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300000064

第64章 【引录三】“书前书后”这个书名(2)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有段时间装在随身包里,有空就拿出来翻一翻。有一天翻到三十一页《〈儿童杂事诗图〉笺释十则》,其中第二则谈的是《立夏》:“新装杠秤好秤人/却喜今年重几斤/吃过一株健脚笋/更加蹦跳有精神。”

对“健脚笋”,原注是这样解释:……是日(立夏日)以淡笋纳柴火中烧熟,去壳食尽一株,名曰健脚笋。接着,在三十二页到三十三页中,钟叔河先生用“淡笋是生长药材‘淡竹叶’的淡竹所发出的笋”作统领句,引出了约四百字的段落文介绍淡笋。先引《越谚》卷:“淡竹,春夏之间生淡笋……”又引壬寅年(一九〇二)四月二十日记:“江南笋甚少,淡笋无大者,长只五六寸,百钱得六七枝,切片同咸菜炒食甚好……”接着引用一九六四年七月十四日香港《新晚报》一文《闲话毛笋》,对毛笋之外的淡笋进行描述,再次强调了淡笋是淡竹的笋,单薄了一点,以至于南人请北人吃饭,北人误以为淡笋是竹,煮竹不烂,闹出笑话。

汪颖《食物本草》这样解释淡笋:“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正应了钟叔河先生的详解。对于淡竹发出的淡笋,我是不陌生的,甚至是非常熟悉的。童年生活在江西,住在山里,春夏之交,常常去竹林拔竹笋。拔竹笋最好的时间,是一场雨后一两天,淡笋“蹭蹭”地就蹿出来了。书包,或是竹篮,很快就装满了。拔回家的竹笋,剥了皮,放开水里煮一下,去了涩味,炒肉炒辣椒,都是非常可口的。有时也像上文说的,同咸菜一起炒了吃,有些酸味更好。竹笋拔得多了,吃不完,通常煮熟后捞起,放簸箕里或水泥地上晒干,就成了笋干。只是淡笋太细了,一篮子新鲜的竹笋剥了皮,再晒干后也不过一二把。淡笋干我非常爱吃,配上家乡的咸腊肉,更是美味得不得了。今年暑期带了一些母亲从庐山脚下拔来的淡笋晒成的笋干来厦门,送给同事尝尝。同事说,这么细呀,大概她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笋干了。有时在超市,也能看到新鲜的淡笋,四五寸长,装在封闭的咸水袋里,常让我想起小时候蹲在竹林里拔竹笋的日子。

我比较陌生的是钟叔河先生统领句中提到的“生长药材‘淡竹叶’”,还有“淡竹叶”和“淡竹”的从属关系。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我去搜索“淡竹叶”的资料,这才发现,钟叔河先生那句“淡笋是生长药材‘淡竹叶’的淡竹所发出的笋”完全是误识,“淡竹叶”和“淡竹”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淡竹叶出自《本草纲目》,曰:“淡竹叶,处处原野有之。春生苗高数寸,细茎绿叶,俨如竹米落地所生细竹之茎叶,其根一窠数十须,须上结子,与麦门冬一样,但坚硬尔。随时采之。八、九月抽茎,结小长穗。淡竹叶又名竹麦冬、长竹叶、山鸡米。”

对于淡竹,百度资料显示:中型竹,主干高五至十八米,直径约二十五毫米或更大。梢端微弯,中部节间长三十至四十厘米,新竿蓝绿色,密被白粉;老竿绿色或黄绿色,节下有白粉环。竿环及箨环均稍隆起,箨鞘淡红褐色或淡绿色,有紫褐色斑点,无箨耳及遂毛。箨舌紫色;箨叶带状披针形,绿色。每小枝二至三叶,叶片披针形,长八至十六厘米,宽十二至二十四毫米。叶背基部有细毛,叶舌紫色。笋期四月中旬至五月下旬。

苗高数寸的药材淡竹叶是怎么也不可能与数十米高的淡竹发生从属关系的,更不可能有笋发出了。

另外,在百度资料中,有人认为“淡竹叶是淡竹的叶”,这也属同一种误识。在“中医中药秘方网”,我查询到竹叶和淡竹叶的功效差异资料如下:竹叶和淡竹叶性味相近,都是味甘、淡,性寒,都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但二者并非同种植物,功用略有差异。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随时采收,一般多用鲜品,以清心胃之热见长,并且有生津的功效,多用于热病烦热口渴,以及心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疮。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叶,夏季采收,晾干应用,以清热利尿见长,多用于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现在一般药店中大都不备鲜竹叶,平时处方所写竹叶,大都配淡竹叶,如需用鲜竹叶,必须临时采摘。

淡竹叶不是淡竹的叶,淡竹不是淡竹叶的淡竹,淡笋当然也就不是“淡竹叶的淡竹”长出的笋了。如果将钟叔河先生的那句话改为“淡笋是淡竹所发出的笋”是绝对没问题的,偏偏钟叔河先生想告诉大家多一点知识,在淡竹前加上了定语“生长药材‘淡竹叶’”,将两种不同的植物牵连在一起,就有了《书前书后》这一处误识。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包商时报》)

书多重名

梁由之

夜读钟叔河《书前书后》,别有感焉。我有这书的初版,并请作者题过词。这次读的是新版,一年前钟老在长沙持赠的。其题记曰:“由之君癸巳春来湘,与同游茶陵、平江,甚为相得。赠此小书,以为纪念。四月十三日于念楼。钟叔河。”

钟叔河“写作较早,而结集甚迟”,《书前书后》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该书一九九二年初版,四年后重印过一次。二〇一二年底,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了第三版,布面精装,“历时二十年矣”。

有趣的是,钟老在“新版前言”中,对“书多重名”,颇发了几句牢骚,婉转而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书前书后》的书名,是二十年前我自己取的。当时即知书名非商标不受保护,和尚用得,阿Q也用得;但我只习惯用自己的杯喝水,不习惯同别人共饮一杯水。为了不错拿杯子,曾经认真检查,并未发现有珠玉在前。十年之后,忽从《秀州书局简讯》得知,有人求购《书前书后》,书局以北京某先生新作寄之,回信却说“要钟叔河的”,这才知道出了同名的书。不久以前又听说,天津某先生名叫“书前书后”的文集也快成书了。两位先生都是望重之人,难道都不嫌不干净,硬要捡起和尚用过的来用么,当然不至于此。我想恐怕只能怪我自己,怪我和我的书“知名度”太低,别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吧。如今有人愿意再来印它一次,再印几千册,知名度稍微提高,第四种、第五种《书前书后》也许就不忙于上市了吧……

经比对,“北京某先生”指徐城北,徐著《书前书后》,一九九七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付梓;“天津某先生”指不久前去世的来新夏,来著《书前书后》,二〇〇九年由三晋出版社推出。

我想,为什么都叫“书前书后”呢?“书里书外”不也挺好吗?转念一想,恐怕早有人捷足先登了。一查,果然,而且起码有四种重名书,以出版时间先后为序,依次是:

陈平原著,一九九七年,浙江文艺出版社;

牧惠著,二〇〇四年,学苑出版社;

杨春俏编著,二〇一〇年,中华书局;

贺越明著,二〇一一年,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最近在审阅《朱正自传——小书生大时代》(增订本)书稿。朱老提到他诸种杂文随笔集子中,“最早的一本是一九八八年七月在太原书海出版社出版的《人和书》”。当即想起,我有王元化著同名书籍。翻出来一看,没错,系兰州大学出版社二〇〇三年版。又查了查,起码还有一种重名书,作者也是名声显赫的大佬:陈原著,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初版,三联书店。

……

书有重名,看来是一种普遍现象,没有兴趣亦无必要再去找例证了。评论起来则很复杂,一言难尽。顺便说一句,以上信手拈来的三例,都是主书名完全相同的,若稍微宽纵一点(如《书前与书后》《书里书外的经济学》等等),重名书就更多了。

下月又要到长沙。我要劝劝钟老,对此不必介意,宰相肚里好撑船。他一向敬仰的前辈钱钟书,那么孤高自负的人,其代表作之一《谈艺录》,也是摭拾明人徐祯卿的现成书名嘛。

当然,发牢骚之余,钟叔河亦是“别有感焉”。在“新版前言”中,接下来,他笔锋一转:

唯天下之事,亦正难说,我高兴得也许太早了。三张稿纸写完时,忽得包书来的六月二十日《长沙晚报》一张,有大字标题“这么多《建党伟业》 ?不是电影,是书!”。下面列出了同名《建党伟业》的六部著作,封面彩照全是皇皇巨制,六家出版社和六位作者也全是大牌。如此看来,一名多书、书名共用恐怕还是“人间正道”,“我用我的杯喝水”则仍属小资产阶级劣根性乎?那么好吧,爱用“书前书后”作书名的都来用吧,物竞天择,就让时间和读者来“择”好了。至于《建党伟业》,自然又当别论,别说六种,就是六十种,总是都会与天地同寿、日月齐光的吧,馨香祷祝之矣。

此老真是可爱。可惜他不喝酒。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四日《深圳商报》)

同类推荐
  •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本书仿照《世说新语》的体例,分为授教、气节、神采、德行、雅量、真趣等二十三节,收录多幅珍贵老照片,后附北大人物志。本书采用语录体,将百余年来北大人的精彩“话语”汇集成书,在只言片语中体现百年北大的历史人物风情,读者可在细微之处体悟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气象及精神魅力。
  •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晚潮

    晚潮

    《晚潮》作者周应英先生,生于一九三六年,湖南岳阳人。世居汨罗楚塘,与屈子祠为邻,幼年就读于该祠湖南汨罗中学,后经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屈子祠中学任教多年。一九八〇年始调岳阳师范即今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任高级讲师。因而他的为人、教学、诗词无不受到爱国诗人屈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王者岁月

    英雄联盟之王者岁月

    每个年代的少年都有伴他们青春的岁月,而我们这一代便是制霸网吧的《英雄联盟》。且看主角一行人的青春岁月,试与韩队堪比高。
  • 龙威小神探

    龙威小神探

    在城里,他是虫,被人暗算栽了坑;回乡后,龙附体,一朝治恶妙招奇。
  • 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

    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闪婚游戏:多情少爷俏皮妻

    闪婚游戏:多情少爷俏皮妻

    一回国就被父母骗去相亲,对象还是她在飞机上碰到的那个没风度的大少爷?!什么?他大少爷穿着一件名牌西装出席相亲,竟然还随身携带购物发票!而她,偏偏就那么邪门,一不小心太吃惊了,华丽丽的喷了他一身的咖啡!然后,大少爷拽拽的说,四万块,不赔钱就结婚……坑爹的,为什么她觉得,背后有阴风吹过……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吧……一年,这一年,她要怎么过?不过踩了他一脚罢了,这个小心眼儿的狐狸男,不会已经想好什么变态的方法来报复她了吧,哼,那就走着瞧吧,她柳小蕾也不是喝稀饭长大的!
  • 晶石守护者

    晶石守护者

    魔法水晶石?魔法世界公主的宠物?吸血鬼王中之王?亡灵公主?堕天使?圣光?猎魔者后裔?活的人偶?异次元黑洞?晶石守护者?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要不是为了追到心仪的女孩藤兰,我才不会接受这一切呢!抱怨归抱怨,面对眼前吵闹不停地何枫冥翼和夏沫雪;无视眼前一切和人偶茶晶品茶的藤兰以及一副看好戏态度的薛景夜,谢凌不禁默默无语。。。。。。。这倒霉的晶石守护者日子何时才会结束啊!“喂!倩唯、倩娜,别再玩毛线球啦!”
  • 大破境

    大破境

    一个落寞帝国的王子,一个低等世界的游人,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在毫不相关的平行世界结合一体。一场十万年浩劫的到来,一个不甘被命运摆弄的少年,超脱一切桎梏,誓与天挣。
  • 天相

    天相

    道宫治天下,气相始显尊。引气锻五感,洗髓伐体筋。通灵明妙法,神游御剑行。化玄自成域,天相掌神通。闻依因一只蝴蝶振翅而来到这个气相显尊,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且看华清宗区区一随从,历生死,悟神通,踏碎江山,步步崛起,一路高歌。
  • 我不要做恶魔女

    我不要做恶魔女

    平平,秦风,鸢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之间很清澈很纯粹,是所有人都经历过的,最平凡、最不起眼,在日后往往被自己添油加醋用吹牛皮来掩盖的成长的时光。他们要的很简单,也许是因为满足、也许是因为没有更多好奢求的,所以他们愿意平凡。但是生活从来不会按照计划的轨道前行,他们热烈地活着,生活却向着重心的反方向加速度前进。他们错了吗?没有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却总是在一起互相伤害.是我们做错了什么,还是,在我们相遇时就选错了方向?
  • 重生之十年悠悠

    重生之十年悠悠

    十年之期,嫡女归来!她是镇国公府的大小姐,然而十年养在江湖,待她归来之时,却被继母,庶妹花言巧语,架空尊贵的地位,离间父女之间的感情。甚至她以为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也都是一场步步计划的骗局。他登上王位的那天,逼她饮下一杯毒酒。她温如悠发誓,若有来生,必让所有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必不让一切悔恨重新发生!必护真心待她的人一世周全!而重活一世,陪伴在她身边的,是青梅竹马的妖孽庄主,还是冷面寡言的皇家亲王,亦或者,是一身医术的无尘公子?······
  • 戏红尘:乱世佳人

    戏红尘:乱世佳人

    那一年,他十六岁,是被流放到罪恶之域历练的羽云帝国二皇子,仅仅几个月,他就已经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鬼面公子。那一年,她十六岁,是一个无依无靠,流浪在罪恶之域的少女,死在了天寒地冻的荒林,二十一世纪最大的黑帮首领紫月汐,替她重活一世。意外的相遇,她为他化开了冰封已久的心,却没想到,在他信誓旦旦的要娶她的第二天,他消失了……原来,他早就有了未婚妻,那是一个可以辅助他获得皇位,有权有势的女人,自己或许真的只是一个他的玩物……她想起了自己以前听过一句精辟的话——承诺就像放屁,当时惊天动地,过后苍白无力!既然只是谎言,为何那么绚丽?既然只是虚幻,为何那么逼真?我若带领万军,兵临城下,你会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