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200000026

第26章 舒芜先生(1)

他终归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追求个性解放的人。

喊都没喊就没了,说都没说就走了,这是他给我的感觉。后来,仔细想一想,其实也非这样的。2008年12月31日,他在他的博客里(独角兽博客)就贴过一篇小文章:《暗暗的死与他人的歌》。在我模糊的印象里,这可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的三篇文章之一(另两篇:一篇是《论“没意思”》,写荒芜辍笔一事;一篇是《如果我是女孩》,写女性人生之难)。请原谅我全文引用,我以为它值得一读:

今年自秋至冬三个月,接连住了三个医院。起初是作为抢救病人送北大三院的,一进去就住进抢救室,马上发出“病危通知书”,性命危在旦夕,总算救了过来。脱离险境后又转了两个医院才回家静养。在家里仍然是基本卧床,必须起床穿衣挪步时,仍然少不了人扶将。幸好头脑还是清楚,于是广泛搜索架上案头随笔杂记短书簿册之类,枕上随意翻读,基本上都是看过的,重看之中往往有新的会心。书中联想到的,书外另想到的,自然还是以有关生、老、病、死的问题为多。

在我性命危在旦夕进行抢救的那几天,若按一般医院的规矩,家属是不许在抢救室逗留的。北医三院的管理却比较人性化,星期二、四、六下午允许家属在抢救室逗留一个半小时,使我能够看见他们在身边来来往往,不像孤身一人密封室内那样有“这就是末日”的感觉。想来人的一生,无论帝王将相、英雄美人,曾经受到万众欢呼,万人瞻仰,到了末日守在他身边的,终归只有几个亲人。如果这时还剥夺他与亲人末日的相聚,那该是多大的反人道!所以鲁迅以“暗暗的死”为屠夫对牺牲者的最大的虐杀。他的小说《药》里面,革命者夏瑜始终没有出现,他在黑狱和刑场上的壮烈牺牲,只能在刽子手与愚氓的血腥交易、闲人们冷酷无聊的闲话中进行着,这是怎样的使人战栗啊!小说能这样写,影剧舞台上不大好这样写,只好索性以夏瑜为主角,写他在群众中慷慨激昂地演讲,群众听演讲时反应的强烈,在刑场上默默地愤怒。这样写也可以,可是比起鲁迅原来的入木三分,就大差其远了。

当然,那些天我还不止是有家人儿女在身边,在京的几位朋友也到医院来探望过。他们看到我的垂危情况,心里当然明白这多半是向我做最后的告别,本来预期着迟早总有这么一天,终于到来了,可是嘴上当然不说,临行时还握手道珍重,约定我回家后再见。我当时可并没有朝这个方向多想,觉得我回到已经住了二十多年的那个家是不成问题的。我根本想象不出没有我的存在,那个家里可能是什么样子。有人说:从来没有听说叫花子自杀的,不论他怎样在死亡线上挣扎,形单影只,啼饥号寒,已毫无生人乐趣,可还是千方百计地挣扎。他们是要在这个世界上追求什么享受么?不可能。他们无非想象不出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根本没有了自己,想象不出一个没有自己存在的世界。陶潜作的《挽歌》中有句云:“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送葬的各自回家了,其中也许有的亲戚余哀还未尽,别的人已经又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阿,和山陵同化而已。陶公千古旷达人,他才打得破这道关,这几句诗真是写尽了他的高旷襟怀。

看着这篇文章的题目,我的心里虽有担心但也看到他的旷达。后来发表的那两篇,他曾电邮我看过,希望听听“诸位”的意见,我拜读后也有电邮:舒芜先生:

看了《论“没意思”》,我想我能说,我是很能理解其中的滋味和心情的。面对很多很多的人事,面对你所过的人生,你能说什么?只能说这三个字。

“我是何材值几钱?”心声也。只要还有一点觉醒,就会怀有这样的心情。

《如果我是女孩》之文,平易,实在,讲了作为一个女性,天生所面临的情况,是对女性的深切体会。只要女性还存在,这样的文字就不会过时。它的光亮也使得很多涉及女性的文字,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周实

二〇〇九年二月八日

他晚年的这些短文,我是真的非常喜欢。这些短文虽然短小,但其指向却是不小,而且意味幽远深长,情思表现也极畅达。他说是我过奖了。其实,哪里过奖了?这就像我请他上网,没想到他真的来了,并发电邮向我咨询,那是2005年1月21日:

操作不成 2005-01-21 17:39

周实先生:谢谢来信,但登录后仍然找不到“发表话题”。照着发来的资料操作,到末后几步总对不上,似乎很麻烦。

舒芜上

Re:操作不成 2005-01-22 8:15

舒芜先生:你要操作,先登录,登录后,请按下面的程序操作……周实

周实致谢 2005-01-29 12:28

舒芜先生:你好。看到你贴的文章了。真不错。真是宝刀不老。最重要的是你比很多老先生真是强多了,他们对电脑的那种无奈真是没办法。我想你若有兴趣,是否能在这里给你做个博客?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集中地看到你的好文章。你在真名网的首页看得到的,已经做了一些。我已经跟他们说好,要他们给你做。你若有兴趣,请将你的文章发给王一苇小姐。王的邮箱是……请你一定联系,一定发给她。真的非常感谢你。

周实

什么叫“做个博客”?2005-01-29 21:14

周实先生:对您的夸奖实在惭愧,所谓“做个博客”我就不懂。请指教!但已经照邮箱试发了两篇文章给王一苇小姐。以后怎么做?从哪里打开看?均请指教。

舒芜顿首拜

Re:什么叫“做个博客”?2005-01-30 13:07

舒芜先生:不敢谬奖,是你实在不错。你不知道你有多么的不错。比起你来,很多四五十岁的人都对网络敬而远之,认为是年轻人的天地,而你却迎难而上,我是真的佩服。所谓博客以我的理解就是个人的一个小小网站,或者说是一个个人性极强的网站。你打开真名网首页,见右边,即可见有一些人的名字,点开一看就知道了。建好了,你的文章和书的电子文本均可放入,这样,你在网上就有个家了。说到这里,我似可归纳,所谓博客就是你在网上的家。我可以肯定王一苇小姐是会为你做一个的。她会与你联系的。再次感谢你对真名网的厚爱和支持。

周实

这以后,他每天都往论坛里贴文章,一天要贴好多篇,积极性高得很。于是,我又给他写信:“舒芜先生:谢谢你贴来这么多好文章。但,我想,你可每天只贴一篇或者两篇。这样,细水长流,可让爱你的文章的人看得细些。你一下贴三四篇,读者就会贪吃,囫囵吞枣了。我这样说,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让大家对你的文章能看得细些。而且,你也别太累了。可省点劲。衷心地感谢你的好文章。”可他依然照旧贴,好像根本没听见。当然,也有泄气的时候,比如:

周实致意 2005-02-25 10:15

舒芜先生:《女性的发现——知堂妇女论类抄》是否能重新出版?鲁迅在这方面的论述是否也能如此地编一本书?如重新出版是否与周氏后人有版权问题?周实

不如无言 2005-02-25 10:52

周实先生:编录《女性的发现——知堂妇女论类抄》时没有版权观念,几乎被家属控告。所以不可能重新出版了。鲁迅去世已过五十年,应该没有版权问题吧。但刚才看见网上回复帖的言论,那样谩骂二周,觉得既然有这样的读者,编什么,说什么,都没有意思,不如无言,闭目养神为是。先生以为如何?舒芜拜上

周实致意 2005-02-26 1:16

舒芜先生:谢谢回复。既如此,只好作罢。我原想若有可能再版一下,是功德无量之事。只是这样想罢了。有时候总是有幻想的。至于网络谩骂之事,司空见惯的了。读者总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办法,何况我们生存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回想编辑《书屋》的时候也是要经常被谩骂的。我看《女难》就很好,跟帖也尚可。还是有效益的。我真的非常感谢先生的支持。要做好一个论坛何其之难。试试吧。即使失败,也是值得的。先生的好意我是能领会的。所以,我更是特别地感谢。很多事情,真的是只能听听而已,看看而已,如先生所说:闭目养神为是。周实

我当时在论坛里还写了一篇这样的小文:

关于舒芜先生,我想:我是不能说什么的,也就是说不能做什么是非判断的。

他们那一代的人和事,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后来者,真的是只有听的份,看的份,想的份。真要说,要评说,就要慎重了,就要认真了。这认真不是一般的,不是想当然,而是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去听再去想。

我当然是想过的。想来想去的结果是:还是放在心里吧,再想想,再看看,再听听。

他们的追求和经历,他们的苦难和困惑,他们的执着和回归,对后人多少都是启示。我是这样感觉的。作为一个后来者,对他们所给予的,我总心怀感激。我真的是这样认为。

与舒芜先生打交道,当然是编《书屋》杂志。

《书屋》发过他的稿子,也发过评论他的文章。最直接的那一次,是朱健①和朱正②的。两人看法有些分歧,我觉得有一些意思,能使人体会一些东西。朱健和朱正都是过来人,他们的看法和意见是有切肤之感的。

再后来,也就是,我不再编《书屋》了,开始写酷刑短篇系列,以《刀俎之间》为总题,先后发了二十篇,寄给他,想听听他有什么看法。他一连回了两封信,表扬鼓励放在前面,思想建议放在后面,下面摘录两信的两段,我想对引发一些思考多多少少是有益的:

拜读大作前,已从某报得悉近来文学界有关于酷刑的数篇,不约而同出现,几位作者中有交往的,唯先生一人。正拟求读,遂得惠赐,可谓天从人愿。读后感想,一言难尽。素来服膺鲁迅之说,以为中国笔祸、酷刑、赌博、娼妓、流氓、盗匪、乞丐……皆应有史,方可显示中国之真面目。现在尊作,正是这方面的一大成果,读之痛快淋漓,对作者有说不尽的感谢。然而,小女在旁闻之,乃云:“今日有权有力施人酷刑,尚未尽得其法者,大有人在,阅此能不收学习之效乎?”弟自不以为然,然而一时似亦无断然之语可以驳之,大约此等处正是“代沟”所在,本非三言两语所能了。奉闻以发吾兄一笑。

《刀俎之间》这样伟著,有益于世道人心,揭露中华文化的真相,非大智大勇者莫能为。狂人揭穿吃人历史,已近百年,而今日庙堂以弘扬中华灿烂文明号召天下,狂人之肉先有被食之势。俟堂身后,再遭华盖。故窃有建议:一,扩充范围,写女性所遭“刀俎”,戚夫人而外,可写尚多。且不限于直接的“刀俎”,一切当官发配、没入功臣家为奴、发配象奴、发与披甲人为奴,乃至转营奸宿,每一日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皆较直接刀俎更酷也。二,俟堂早望有人著《中国酷刑史》,索性来一部,将军其有意乎?

① 朱健(1923-),原名杨镇畿、杨竹剑,山东郓城人,“七月派”诗人。

② 朱正(1931-),湖南长沙人,1957年被打成右派,其代表作有《反右派斗争始末》等。

同类推荐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

    《女人心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所创作的关于女人心灵感悟的随笔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子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阐述人性、情感以及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念,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中体味生命的真实感动。
  • 玄奘西行记

    玄奘西行记

    前一段时间,看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深受启发。那几个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大国,无一不是从走出自己的国土开始的,他们到了外面,呼吸了新鲜的空气,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借鉴和包容了别人的文化,从而使自己壮大起来。于是,我想起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想起了玄奘。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 一个人流浪

    一个人流浪

    20世纪90年代,那是诗歌盛行的年代,诗歌的重要性似乎和金钱差不多比肩齐高。年轻人爱诗,越朦胧越好。年轻人甚至把诗歌看成是感情丰富细腻的替身。一首好诗成就多少美好姻缘,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
热门推荐
  • 仙如梦穿越夙命错乱(完结)

    仙如梦穿越夙命错乱(完结)

    抓住穿越的尾巴,趁年轻赶紧穿吧。记的年时,你低低唱、我慢慢和。依依月落眉如矢,潇潇微雨仙如梦。
  • 大明星的神级保镖

    大明星的神级保镖

    绝世强者李少强回归都市,过上了平淡的生活。一个偶然的意外,让李少强的成为了大明星的保镖。且看,李少强如何叱咤风云,尽显保镖本色。
  • tfboys爱了就别离开

    tfboys爱了就别离开

    三个当红少年,在一家咖啡厅里认识了三位千金。这又会陷入一场怎样的爱恋呢?
  • 离秋一年

    离秋一年

    一年时间,也许什么都改变不了,但那一年时间却改变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轨迹……机场里,女孩与家人的说笑让男孩明白:她,终究不属于他。他,终究只会连累她。所以,笑,她负责,哭,他承担。
  • 双面春秋

    双面春秋

    “单春秋的命,是我的,除了我,谁都别想动他。”“让你疯,总好过让你死。疯,我陪你一起疯,死,我也陪你一起死。”是什么样的情义,让他们许下如此誓言?是什么样的曾经,让他们生死相随、不离不弃?他们之间,是君臣、是挚友、是最爱;他们之间,又不止是君臣、不止是挚友、不止是最爱……七杀殿上的千百年光阴,乱世之中的阴谋与纷扰,他苍老了华发,他沉睡了容颜。唯一不变的,是他们最初的承诺。骄傲如杀阡陌,忠烈如单春秋,历经万险,初心不移。混沌魔界中,繁华人世间,青青银杉下,陪他君临天下,给他似水柔情的,是他?是她?
  • 阿龙玩虫记

    阿龙玩虫记

    秋天到了,但秋天的脚步并没给阿龙带来炎热的感觉,相反汗流浃背的天气越发刺激他,对秋季的想往,那立秋到来前的酷热,对别人可说是避之而不及,但对他来说却是久久期盼的,在他心里一年中最好都是秋天,因为他的至爱是昆虫类的一种名曰:蟋蟀,也被玩家称为虫的小精灵,这就难怪了,因为蟋蟀的季节就是秋天,蟋蟀从它真正意义上的展现自己的雄姿是在最后一次脱壳后,然满打满算也只能活在世上一百天左右,从古到今这虫的世界就一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叫后人每每继承前人,前人又不断的影响后人,如此轮回,到了二千年的第九个年头时我们的主人—阿龙粉墨登场了。
  • 第一定律
  • 与公主的浪漫童话

    与公主的浪漫童话

    冒牌女儿还是青梅竹马?是一生的牵挂,还是内心的纠结?一位“父亲”却不是真正的“父亲”,“女儿”却没有当“女儿”的样子。一对奇葩的“父女”会上演怎样的故事?
  •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心脏、血管及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知识以及血管性疾病形成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临床类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方便阅读和查询。本书适合医疗保健人员、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者朋友阅读和参考。
  • 何言相濡以沫

    何言相濡以沫

    他是这样的男人,会温柔亲吻你的锁骨,会说你是我的女人,却不会说我爱你。会给你一张金卡,却不给你任何关于未来的保证。默苏从一开始就知道,爱上何念琛,是没有结局的。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一个怎么抓都抓不住的男人,她偏偏深陷其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