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为热门的微信之下,搜狗的使用情况会陆续提升,用户对微信账号的需求强制他们要使用搜狗,至少我原本碰都不碰的搜狗,现在每天至少会上去逛逛,对百度影响倒是不大,但是我却是基本上不用360搜索了。随着这样的沉淀,搜狗有希望能够异军突起。
从去年开始,腾讯向搜狗注资了4.48亿元,对于腾讯来说搜狗的价值在于移动端,因为它的无线业务战略布局已经完成,核心产品用户增长速度很快。因为搜索引擎的介入,微信从封闭走向了半开放。
也因为搜索引擎的介入,微信内容以及标题要更加注重关键词,我在搜索中发现以关键词来搜索,大多数都是以内容发布时间顺序的,不过还是更加偏向于认证的公众账号,凡是认证过的都是置顶的。另外账号的权重主要参考的点,我个人来看是以认证情况、“粉丝”数量还有互动情况。
我们现在以搜索引擎情况来推理,未来会出现类似PC端的竞价排名,包括为了抢夺搜索流量采用传统的PC端搜索引擎优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SEO。
不过,搜狗方面给出的说法是,微信内容不光是对自媒体和公众号产生价值,对用户也有同样的价值,现在的搜狗只是社交化搜索的一个雏形,跟原有的搜索引擎核心差别是可以直接连接到人。但搜狗说的用技术手段区分优质文章原创身份的事情,我倒是觉得没那么简单,大家都开始抄袭的时候也就搞不清楚什么是原创了,我倒是希望微信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关于微信搜索引擎化的话题,网上的争议很多,腾讯和搜狗也出来在给出一些说法,不过一切的变化都是基于微信自身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营销时代没有什么是一定不变的,一年的计划都是扯淡,我只看3个月,或者说我们的优势只能领先别人3个月。
找营销圈子,有什么比微信群更直接?
很多人都忽略了微信群的营销,为什么?因为微信群聊做的实在是粗糙,对于微信团队来说这样的作品显然是不合格的,现在还算不错,之前都是把聊天记录删除以后不知道群聊跑到了哪里,如果没有人说话的话,这个群的关系就真的断了。
然后微信群的功能也像是一个QQ讨论组,随便拉好友进来,被拉的也不能拒绝,接下来就像我们遭遇的那样,被拉进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群,然后看到各种不想看的广告或者不想见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直接退掉群或者屏蔽掉。手机应该是清净一点的,谁都不想小广告跑到自己的手机里。我觉得微信也是有点看不过去了,这样下去会极大地降低微信用户体验感,所以无论是出于净化微信的原因,还是收回营销权限的原因,微信都必须选择大刀阔斧的整顿。于是微信群进行了几方面的调整:
(1)关于群人数和拉人权限:微信群的群人数上限依然分为40、100、150三个标准,在人数允许范围内,群主和群友都可以拉好友入群;超过最高人数上限后,只有群主才可以拉人入群。理论上,只要对方同意入群,群主可以将他的所有好友都拉入群。
(2)关于入群邀请制:为了防止营销人员对“不明真相”的好友过度骚扰,动不动就把他们拉入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群中,微信群特别开通了“入群邀请制” ——你想拉别人进群时,只有对方同意,他才会被你拉入群。
(3)被邀请入超过100人群的好友必须是已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
(4)二维码扫描入群功能在一定时期后会失效,超过100人时,将无法继续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邀请新人加入。
这四点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但是那只是一个粗浅的判断,我们做新媒体营销一定要看到一些政策背后蕴含的深意,起码多看一点你能够让未来三个月的发展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微信里面的帝王是马化腾,如果你想在这个圈子里面玩出点成绩,你就一定要对他有所研究,你要及时的关注微信官方的最新政策动向,也就是说,你进入这个游戏你要先了解游戏规则是什么。
我在微信群的调整中看到了一些问题,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我们要不要建立千人大群?
在微信群规则调整出来以后,很多人马上支招说要调动手中的所有资源建立千人甚至万人的大群,他们的做法是建群然后升级群的人数上限,然后把团队成员和小号都拉进群里,再把好友都拉进去,之后把群主身份转给别人,下一个人继续拉自己的好友,不断地去拉人进来,直到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把好友拉进来才算完。我相信这样下去群成员将会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能够养活你的微信小店了,不过这真的那么好实现吗?
规则调整以后你没有那么容易拉人进去,跟之前不同的是,你现在邀请之后,对方不是马上就进群了,而是有一个验证的消息私聊给对方,如果他跟你不熟或者不感兴趣可以不加入,并且完全可以把你给拉黑掉。而且就算那么多人进去,他们会不会退群?他们喜不喜欢你所宣传的内容?你能够掌控上万人的大群吗?你知道一个几百人的QQ群都是很难管理的,你能管得住别人的嘴吗?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我劝你别玩这么大,最后会死得很惨。
微信实际上是想强化社交关系平台,还没有想着马上在微信群聊里面加入营销,而且那些人不都是你的顾客,你不能够随意地宰割他们,你需要精准地去寻找,然后一个个地去开发,别简单暴力地去做营销,脑子一热就做事,这个是做营销的大忌。
(2)原有的社交功能仍被保留
微信并没有全部改版,40人以下的微信群还是跟原来一样,群主和群里的人都能够拉人而且不用验证,因为40人以下的人数都是在进行讨论,不会形成规模的营销,所以微信还是保留了这部分的功能,毕竟所有功能都更迭太快,对于用户体验来说很不好。
微信现在做东西是很泾渭分明的,普通社交的用户以及做营销的人是两类的,微信要满足普通用户的体验度,不能让大家用了微信以后骂娘,这就必须要限制营销行为。另外,微信也求收益啊,也要让你们营销啊,所以你就能看出来在人数上的不同和区别对待。
这么看,微信是允许做营销的,只不过是依规则而行,这个度要好好地把握。
(3)不择手段地刺激微支付加量
微信的新规则是这样的,你邀请超过100人的好友入群是可以的,但是有个要求,这个好友一定是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微信现在和支付宝在搏命,连这样的招数都用上了,证明了腾讯的决心。因为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很清楚,谁先抢占移动支付的入口,谁就是老大,谁就能给对方致命一击。之前双方各自砸了十几个亿的打车软件大战就是要抢占移动支付入口,现在也要用群让这帮想着营销的人帮微信一把。
孩子,你想做微信营销吗?
想!
可以啊,你先绑上两斤微支付再说!
这就是微信的路子,他们要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你用微支付顺了自然就不会用支付宝了,毕竟我们用手机支付是图个方便,又不是要弄好几个支付软件来表演杂技。
最后,我要对微信群聊营销的人说,还是我之前说过已经烂大街的话——内容为王。你一定要保证在群里面发的消息是对大家,至少对多数人是有价值的,这样别人才会耐心地欣赏你的内容,只有耐心地接受了你的信息,才能够帮你转发扩散。你千万别忘了你在玩的是口碑,不要天天想着营销、想着数据,做的有趣一点自然就会有人来了。
消费者购买一个品牌的产品不光因为这个产品有多好,还注重这个品牌给自己什么样的印象,这个印象是品牌要留下来的。
微信群改变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东西
微信群上线幅度的提高其实不是为了营销人的提高,而是为了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提高。如果这样传递下去,相信用微支付的人会越来越多,就像微信红包的发明一样,是很容易传播的。现在我们微信里的朋友很多,但真正开通微信支付的人还是少部分的,一部分人用支付宝,一部分人根本不在手机上进行支付,微信现在是要改变这些人的习惯。相信大家对微信支付之前已经了解很多了,因为微信之前的红包、大众点评、嘀嘀打车以及游戏充值都在感染着用户。你看到身边那么多人都在用微支付,而且很安全,你为什么不用?在你犹犹豫豫的时候,微信群聊又来了这么个临门一脚,因为群的限制,很多单位的都会对员工有要求,你进单位群聊吧!什么?进不来?那你开通一下微信支付就好了!你就这样加入了微信支付。
现在有些数据显示,微信的活跃度略微下降,微博则有一些回暖,这肯定是用户体验出了问题,朋友圈的代购被禁止之后,微信也对群聊开始下手了,绿色的群聊是能够提升用户的活跃度的。高频次的聊天以及比较庞大的人数让微信能够再次充满能量。微信群聊的开放实际上是对用户的交互有帮助的,比如说我的通讯录、QQ里面的人比较少,我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微信里就寥寥几十个人,恐怕我也会放弃微信,但是在群聊里你能够认识一些人,慢慢发现圈子能够打开,就算你不想加人还是有一些营销人会主动去加你,一来二去,圈子就出来了,人不就是在交流中成长吗?有的时候,微信里面有几个你关注的人维系着你,那么你就能够继续使用下去。
其实微信群玩的还是圈子,一个人的社交圈不可能无限量,所以200人以上的群对我来说有什么功能我都不是很在意,因为这种人数的扩张是无关痛痒的。说白了,如果你是一个服务员,一天你饱和地应付店里面的客人能够应付多少?多了只会让你更加地手忙脚乱。微信群的数量越大、规模越大、圈子越广,实际上就是超出你的控制范围了,微信为什么比微博强?因为你们的关系要更加牢固更加可信,如果你求数量,我倒是建议你不如玩微博,100万的“粉丝”都是小数目。
而且,微信群的营销一旦爆发,圈子的重叠就会很多,同样一个人在N个圈子里出现。关系的重叠实际上也就表示你的很多广告是没有意义的,你在洗脑,别人也在洗脑,最后那个用户选择的是哪个人?不是你也不是他,而是没有给他洗脑的那个,因为你们太烦了,他也看清楚你们的本质了。
最后我要问大家的是,你们觉得微信群有多大价值?无非就是“粉丝”聚集,这样能够弥补公众平台“粉丝”无法互动的缺陷,另外就是让你的“粉丝”能够忠实地跟着你,你需要给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微信群聊塑造出一些魅力,我们在意数量但是我们更加在意质量,微信玩得不够落地,那么你弄出一个100万的群都是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