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3800000096

第96章 遇事应该保持不卑不亢

【原文】

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

——《庄子·天道》

【译文】

尊卑、先后,这都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古代圣人取而效法之。

【解读】

庄子说:“尊卑、先后,古以有之,但并不是用它来作为根本。三纲五常,尊卑、先后,这都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古代圣人都知道。上天尊贵,大地卑下,这是神明的位次,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万物变化而生,萌生之初便存在差异而各有各的形状;盛与衰,这是事物变化的流别。天、地,是最为神圣而又玄妙的,尚且存在尊卑、先后的序列,何况是人类呢!宗庙崇尚血缘,朝廷崇尚高贵,乡里崇尚年长,办事崇尚贤能,这是自然的法则。”(原文见《庄子·天道》)

古时候贤明的人认为,道德是在自然的规律之后才产生的,有道德然后才有了仁义,有仁义然后才有了职守。

“就人间的是非曲直、人们的好恶成见来说吧,从众一直都是大家心里的一个潜意识行为。某人说某一事物可以,是基于人们都认为可以;说瞎掰,是基于大家都说瞎掰。”

所以庄子认为,尊、卑、贵、贱是很自然的。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花开一样。作为人不要有什么负担。尊贵的人不要觉得高人一等,卑贱的人也不要觉得低人一等。庄子的这种思想,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理解不了。

那些追逐“名”的人,对地位高、名声大的人毕恭毕敬,在他们面前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哈巴狗;在地位名誉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又把自己打扮成奴隶主,吆三喝四,好不威风。“没有价值”的人,在“有价值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宁愿做他们的奴仆,价值低的人,在价值高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宁愿做他们的奴仆;这就让“有价值的人”,在“没有价值的人”面前趾高气扬,颐指气使。一个“没有价值的人”,不会感觉快乐,也就不会爱惜自己的生命。一个“有价值的人”,总会发现还有比自己更有价值的人,比较的结果自己还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还有的人在与自己一个层次的人说话时,表现比较正常,行为举止都会比较自然、大方。但是,在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往时,就会感到紧张,表现的比较拘谨,自卑感强;相反,在与社会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讲话时,就会表现得比较自如、自信,甚至比较放肆。

比如有的人在自己的上级面前从不敢“妄言”,在同一科室的也不多说话。可是在自己的下级面前讲话时,则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有的则在一般人面前总是摆出一副能者的架势,可是一见到这个问题的权威就显出一幅驯服和虔诚的样子。

因此作为上级,在对话时要力求避免采取自鸣得意、命令、训斥、役使下级的口吻说话,而是要放下架子,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对待下级,这样下级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谈话是双边的互动活动,只有感情上相容,才谈得上信息的交流。

平等的态度,还可以通过语气、语调、表情、动作等体现出来。所以,不要以为是小节,纯属个人的习惯,不会影响上下级的谈话。实际上这往往关系到下级是否敢向你接近。此外,上级同下级谈话时,要重视开场白的作用。不妨与下级先扯几句家常,以便拉近彼此的距离,打掉下级的拘束感。

上级同下级说话时,最好不要作否定的表态:“你们这是怎么搞的?”“有你们这样做工作的吗?”在必须发表评论时,应当善于掌握分寸。点个头或者摇个头,都会被人看作是上级的“指示”而贯彻下去。所以轻易的表态或过于绝对的评价都容易给工作造成很大的失误。

假如一位下级向上级汇报某改革试验的情况,作为领导,提一些小问题,或作一些一般性的鼓励:“这种试验很好,可以多请一些人发表意见。”“你们将来有了结果,希望及时告诉我们。”这种评论不涉及具体问题,留有余地。如果上级认为下级的汇报中有什么不太好的地方,表达更要谨慎,尽可能采用劝告或建议性的措辞:“这个问题能不能有别的看法,例如……”“不过,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你们可参考。建议你们看看最近到的一份材料,看看有什么启发?”这些话,让主动权仍在下级手中,只是提了一点建议,让对方容易接受。

下级对上级说话,则要避免显得过分胆小、拘谨、谦恭、服从,甚至唯唯诺诺。下级面对上级的时候,要改变诚惶诚恐的心理状态,而要活泼、大胆和自信。下级跟上级的说话,成功与否,不单影响上级对你的观感,甚至会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

跟上级说话,要尊重他,也要措辞慎重,但不能一味附和。“抬轿子”、“吹喇叭”等等,既有损于自己的人格,又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与尊敬,倒很可能引起他的反感和轻视。

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前提下,下级应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在必要的场合,你也不没有必要害怕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是从工作出发,为工作好,摆事实,讲道理,领导一般是会予以考虑的。

同类推荐
  •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诗初探

    武全文(1620~1692),字藏夫,号石庵,系盂县西小坪村人,后授陕西省平凉府崇信县知县。七年间,引水灌田,创造水磨;整顿治安,兴办教育;移风易俗,兴农促商;改革吏治,釐纲饬纪,提出“上合法意,下慰民情”、“不扰良民,不长奸恶”的治理思想,取得良好政绩。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

    本书讲述了黑白利益盘根错节、基层司法监管空白、国企改制资产流失、派系之间权谋倾轧的故事。新闻媒体以镜头剑指腐败,突破层层阻碍揭露真相。资深媒体人十年磨一剑,直击中国媒体舆论现状。本书从细微处着眼却不落窠臼。书中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市一起离奇的车祸在电视台播出,引得方方面面的强烈关注,随着报道的深入,唯一的女知情人被迫害成精神分裂,案情陷入迷局……副台长方诺亚基于记者的职业道德,决心将官场腐败的黑幕彻底掀开,他像拆弹专家一样游走在生死边缘。随着幕后主使渐渐浮出水面,方诺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更大的谜团……
热门推荐
  • 我家的梅子

    我家的梅子

    主人公梅子,这个名字也许有千千万万,但作品中的她却绝对不一样
  • 追妻密令,老公太粘人

    追妻密令,老公太粘人

    和别人长的像就活该被吃?这是哪来的霸王条款?她怒了,誓要翻身农奴骑上身,却始终逃不脱被压的命运。“那个谁,我们打个商量好不好?”她双眼含泪,可怜兮兮的哀求。如此凶猛?吃不消啊!哼,某人冷哼一声,欺身而上:“不叫老公,该罚!”
  • 雨灵之鸿魔王朝

    雨灵之鸿魔王朝

    当灯红酒绿繁华都市的我们,是否想过另一个世界?李煜的故事,让你去发现。
  • 古原城

    古原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功成名就时,回家伴娇妻
  • 面相越简单越实用

    面相越简单越实用

    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解释面相学所显示出的人的性格、情感、财运、健康方面的问题。
  • 悦读MOOK(第十六卷)

    悦读MOOK(第十六卷)

    世上之书,数不胜数,每天还以成千上万的数字增长。这浩瀚的书海,谁能穷尽?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书,为何还要添上这一本——《悦读MOOK》呢?当你阅读《悦读MOOK》,你会发现,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是一本有关书的书,是会激起你阅读兴趣的书。《悦读MOOK》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不仅有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还有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
  • 封神之龙圣传说

    封神之龙圣传说

    敖夜穿越了,到了封神时代,变身我们的小英雄哪……呃呃,不对,是变身被淘气熊娃打死的东海龙宫三太子敖丙。我去,李靖,你他娘的可要看好你们家熊孩子,不然我可就送他去见佛祖了。话说莲花化身和西方教好配的说。。。(敖夜:天道不公自救来充。)
  • 天神们的日常

    天神们的日常

    这是一些天神的故事。火神周浴火:我们很很强大!神王万重山:神的力量,不可想象!死神周炎封:这都不是所有。创世神坤:天神界的天下,通通都是我滴!海神费尔:大海吞没一切!兽神葛大仙:兽王称霸丛林,神王统治神界。这是天神们的故事,也是天神界的纷争。
  • 总裁的亿万甜心小娇妻

    总裁的亿万甜心小娇妻

    “凉城熙,那件衣服我好喜欢”第二天,衣服包装精致放在她家门口。“凉城熙,明天我们去游乐场好不好”第二天,他推了亿万会议陪她去。“凉城熙,你喜欢我吗?”第二天,他就把她整的下不了床。他说“你还想要什么”她说“有你就行。”新文,浪漫言情,霸道总裁,小虐。作者QQ1736494574+
  • 傲步

    傲步

    全无修行可能的少年楚云帆无意中进入入云谷,得到入天神苍傲留下的苍吟剑,并获神秘老人的传授,修行之路大通,一日千里,几年后下山逢大陆剧变,父母双亡,为报仇单挑整座大陆,在即将报仇雪恨之时,神傲大陆飞升入不可知之地,强者如林,自己成为了最弱的存在。而自己也身受重伤命不久矣,不得不开始了一条生存与复仇并肩的修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