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4000000020

第20章 唐德刚笔下的胡适

唐先生淡化西洋文明对胡适的影响而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对胡适的作用,本意该是为胡适辩冤白谤,但却不知不觉间构成了对胡适价值的整体否定。试想,一个全盘反西洋文明的胡适,一个“承继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准”的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还有什么价值?

美籍华裔学者唐德刚先生,在大陆的读书界已颇有名气,这主要得力于他的《胡适杂忆》①和《晚清七十年》等几本书在大陆的出版发行。唐先生勇于立论且涉笔成趣,虽托身学院但论学却没有学院气,这是他的书拥有较多读者的原因之一。唐先生的几本书,我也读得津津有味。有味,不仅因为书中那些令我叹赏的议论,也因为书中那些令我疑虑和拒绝的观点。我觉得,唐先生之所以有这些令我不能接受的观点,主要源于他作为一个在美国讨生活的华人学者特有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大堪玩味的。

①唐德刚:《胡适杂忆(增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这里只说说唐先生对胡适的非议。作为胡适晚年过从甚密的小友,作为一个对胡适的道德文章发自内心地敬仰的人,唐先生并没有以感情代替学理。他不仅说了他所认为的胡适的伟大功绩,也指出了他所看到的胡适的重大缺陷。从遣词造句中,感觉不到唐先生对胡适有丝毫的偏袒和讳饰。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也是极值得大陆的文人学者效法的。唐先生对胡适的非议,有些是十分精辟深刻的。在《胡适杂忆》中,唐先生指出胡适成名太早,“少年翰苑、中年大使、晚年院长,‘飞来飞去宰相家’”,生活经验极其单纯,对民间疾苦所知甚少,更无切身的体验,所以写不出那种字字血泪的文章,这种观察便很是准确。唐先生又指出,胡适从在康奈尔大学读本科时起,就对经济学不感兴趣,不曾选修有关经济的科目,一生对各种经济学说也很少涉猎,而“这便是他老人家晚年谈政治问题的致命伤”。这也算击中了胡适作为自由主义者的要害。不知民间疾苦和不懂经济理论,这二者其实是相连的。当时中国最广大的民众的生存状况,算是中国实际的经济,各种经济学说则是理论上的经济。只有既对现代经济理论有尽可能多的了解,又对当时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深为熟悉,谈论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才能更搔到痒处,也才能为当时的中国找到一种庶几可避免重大社会动荡和历史悲剧的方略。而对中国的政治有极大兴趣的胡适,却既不具备理论上的经济知识又不了解当时中国的实际经济状况,这不仅是他“晚年”谈政治的致命伤,也是他一生谈政治的致命伤。这种在作为“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大师”的胡适身上表现出的致命伤,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也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者集体的缺陷。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运动之所以被认为软弱无力,之所以以失败告终,这该是不应被忽视的原因。

但因为胡适有这种“致命伤”而否定他对政治的谈论,认为他那些关于自由、民主和人权的言论都没什么价值,则又是极为偏颇的。唐先生强调胡适“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方面”,而“胡先生的政治言论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相当空泛的。甚至是一些没有经过‘小心求证’的‘大胆假设’!”唐先生显然认为胡适那众多的文学以外的言论没有多少价值可言。我们知道,胡适在留学期间,就经历过两次美国总统大选,对美国的民主政治以及自由、人权观念有很深的了解。胡适坚信他在美国懂得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是普世性的,是能够适用于所有民族的。把在美国懂得的政治价值在观念和制度层面上移植到中国,是胡适一生梦寐以求的,他所有的政治言论都是围着这一点打转。而唐德刚先生所不满于胡适的,也正是这一点。唐先生一再指出胡适在政治上“始终没有搞出一套完整的理论来”,并为此遗憾不已。唐先生认为,胡适要在中国谈政治,就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理论,而不应该跟在美国人后面跑。为何不应该跟在美国后面跑呢,就因为美国的那一套价值观念是并不可取的。至于胡适为何把本不可取的美国价值奉若神明,唐先生认为,这是因为胡适对美国并不了解。在《胡适杂忆》中,唐先生屡屡强调胡适未曾与美国人“共过事”,未曾与美国人深切地打过交道,因而对美国人始终是雾里看花。真实的美国是什么样呢,唐先生认为,是“小人国”,是“绝情寡义”的“鬼吃鬼”的社会。《胡适杂忆》虽并不是一本谈美国的书,但从唐先生偶尔谈及美国的片言只语中,可感到一种对美国的刻骨仇恨。

胡适前后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几年。留学期间不但积极参与美国的政治活动,而且经常出入美国家庭,并与唐德刚先生所谓的“洋婆子”谈过准恋爱;担任驻美大使期间,干的则是专与美国人打交道的事,说胡适不了解美国,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当然,唐先生在美国生活的时间也不短,并且已成了“美国人”。在他写《胡适杂忆》时,在美国生活的时间已经比胡适多出数年了。不过,唐先生对美国的感受和理解之所以与胡适相差很大甚至尖锐对立,或许并不能解释为唐先生比胡适更了解美国,而应该把原因归之于唐先生这类人在美国的生存境遇和生存体验与胡适很不相同。胡适虽热爱美国,但从未想过要加入美国籍,最终也算是叶落归根。唐先生这类人,却是以在美国生根并最终成为美国人为目的的。在为此目的而奋斗的过程中,唐先生们饱尝了艰辛,有过无数大大小小的屈辱,有过多次打落门牙往肚里咽的经历。这种情形,唐先生在《胡适杂忆》中也多次谈及。例如,他曾谈到,当从史料中得知早先的华人在美国的“排华法案”下所受的虐待时,自己“每为之掩卷流涕”:“读起这些血淋淋的史实,真为之怒发冲冠。加以笔者本人亦以打工关系——从‘蓝领’到‘白领’——加入华侨苦力行列有年,目睹那时美国移民官吏之横暴;白种流氓歧视华人之无理;以及华裔苦力猪狗不如之惨状,真是触目惊心!”唐先生并“自恨无杜子美百一之才,否则我把这些血泪的故事谱入诗篇,直比‘三吏’‘三别’不知要惨痛多少倍!”唐先生还特意提到,胡适、梅光迪、陈衡哲等留美的“中国少爷小姐”在校园内诗酒唱和、其乐陶陶之日,也正是“美国排华最高潮之时”,而这也是“最令”唐先生“感觉遗憾”的。从史料中得知在美国排华最高潮时胡适一类留学生以外的华人在美国的悲惨遭遇,是唐先生这类人仇视美国并在政治和文化价值上“排美”的一种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身在美国社会生存的艰辛。由于美国社会本身的进步,唐先生们虽已不至于受到早先的华人所经历的那种虐待,但以一个异质文化中生长的人要在美国生存,仍然是大为不易的。再说,唐先生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国内政治剧变后赴美的,而这也正是华人潮水般涌入美国之时,那么多华人一下子踏上美国土地,要混口饭吃当然有些艰难。在《胡适杂忆》中,唐先生也说到,许多原本属文史科的华人青年,到美国后只得改弦易辙,学习在美更有用场的专业,这样衣食饱暧也就有保证些,而唐先生却执拗地坚持着文史不放,自然就要为生存而品尝更多的屈辱,付出更大的代价了。从这种个人在美国的不良的生存体验出发,唐先生对美国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都不予认可。而胡适对美国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赞赏,自然也就要受到唐先生的调侃、非议了。

唐先生这类学者,虽提起华人在美的处境时往往切齿之声可闻,但却不会轻易地化仇视为行动。但我也注意到,在《胡适杂忆》中,唐先生对那些“跟在洋人屁股之后把我们自己‘扶清灭洋’”的“义和团”“骂翻祖宗八代”的“留美归国学人”,大有非议。在唐先生看来,“义和团”的大杀洋人,是值得歌颂的。如果说,唐先生在史料中读到华人早年在美所受的虐待而“每为之掩卷流涕”,那他在史料中读到当年“义和团”大杀洋人的记述时,一定欣喜不已,感到痛快,觉得解气。

前面我说过,唐德刚先生在评价胡适时没有以感情代替理智。唐先生不因与胡适交情深厚便放弃对胡适的批评,这是不以感情代替理智的一种表现,但另一方面,他以一己的生存体验来代替对美国社会和美国价值的分析研究,又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化的倾向,并最终在对胡适的评价中带有明显的情绪化色彩。不过,唐德刚先生确实是由衷地敬重胡适的。在《胡适杂忆》中,他一方面指出胡适崇尚美国价值的“谬误”,另一方面又时时淡化胡适与美国的精神联系,淡化美国对胡适的思想影响。一种几成定论的观点是,胡适温文尔雅的绅士风范,胡适谦和宽容的处世方式,主要源于美国文化的陶冶,也是他所毕生信奉的自由主义理念在立身处世方面的表现。然而,唐德刚先生对此却大声说“不”。他极力强调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胡适人格的塑造:“胡适之先生可爱,就是他没有那副卫道的死样子。但是他的为人处世,真是内圣外王地承继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准。”胡适“除杜威之外,还有两个老师,这两个老师就是孔丘和孟轲!”胡适是拒绝宗教的,对一切宗教都不认可。他虽钟情于西洋文明,但却并不接受基督教,而唐先生以此为由,发出了这样的质问:“就凭这点,我们能说胡适违反我们的传统去歌颂西洋文明?西洋文明减去了个基督教还剩些什么东西呢?”所谓“全盘西化”是胡适的名言,人们的毁之誉之,都往往与这句话相连。而唐先生却要塑造一个“全盘反西化”的胡适形象。唐先生的逻辑是,既然西洋文明便是基督教文明,那不认可基督教的胡适,也就可以说在整体上是拒绝西洋文明的。唐先生在这里大胆地偷换了概念。西洋文明虽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基督教文明,但“基督教”与“基督教文明”却并不是一回事,这正像种子与果实不是一回事一样。胡适不认可作为一种宗教的基督教,却崇尚基督教文明,也就像一个人不吃西瓜子却大啖西瓜一样,没有什么不可以理喻的。唐先生淡化西洋文明对胡适的影响而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对胡适的作用,本意该是为胡适辩冤白谤,但却不知不觉间构成了对胡适价值的整体否定。试想,一个全盘反西洋文明的胡适,一个“承继了孔孟价值的最高标准”的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还有什么价值?还怎么能同时又是唐先生所谓的“开文化新运”的大师?

说起来,唐先生这类人的确如他自己所言,是很“尴尬”的。说他的肯定“义和团”和憎恶美国及美国文化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表现吧,他的“国”又分明是美国。如果说爱国主义是值得称道的,那作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唐先生,应该爱的是这个他已列籍其中的国家。当然,我们可以说,唐先生表现出的是一种文化爱国主义,但唐先生这种人对祖国文化的爱,正像他对西洋文化的恨一样,都是不足国人介意的。读唐先生那些对美国切齿痛恨的文字,我每每不解:一个人如何能够怀着对一个国家的如此仇恨而在这个国家长期生活呢?如果你生于斯长于斯,并且也无由离去,那你当然只能咬紧牙关忍受。但唐先生这类人的情形显然并不如此。大陆、台湾、香港,他都有可能选择作为自己的安身之地。如果他实在不愿回到祖国,生活在同胞中间,他也可以谋求到美国以外的外国立足……但唐先生终于哪儿也不去,就这样怀着对美国的仇恨,在美国年复一年地生活了下来,并且还加入了美国籍,让子子孙孙都成了美国人。这是否意味着,在唐先生心目中,美国虽不好,但毕竟是最不坏的选择呢?

唐先生的政治心态和文化心态也是有代表性的,它在新一代的留美人士身上也有遗传。朱学勤先生把这类人称为“出国爱国者”。

2001年9月30日

同类推荐
  • 衙门逻辑

    衙门逻辑

    本书是历史作家张程评点中国古代政体得失的力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皇帝也疯狂”(古代帝王的奇闻轶事)、“古代的官不好当”(古代官员的生存之道)、“衙门里面怪事多”(古代官场的潜规则与显规则)、“官府与百姓有什么关系”(权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底蕴展览千年,将皇帝、官员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亦庄亦谐,将古代王侯布衣为得到权力、保有权力、攀附权力、避免权力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世间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欲知大道,必先治史。”闲时一读,可以怡情;静心思之,足以明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在本书里笑谈千年历史、淡看宦海浮沉。
  •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权力的黑光中国封建政治迷信批判

    政治迷信与政治民主是绝对难以并存的。“民主的确要以基本理性能力为前提,在任何社会里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要推进政治进步,建设民主政治,必须认真清理千百年来政治迷信的根基,努力洗刷种种政治迷信的残迹。$$《新世纪学人文萃:权力的黑光》作者是力求遵照马克思提出的原则来进行这项工作的。
  • 求真·立论·献策

    求真·立论·献策

    本书收录了《关于加快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并发挥其在长三角作用的调研报告》、《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关于我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省流动人口中女职工劳动权益状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村规模调整调研情况的报告》等。
  • 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和“七一”讲话精神,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福建省社科联于2011年4月至12月组织了以“管理创新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第八届)学术年会活动。本届学术年会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交流和宣传。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热门推荐
  • 你好萤火虫

    你好萤火虫

    她是芸弦帝国的公主殿下,骄纵不羁。羁绊?约束?在她夏沫蕊面前统统都得俯首称臣!然而,在夏沫蕊遇见了他,她,他们,她知道,她永远骄傲不起来!
  • 宇宙公务员

    宇宙公务员

    你已进入宇宙公务员系统,异能、美女、黄金,手快有,手慢无!姜子牙申公豹的兄弟恩仇,土行孙邓婵玉的恋人积怨,有纣王、有妲己——闻仲,你不要捣乱啊——小保,机遇来了: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世界不止一个,宇宙到处都是,位面数不胜数,穿越从来不是个事儿……且看都市青年王保保纵横虚拟宇宙,笑傲都市群雄——
  • 再见曾经安然现在

    再见曾经安然现在

    曾经以为没了你,就活不来原本以为你就是那个对的人,我倾尽所有,遍体鳞伤谢谢你们的离开,让我遇到了他,一个改变我一生的男人谢谢你们的离开,才有现在的我很感谢你们以过客的身份来过,但不遗憾你们的离开回首曾经,谁无过往。我的挚爱——冯墨轩
  • 毒女医妃

    毒女医妃

    她是洛城有名的郎中,却把他当做太监。本以为她知道他太子身份之后会震惊,谁想她却说她爱他,是因为他是太监。这个女人有问题吗?怎么会爱太监不爱太子?看女郎中怎么与太监谈情说爱,又如何帮太子斩妖除魔。
  • 三生三世,情深缘浅

    三生三世,情深缘浅

    他们都背负着不可告人的责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却终是情深缘浅,一缕残梦,一丝断魂,三生三世,她荏苒了他的时光,惹了几世情长,她是他忘不了的人,他也是她舍不了的情,奈何桥旁,难道终究只能是两相忘么?“你可赢得过我手中剑?”“那试试好了。”她手中是他,刚才的话却不是为了他而说,他爱了她三生三世,却也替她守了他三生三世,终其所为,究竟是谁情深,又是谁缘浅………………她喜欢盛世的彼岸花,却不知,早已注定花叶永不相见,生生相错…………………………
  • 木丁探案集

    木丁探案集

    木丁,笔名,报社刑事采编部的记者,经历过一些离奇案件,将其汇集成书,以飨读者。
  • 林荫道上踏过的青春

    林荫道上踏过的青春

    哈哈哈,各位,凑合着看看吧!啦啦啦啦啦啦……(作者疯了,别管她!)
  • 晨曦的升起

    晨曦的升起

    陈默,陈默,人如其名——性格内向,永远只会懦弱的接受一切,永远的沉默!可是却终日受人欺负,但是有一天她终于站起来反抗时,却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在受人打击,终于受不住同学的欺负了,母亲身亡的事实,跳楼自杀了!但被一个人就救了,并对自己视如己出!天知道自己有多感激她!可是当她遇到一个人,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之时——发现自己就是她的……当秘密被发现,究竟谁是谁的缘,谁有是谁的劫!
  • 弑神塔

    弑神塔

    古风因一场意外穿越异世,获得战神遗物,从此踏上了一条成神血路。看古风如何纵横异界,快意恩仇,成就无上神道。
  • 五美缘

    五美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