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200000010

第10章 李锐先生(1)

生平为文,不说空话套话,总还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也就是说,我是一个务实的人,好说真话的人,如此而已。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次听到李锐的名字,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时,我在《湖南日报》编辑《湘江文学》副刊。那时,我二十六七,正在走向三十而立,心里装了不少憧憬。

与我坐一个办公室的是扁扁瘦瘦的向麓先生,右派改正后回到报社的。稿子编完了,两人就扯谈,一个大,一个小,也算是休息。向麓斜靠在藤椅上,看上去像鲁迅。扯起报社以前的故事,件件桩桩,令人感伤。于是,我就听到了李锐。

向麓讲李锐,讲得很生动,印象较深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讲李锐写社论,根本不要草稿的。每天一上班,喊个人进来,拿起笔来记。一句,一句,念下来,念完了,就写好了。二是讲他两口子,吵架是家常便饭,而且吵得很厉害。每次都要砸东西,砸得乒啷乓啷的,楼下都能听得清。砸烂了,又买新的。我问向麓是哪个砸,他说当然是女的。他说李锐怕老婆。我当时的感受是,李锐这人是厉害,家里吵成那个样,还能写社论,而且还不要草稿,全部装在肚子里,脑壳一定忒清晰。

第二次碰到李锐先生是与朱正①先生有关(之所以用“碰到”二字是说面对他的文字)。那次的情况已写在后文《朱正先生》的文字里了。而且事情巧得很,那也是我第二次与朱正先生打交道(第一次与朱正打交道是在湖南日报社,他当时成了全国人大代表,我去采访他,写了一篇访问记)。

第三次碰到李锐先生,我已经在《书屋》了。那时,《书屋》创刊不久,四益②兄转来了他的稿子。稿子是《〈苦瓜的味道〉前记》(发表在1996年的《书屋》杂志第3期)。这篇前记虽然不长,内容却是非常丰富,写了他的从文历史以及他对写作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篇他个人的写作简史。这篇文章不太长,我在这里引用一下:

① 朱正(1931-),湖南长沙人,编审,1957年被打成右派,其代表作有《反右派斗争始末》等。

② 陈四益(1939-),笔名东耳、叶芝余,杂文家,上海嘉定人,新华社《瞭望》周刊原副总编辑,其著作主要有《当代杂文选粹·东耳之卷》《绘图新百喻》等。

从中学时起,就好读鲁迅的杂文,由此使我认识了那个时代,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是有诗为证的:“散篇文集读无遗,可谓当年鲁迅迷;书法文风皆剽学,漫漫长夜启蒙师。”还有一首七律的尾联:“路从无路走而出,鲁迅文章是我师。”(《在秦城回忆珞珈山生活》,载《龙胆紫集》)

此生真正开始文字生涯是在延安。五六年时间在《中国青年》和《解放日报》上发表的,都是通讯报道和评论社论之类,没有杂文。只有一九四一年中央青委的同仁们办《轻骑队》时,我写过两三篇真正的杂文。开初有过一期专刊,讽刺延安某些文化人和文化现象,我写了一篇《想当年》,人们一看便知讲的是哪一位。记得墙报刚出不几天,晚饭后散步遇见李富春①,他就朝我说,李锐呀,你好尖锐呀!《轻骑队》是立在中央青委所在地大砭沟口的大型墙报,后来出了油印版,得到毛泽东的赞赏。整风初期,《解放日报》发表过一篇《轻骑队》的自我批评。当然,《轻骑队》所有的文章一篇也没有保存下来。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到热河,主持冀热辽地区报纸工作两年多,写了一百多篇长短文章。谢谢新华社为我出了本《热河烟云录》,内收一百一十五篇,共十六万字。其中有三四十篇杂文,内容主要是讽刺蒋介石和国民党区的阴暗。

一九四九年南下到湖南,又主持报纸工作一年多。《湖南日报》新闻研究室为我集结出版的《新湖南的诞生》,收文四十五篇,编者说,为总计五十万字中的五分之二,其中收入的杂文很少。

一九五二年调到北京后,从事水电建设工作,当然就极少写报刊文章了。但积习难除,偶有所感,也写过几篇杂文,都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用的都是笔名。其中《大鱼网主义》《保密问题》《配角万岁》三篇,一九五九年庐山下来挨批斗时,还被印出来当作“反党罪证”。其后二十年与世隔绝,“文革”时被关在秦城八年,学会做旧诗词而已。

① 李富春(1900-1975),湖南长沙人,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一九七九年到现在,从恢复工作到离开职位,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颇写了一些杂文和几篇“论说”文章,在报刊发表,大都是人家出题约写的,自己主动的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过《当代杂文选粹》三辑,每辑十人,由严秀①、牧惠②主编。承蒙他们的厚爱,将我的一本编入第四辑。可是多年来,这第四辑就出不来了,我也没有去打听缘故,就将稿子要了回来。我这个人,历来知道世事艰难。一九八七年纪念邓拓逝世二十周年时,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首小诗,这样四句,“文章自古多奇狱,思想从来要自由;莫谓三家村事了,须防棍子不甘休”(“须防棍子”原为“人间魍魉”)。现在虽非棍子天下,但棍子还是到处都有的,不过新旧粗细不同。

“文章自己的好”,我虽然从不这样认为,但对已经发表过的东西,还是敝帚自珍的。我的自珍就在于,生平为文,不说空话套话,总还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也就是说,我是一个务实的人,好说真话的人,如此而已。

此后,他给《书屋》的稿子,就是自己直接寄了。每次寄稿写上两句,总是鼓励,总是打气。比如:“《书屋》办得很好,在闭塞的湖南,很是难得。”(1997年10月5日)又如:“你们的刊物越办越好,值得祝贺。”(2000年5月5日)在我主编《书屋》期间,自然想多发他的稿子,但他只给了五篇文章。用他自己在上文中所说过的话说就是:“我这个人,历来知道世事艰难。”五篇文章,各有千秋,但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防“左”,那就是反“左”。看他如何写王实味③的(《〈王实味冤案始末〉序言》,发表于《书屋》2000年第8期):“王实味冤案由李维汉④‘引发’,康生①定性,毛泽东参与造成,经过五十年后,到一九九一年才彻底平反。李维汉是党的元老,参与过王明②路线,经历过光荣正确与各种曲折,‘文革’前后挨整受害,终于彻悟,一九八〇年找邓小平长谈党受封建专制主义影响的问题,促使邓小平随即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长篇讲话,论述封建专制传统对我们党和国家体制的种种严重危害(可惜的是,讲话中的种种措施没有完全落实)。这时李老已八十高龄,写作回忆录其原则是写出历史的本来面目,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自我批评。为王实味平反,就是这时提出来的。王实味在延安中央研究院工作,李老时为该院领导。他说,王实味问题要重新审查,王的问题是由我引发的,我有责任把它搞清楚,当即向中央组织部建议重新审查这一大案难案。可以说,没有李维汉这样对历史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这种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王实味的冤案是难以彻底平反的。所以我写这篇序言的另一个感想,就是大家尤其老同志(我们这些过来人)应当学习李维汉对历史负责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不能认真吸取历史教训,顺利开辟前进道路。”说到这里,意犹未尽,他又说:“按道理这个序言本应由温济泽③来写,因为一九八四年李维汉去世后,为王实味平反的责任主要就落在他肩上了。

① 严秀(1919-),原名曾彦修,四川宜宾人,曾任人民出版社社长等职,著有《严秀杂文选》等。

② 牧惠(1928-2004),原名林文山、林颂葵,生于广西,祖籍广东,曾任《红旗》杂志社编审,著有《造神运动的终结》等。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烙印的灵魂

    烙印的灵魂

    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以此书和亲人朋友道声问候,与父老乡亲打个招呼。这辈子你一直作客他乡,睡梦里都在遥远的地方在漂,在流浪着……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作者将多年流浪闯荡的经历、沉淀蓄积于心的情感不时诉诸笔端,在花甲之年把三十多年来写成的感悟随想收集整理,完全透明地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感受、心灵的彻底表白。
  •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本书在神话相对贫弱,民间故事、传说十分富有的汉语言文化背景下,从中国立场出发,把建立在丰富神话谱系基础上的西方“原型理论”与中国经验联系起来,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中发现“原型”在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呈现方式,深入地说明了新时期文学与本土民间文化的关系,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高高的白杨

    高高的白杨

    本书是小小说,作者用自己平实的笔触为读者勾描了一幅社会百态图。内容涉及校园、职场、情感等多个领域,共九十余篇,读后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帮助,是本值得一读的课外读物。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碧波之上

    碧波之上

    复古武侠小说再现侠客情怀无法复制经典只能再创经典感谢每一位支持本书的朋友!
  • 君临天下之秦殇

    君临天下之秦殇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国有志士,谁与争锋?”铁血男儿,必将君临天下。一个很正经的书名,一段很正经的战歌,却有一个如此逗比的作者,这本书嘛,还是挺正经的,我用我的名字发誓。
  •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先生之神威伏魔

    阴阳先生之神威伏魔

    因为一些偶遇,将一个本该走上绝路的小子,变成了一名妖魔见了便闻风丧胆的捉鬼道士;本应该在一次行动中丢掉性命的他,却又因为一些巧合激发出体内的一些小力量,再次走出了绝境……
  • 王俊凯是我数学老师

    王俊凯是我数学老师

    初次看见王俊凯,夏如雪只是觉得他俊美无双,压根不会想到自己会和他有任何交际。可是,他却处处帮着她。为她说话、解围,帮她补习、缴费……甚至昧着良心,瞒着千玺,信誓旦旦对她说:“只要你下次数学能考及格,我就安排你和千玺一起吃顿饭。”直到有一天,他将她壁咚了,邪笑道:“现在你是我的人了。”她翻翻白眼,噘着嘴:“胡扯!”他神色变得黯然:“夏如雪,如果我真是你的数学老师呢?”她淡然一笑:“那又怎么样?你是我老师又何妨?”本书群号:254831253
  • 时速160

    时速160

    没有合理,只有不合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血武风云

    血武风云

    他叫青武,她叫怜音。他背负血海深仇,她背负复国重任。他誓要她万劫不复,她却许他繁华江山。混乱的江湖,分裂的庙堂。他与她携手搅动风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生活细节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生活细节

    现代女生崇尚独立自主,自尊自立。她们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们注重个人修养与常识;她们为自己设定理想与目标;她们思维敏捷,聪明智慧,干练精明,谈吐优雅;她们善解人意,对所爱的人体贴有加;她们具有个性又保持女性的温柔本质;她们热爱生活,把生活当成一项艺术来经营,在工作与休闲中拿捏着美感的平衡。可是在这个一切都快餐化的时代,女性民开始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失去了把握生活细节之美的细腻与耐心。千万不要以为生活的细节枝末节无关紧要,其实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一个女性的修养和品质。现代女性更不能不拘小节,也许一个不当的举动和一句欠妥的言谈,就会使你魅力大打折扣,也会使人怀疑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