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000000020

第20章 唐德刚笔下的胡适

唐先生淡化西洋文明对胡适的影响而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对胡适的作用,本意该是为胡适辩冤白谤,但却不知不觉间构成了对胡适价值的整体否定。试想,一个全盘反西洋文明的胡适,一个“承继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准”的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还有什么价值?

美籍华裔学者唐德刚先生,在大陆的读书界已颇有名气,这主要得力于他的《胡适杂忆》①和《晚清七十年》等几本书在大陆的出版发行。唐先生勇于立论且涉笔成趣,虽托身学院但论学却没有学院气,这是他的书拥有较多读者的原因之一。唐先生的几本书,我也读得津津有味。有味,不仅因为书中那些令我叹赏的议论,也因为书中那些令我疑虑和拒绝的观点。我觉得,唐先生之所以有这些令我不能接受的观点,主要源于他作为一个在美国讨生活的华人学者特有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大堪玩味的。

①唐德刚:《胡适杂忆(增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这里只说说唐先生对胡适的非议。作为胡适晚年过从甚密的小友,作为一个对胡适的道德文章发自内心地敬仰的人,唐先生并没有以感情代替学理。他不仅说了他所认为的胡适的伟大功绩,也指出了他所看到的胡适的重大缺陷。从遣词造句中,感觉不到唐先生对胡适有丝毫的偏袒和讳饰。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也是极值得大陆的文人学者效法的。唐先生对胡适的非议,有些是十分精辟深刻的。在《胡适杂忆》中,唐先生指出胡适成名太早,“少年翰苑、中年大使、晚年院长,‘飞来飞去宰相家’”,生活经验极其单纯,对民间疾苦所知甚少,更无切身的体验,所以写不出那种字字血泪的文章,这种观察便很是准确。唐先生又指出,胡适从在康奈尔大学读本科时起,就对经济学不感兴趣,不曾选修有关经济的科目,一生对各种经济学说也很少涉猎,而“这便是他老人家晚年谈政治问题的致命伤”。这也算击中了胡适作为自由主义者的要害。不知民间疾苦和不懂经济理论,这二者其实是相连的。当时中国最广大的民众的生存状况,算是中国实际的经济,各种经济学说则是理论上的经济。只有既对现代经济理论有尽可能多的了解,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深为熟悉,谈论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才能更搔到痒处,也才能为当时的中国找到一种庶几可避免重大社会动荡和历史悲剧的方略。而对中国的政治有极大兴趣的胡适,却既不具备理论上的经济知识又不了解当时中国的实际经济状况,这不仅是他“晚年”谈政治的致命伤,也是他一生谈政治的致命伤。这种在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大师”的胡适身上表现出的致命伤,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也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者集体的缺陷。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运动之所以被认为软弱无力,之所以以失败告终,这该是不应被忽视的原因。

但因为胡适有这种“致命伤”而否定他对政治的谈论,认为他那些关于自由、民主和人权的言论都没什么价值,则又是极为偏颇的。唐先生强调胡适“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方面”,而“胡先生的政治言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相当空泛的。甚至是一些没有经过‘小心求证’的‘大胆假设’!”唐先生显然认为胡适那众多的文学以外的言论没有多少价值可言。我们知道,胡适在留学期间,就经历过两次美国总统大选,对美国的民主政治以及自由、人权观念有很深的了解。胡适坚信他在美国懂得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是普世性的,是能够适用于所有民族的。把在美国懂得的政治价值在观念和制度层面上移植到中国,是胡适一生梦寐以求的,他所有的政治言论都是围着这一点打转。而唐德刚先生所不满于胡适的,也正是这一点。唐先生一再指出胡适在政治上“始终没有搞出一套完整的理论来”,并为此遗憾不已。唐先生认为,胡适要在中国谈政治,就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理论,而不应该跟在美国人后面跑。为何不应该跟在美国后面跑呢,就因为美国的那一套价值观念是并不可取的。至于胡适为何把本不可取的美国价值奉若神明,唐先生认为,这是因为胡适对美国并不了解。在《胡适杂忆》中,唐先生屡屡强调胡适未曾与美国人“共过事”,未曾与美国人深切地打过交道,因而对美国人始终是雾里看花。真实的美国是什么样呢,唐先生认为,是“小人国”,是“绝情寡义”的“鬼吃鬼”的社会。《胡适杂忆》虽并不是一本谈美国的书,但从唐先生偶尔谈及美国的片言只语中,可感到一种对美国的刻骨仇恨。

胡适前后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几年。留学期间不但积极参与美国的政治活动,而且经常出入美国家庭,并与唐德刚先生所谓的“洋婆子”谈过准恋爱;担任驻美大使期间,干的则是专与美国人打交道的事,说胡适不了解美国,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当然,唐先生在美国生活的时间也不短,并且已成了“美国人”。在他写《胡适杂忆》时,在美国生活的时间已经比胡适多出数年了。不过,唐先生对美国的感受和理解之所以与胡适相差很大甚至尖锐对立,或许并不能解释为唐先生比胡适更了解美国,而应该把原因归之于唐先生这类人在美国的生存境遇和生存体验与胡适很不相同。胡适虽热爱美国,但从未想过要加入美国籍,最终也算是叶落归根。唐先生这类人,却是以在美国生根并最终成为美国人为目的的。在为此目的而奋斗的过程中,唐先生们饱尝了艰辛,有过无数大大小小的屈辱,有过多次打落门牙往肚里咽的经历。这种情形,唐先生在《胡适杂忆》中也多次谈及。例如,他曾谈到,当从史料中得知早先的华人在美国的“排华法案”下所受的虐待时,自己“每为之掩卷流涕”:“读起这些血淋淋的史实,真为之怒发冲冠。加以笔者本人亦以打工关系——从‘蓝领’到‘白领’——加入华侨苦力行列有年,目睹那时美国移民官吏之横暴;白种流氓歧视华人之无理;以及华裔苦力猪狗不如之惨状,真是触目惊心!”唐先生并“自恨无杜子美百一之才,否则我把这些血泪的故事谱入诗篇,直比‘三吏’‘三别’不知要惨痛多少倍!”唐先生还特意提到,胡适、梅光迪、陈衡哲等留美的“中国少爷小姐”在校园内诗酒唱和、其乐陶陶之日,也正是“美国排华最高潮之时”,而这也是“最令”唐先生“感觉遗憾”的。从史料中得知在美国排华最高潮时胡适一类留学生以外的华人在美国的悲惨遭遇,是唐先生这类人仇视美国并在政治和文化价值上“排美”的一种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身在美国社会生存的艰辛。由于美国社会本身的进步,唐先生们虽已不至于受到早先的华人所经历的那种虐待,但以一个异质文化中生长的人要在美国生存,仍然是大为不易的。再说,唐先生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国内政治剧变后赴美的,而这也正是华人潮水般涌入美国之时,那么多华人一下子踏上美国土地,要混口饭吃当然有些艰难。在《胡适杂忆》中,唐先生也说到,许多原本属文史科的华人青年,到美国后只得改弦易辙,学习在美更有用场的专业,这样衣食饱暧也就有保证些,而唐先生却执拗地坚持着文史不放,自然就要为生存而品尝更多的屈辱,付出更大的代价了。从这种个人在美国的不良的生存体验出发,唐先生对美国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都不予认可。而胡适对美国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赞赏,自然也就要受到唐先生的调侃、非议了。

唐先生这类学者,虽提起华人在美的处境时往往切齿之声可闻,但却不会轻易地化仇视为行动。但我也注意到,在《胡适杂忆》中,唐先生对那些“跟在洋人屁股之后把我们自己‘扶清灭洋’”的“义和团”“骂翻祖宗八代”的“留美归国学人”,大有非议。在唐先生看来,“义和团”的大杀洋人,是值得歌颂的。如果说,唐先生在史料中读到华人早年在美所受的虐待而“每为之掩卷流涕”,那他在史料中读到当年“义和团”大杀洋人的记述时,一定欣喜不已,感到痛快,觉得解气。

前面我说过,唐德刚先生在评价胡适时没有以感情代替理智。唐先生不因与胡适交情深厚便放弃对胡适的批评,这是不以感情代替理智的一种表现,但另一方面,他以一己的生存体验来代替对美国社会和美国价值的分析研究,又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的倾向,并最终在对胡适的评价中带有明显的情绪化色彩。不过,唐德刚先生确实是由衷地敬重胡适的。在《胡适杂忆》中,他一方面指出胡适崇尚美国价值的“谬误”,另一方面又时时淡化胡适与美国的精神联系,淡化美国对胡适的思想影响。一种几成定论的观点是,胡适温文尔雅的绅士风范,胡适谦和宽容的处世方式,主要源于美国文化的陶冶,也是他所毕生信奉的自由主义理念在立身处世方面的表现。然而,唐德刚先生对此却大声说“不”。他极力强调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胡适人格的塑造:“胡适之先生可爱,就是他没有那副卫道的死样子。但是他的为人处世,真是内圣外王地承继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准。”胡适“除杜威之外,还有两个老师,这两个老师就是孔丘和孟轲!”胡适是拒绝宗教的,对一切宗教都不认可。他虽钟情于西洋文明,但却并不接受基督教,而唐先生以此为由,发出了这样的质问:“就凭这点,我们能说胡适违反我们的传统去歌颂西洋文明?西洋文明减去了个基督教还剩些什么东西呢?”所谓“全盘西化”是胡适的名言,人们的毁之誉之,都往往与这句话相连。而唐先生却要塑造一个“全盘反西化”的胡适形象。唐先生的逻辑是,既然西洋文明便是基督教文明,那不认可基督教的胡适,也就可以说在整体上是拒绝西洋文明的。唐先生在这里大胆地偷换了概念。西洋文明虽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基督教文明,但“基督教”与“基督教文明”却并不是一回事,这正像种子与果实不是一回事一样。胡适不认可作为一种宗教的基督教,却崇尚基督教文明,也就像一个人不吃西瓜子却大啖西瓜一样,没有什么不可以理喻的。唐先生淡化西洋文明对胡适的影响而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对胡适的作用,本意该是为胡适辩冤白谤,但却不知不觉间构成了对胡适价值的整体否定。试想,一个全盘反西洋文明的胡适,一个“承继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准”的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还有什么价值?还怎么能同时又是唐先生所谓的“开文化新运”的大师?

说起来,唐先生这类人的确如他自己所言,是很“尴尬”的。说他的肯定“义和团”和憎恶美国及美国文化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吧,他的“国”又分明是美国。如果说爱国主义是值得称道的,那作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唐先生,应该爱的是这个他已列籍其中的国家。当然,我们可以说,唐先生表现出的是一种文化爱国主义,但唐先生这种人对祖国文化的爱,正像他对西洋文化的恨一样,都是不足国人介意的。读唐先生那些对美国切齿痛恨的文字,我每每不解:一个人如何能够怀着对一个国家的如此仇恨而在这个国家长期生活呢?如果你生于斯长于斯,并且也无由离去,那你当然只能咬紧牙关忍受。但唐先生这类人的情形显然并不如此。大陆、台湾、香港,他都有可能选择作为自己的安身之地。如果他实在不愿回到祖国,生活在同胞中间,他也可以谋求到美国以外的外国立足……但唐先生终于哪儿也不去,就这样怀着对美国的仇恨,在美国年复一年地生活了下来,并且还加入了美国籍,让子子孙孙都成了美国人。这是否意味着,在唐先生心目中,美国虽不好,但毕竟是最不坏的选择呢?

唐先生的政治心态和文化心态也是有代表性的,它在新一代的留美人士身上也有遗传。朱学勤先生把这类人称为“出国爱国者”。

2001年9月30日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本书运用大量的数字图表和专题地图,来分析展示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政府运行与投资环境、人口与城市化、资源与环境、社会事业与消除贫困等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与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发展数据进行多方位解读。
  • 党的优良传统

    党的优良传统

    1942年2月,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报告中曾经对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命题的科学内涵作了一个经典性的表述,即“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

    《品读管子:管理之道》共分十一卷,包括做官为政要讲究实实在在、赏罚分明才会天下安定、为官做事要讲究方法、严惩奸邪之人以正法制、处理政事要顾全大局等内容。
  •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带头人,是支委会“一班人”的“班长”。实践证明,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支部书记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热门推荐
  • 低效率人士的七个习惯

    低效率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改变命运,七个坏习惯导致了你的低效率,改变你的坏习惯,可以让你最大程度地接近完美。本书从让你改变低效率的习惯入手,告诉你怎样克服拖拉等坏习惯,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你从自己期望过高和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 青春涩雨

    青春涩雨

    没有逗号的文章结束很快,没有句号的文章永不完整。难过了可以假装快乐和别人一起兴奋时就能遗忘了自己难过了不必告诉别人自己的悲伤为何要别人也承担呢知人不必言尽言尽则无友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敬人不必卑尽卑尽则少骨
  • 快穿男神,我来了

    快穿男神,我来了

    自从白小白经历了狗血的人生,被一个快穿系统相中,从此走上了人生巅峰。霸道总裁、娱乐男神、冷情校草……敬请期待。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娇妻太甜,帝少宠上天

    娇妻太甜,帝少宠上天

    莫名其妙查出怀孕,她惊恐万分,霸道总裁找上门,宣称孩子他爸,从此对她床咚,壁咚花样百出,她扶着小蛮腰终于受不了了,可是出逃计划屡遭失败,他将她甩在床上狠狠惩罚。他对她的宠无人能及,她说他不够浪漫,第二天全公司被无数朵玫瑰花包围,卡片写的全是她的名字。当她身怀六甲,他却搂着别的女人高调秀恩爱,她才知道原来一切只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
  • 逆天之泪

    逆天之泪

    上古神族天氏少年天七(楚七、田七、天君信)自幼被遗落人间,记忆尽失。为找寻身世之谜,出古城、入蛮荒,周游万界,与天争,同地斗。在残暴诸神的统治之下杀出一条泣血逆天之路。一路有兄弟,有热血,有逗比,有爱人。
  • 倾城妖妃:宠冠六宫

    倾城妖妃:宠冠六宫

    穿越,忒流行的词了,有朝一日我也很不小心的穿越了。既然我是孤儿顺便在古代开间孤儿院也不错的说。可为虾米我穿越迎来的是腥风血雨捏?人生道路历尽波折却不料置身宫廷,将要来的却又是另一场勾心斗角,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原来古代也并不如书中所写的美好。且看妖妃如何媚行六宫。
  • 哥哥是神

    哥哥是神

    当自己知道自己哥哥其实很帅是什么感觉,夜小颜不想说话了【其实很爽】
  • 诸天天帝

    诸天天帝

    诸天世界,如横沙,大千为尊,现代青年秦一凡,携带时空玉蝶,领悟三千世界,逆伐大千,建立大秦天庭,镇压诸天。
  • 各自青春各自悲喜

    各自青春各自悲喜

    我是起点罢罢这文是我之前写的一篇文想转到起点和我的重生之墨色放在一起只是想让更多人看到,分享它而已我不能与专业写文者比不为佣金只想分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