对将士们说道:“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同在军中的,哥哥可以回去;凡是家中独子没有兄弟的,可以回去照顾他的父母;其余的人都跟我一起救赵国。”
信陵君带领精选的八万将士奔向邯郸。他亲自率军迎敌,指挥将士向秦国的兵营冲去。秦军没有料到魏国的军队会突然来,因此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就支持不住了。
邯郸城中的平原君见援兵到了,亲自到城外迎接他。而楚国的春申君带领的军队还在远处观望,听说邯郸解了围,便带着兵马返回了楚国。
4、春申君少决断命丧棘门
楚考烈王不能生育,没有儿子可以继承大业,春申君为此非常担心。他四处寻找能够生育的女子献给楚王,可惜都没能如愿。
有一个叫李园的赵国人想把自己的妹妹送给楚王,但是他听说楚王没有生育能力,担心妹妹不会得宠太久,自己的荣华富贵也不能享太久,因此他想到了另一个主意。
李园来到春申君的门下充当一名门客,不久他便请假回家,并拖延了一段时间才返回来。春申君问他原因,他说齐国国君要娶自己的妹妹,因为要招待齐国宾客,所以回来迟了。春申君闻此,便想见见他的妹妹。于是李园很快便把妹妹送到了春申君的跟前。
春申君一见,十分喜欢这个女子,便将其纳为自己的小妾。这个女子不久便怀孕了,李园知道后便和妹妹一起谋划。
不仅,李园的妹妹便找机会对春申君说:“楚王对您就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好,可惜自己没有儿子,等到国君去世了还不知道是谁继承王位呢。现如今您执掌大权,如果别人成为国君后,自然就会亲近自己的人。那时候您就可能得不到宠信了。况且您执政这么多年,恐怕也得罪了很多人,等到新君上任,您恐怕就有危险了。现如今我已经有了身孕,但是别人还不知道。您不妨将我献给楚王,楚王肯定会宠幸我。如果我有幸生了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成为未来的楚王,那么楚国不就是您的了吗?”
春申君觉得很有道理,便将李园的妹妹安排到了一个秘密的住所,并且告诉了楚王。楚王见了非常喜欢,便将其接入宫中。不久之后,李园的妹妹生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就被立为了太子,李园的妹妹也就成为了王后。李园也因此得到了楚王的重用。李园得志后担心春申君会把这件事说出去,于是暗中蓄养了很多杀手,想找机会除掉春申君。
楚考烈王病重,春申君的门客朱英对春申君说:“您现在有不期而至的福气,也有不期而至的灾难,所以也要有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被朱英的一席话说糊涂了,他问道:“什么是不期而至的福气?”
朱英回答说:“您担任楚国的国相这么多年,虽然表面上是国相,可实际上却是楚王。现在楚王病重,不久于人世,您即将会侍奉少主,替他治理国家。与其这样,您还不如现在就取代他,自立为国王,这便是不期而至的福气。”
春申君又问:“什么是不期而至的灾难呢?”
朱英说:“李园仗着自己的妹妹是王后,作威作福,处处与您作对。他现在蓄养了很多杀手,为的就是楚王死后除掉您。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灾难哪!”
春申君再问:“那谁又是不期而至的人呢?”
朱英回答说:“您可以安排我作郎中。等到楚王死后,李园肯定会先下手,那时我就可以替您把他杀了。所以说我就是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听后摇摇头说:“最好还是不要这样。李园为人胆小,而且我对他不薄,他怎么会杀我呢?”
朱英见劝诫不成,担心自己惹来祸端,于是逃到了秦国。
十几天后,楚王去世了。李园叫杀手埋伏在棘门里,春申君一进棘门便被杀手杀死了。随后春申君一家人都被杀,而李园的妹妹和春申君的儿子成为了楚王,即楚幽王。
当断不断,其后必乱。春申君就是没有及时地做出决定,反而遭受了小人的暗算,送掉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