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300000042

第42章 青灯有味忆当年(3)

叔河所言“拙笺知堂儿童诗”,指的是他为知堂《儿童杂事诗》所作“笺释”。偶见介绍,极言印制美瞻,笺释精审。明知此类,难见于正规书店,仍颠起屁股傻跑了几趟。空手而归,心有未甘,寻谋用什么法儿,捞到一本。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偏偏那日读初中的孙女杨卉看爷爷奶奶来了,同来女伴名薄永莉。据说二人自从小学便“铁”在一块。三言两语交谈,她竟是钟叔河的外孙女。代沟并非天堑,一苇便可通消息。这就是叔河所言“青及”由来了。多少时日过去,他竟悬之心田;又盛情馈赐新书——简直可谓“古风”犹见于当世了。特有意味者是书缘竟维“三代”而不坠,更令人有“超越时空”之感。那么,吉年吉言,就祝愿我们的第三代有比我们更好的生活吧!

否!应当说相信她们定当创造出更好的生活——为别人,也为她们自己。

(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湖南日报》)

读书小笺

王稼句

编 与 笺

昨天收到三联书店郑州分销店寄来的两本书,一本是钟叔河编的《知堂谈吃》,中国商业出版社一九九○年十二月初版;另一本是钟叔河笺释的《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五月初版,手持新书,真感到非常开心,入夜便读了起来,这样的好书似乎已经久违了。

《知堂谈吃》,为条开本,薄薄的一册,印得很精致,书封以筷碟一副、红辣三只为图案,疏朗而清新;环衬用朱红印“知堂”名章一方,下用枯笔书“谈吃”两字,看上去也很舒服。于此书的装帧设计,是应该记一笔的。书前附印知堂照片与手迹各一,并有《编者序言》一篇,全书分四分(即辑):“集内旧文”“饭后随笔”“未刊稿与集外文”“诗”。第一分收文十六篇,选自《雨天的书》《泽泻集》《夜读钞》《苦竹杂记》《药味集》《书房一角》《秉烛后谈》《立春以前》,文章大都为人所熟知,如《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喝茶》《谈酒》《谈油炸鬼》等等。第二分收文六十六篇,选自五〇年代初期上海的《亦报》与《大报》,过去未曾结集,近年岳麓书社刊印《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已全部收入。这一辑尽是知堂晚年的文章,炉火纯青,近乎无墨之笔,全属上品,非寻常可比。第三分收文十一篇,选录知堂在《工人日报》《新民报晚刊》及香港《新晚报》上发表的零星文章,包括他译的日本青木正儿的《中华腌菜谱》和《日本人谈中国茶肴》,编者认为“译文和自己写的文章收在一起,是知堂的惯例,今亦仍之”。这种编法,是很有见地的。第四分收诗二十二首,约为五篇,见于岳麓书社刊印的《知堂杂诗抄》,编者均据手稿收入,其中的小注极有意思。有一首事关苏州风物,诗曰:“多谢石家豆腐羹,得尝南味慰离情。吾乡亦有姒家菜,禹庙开时归未成。”小注曰:“三十二年四月十日至苏州游灵岩山,在木渎午饭,石家饭店主人索题,为书此二十八字。壁间有于右任句云‘多谢石家鲃肺汤’,故仿之也。”这也是鲜为人知的故实,知堂的那次苏州之行,是应汪精卫之邀,去教育学院作了一次演讲,还参观了俞樾的曲园,拜谒了章太炎墓。

晚近以来,谈吃之文,似乎不多,而佳品尤少,除知堂外,林语堂、梁实秋、汪曾祺也不乏妙文,但依我看来,总不如知堂的写来耐读。

《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较之前者,装帧更为讲究,为近年所罕见,值得一记。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原载一九五○年上海《亦报》,丰子恺为每诗插图一幅。周作人曾说:“这一卷所谓诗,实在乃只是一篇关于儿童的论文的变相。”又说:“以七言四句,歌咏风俗人情,本意实在是想引诱读者进到民俗研究方面去,从事国民生活的史的研究,此虽是寂寞的学问,却于中国有重大的意义。”因此笺释之用心,也即在于此。钟叔河将知堂著述及其他有关风俗与名物的资料,笺释诗画,对读诗观画都极有助益。全书双色套印,诗按周氏手迹原大影印,画则据原图复制,很具欣赏价值。书前有《笺释者言》与周作人《儿童杂事诗序》。正文分甲乙丙三编,甲:儿童生活诗,乙:儿童故事诗,丙:儿童生活诗补,三编各二十四首,共七十二首。一诗一图,可称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惟缺图三幅,由毕克官补作,虽成完璧,但其韵味,不及丰子恺多矣。末缀“笺释后记”及周丰一、丰一吟跋各一篇。

钟叔河的《笺释者言》,于“笺释”的因缘也有所陈述:“因问Rouse所述希腊神话事,与译者周遐寿先生通信,始知东郭生即其笔名,重读《遇狼的故事》,为唏嘘者久之。后遂蒙寄赠《亦报》剪报全份,‘文化革命’,幸得保全,前岁发愿为作笺释,上海陈子善、香港卢玮銮诸君各以所藏见示,清晰俱不如之,岂非文字遇合,亦有前缘耶。年来以脑出血病废,写载道之文已无此力量,为言志之作又缺乏心情,惟以此遣有涯之生耳。牟陌人跋《蜂衙小记》引昔人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予历经丧乱,夏日秋风,书剑飘零,形神俱敝,又何能磊落,何能作磊落人耶。”此中况味也不同寻常,所以竟成了如此一本杰作。所谓杰作,并非仅指周作人的诗、丰子恺的画,钟叔河的笺释也为一杰作。相信读这本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此书的价值自不待言,钟叔河先生对周作人诗文所持的态度,却是大有意味,从“笺释后记”中可知其大概。他在主持岳麓书社期间,曾先刊印《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知堂杂诗抄》三种,以投石问路;后便全集刊印周作人的著作,分平装单行本与精装合订本,且搜罗集外之文编辑刊印,使更多的读者能读到周作人,确乎功德无量。至于钟叔河本人的文字,拟下通小笺再谈。

出版家·学者

关于钟叔河,实在所知甚少,只知其占籍湖南长沙,一九三一年生人,完全以自学成才,四十年代末开始在《新湖南报》社、《湖南日报》社当记者,时年方弱冠,血气方刚,于现实颇多思考,诚如哲人道:“思考使人受难,受难使人思考。”不久即蒙难于“反右”运动,遭到开除公职的处分,于是流落社会,力佣为生,艰苦万状,尝尽人间辛酸,而每每“引车夜归,闭门寂坐,反得专心读书”(《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笺释者言》)。这种读是真正的博览群书,无任何功或利的目的,反倒有了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思想天地。就在这一期间,他与周作人等人开始书信往还,获益匪浅。至此虽劳累困顿,但尚未陷入不堪。谁料想一九七○年春,他竟以“现行反革命罪”被捕入狱,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其中状况不可细说。九年后重见天日,并予公开平反,遂入出版界,主持岳麓书社工作。他于出版事业独具思考,立足中国近代史与中国文化史的领域,开拓了当代出版业的天地,是真正的独辟蹊径,自成一格,为湘版书赢得了声誉。使得趣味纷纭的读书界,有了一种别样的气息,稍稍规正了读书的正脉,引导了某一时期的出版潮流。作为一个优秀的出版家,钟叔河在出版史上将会留下重要的一笔。

关于钟叔河编辑、主编的书中佳品,实在很多,难以一一枚举,只能略谈一二,就如在一棵浓郁的绿树下,采掇几片翠叶吧。

一、《走向世界丛书》,为一套晚清人的海外行旅笔记,包括晚清一批政府派出的外交使节,如志刚、郭嵩焘、黎庶昌、曾纪泽、薛福成等;一批考察外国政治、法律的专使,如戴鸿慈、载泽等;一批政治流亡人士与旅行家,如王韬、康有为、梁启超等。这些人在东西洋考察、游历、从事外交活动而留下的著作,记述翔实,态度认真,在当时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如今看来仍有历史价值,因为这些正是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不得不缓慢而痛苦前进的真实记录。这套丛书初刊于八十年代初,陆续出版,目前已出版第一辑,计三十六种,合订本为十巨册,实为出版界可庆可喜的业绩。钟叔河于每种书前,撰有一篇对作者及其著作的详尽叙述,立足高远,论断精当。李一氓称赞道:“这确实是我近年来所见到的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在这方面,推而广之,可称为整理古籍的模范。”(《从东方到西方·序》)此外,钱钟书在给钟叔河的信中也说:“章实斋论史学,于刘子玄所谓三长中独重识;弟读尊编,即倾倒兄之卓识明见,而博采穷搜之学力又足以相副。”对《走向世界丛书》的第二辑、第三辑,学术界和读书界都寄予厚望,盼望能早日问世。

二、《凤凰丛书》,是近年来看到的一套很好的丛书,“总序”引录沈从文先生的话:“俗说凤凰不死,死后又还会再生。”故这套丛书是专刊旧籍,不收新作的,内容约略分如下四类:一、有文化积累意义或学术艺文参考价值的一九一一年至一九四九年间的旧籍;二、海内外关于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研究著作和记述,当然也包括近现代人物的传记;三、可以称为文史资料的海内外报刊、文集的辑录和汇编;四、文化史、自然史、民俗史、中外交通史等方面的资料。因此这套丛书在诸多丛书中风采独特、品位迥异,特别是在文化人眼里,更被珍视,都将之作为枕边读物,既可知悉故实,了解世情,又读得轻松愉悦,疲惫为之消失,心情为之畅然。寒斋所藏的这套丛书,有朱光潜等人的散篇结集《我所认识的沈从文》、胡适等人的散篇结集《文坛怪杰辜鸿铭》、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和《现代中国学术论衡》、齐白石的《白石老人自述》、蒋碧薇的《我与悲鸿》、储安平的《英国采风录》、杨步伟的《一个女人的自传》、萨孟武的《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马之骕的《中国的婚姻》、日人兴膳宏的《六朝文学论稿》。据丛书勒口目录,尚缺几种,如《曾宝荪回忆录》、杨东莼的《中国学术讲话》、林语堂等人的《文人笔下的文人》、梁实秋等人的《关于周作人》。这些书都是很耐读的,可惜品种不多,颇引以为憾。时过境迁,人事已非,不知《凤凰丛书》是否还有什么其他刊出,甚是牵记。

三、《知堂书话》和《知堂序跋》,前一种是周作人谈书文章的选集,有钟叔河序,其中谈到书话一类的趣味以及自己的好尚:“我所想看的,只是那些平平实实的文章,它们像朋友闲谈一样向我介绍: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书中叙述了哪些我们想要知道的或者感到兴趣的事物,传达了哪些对人生和社会、对历史和文化的见解。这样的文章,无论是客观地谈书,或是带点主观色彩谈他自己读书的体会,只要自具手眼,不人云亦云,都一样的为我所爱读。如果文章的内涵和笔墨,还足以表现出本文和原书作者的学养和性情,那就更为佳妙了。”继而又说:“在我所读过的书评书话中,我认为周作人写的文章可算是达到了上乘的标准。”这本《知堂书话》选自周作人一生所写的三十几个集子,按集编排。周氏的序跋文,本也可算作书话,因为数量不少,故另编一集,名之《知堂序跋》。《知堂序跋》收文二百二十三篇,分五辑,一是为自己著作(包括选编与辑录)的序跋;二是为自己译作的序跋;三是为他人所作的序跋;四是零星题记。以上四辑都写于一九四九年前,一九五○年后写的,不分类别,均归入第五辑。各辑文章次第大抵按时间先后。另有一本《知堂杂诗抄》,本拟编入《凤凰丛书》,但后来作为单独一册印出,书封装帧与上述两种相同,都白底黑字,简朴大度。这本诗抄,收诗二百五十一首,大都写于南京老虎桥狱中,故又曾取名《老虎桥杂诗》,知堂晚年亲手编定后,寄交新加坡学者郑子瑜先生,谋求出版。岳麓书社印本系据郑子瑜藏稿直排,前刊周作人的《知堂杂诗抄·序》(手迹影印)与《前序》,末缀郑子瑜跋,道及经过。另有陈子善所辑的“外编”,凡为前所未收的,概予收录。因此这是一本比较齐全的知堂诗集。

四、周作人全集,这是一九四九年以来第一次全面规划出版周作人的作品,开始时自然非常不易,报请有关方面同意,然终不能标明“全集”字样,(这也是中国特色,凡出版“全集”“文集”“选集”者,都有一定资历,视规格大小而定,不可随便名之,周乃“汉奸”,何格之有?)于是先出单行本,再出精装合订本,又搜罗佚文,汇编成集。这种编辑形式确实很好,虽非名曰“全集”,而读者无不以“全集”目之。但遗憾的是,周著似乎也没有全部刊印,寒斋仅有数本,都为精装合订本,如《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永日集·看云集·夜读钞》《瓜豆集·秉烛谈》。至于集外文,已出版《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系陈子善辑录周作人于一九四九年冬至一九五二年春在上海《亦报》《大报》上发表的文章,并请黄裳先生作了审订。读者可借此一睹知堂老人晚年的文字风采,意义自不待说。也真希望能将周作人的其他集外文,也一一收编成册,并统一装帧,以飨知堂著作的爱好者。

同类推荐
  • 海边,我的一条船

    海边,我的一条船

    本书是作者个人散文诗集,收集了作者几十年来在各类文学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散文诗百余篇。作者文笔清新流畅,所写散文诗既反映了其开阔的文学视野和高尚情操,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几十年的翻天覆地的变迁。因而,该散文诗集既有一定的文学欣赏价值,对于青少年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梁晓声散文数十篇,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情感、独特的抒发方式和独特的评说风格展现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在所选作品中均体现出了作者的个人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交织,梁晓声以其真实而痛快笔法,通过很多有价值细节的描摹,刻画出了复杂而极端年代里不可忘却的集体记忆。
  •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双重声音 双重语意:译介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本书从译介学的视角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阐明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译介和应用过程中的“原件失真”现象如何反映了中西的文化差异。
  • 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阴性书写

    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阴性书写

    讲述了综观中国古典诗词,由男性作者使用女性形象与女性语言来创作的现象就颇为普遍,《君难托: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及其阴性书写》大量援引唐宋词来说明这一现象。若就美学的观点言之,很多唐宋小词确乎体现了一种“双性人格”的特质。当然,古之作者未必有意追求这种特质。这些男性的作者,竟然在剪红刻翠、无边风月的游戏之作中,无意间展示了一种深隐于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化情思。与其他言志载道的诗文大为不同的是,这种表达更加细微幽约,更显阴性势态。
  • 萧红作品集(四)

    萧红作品集(四)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热门推荐
  • 邪眸武神

    邪眸武神

    天地间任我展翅高飞,谁说那是天真的语言。我步山一定要登上武道巅峰!
  • 蜗牛等等我

    蜗牛等等我

    即使我身边的人都比我富有,比我聪明,比我幸运。只要我知道,自己很好,当个蜗牛也无妨。章节片段一:她很讨厌这个邻家的小孩,不知道这是否已经称得上恨。也许这个年纪说恨,有点幼稚。但她十多年来,恨她恨得咬牙切齿。不过,在经历过中考和高考之后,她开始同情这个邻家的小孩了。章节片段二:恍然间发现,父母已经衰老得不成样子,才醒悟到亲情的可贵。她忍不住缩进被窝里,用白净的手指拉高薄被,任由眼泪泛滥成河。但她不敢发出一点儿声响,因为强烈的自尊心阻止她被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章节片段三:当朋友问她,为什么一直单身时。她词不达意地答道,一个人也不错,好歹自由。拥有再多的非单身朋友,也改变不了她一心追求真爱的执念。
  • 绝剑与幽灵子弹

    绝剑与幽灵子弹

    活下去的后续外传。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弥补你们的遗憾,以及他们的遗憾。
  • 落魄佳人

    落魄佳人

    她,原本大户人家的女儿,却反成了别人家的丫鬟,曾经荣华富贵,如今一贫如洗,入得宅内,反被这家的三少爷嫌弃,认为她是不良妇女;她,本是佣人之女,一心想着成为人上人,却无奈天不从人愿,到手的荣华富贵,却鸡飞蛋打;他,程宅的三少爷,为人善良和蔼,却被她误认为一个无礼之徒,两相生厌;他,程宅的二少爷,一生轻狂,悦女无数,最后却娶了一个姿色平庸的妇人,原本心灰意冷,谁知却是一生所爱。人生,就是这般的曲折离奇,变幻莫测……
  • 傲世天师

    傲世天师

    灵界天师一脉少主被逐出灵界游历都市斩妖除魔的故事~
  • 选择重于一切

    选择重于一切

    人生之路是一条选择之旅,选择是人生成功路上的指南针,学会如何运用它,你才不会迷失方向。人生的路途是漫长的,但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这几步该怎么走。决定了一个人最终的命运。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选择自己的态度、行动、情感和目标,将决定我们人生的最终模样。人生的地图上,处处是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要知道,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为自己种下一颗命运的种子。当你一步步都走对了,就能够品尝到成功和喜悦的甘甜果实。
  • 繁花陨

    繁花陨

    轰鸣巨响伴随而至的是大陆的破碎,不知从何而来的无尽迷雾包围了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世界的平衡仅仅靠着几个上古时期的创世齿轮在维持着。突然消失的瑞森众神,横空出世的异界怪物,与此同时还有着无数为了这个世界而奋斗的勇士们…
  • 霹雳江湖之牧天有道

    霹雳江湖之牧天有道

    苦境是强者的盛宴,也是败者的坟墓,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停下,说不定就成了前辈——死在前面的那一辈!即便是佛、是魔,在这江湖的浪潮中也不得自由。书友群:451203818
  • 九域真仙

    九域真仙

    天下九州,仙神异兽,强者林立!修真一路血雨腥风!前世震慑江湖的杀手夏楠重生,少年逍遥,弹剑长歌,且看他如何在修真路上纵横捭阖,著写一段辉煌古今的不朽传说!
  • 严冬

    严冬

    世间总是不公平的,我们该怎么看待世态炎凉,人情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