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000000023

第23章 作为留美学生的闻一多(3)

因为深情地爱着“中国的文化”,在美期间,研究、宣传和捍卫“中国的文化”便成了闻一多十分热衷的事。这期间,闻一多还参与发起成立了以“国家主义”为旗帜的“大江学会”。以这样一种情绪,以这样一种心态,以这样一种理念,可以想见,所谓“美国文化”对闻一多几乎不能发生什么影响。美国文化的核心是英美式自由主义,而英美式自由主义的核心,则是个人主义。在美国成为了一个“国家主义者”的闻一多,对个人主义自然不会感到亲切。而不能理解和接受个人主义,也就谈不上理解和接受英美式自由主义。许多英美留学生,在英美不同程度地理解和接受了英美式自由。有人在留学期间,还以充分开放的心态面对英美文化,尤其满怀热情地观察和研究英美式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运作的方式,换句话说,他们满怀热情地理解和接受了英美先进的“政治文明”。胡适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这些人回国后就成为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者。而闻一多与他们不同。对美国的文化,闻一多未出国时即已极为抗拒。到美国后,更谈不上关注、探究和欣赏美国的“政治文明”了。所以,因为闻一多曾“在美国受教育”便把他说成是“自由主义者”,是一种严重误解。明白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与现代中国的其他一些英美留学生相比,闻一多为何很“另类”了。闻一多也曾是“新月派”中的一员。“新月派”以英美留学生为主干。但闻一多与胡适、罗隆基、梁实秋等“新月”人士可谓“名”合“实”离。闻一多被难后,熊佛西写了《悼闻一多先生》①一文,其中说:“有些人仅将你看成一位‘新月派’的诗人……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不错,你曾加入过新月社,但你之加入新月社完全是由于你和(徐)志摩私人的感情关系,你的人格和文格都和他们的不同。”熊佛西所做的价值判断姑且不论,他指出闻一多与其他“新月社”成员并不是一路人,倒是符合实际的。

①发表于1923年6月10日《创造周报》第五号,收入《闻一多全集》。

①见《闻一多年谱长编》第409页。

以胡适为首的“新月社”文人在1929年曾掀起一场颇具声势的“人权运动”。这是面对国民党的以党代政、独裁专制所做的悲壮抗争。在“人权运动”中,胡适在《新月》月刊上发表了《人权与约法》《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知难,行亦不易》等文章,闻一多清华时的同班同学罗隆基发表的文章则有《论人权》《专家政治》等,也是闻一多老同学的梁实秋也发表了《论思想统一》。这些文章对国民党政权进行了异常尖锐的批评,甚至对蒋介石本人也指名道姓地谴责。“人权运动”终于遭到国民党政权的打压,《新月》被查禁,罗隆基被逮捕。但在这场运动中,没有闻一多的身影。这当然并非因为闻一多的怯懦,而是因为闻一多对这场运动本就不感兴趣、不以为然。对于《新月》月刊的争自由、争民主、争人权,对于《新月》月刊的谈政治,闻一多是“有些看法”的,并“投稿渐少”①。这也不难理解。胡适、罗隆基们是想要在中国传播他们留美期间所了解、理解并接受和推崇的“政治文明”,而对这“政治文明”,闻一多本没有多少了解和理解,更谈不上接受和推崇了,他自然也就不会加入这场“人权运动”中。后来,则干脆当面对罗隆基的谈政治刻薄地嘲讽。梁实秋曾回忆说:“我是一九三四年夏离开青岛到北京大学来教书的。清华远在郊外,彼此都忙,所以见面次数不多。这时候日本侵略华北日急,局势阽危,在北平的人士没有不惄然心伤的,罗努生(隆基)主编《北平晨报》,我有时亦为撰写社论。一多此际则潜心典籍,绝不旁骛,对于当时政局不稍措意,而且对于实际政治深为厌恶。有一天我和罗努生到清华园看潘光旦,顺便当然也到隔壁看看一多,他对努生不表同情,正言厉色的对他这位老同学说:‘历来干禄之阶不外二途,一曰正取,一曰逆取。胁肩谄笑,阿世取容,卖身投靠,扶摇直上者谓之正取;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比周谩侮,希图幸进者谓之逆取。足下盖逆取者也。’当时情绪很不愉快。我提起这一件事,是为说明在抗战前夕一多是如何自命清流,如何的与世无争。”①罗隆基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性人物,先留美后留英,他谈政治时所依据的当然是英美式自由主义理念。而对他的谈政治,闻一多竟如此厌恶,以至于口出恶语。可见,对英美式自由主义政治理念,闻一多实在没有好感。再说,罗隆基留学美英时,学的便是政治学,回国后也曾当过大学里的政治学教授和政治学系主任。政治学是他的专业,是他养家糊口和安身立命的东西。所以,指责罗隆基谈政治,实在没有道理。

①梁实秋:《谈闻一多》,收入《梁实秋怀人丛录》。

所以,实在不能把胡适、罗隆基与闻一多同称为自由主义者,虽然他们同在美国“受过教育”。当然,闻一多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走到另一个极端,即变成一个狂热地谈政治的人。但闻一多最后几年的争“民主”、谈政治,也并不能与胡适、罗隆基们的政治言行等量齐观。

1925年5月14日,闻一多在美国西岸登船回国。6月1日,船抵上海。至此,闻一多在美留学时间不到三年。按清华规定,闻一多可公费在美留学五年。中断二年内,亦可复学。但闻一多终身不复踏上美利坚的土地。后来在清华大学任教,也总放弃出国的机会。按清华规定,教授任教满五年,即有一年休假期,可出国研究考察。当时许多人都选择了出国,但闻一多则自留美回来后便再无兴趣走出国门。1937年,轮到闻一多休假。是年清华休假教授只三人未选择出国,其中就有闻一多。闻一多打算回湖北浠水老家度过这一年休假期。后来由于抗战爆发,未回成湖北,随校到了湖南。①

有的传记这样写到闻一多回国时的举动:“轮船驶进吴淞口……他突然脱下上身的西装,扔到江里:让祖国的滔滔江水洗尽留学生活中所受的洋气吧!……”①此一细节或许出于传记作者的虚构,但这样虚构闻一多的举动,却并不离谱。不到三年的留美生活,闻一多带回了什么呢?带回了“中华文化的帝国主义”。但这并不属于美国这块土地上固有的东西。闻一多从美国带回的属于这块土地上固有的东西,可以确认的,首先就是这身西装了。现在,这身西装也被扔进了江里。回国后的闻一多,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也的确与其他一些留学生很不同:“虽然他在美国留过几年学,他却不爱讲英语,连平时在谈话中插进几个英文的名词或术语的时候都很少。我想起了有两次在徐志摩家集会,我们都遇到一位西装笔挺、洋气十足的中年教授,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同一多攀谈,像开了龙头的自来水,停都停不住。一多则自始至终都用中国话回答……时间一久,他(闻一多)也不大耐烦了,叼着雪茄,笑而不答;后来率性歪着身子,斜靠在长沙发上闭目养神……两次的情况都差不多。虽说是件小事,我们却可以看出两种不同思想的具体表现。”②从这样一些生活细节,也确实可以看出闻一多与那些西装革履、爱讲英语的英美留学生有着“不同”的“思想”。

①见《闻一多年谱长编》第497页。

在美国居留不到三年的闻一多,实在不能说在美国受到了怎样的“教育”。所以,如果以闻一多“是在美国接受教育的自由主义者”为逻辑起点来把他的死与美国联系起来,那这个逻辑起点是不能成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根本不能把他的死与美国相联系。撇开他的留美经历,也完全可以把他的死与美国相联系,而且会联系得更自然。当时有的报刊也正是这样做的。1946年10月4日上海《文汇报》发表了题为《实现四大自由——敬悼闻李二先生》的社评,文章把闻一多、李公朴的被杀与罗斯福所标举的“四大自由”相联系,并不提闻、李留美经历。社评说:“李闻二先生之死是死于政治暗杀;这是无可掩饰的事实,这便是美国故总统罗斯福所标揭的四大自由中特别指出并坚决反对的恐怖行为。罗斯福曾明白地向全世界宣告,民主生活的精神与理想不外是实现四大自由——言论与发表的自由,信仰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与免于恐怖的自由。李闻二先生的宝贵生命,便是牺牲在这恐怖的行动中的。而且致死之由,仅仅因为发表了言论,而且言论中所涉及的又仅仅是对于民主理想的信仰。这些无耻的凶徒,因为反对二先生有言论与发表的自由,反对他们有信仰的自由,就出以无耻的恐怖行动。所以这一行动是彻头彻尾地违反美国故总统罗斯福所标揭的民主精神与理想的!”这比“美国的枪打死的从美国受过教育回来的自由主义者”一类的声讨要理直气壮得多,也令人信服得多。

①刘烜:《闻一多评传》,第113页。

②见《闻一多纪念文集》第228页。

同类推荐
  • MPA教学案例汇编(一)

    MPA教学案例汇编(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应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性和多样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从1991年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试办,到目前为止,经过近16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有了16种专业学位。
  • 基层工会干部如何做好工会工作

    基层工会干部如何做好工会工作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清廉之光

    清廉之光

    本书深入挖掘江西特色的廉政教育资源,从中精选出廉洁从政的名言警句100条,引导读者与历代先贤、革命先辈进行思想交流。全书分上下编,上编为江西古代先贤箴言,下编为红色江西廉政名言警语。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

    黄利鸣、宋俭、王智、杨建国著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导,从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历史演进、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党协商与参政党实践,以及加强参政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五个方面,探讨中国政党政治协商的渊源以及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语境下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探求当代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合理化路径。
  •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巨大发展。2008年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论坛。
热门推荐
  • 坠落的爱

    坠落的爱

    ”少爷,少奶奶被夫人的儿子给抓了“,上官夜月看着杯子里的红酒,一口喝完“很好,敢抓我的女人,活的时间太长了”,谁都知道少爷对少奶奶的宠爱,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 都市异能大乱斗

    都市异能大乱斗

    主角无敌,收小弟无数,妹子一大把,这样的戏码是不是已经厌烦了呢?都市异能大乱斗讲述的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获得了异能,小人物的奋斗史,平凡也可以伟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遇。
  • 我爱你抵不过你喜欢

    我爱你抵不过你喜欢

    我爱你,但我没有开口的勇气,一转眼,你便结了婚,我是你唯一的朋友,却没当成你唯一的妻。我唯一的愿望是“你可以抱抱我吗”你拒绝了,因为怕她吃醋。后来,我死了,直到死,我都没那个勇气。我的遗书是“顾一城,我爱你”
  • 大神节操啪啪掉

    大神节操啪啪掉

    “媳妇,你在哪呢?”“媳妇,别隐身,我看着你了。”“媳妇,床冷了,快去暖床。”卧槽!说好的高冷大神呢!?想不到她洛安然会有这么怂的一天,竟被逼亲逼得跳崖。好吧……这是失误。但悬崖边上那个“望妇石”是怎么回事!“媳妇哇,你咋这么早就走了啊,你让为夫我怎么活啊。”“……”她绝对不会承认她认识那个人-_-///这是一个大神被大神坑了的故事。
  • 法医萌妃:王爷要炸了

    法医萌妃:王爷要炸了

    于府那位不受宠的草包小姐撞坏了头,一夜之间就变了个模样,倒不是变得像个大家闺秀,而是……变得更没下限了。早前这位于小姐就一直在追容王爷,但是也没太过出格,这下撞了脑袋——“王爷!二小姐杀来了!”等到真正被赐婚给了容长苏,于欢欢又惆怅了……这古代三从四德的自己虽然不在乎,但是嫁了人似乎就没那么自由了啊……思忖片刻,于欢欢扒掉了一身喜服,打包了一堆金银珠宝,跑路了。扮作公子风流倜傥顺便调戏个美女,身后却传来凶神的声音:“于!欢!欢!”于欢欢内牛满面,到底是哪本小说告诉她逃婚是不会被抓到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道总裁强宠爱

    霸道总裁强宠爱

    (本书暂停)她,橡树周刊当红女记者朱熙熙。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当下炙手可热,手挽狂劲的S集团首席总裁,顾澈。有一种缘,叫误打误撞。有一种罪,叫一眼相中。有一种情,叫若即若离。
  • 只爱不婚:我和你的风花雪夜

    只爱不婚:我和你的风花雪夜

    当夜场女碰到富家公子,姐弟恋能否成功,一个接着一个的圈套逼近夜场女任素素,为了爱人,只能离开。再次出现的时候,听到的话是自己当初拒绝的那一句:适合我的是门当户对,你是地摊上的爱情。任素素说:我已经回不去了,还好你还在。曾经的一切,都正常进行,改变的,是身边,众叛亲离,无家可归,这就是下场,任素素的下场!
  • 漫步二次元的王

    漫步二次元的王

    往返与虚拟二次元与现实,只为了修改那些剧集中不好的情节,拯救那些本该死去的悲情式人物。我为大道,自当今生事,今生了。故事并不是无限流,只是批着无限流外皮在改别的故事情节,所以可能某一部的情节并不长,请各位看官理解,另外有那些故事大家看着很不顺眼可以留言给我,让我给你改一个完美的结局如何。
  • 白马令

    白马令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为鉴!白马为证!身上披雪甲!坐下亦白马,手中亮银枪!威名震天下!千年前神将应龙身陨道消,身上所携的太古神器遗落凡间。千年后灵阳大陆一少年尹离偶然得到了这一神器,并且由此揭开了自己三生三世轮回的宿命......
  • 无限之黑色恐惧

    无限之黑色恐惧

    从末世到无限,一个强大的外挂落到了我的手里,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