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200000023

第23章 戴文葆先生(1)

天上时常下雨,同时又会显出太阳,太阳和雨交往的日子,就是我们对人生的理解。

那天,钟叔河先生告诉我,他写了篇纪念老戴的文章。我问他是哪个老戴,他说戴文葆,我才知道他去世了,而且已经三年多。我自交出《书屋》之后就没和他再有联系,也曾想过给他写信,但想想,何必呢,他的年纪那么大了,身体又不好,想做的事也很多,看了还要写回信,不是给他添麻烦吗?自然也就作罢了。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百度百科有他的介绍:“戴文葆(1922-2008),曾用名戴文宝,笔名慕松、郁进、丁闻葆。江苏阜宁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编辑家、出版家、著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首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人民出版社司局级离休干部、资深编审。”

从介绍中,我知道了他在1942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直从事地下工作。1946年还在《大公报》做过国际版的主编、社评委员、副编辑主任,后来以“金庸”的笔名闻名于世的查良镛当时是他的翻译助手。介绍中还说他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又遭遇不幸,而这些都是我先前一点也不了解的。

我和他相识是在编《书屋》,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不间断地联系,有时是通信,有时是电话。他是出版界老前辈,他对《书屋》很关心,我找到了几封信:

周实同志:

收到您的来函及贺卡,非常高兴。

《书屋》酝酿很久,一出刊就引人注目!现在办期刊很不容易,显而易见,您组织了作者,并把握住局机关刊物的性格与要求,可说在同类刊物中佼佼的了。凡是读到这份刊物的人,都说很有品位,所以北京“三联韬奋图书中心”(美术馆东路38号)要我请你们先试寄每期五份来吸引读者,以后再考虑增添。

我工作太忙,但常有些感想,工作上也有需要,匆匆忙忙写点东西,能在您刊物上发表,欢喜之至!我青年时在上海报社工作,天天有得写,有新闻,有刺激,有地方发表,就想写。出版社太沉静了,有些感想,想想也就算了!见到你们刊物,有品位,有时就想在上面写点什么了——这是好动笔的人的实感。不过,太忙,考虑不周,以后类似情况,要请你们把关掌握,不要因为相熟,就一定要用。

目前上面掌握很紧,对一些文字想得很多很远,常常出乎我们当事人的意想之外,一时不易理解。所以编刊物务必多审阅,有所见时,几个同志磋商一下再决定。尤其是,少脱离书发议论,议论应该有的,不过不要离书过远。像萧乾先生谈话,他是名家,上面理解还可以,一般作者就不容易了。你们刊物还没有出格的文章,尺寸掌握得不错。省里办这样的刊物不寻常,领导有眼光,有气派,因而更要好好耕耘这块园地。我们是同行,又蒙关照,有什么看法会提请考虑的。

祝您健康,工作顺利!

戴文葆拜上

一九九七年元月五日

周实同志:

十四日来示奉悉。所论甚是,历史的原因形成的若干心态和一些措置,不是短时间内即可转变的。出版界,尤其是期刊方面,默默中提倡一些人文精神和理性思考,逐渐能起到一些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活动中,期刊总起领先、启发作用,不能忽视其影响所及。办好期刊,当然工作十分辛苦,但也很有意义,值得献身。珍惜《书屋》这片园地,而且刊物的性格已渐形成。学术上的表现,是刊物性格的外化,也是吸引读者的魅力……您刊已开辟了局面,希望忍苦迈进。不赘,即颂新春康泰!

戴文葆拜上

(一九九七年)元月廿一日

你们日常事繁,请勿回信。

这是《书屋》创刊后头两年的两封信,可惜我没有存信的习惯,很多信都没有保留。1999年我去京办事,抽空去看他,总算见了面,关于这次见面的情形,他也有信记了下来,我这里也实录如下:

实兄:

似飞将军,从天而降。吸一颗烟,饮半杯茶,寒暄片刻,酒饭不扰。送君离去,于心难安!

临世纪末,逢三九年,节日纷至,快何如之。

我辈业贱,为人侧目。嘴宜闭,保康健。眼观四方,耳听八面。文章细读,原珠握紧。扩版能不带枷,漫步入新世纪。

南方乔木高,可望不可即。善写能编周公,似朱读懂令飞。

不尽欲言,敬祝俪安!爱护屋基!

东夷宋人戏笔

一九九九年五月六日上午

此信用的是原(圆)珠笔,所以他说“原珠握紧”。“扩版”是说《书屋》由双月刊办成了月刊。“似朱读懂令飞”中的“朱”是指朱正①,而“令飞”则是指鲁迅的孙子周令飞②了。“东夷宋人”是他自指,个中滋味,知者皆知,就不需我多说了。

① 朱正(1931-),湖南长沙人,1957年被打成右派,其代表作有《反右派斗争始末》等。

② 周令飞(1953-),生于北京,社会工作者、国际大型文化活动制作人。

2000年的9月,我出了本诗集寄给他,他很快就回了信,这信后来发表在广西的《出版广角》上。发表时,他在末尾加了一段,落款则由他多用的“戴文葆拜上”特别改成了“文葆拜上”:

周实兄:

大作《剪影》诗集,收到好久了,谢谢!

为什么没有立即写信申谢呢?我在读,稍许安静下来,就拿出来展读。虽然我早无诗情,仍然十分喜欢读诗,白话诗当然包括在内。我少年时代就爱读一些诗,白话诗么,当年最喜欢闻一多先生们的“豆腐干诗”。抗日战争发生后,离乡流浪、求学,就写过这个形式的诗;到进了大学门,一路上所见,和入学后读了社会分析的人文科学书,诗情便被替代完了,不过仍十分爱读诗。七十年代后期,大约因为动乱久久未平息,诗情又涌起过一阵,不久因种种事牵着,回到讨厌的事实中去思考与处理了。迄今从没有一句诗能写下来,可见思路趋于凝固,是年龄束缚了我么?我很欢喜您写的《日子》第六节:

只要谈起人生/我们总想起痛苦/当然有时也想起幸福/就像天上时常下雨/同时又会显出太阳/太阳和雨交往的日子/就是我们对人生的理解

啊!是这么理解的,说到我的心上,进入了心扉。我一九七七年底由上海又回到北京,前后搬了六次了,不能说是搬家,只是换了住处。以前每次都拎起行李就走,“义无反顾”(这四个字常见被人在文章中用错),可说毫不考虑地向前。这次却至今未安下心来,并不仅仅是由于受书所累(我已清除四大平车杂书,又请友人孩子来选去一大批书)。我还在淘汰清除我买的书,虽然仍喜欢那些书,却又毫不留情地丢弃它们。抛弃大批书,心情还不宁静。因而,我十分不满自己,十六七岁时,我就能在烽火流离中控制自己,不管阴晴圆缺,迈步前行。您这一首诗被我看作一个总结了,我从没有失去什么,就像那悲壮的《国际歌》所说,我本来一无所有,从母亲腹中出来,就是赤条条的,清清白白的,“入世”(多少人在歌颂这两个字啊!好什么呢?)反而被许多人、事、物拖累,现在不断丢弃、不断丢弃,仍不安宁。为什么呢?读了您的这首诗,等于听了教言,还仍不安静。我小时受过基督教的训示,几十年受各种宗教的训育和熏陶。圣贤能弘道,像我这凡夫俗子果真要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么?伊甸园是不奢望进入了。密尔顿是我钦敬的诗人,我不知他重见上帝没有,他为教派争取过“出版自由”,写过书的。“失乐园”、“得乐园”也好,得失都无所谓了。密尔顿又怎样呢?

哇!予恨不得学于大哲学家也,尊敬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他老人家私淑的黑格尔,不是说过什么“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吗!

周实兄,我越写越乱了,主要本是感谢您赠予大作,从中读到我欢喜的诗,怎么写下这许多不切题的字句呢!请原谅。

不写了!祝笔健,祝全家好!

文葆拜上

二〇〇〇年十月十五日

再后来,我就离开《书屋》了,离开《书屋》时,他也来了信:

周实兄,亲爱的朋友:

在您刚刚把《书屋》在全国树立了很好的声誉的时候,却让您到新的工作场地去再次立业建功,这是对您的工作的及时评价,不必等将来的期刊史再来议论。湖南近百十年是全国先进的省份,出人才,出创作,大时代来临总是议论风生。当年名震省内外的《湘江评论》至今还有人在研究、赞颂,大约在压迫下只出了五期吧(末后的一期还未来得及发行呢)。《书屋》已经印行了五年多了吧,而且作者中有全国的精英、先进,济济一刊,投稿者还源源而来,甚至还有海外人士,这都是明显的特色,至于编稿思虑也可说独树一“笔”了。

您是很辛苦的主编,虽然比“五四”时期刊物多两位协助,现在的编印发的要求也非单兵作战年代可比了。在我们这种具有强力传统又在转型期间跃动着的大地上,《书屋》我记得好像存在发扬五年多,而不是一阵烟似地(的)飘去,个性鲜明,内容异常丰富,我想,主编必定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了吧?我是一个读者,衷心祝贺您!虽不能现在就用“青史留名”这种老话来赞扬,至少可以说是七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思想解放现象,若断若续中的奇葩。如果以后读者要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会想到阁下和阁下引来的济济一堂的作者的作品,在许多读者自己的书屋中熠熠生辉啊!在先进的湖南省,也是出版界的光荣!

祝您在新岗位上再建新屋,看可能有的建材和场地行事,劳碌惯了的人是不会闲散束手的。有了新址后,便中赐告。无须惜别,您会再努力干的。

祝您健康,吉祥!

读者戴文葆拜上

(二〇〇一年)六月二十日

回头再看这些信,我的眼眶是湿的。

这最后一封信(但愿今后还能找到)至今也有十年了。

自从离开《书屋》后,不久,我就退休了,退休时,五十岁。

这些信,还那样,还是当时写的那样,但现在看和当时看,感觉真的不一样。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这篇文章写完在《随笔》杂志发表后,我又在一个抽屉里发现了他的信。重读他的这些信,我又仿佛穿过时空,再次感受了他的热情,还有他那颗敏感的心:

周实兄暨嫂夫人:

寄下的大著《李白》三卷①,非常高兴地收到了。

最近我一直乱七八糟,不得安静,迟迟才开始拜读月郁同志和您合写的大作。您有主持期刊的重任,夫人也有专职,想来不仅业余时间,连睡眠时间也大大缩短了,都用在构思运笔上了。现在我才把第一卷《蜀道难》读完,非常喜欢!想来二、三两卷会更引人的。

① 周实注:这套书是我爱人曾月郁与我合作的,三卷共约百多万字,岳麓书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你俩这部书有新开拓,把李白的生平用文艺小说的笔法写来,时、地、人交错起来,还利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说说就拉长镜头,穿插前贤往事①,全书(我想二、三两卷也如此)既像章回小说,又并非通常的章回小说,非常吸引人。差不多从一九八三年以后,我就很少看现代作家的小说了,因为四根红绒绳子拴住了他们,而后又是红绿花纸迷惑了心窍,我的兴趣与时间都使我与创作疏离了。可能我说得不完全对,你俩为长篇小说与传记文学开拓了一条新径,好像当代作家未取这种写法②。我庆贺你俩的成就!我想文艺评论家会从文体上得出与我相似的结论。

你们的写法,动笔盘旋增长了读者的知识,山水史事涵养了传主的思想与风度,不是简单的生平叙述,而真正是心态行为的开展。这就比一般所说的可读性高一筹了。这一点我体会很重要,高下之别就在这里的。

当然,你们的知识丰富渊博,必要时都涌到笔下了,引申得恰当,丰富了情节,山水人物史事融合一起,钦佩之至!还是给“岳麓”出版好,为他们添了难得的新品种。我希望引起读书界、出版界的注意。

书中也连接了近人的论述,语言上也渗入了新词,古今俱用,不觉得突兀③。讲李白的遭际,不脱离唐代的思想文化环境,其人就不是孤立的了。这是我读着时候的感受。而且,把玉真公主等人绞在李白的漫游与思想开展中,也别有一番寓意。

我还注意到第一卷中有两段高妙的笔法,类似贾宝玉与秦可卿的遇合,写得花非花,雾非雾,既非“情可轻”,也不同于时下某些有名作家的粗俗媚世之笔,在岳麓所出的圣贤书中添了一点颜色,可为当代通俗小说作者垂范④……

① 周实注:慧眼独具。

② 周实注:此说深获我心。

③ 周实注:又见慧眼。

④ 周实注:岂敢,也不想。

近年虽已完成出版社任务,但仍不能静心伏案读书,尤其不能不为写文章而读书,这种生活令人厌倦。加上几十年运动的锻炼,在出版社又做审读工作,平淡自然如聊天的散文就写不出来,这是毛时代加在我辈身上的烙印。如周二先生①小品文,能离题说得远去了,却又能立即拉回来。您的穿插写法,不仅能来去自由,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人物的文化背景与现实关系,我很赞佩这么写来②。

您的书中有一句话:“他的一生都在蜀道上行!”就把其人一辈子的景况用一句话写出来了,虽然书中大开大合,有这一句话做主线就概括起来了。我不是妄想要与李白相比,不会狂妄如此。从您这句话也想到自己,一九四〇年在上海孤岛中考上复旦,到一九四一年初为怕鬼子冲进租界,于是乎负笈入川,独自启程,进入蜀道。我如果不由浙赣湘贵入川,而回老家从师好好学一种手艺,也许不至于一辈子在蜀道上行走。现时虽已安全着陆,衣食无虑,展望前程,隐形国难方兴未艾,寿长多辱,将来还不知如何了局呢!

同类推荐
  •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本书既有对汶川地震诗歌的总体描述,又有针对诗人诗作进行的具体分析,还有国内出版的汶川地震诗集(含CD)名录与部分报刊汶川地震诗歌评论(含访谈)篇目索引、序言、后记。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许我一个奇迹:港大诗影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 生死瞬间

    生死瞬间

    早晨起来,石开就觉得老天一点不讲情面,如此“重大决战”,还不作美些?真是的,干吗大学考试每年都非得放在这又热又燥的几天?不行不行,管这些做啥,别影响了考前的情绪。
  • 我这一生都比别人跑得慢

    我这一生都比别人跑得慢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推荐这本《我这一生都比别人跑得慢》的话,那就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有趣。但他的文章并非为了有趣而有趣,看似随意,极具调侃性,同时又不失深刻和睿智。他的文章,看似刻薄,其实话损心善;他的态度,看似玩世不恭,却在认真地誊写着他眼中的美好;他的第一本图书作品,看似文艺,实则骨子里勇敢坦率,不喜矫揉造作。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恶毒女配打脸系统

    快穿之恶毒女配打脸系统

    天之骄女洛清歌发现自己居然是被操控的恶毒女配,一路脑残的作死。打破枷锁之后,绑定了恶毒女配打脸系统,开始穿梭于各个世界,开启打脸的征途。完成恶毒女配的愿望,赚属性分和能量的同时,无意间收获忠犬一枚。带着忠犬一起向幕后黑手主神挑战,揭开身世神秘的面纱。PS:主角不纯善,不喜勿喷!
  • 都市法师修行录

    都市法师修行录

    仅仅只是残篇,不过写的时候我都用心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少年之恋(网游之绝色少年)

    少年之恋(网游之绝色少年)

    家有少年初长的,纯情,无辜绝色,嘿嘿~~!会怎样呢!
  • 七星龙王

    七星龙王

    深山老林之中,万兽奔腾,熊雄虎霸,这片古罗大陆之上的第二大的异兽丛林被人类称为‘禁地’。但是,在这个禁地之中有一块不为人知的圣地。那里坐落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村子。传说小村子里的人拥有世人无法想像的力量。《七星龙王》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宅女穿越日常

    宅女穿越日常

    李诺诺心里打着啪啪响的小算盘,点进网页晕了过去碰到神秘老头,成功交♂易后发现自己变成了男♂孩♂子虽然这很杯具,但诺诺的内心其实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正常撩妹啦蛤蛤蛤蛤蛤蛤蛤蛤蛤
  • 倾城女帝的霸宠

    倾城女帝的霸宠

    秋琉璃作为一个从炼狱里面爬出来的人,她就要绝情,她要复仇!她要做个铁石心肠的女人!总之,这是一个霸气冷静的女主宠自己爱的人,狠虐渣渣们的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呆萌宠妃要逆天

    呆萌宠妃要逆天

    天苍苍,地茫茫,当个王妃是挺忙。逛青楼,吃大餐,喝大酒,赌个博,买大房,赚大钱,找美男,我最强。嘴贱王爷来陪衬,逛青楼?我买了。喝大酒?我买了。赌个博?我买了。买大房?我买了。赚大钱?我给钱。找美男?我就是。此文乃逗比文慎看千万别被雷到啊!
  • 异界逍遥王

    异界逍遥王

    如果你穿越了,你会怎么办?是千方百计的想回去?还是安心留下来享用美人佳酿?他本是龙组外围成员,却因为上司的出卖穿越到了异界。他本想安定生活,却不得不被扯入了历史的乱流。他在异界有他命运的归属!他在自己的世界和异界里找到了自己所爱的人!他十分痛恨战争,可为了自己的爱人又必须面对战争!他是异界里唯一的一个热爱自由的—————— 逍遥王!精灵德鲁伊为什么会变身?地精工程师为什么那么爱发明?矮人铁匠又是为什么那么擅长炼制武器?答案尽在《异界逍遥王》
  • 天明神帝

    天明神帝

    天玄大陆,万族争锋!天才层出不穷,凌天碾压万族天骄,成神帝位,创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