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000000009

第9章 鲁迅的不看章太炎与胡适的不看雷震(1)

在鲁迅与章太炎的关系中,却有一件小小的“公案”。1914年6月初至15日,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于北京南下洼龙泉寺期间,曾绝食抗争。此事当时动静很大。这期间,鲁迅未曾到龙泉寺看望过章太炎。

一个人,如果在日记中提到某人时都恭敬有加,那一定是对后者发自内心地尊敬。鲁迅在日记中都对之恭恭敬敬者不多,就那么两三人。依鲁迅与之相识早晚为序,第一人是俞明震。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求学时,俞明震是学堂总办,也就是校长。鲁迅在散文《琐记》中有这样的叙述:“但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①这“新党总办”,就是俞明震。俞明震字恪士。鲁迅在日记中写到他时,有时称“俞师”,有时称“俞恪士师”。俞明震晚年寓居北京,鲁迅多次登门看望。例如,鲁迅1915年2月17日日记:“下午同陈师曾往访俞师”,这“俞师”就是俞明震。鲁迅1915年4月10日日记有这样的记载:“午后访俞恪士师,未遇。”去看望俞明震,俞明震却不在家,于是鲁迅第二天的日记便有这样的记载:“午后访俞恪士师,略坐出。”头一天没有见到“俞师”,第二天又去了。去了,也就是坐一会就告辞。登门拜访,本没有什么事情,只是想看看过去的老师,想与老师说几句闲话而已。鲁迅在日记中对之恭恭敬敬的第二人是章太炎,第三人是蔡元培。先说蔡元培。俞、章、蔡三人中,鲁迅与蔡元培相识最晚。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被任命为教育总长,许寿裳是教育部职员。许寿裳向蔡元培推荐了鲁迅,于是鲁迅也来教育部就职,这才与蔡元培相识。1936年10月,鲁迅先于蔡元培辞世,在此之前,鲁迅一直与蔡元培保持来往,所以,俞、章、蔡三人中,蔡元培在鲁迅日记中出现次数最多。在日记中,鲁迅有时称蔡元培为“蔡先生”,有时称“孑民先生”。从1912年与蔡元培相识,到1936年辞世,二十几年间,鲁迅与蔡元培一直有交往,对蔡元培的某些言行,鲁迅内心未必完全认同,虽然问题并不严重,但也可能多少影响到鲁迅对蔡元培的态度,所以,在日记中,径称“蔡孑民”的情况,也是有的。总体上,鲁迅对蔡元培是很尊敬的。

①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页。

鲁迅与章太炎相识于东京。1903年春,章太炎从日本回到上海,并与邹容相识。邹容写了《革命军》,章太炎为之作序。1903年5月,《革命军》由上海大同书局出版发行。6月9日,《苏报》发表《读革命军》一文“以阐扬之”;次日,又发表章氏序文。冯自由在《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中说,这“是章邹与苏报牵合之点”①。1903年6月,章太炎又发表了洋洋洒洒近万言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6月29日,《苏报》转载此文,且将题目改为《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邹容的《革命军》,章氏为《革命军》所作序言和驳斥康有为的文章,令清廷亦恐亦怒。在清廷的压力下,上海工部局逮捕了章太炎、邹容,是为“苏报案”。章、邹最终被判处监禁三年,监禁期满,逐出租界。邹容未等到监禁期满便瘐死狱中。1906年6月29日,章太炎刑满出狱,当晚便乘船东渡。到东京后,章太炎主持《民报》笔政。与保皇派笔战之余,章太炎还应部分留日学生请求,举办国学讲习会,定期讲学。鲁迅嫌大班“太杂沓”,便与许寿裳等人商量,请章太炎另开一小班。章太炎欣然应许。于是,又在自己寓所开了一个小班,每个星期日的上午上课,先讲《说文解字》,后又讲《庄子》,听讲者只有许寿裳、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朱希祖等八个人。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民报社听讲二》中,对此有这样的回忆:“一间八席的房子,当中放了一张矮桌子,先生坐在一面,学生围着三面听,用的书是《说文解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讲下去,有的沿用旧说,有的发挥新义……太炎对于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于学生很好,随便谈笑,同家人朋友一样。夏天盘膝坐在席上,光着膀子,只穿一件长背心,留着一点泥鳅须,笑嘻嘻地讲书,庄谐杂出,看去好像是一尊庙里的哈喇菩萨。”鲁迅听章太炎讲学,有的说几个月,有的说半年多,有的说一年多。总之,虽然时间不长,但学术旨趣、文化观念,甚至政治思想上,都深受章氏影响。完全可以说,鲁迅是章太炎的入室弟子。

①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91页

对章太炎,鲁迅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爱,也有着由衷的感激。在日记中,鲁迅有时称“章先生”,例如,1912年12月22日日记:“同季巿赴贤良寺见章先生,坐少顷。”1915年1月31日日记:“午前同季巿往章先生寓,晚归。”但更多的时候,是称“章师”,例如,1914年8月22日日记:“午后许季巿来,同至钱粮胡同谒章师。”1915年2月14日日记:“午前往章师寓……夜归。”1915年5月29日日记:“下午同许季巿往章师寓。”1915年6月17日日记:“下午许季巿来,并持来章师书一幅。”

然而,在鲁迅与章太炎的关系中,却有一件小小的“公案”。1914年6月初至15日,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于北京南下洼龙泉寺期间,曾绝食抗争。此事当时动静很大。这期间,鲁迅未曾到龙泉寺看望过章太炎。章太炎绝食,鲁迅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敬爱的老师面临生命危险,同居京城,鲁迅是否应该去看望、去劝说呢?依常情常理,是很应该的。但鲁迅终于没去,也自有其苦衷。

章太炎绝食期间,鲁迅没有去看望、去劝说,这让我想到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台湾,当雷震被国民党投进监狱后,同居一岛的胡适,一次都没有去探过监。雷震批评蒋氏父子、批判国民党、办《自由中国》、争民主、争自由,是得到胡适大力支持的。如今,雷震锒铛入狱,依常情常理,胡适应该到监狱去看望、安慰雷震,哪怕只去一次。但直至猝然辞世,胡适都没有踏入过监狱的大门。胡适如此“绝情”,当然也有他的无奈。

章太炎在龙泉寺绝食期间,鲁迅没有去看望、劝说,本来没有被研究者注意。使得此事成为问题的,是许广平。

许广平在《民元前的鲁迅先生》一文中,用较多的篇幅写了鲁迅与章太炎的关系,其中一段是:

鲁迅先生对于太炎先生是很尊崇的,每逢提起,总严肃地称他“太炎先生”。当章先生反对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时,曾经被逮绝食,大家没法子敢去相劝,还是推先生亲自到监狱婉转陈词才进食的。①

这里“还是推先生”中的“先生”,指鲁迅。按许广平的说法,章太炎“被逮绝食”后,鲁迅“亲自”到章太炎跟前劝说,而鲁迅也终于说服了章太炎,于是章太炎恢复进食;而且,鲁迅前去劝说,是“大家”公推的。这“大家”,应该指章太炎在京的诸弟子。诸弟子之所以公推鲁迅前去,是因为其他人“没法子敢去”。这也就意味着,章太炎绝食期间,鲁迅是唯一前去“婉转陈词”者。

1979年10月,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出版了《鲁迅回忆录正误》一书,其中的《章太炎中止绝食一事与鲁迅无关》一文,正的就是上引许广平这段话之误。朱正依据多种资料,令人信服地指出:在章太炎于龙泉寺绝食期间,鲁迅没有去探望过,因此也就谈不上对章太炎“婉转陈词”的问题;而且,在此期间,并非“大家没法子敢去相劝”,而是弟子们曾“环吁床前,请进食”,所以,鲁迅非但不是唯一前去“婉转陈词”者,倒可能是少数没有去劝说者之一②。

①见《许广平文集》第二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444页。

②朱正:《鲁迅回忆录正误·章太炎中止绝食一事与鲁迅无关》,湖南文艺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章太炎因绝食而生命垂危,弟子中多人前去看望、劝说,鲁迅却没有出现在床前,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该如何解释鲁迅在龙泉寺的缺席呢?

民国成立后不久,袁世凯挤掉孙中山,坐上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这时,章太炎是寄希望于袁世凯的,因而也支持袁世凯。袁世凯拒绝南下,坚持以北京为首都,章太炎公开表示赞同。1912年4月,袁世凯任命章太炎为总统府高等顾问,于是章太炎也北上到北京定居。章太炎之所以支持袁世凯,是以为袁世凯真心拥护共和。袁世凯当然会让章太炎失望。二人间的矛盾便日见其甚。袁世凯嫌章太炎在北京碍事,便于1912年冬任命章太炎为东三省筹边使。这只不过是一个虚衔。1913年3月,宋教仁遭刺杀,这令章太炎对袁世凯从失望走到绝望。7月,章太炎辞去东三省筹边使的职务,南下上海,会见孙中山,参与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很快失败。章太炎被袁世凯诱骗到北京。章太炎到北京后,袁世凯立即派人将其监视起来。袁世凯要称帝,就要扫除障碍。一般的人,如袁认为是绊脚石,就直接肉体消灭。章太炎是袁世凯通往帝位的绊脚巨石,袁世凯当然也想把章太炎直接干掉。无奈章太炎影响太大、声望太卓著,欲杀而又实在不敢。将章太炎监视起来,限制其自由,特别是剥夺其发表言论的自由,是袁世凯对付章太炎的唯一办法。

袁世凯称帝前的几年,大搞恐怖主义。1933年4月,鲁迅写了《〈杀错了人〉异议》一文,对这几年的情形有所回忆:“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之后,大杀党人……于是,杀,杀,杀。北京城里,连饭店客栈中,都布满了侦探;还有‘军政执法处’,只见受了嫌疑而被捕的青年送进去,却从不见他们活着走出来;还有,《政府公报》上,是天天看见党人脱党的广告,说是先前为友人所拉,误入该党,现在自知迷谬,从此脱党,要洗心革面的做好人了。”①

①见《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00页。

②亦称《京畿军政执法处冤狱录》。

世间有“红色恐怖”与“白色恐怖”两说。袁某的狂捕滥杀,称“红”称“白”皆不合适。袁某大搞恐怖主义的目的,是为自己穿上龙袍、坐进龙椅扫清道路,龙袍龙椅都是黄色的,所以,袁某的狂捕滥杀,勉强可称之为“黄色恐怖”。北京城中,“黄色恐怖”自然更甚。袁世凯直接掌控的京畿军政执法处,有任意监控和捕杀官民之权,完全不受法律制约。这个执法处,抓捕、审讯、判决、行刑,都是秘密的。其时国人,尤其京城人士,谈之而色变。执法处的总办,先是陆建章,后是雷震春,二人皆被国人目为魔鬼,称作“屠户”。关于这军政执法处,论及者众多。但如果不读王建中所著的《洪宪惨史》②,就不知道这军政执法处是如何“执法”的。这军政执法处,是“错拿了不能错放”的地方,进去了而能活着出来者极少。为避免内情外泄,即便发现抓错了人,也往往处死。所以,军政执法处的详情,鲜有人知。而王建中则是极少数活着出来者之一,更是出来后唯一著书揭露执法处内幕者。王建中于1913年被选为全国省议会联合会会长,又被江苏省督军冯国璋聘为督署咨议。1915年9月,王建中因被袁世凯视作称帝阻碍而在沪被捕,被捕后不久,被押送京畿军政执法处。军政执法处两次判处王建中死刑,都因冯国璋竭力营救而未能执行。冯国璋的实力,让袁世凯不能不给个面子。死刑虽暂缓,但拘押却难免。直至袁世凯“龙驭上宾”,王建中才走出鬼门关。在《洪宪惨史》的“自序”中,王建中说:“余民国四年避难沪滨,因反对洪宪帝制嫌疑,被捕于英界爱而近路。罗织引渡后,遂羁押上海镇守使署……是年十月杪,递解京师,交由京畿军政执法处非法讯办。甫经到处,遂加以全身桎梏,押入乙号牢笼。虽戏剧中常演之鄷都城、鬼门关、阎罗殿,其森严恐怖,尚不足以形容该处于万一也。”至于为何要写这本书,王建中的解释是:“余虽不文,勉为编述,彰善瘅恶,警告同胞,庶使非法杀人机关如京畿军政执法处者,再不至于发现于共和时代,斯乃余之志愿,而世界主张人道者,亦固无不乐为赞同也。”①

①王建中:《洪宪惨史·自序》,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同类推荐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为创作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作者访问了100多位散布美国各个角落的朝鲜战争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是很残酷的。哈伯斯塔姆为我们描绘和剖析了二战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并从独特的角度得出了关乎历史和未来的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结论。
  • 柏林墙

    柏林墙

    本书作者提供了柏林这座城市简要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冷战在柏林的表现,从东西方的对垒、前东西德的成立、柏林墙建造的前因后果,围绕柏林墙发生的种种事件,一直到冷战结束和柏林墙的倒塌,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的关于“我是一个柏林人”的著名演讲等。
  •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新海权论:中国崛起的海洋之路

    本书回顾了自发现美洲大陆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这三百多年来的世界大国海洋力量的兴衰;比较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等等海洋霸主的更替,指出了经济力量、金融力量和海洋力量三者在大国崛起中缺一不可的关系,并指出我国未来走向海洋的发展战略,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海洋史画卷。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热门推荐
  • 建筑工

    建筑工

    一个铺盖卷一个饭盒,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混迹于城市的钢筋水泥体,这就是建筑工。他是一个建筑工,一个有梦想的建筑工,从小工到匠人,到技术员,再到经理,他的事业他做主;从食堂姑娘到省城白富美,再到清华才女,他的爱情他做主。怀念一代人,怀念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参与浇筑了共和国的繁荣昌盛,撑起了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巅峰。可是,他们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甚至公交车上都没有人愿意坐在他们的身边。谨以此文献给青春已逝的八零后建筑人,感谢他们曾经或是现在仍然默默奉献在都市丛林里,参与缔造了我们当代社会的繁花似锦。
  • 铁血王朝

    铁血王朝

    民族大学学生和田,痴迷于转轮大法,崇拜成吉思汗蒙古铁骑,横扫天下,阴差阳错之下穿越到末代皇帝元顺帝,魂魄断续,一会是现代版成吉思汗,一会又成了懦弱的鲁班天子,啼笑皆非之下,万众期盼之下,竟然成就了一番大业,多瑙河畔、南洋诸岛、亚美利加、大海洋时代的梦想逐步实践。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重生小萝莉:皇帝我来做

    重生小萝莉:皇帝我来做

    前生,因为不明的原因,被整个正邪双道狂追杀;今世,因为双丹的逆天,为整个江湖帝国所不容。她迷茫,她无奈,她内心呼喊:“天不容,我弑天;地不容,我戮地;人不容,我屠人!”为了前世的仇,为了今世的生,她心狠,她手辣。但是,她依旧是个有情之人;并且,她依旧是个有爱之人;同时,她依旧摆脱不了世间的七情六欲。她默默的想着:“或许,为了我的命运,就让所有的一切,按照我的意愿前进吧!”(路过的勿忘收藏!收藏后随手推荐!推荐后多多回访!)
  • 豪谱

    豪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运穹顶:聚散乐章

    命运穹顶:聚散乐章

    新书《无尽星空:奏响命运的黄昏乐章》已上传,请来捧捧场吧。人类的社会形势在不断改变,但有一个东西是一直都存在的的。不论是从低端的起始时期还是未来的科技文明。战争,都将长存。当两个势力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战争就会爆发,战争是多个集体的外交手段。战争。本来人们认为这个已经很陌生的词语已经不会再来光顾时,它爆发了。一道道雷蛇束吵醒了熟睡的人们,一个个轰鸣的爆炸复苏了人们本性中钢铁的意志。这个世界,注定是专属于强者的时代,战争本来是无聊而枯燥的。但是,它。这些超级兵器的存在改变了战争的一切格局,它的出现改变了对战争的定义。那么,就让我们开始,战争吧!
  • 友谊之星

    友谊之星

    这是一部从冤家到情人的言情小说,女猪脚只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女孩,却跟校草一见钟情,后来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囧事
  • 一世倾城:红尘索梦

    一世倾城:红尘索梦

    一位平凡的宫女,只求平平淡淡的生活;一段难解的情缘,如此繁繁索索……
  • 三世寻君归

    三世寻君归

    前世被与自己相依为命的亲妹妹推下水,而自己心爱的人却只是在一旁看着,她的心被伤害的千疮百孔,后来,她重生了,但她将自己锁死在了冰冷的性格下,又有谁,能为她解开那唯一的锁呢?
  • 长明天

    长明天

    鱼肉,刀俎,鱼肉是我,人为刀俎,为何?这是为何?前世,公子无愧于天下,今生,书生上路,只求长明天。罢罢罢我本性如此,求得,求不得,疯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