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000000003

第3章 陈独秀留在沪宁线上的鼾声(1)

此番“旅行”却非同寻常,其终点很可能就是刑场。在这被“押赴刑场”的途中,陈独秀想了些什么呢?他什么也没有想。没有心潮起伏,没有思绪联翩——他一上车便呼呼大睡,直到车抵南京被叫醒。

陈独秀1879年降生,1942年辞世,他在不算太长的一生中,有五次被捕入狱的经历。从1919年6月11日第二次被捕起,此后他每一次被捕,都成为大小报章的新闻热点,成为轰动一时的政治事件,也都引起有关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介入。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曾出版《陈独秀被捕资料汇编》一书,收录了陈独秀历次被捕后报刊的有关报道、社会各界的反应以及陈独秀在狱中的表现等资料,对研究陈独秀颇为有用。

1932年10月15日下午7时,陈独秀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这是他第五次被捕,也是最后一次被捕。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此次也是作为“共产党领袖”被捕的。我们知道,1927年后,国共两党便不共戴天。对于捕获的共产党要人,国民党通常只给予两种选择:要么投诚,要么赴死。1935年2月,国民党捕获前共产党领袖瞿秋白后,劝降不成,便将其“就地处决”了。在国民党眼里,陈独秀的“罪孽”应该比瞿秋白更深重,也是比瞿秋白更“要”的“要犯”。陈独秀此番被捕的后果“凶多吉少”,是其时人们的普遍看法。

国民党当局闻知陈独秀在沪落网后,便令将其押赴南京受审。1932年10月19日夜11时,陈独秀在上海警方的严密戒备下,被押上了开往首都南京的火车。陈独秀一生漂泊,人在旅途的滋味本不陌生。但此番“旅行”却非同寻常,其终点很可能就是刑场。在这被“押赴刑场”的途中,陈独秀想了些什么呢?他什么也没有想。没有心潮起伏,没有思绪联翩——他一上车便呼呼大睡,直到车抵南京被叫醒。高语罕在1942年6月4日重庆《大公报》上发表了《参与陈独秀先生葬仪感言》,最后特意提到陈独秀“后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押解南京,先生在京沪车中,酣睡达旦,若平居无事者然,其临难之从容不迫而怡然处之,往往如此”。台湾1977年5月1日出版的《传记文学》第三十卷第五号刊载了任卓宣的《陈独秀先生的生平与我的评论》和尉素秋的《我对于陈独秀先生的印象》。任文中说:“陈先生在上海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审判。当时是要军法审判的,可能处死。舆论之中亦有主张处以极刑的。但他在京沪火车上酣然入睡,若平居无事者然。一时传为佳话。”尉文则说:“记得民国二十二年春天,陈独秀被捕受审的时候,轰动了全国的舆论。他在思想文化界人的心目中,投下的影子太深刻了。大家所谈的种种,有一件事特别耐人寻思。就是他被捕从上海押解来京时,在京沪车上酣睡一大觉,车到下关才把他叫醒。本来坐火车打瞌睡的事太寻常了,不值得一提,但是他这段旅程却不寻常,等于押赴刑场呀!滔天大祸,生死关头逼在眼前,能安心熟睡吗?……常人在利害交战于胸中时,已辗转不能入睡。至于生死大关来临,总会恐惧,仓皇失措。能从容不迫,以至于恬然入睡,假若没有养浩然之气的功夫,以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至高境界,绝对做不到。就凭这一点,陈独秀在我的想象中,已经勾画出一副东方哲人的轮廓了。”①我想,押解陈独秀的那些人,看着这老先生的睡态,听着他的鼾声,一定纳闷不已。

①见《陈独秀被捕资料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陈独秀被解到南京后,宋庆龄、蔡元培、胡适、杨杏佛、翁文灏、傅斯年等社会知名人士都以各种方式进行营救,国际上知名人士如杜威、罗素、爱因斯坦等也致电蒋介石,为陈独秀说情(见濮清泉《我所知道的陈独秀》)。当时,国民党内的极右派力主用军法审判陈独秀,也就是“处以极刑”。而胡适等人营救陈独秀的最关键一步,是争取让陈独秀案在法院公开审判。只有进入正常和公开的司法程序,才有可能使陈独秀免于被杀害。蒋介石最终采纳了胡适等人的意见,决定将此案交江苏高等法院公开审判。值得一提的是,在营救陈独秀的过程中,傅斯年在1932年10月30日出版的《独立评论》第二十四号上,发表了《陈独秀案》一文,满腔热情地肯定了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卓越功绩。文章最后一段写道:“考虑陈独秀与中国改造运动的关系,与中国二十年来革命历史的关系,我希望政府处置此事,能够(一)最合法;(二)最近情;(三)看得到中国二十年来革命历史的意义;(四)及国民党自身的革命立场。我希望政府将此事付法院,公开审判,我并不要求政府非法宽纵。我希望社会上非守旧的人士对此君加以充分之考量,在法庭中判决有罪时,不妨依据法律进行特赦运动。政府以其担负执法及维持社会秩序之责任,决无随便放人之理,同时国民党决无在今日一切反动势力大膨胀中杀这个中国革命史上光焰万丈的大彗星之理!”

陈独秀被捕后,国民党当局照例也要劝降。包惠僧在《我所知道的陈独秀》一文中说,其时任国民党军政部长的何应钦曾接陈独秀到军政部,“何应钦客套了一番,陈独秀无动于衷”。何又请陈独秀写字,陈挥笔写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劝降不成,陈独秀案便于1933年4月14日、15日、20日三次公开审理。对陈独秀的审理,也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第三次审理时,旁听席上拥挤不堪,“有远自镇江、无锡、上海等地专程来京者,惟庭地不敷容纳,后至者多抱向隅”①。陈独秀在法庭上毫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在回答审判者的提问时,侃侃而谈、议论风生,常把审判官驳得哑口无言,也引发旁听席上阵阵笑声。濮清泉在《我所知道的陈独秀》中,对此有较详细的描述。当时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曾报道审判情况,标题就是“隽语风生法院审理陈独秀”。

①见《陈独秀案开审记》,转引自《陈独秀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同类推荐
  • 党的优秀儿女

    党的优秀儿女

    林祥谦(1892—1923年),福建闽侯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3年2月7日,林祥谦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日本 日本人 日本文化

    日本 日本人 日本文化

    本书介绍了日本国的简况,风土人情以及日本文化。日本文化被认为是暧昧的文化、“耻”的文化,说明日本人比别国人更含蓄、更自律。
热门推荐
  • 时空穿梭的骷髅神国

    时空穿梭的骷髅神国

    韩枫穿越成了骷髅神,被众神封印的骷髅神,解除封印的条件就是帮助其他位面的人,众神你们他喵的逗我?
  • 盛世妖顔

    盛世妖顔

    一个遭遇男友与亲妹妹背叛的冷血杀手,一个冷酷无情的世子。不过他哪里冷酷无情,不让女人接近100步之内了?!那个冷血杀手怎么做的的。云芷淡笑:“因为他爱我。”
  • 柠檬少年

    柠檬少年

    暗恋和被恋是一种天差地别的距离,我总是追逐你的脚步,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累了,而你,丝毫没有要停止前进的步伐,难道你感受不到我的存在,还是,从为真正爱上过我。
  • 高三里看

    高三里看

    “如果我当时那么选择,现在就不会是这样了......”假如人生可以重新选择,你有什么想做的么?引用了至今为止比较特殊的书写方式是小说的一大特点。同一种人生,改变一些微小的细节,那么结局会不会变得不同,一些每每想到就会令人一直忏悔或者伤心的事儿会不会有所改变。(形如2二3三)高三是一个人最值得回忆与怀念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最懵懂与最容易犯错的时期。小说中“三”位主人公韩心、赫伟、弘泽将会给读者演绎他们的高三生活(又或者说是你们当年的样子),而除高三学习生活之外,三个人不同的感情遭遇也会让读者感受到学生时代这最最纯真又易碎的爱恋是能够给予人们什么样复杂的情绪。最后,如果你是一个在自己高三时期有着故事的人,那么就希望你来看看这本小说,来看看当年的自己。
  • 修元大陆之风雪飘零

    修元大陆之风雪飘零

    两把巨剑,一道虚影、看少年奇幻穿越、修元的世界、强者的领域、这片大陆上,只有实力才是最好的说话权。在寻找各种奇遇的道路上,韩云枫又将成长到何时,何种境界?敬请期待……
  • 逆刀问道

    逆刀问道

    坊间传言,世上所有的邪恶之魂皆不能用剑除,唯有沾染过充满淚气的血之逆刀方能歼灭。由于斩妖除魔这行当,过于造孽,世间无人愿意触及,但唯独一人,坚持了一辈子……
  • 异樽

    异樽

    失忆,遇难,被报复、被背叛……谁?我谁都没相信,就信了你一人……为何…要这样对待我?你是我深深爱着的人啊…为何我爱的人伤我最深?我要……你们死!
  • 大梦幻现实

    大梦幻现实

    梦境是梦幻还是现实?还是我们的现实仅仅只是另一面的梦幻?
  • 做人要低调 说话要幽默

    做人要低调 说话要幽默

    本书稿属于成功励志类,分为上下篇,上篇以“做人要低调”为主题,用七章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为人处世的道理。下篇以“说话要幽默”为主题,共用七章内容系统展现了“幽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精典故事让使读者从中领悟到种种益处。
  • 阴婚老婆会织布

    阴婚老婆会织布

    农村重金属!屌丝农民娶个女鬼做媳妇!农村重金属!这个媳妇居然还会来织布!农村重金属!农民老爹赶尸半夜过马路!农村重金属!男耕女织我们一家来致富!农村重金属!更多的灵异种田稀奇事尽在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