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3700000017

第17章 写作技法积累(1)

审题

作文题目是作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一次作文的完成,“审题”是关键的第一步。

如何才能审清题意,切合题意去作文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认真细致地阅读试题所包括的所有文字,并在重点之处用点或线标明。

2.对试题进行逐行逐字逐句分析,弄清这样几个问题:①文体;②选材范围;③作文表达的角度;④文章的重点;⑤表达方式;⑥字数。这样才把握了试题的要点。

3.分析出要点后,再仔细看看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如作文体式等。第二是要把试题的要点及各项要求体现在文章中。如果是自拟题目作文,要注意拟题的用语应能切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拟题的用语能体现文章的文体特点,拟题用语要简练,字数也不要太多。如果是命题作文,这种试题的作文要求、限制条件、作文选材范围等常隐含在题目的词语之中。审题时,一定要对构成题目的重点词语做一番推敲。

字词推敲法

将题目中的词组或句子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逐词斟酌,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每一个词的含义,从而全面地掌握题目的意思,明确范围,抓住重点。如《我成长中的一件事》,“事”是写作的中心,“我”指出了写作对象,“一件”限制了事件的数量,“成长”规定了写作内容,只能写使我思想成熟的一件事,如果把“成长”理解为“长身体”,这则谬以千里了。除了推敲题目中词的含义外,还要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师生情深》要扣住“师”与“生”的关系,写表现老师对学生及学生对老师感情的事。《在××的影响下》重点应表现“受影响者”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而不能大写特写“施影响者”。

语法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运用短语或单句的知识,先找出题目中的中心语,再分析其修辞与限制词语,以揭示关系,突出重点。

如《我逐渐了解他》,“我”(主语)规定“了解他”仅限于“我”,且必须用“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他”(宾语)是习作的写作对象;“了解”(谓语)是内容重点,加上修饰语“逐渐”(状语),则要求写出“了解”的过程,即一步步不断加深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能了解。

一般来说,短语中的宾语或主语就是文中的写作对象,谓语的中心语是写作的重点,即题眼,定语、状语规定了选材范围。

文体辨别法

看题目,辨文体是有规律可寻的。题目中出现“记”、“忆”字样的,应写记叙文;若没有以上字样,但涉及到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的,也是写记叙文,如《在……的日子里》(涉及时间要素)、《我的母亲》(涉及人物要素)、《在阅览室里》(涉及地点要素)、《可喜的变化》(涉及事件要素)等作文题,都要求写成记叙文。如果题目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名称,如《铺路石》、《烛光》等,或物体名称前后有“赞”、“颂”、“赋”或“……的精神”、“……的风格”等字样,都应写成散文,而不能写成说明文;有时可以某物为线索,将以某物名称为题的文章写成记叙文,如《一辆纺车》。有的题目要求对事物做介绍或以物命名,如《电视机的使用》、《水的自述》、《热水瓶》等,都要求写成说明文。

题目中出现“谈”“议”“论”“评”“驳”等字样,都是要求写成议论文;如果题目中没有出现以上字样,但比较抽象或富有哲理性的,如《艰苦与幸福》、《平凡与伟大》、《志向·力·物》等题目,也应写成议论文。

题眼破题法

题眼是文章所需要着力表现的内容,是确定中心思想的主要依据。找题眼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如果题目是一个单句,题眼常在谓语部分。如《家乡变了》,谓语“变了”就是习作题的题眼,作文的重点就在于写出“家乡”的变化,变的内容。如果题目是一个短词,“题眼”通常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如《记一个心灵手巧的人》,限制语“心灵手巧”就是题眼,“心灵”是学什么、做什么,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手巧”是指动作娴熟、灵巧,做得又快又好。如果题目只是一个词,如《翠竹》、《粉笔》,“题眼”就是物体本身或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就该描绘出这个物体的特征,或由此展开适当的联想,以揭示中心。在找题眼的同时,还要准确找出并抓住题目中关键的词。关键的词常常在修饰语上,与题眼的联系,常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从来没有这样》、《我终于》、《这个人真》、《我最喜爱》、《一次意想不到的》等,其中加着重号的修饰语就是关键的词,从内容到表达都应体现出来。

设问推测法

看到习作题目之后,要进行发射性思维,提出一系列的疑问,自做解答。这样,剖题所做的推测与设想,起到了以题统篇,铺展思路的作用。

《醉人的春夜》这个题目,可抓住“醉人”深入思考,层层设问。譬如,春夜为什么醉人?什么使人醉呢?春夜发生了哪件感人的事?其中最主要的场面和细节是怎样?要写作的对象是谁?事件是否非要发生在春夜,夏夜行吗?这样围绕题目,层层发问,渐渐深入,系列展开,为作者构思、选材、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像《爷爷》、《小鸡》、《母校》等以单个的词为题的审查,运用此法更为方便,不但有助于审查思路,展示重点,而且有助于对问题全面、深入的分析。行文时,得心应手,文笔流畅,紧扣题目,环环相扣,逐渐深入,突出重点。

异同类比法

将平时写过的习作题与之类似的,进行比较,辨别异同,确定应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从而确保不走题,不混题。

如《不该发生的一件事》与《发生在学校里的一件事》,相同之处是同写一件事;不同之处是后者有空间限制,重点叙述一件事发生的经过。这件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可以是出乎意料之中的事,也可以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总之在内容上可自由选择。而前者没有空间限制,在内容上却有明确的要求,应突出“不该”,即此事不应当发生而发生。

又如《我的××》与《我和××》,相同之处:写作的人称相同,都该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不同之处在于:写作的对象和重点内容不同,前者重点描叙某某,后者既要写某某,又要写“我”,两者可并重,也可侧重一人。否则,就会出现重点不突出,或喧宾夺主。

材料揣摩法

材料作文,首先要认真钻研材料,明确材料所交代的事件、情境、人物及人物间的关系等;而后依据情景,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可能发展方向,揭示出材料所反映的主题及材料隐含的指向性。这就是所谓的材料揣摩法。

有的材料作文,所含指向性较多,须认真审清题意。如以下的一道年高考作文题:(给材料作文)

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教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

仔细阅读上面材料,就可看出其中含义有三层意思:

(一)“有的同学说……”、“有的教师说……”引号内是提供的写作材料。

题外拟题法

(二)下面长达60个字的一句是作文正题,包含以下几点:

(1)规定了作文体裁(议论文)、篇幅(800个字)、中心(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

(2)规定了作文的内容和题材要求,即“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两个方面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

(三)最后一句是第四层,提出了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三点写作要求。

由此可见,只有全面、仔细地分析材料,作文审题才会准确无误。

联想象征法

联想象征法的题目具有象征意义,必须用象征的手法。如果从题目字面意见去指导写作,往往会出笑话。为此,必须明确象征手法的特点,运用象征联想法。

运用“联想象征法”,首先要探究事物自身的特点,然后再从具体特点出发,联想与之相类似的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从而寻找它所象征的深刻意义,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如《白杨礼赞》,作者从白杨树的干、枝、叶、皮,站立的姿态,联想到白杨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性格;从白杨树“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和“挺拔”的外形特征,联想到北方抗日军民的斗争精神,从而揭示出题目的象征意义。

再如《雪松》,既可以写雪地青松的颜色、姿态,又可以写大雪重压之下的顽强斗争性格,然后再把思路深入下去,从青松的这种性格,联想到人的不畏艰苦,不惧风险,在逆流中勇于开拓奋进的思想和品质。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取得寄人于物,寓理于物,深化中心的作用。

情境定格法

情境定格法是分析材料作文的一种方法。即分析材料所隐含的基调、氛围、材料的褒贬色彩和主观倾向等情境因素,并分析情境中的人物和事件,推测其基本发展方向。

人物的活动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且受其影响。只有分析情境因素,人物或事件才能写得合乎情理。否则使人物的行动失去依据,事件的发展缺少必然的内在联系。分析材料,情境因素不可忽视。如下则材料:

夜幕降临,你好不容易攻下了一道道难题。望着厚厚的草稿纸,柔和的灯光和室内的陈设,此时此刻,你的心情非同一般。

要求根据上文,描述当时情景。

这里规定了感情的基调和氛围——喜悦,情景交融。审题时应根据“喜悦”来想像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及室内外情景,表达攻题后的丰收喜悦。

有的材料较宽泛,本身有较大的可塑性,选写的角度、方向不止一个。因此尽量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方面来写,尽量避众脱俗,出奇制胜。

题外拟题法

作文命题,大都分为题目和要求两大部分,有的却将两者合为一体,体现为范围。如:“从思想品质、待人接物、性情、爱好的某一方面,记一位你原来不了解或了解不深而通过一两件事增进了了解的人。”

这个题目的要求很多。讲明了意思而不命题,但又包含了题意,要求作者审清题意及范围,自行拟题。

题目要求有三点:①规定了文体,必须是写人的记叙文。②选材范围,“从思想品质、待人接物、性情、爱好的某一方面”来考虑。③写作重点,要写出由“原来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到增进了解”的过程。三点要求,都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如果只注意一点,而忽略其余,则势必导致立意、选材、写法的差错,更难以拟出合乎要求的题目来。根据要求,本题切合题意的标题应为《我了解了他(她)》。

题目犹如路标,对写作起统帅作用。明确要求,拟出切意的标题是十分重要的。

续补开拓法

简洁的命题虽抽象、概括,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明确的要求,但给读者留下了相当广阔的自由选择的余地。审题时,可用补充的方法使之更具体,更完整。半命题和全命题都可采用此法。

半命题作文一般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比如《我这个迷》可在属性上自由选择;《我爱我的》可在范围上自由选择;《我和》可在关系上自由选择;《在我心中》可在对象上自由选择。我们只有打开了思路,“大”中寻“小”,才好选“点”生发。请看《我这个迷》提供了多么广阔的选材空间:体育类的、音乐类的、美术类的、书籍类的、娱乐消遣类的等等,有许多“点”可以选择。又如《美在》这道题,可以填时间:《美,在迷人的清晨》;可以填处所:《美,在小院深处》;可以填人物:《美,在老爷爷身上》;可以填事件:《美,在抗洪斗争中》;可以填物品:《美,在粉红的发夹上》;可以填环境:《美,在朦胧的月夜里》等。至于选择什么,应根据自己熟悉的材料,根据创新避俗的原则。如《我学会了》,大多数人填上“游泳”“骑车”等,给人俗套之感,而有的同学补上“尊重人”,“思考”等却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全命题,如果是单个的词或短语,可以加上适当成分,续补为完整的句子。不过,应遵循下列原则: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定语、宾语,动词、形容词常做谓语、补语、定语,介词结构作状语,范围小主题明。如《变》,这个题目是个动词,宜做谓语,可补上主语:“家乡‖变了。”根据“范围小主题明”,我们可以逐层扩充其他成分,如:(我)的家乡‖变得<;美>;,(我)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后]变得<;美>;。由此可知,续补什么,补上什么,就有很大的选择自由。

宽题窄做法

隐形文题是一种囫囵题,它常常只有“单字独词”,没有语法关系可以审度,题意隐晦,无法发挥。审清此类文题,必须采用宽题窄做和超凡脱俗法。所谓宽题窄做,就是把隐形文题的概念化概括变为具体的,变隐晦为明确的方法。

隐形文题是宽泛概括的,而我们写的文章要用具体的东西加以体现,这个浓缩了生活丰富内涵的概括性概念与具体事件、人物有一定的距离。审这类文题的关键,在于缩短它们之间的距离,把它合为一体,变宽为窄。

宽题窄做,首先要根据文题确定自己要写的材料,接着从这一具体明确的材料出发,确定文章的中心,且中心要反映文题的一个侧面。

同类推荐
  •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最令人悲观的是,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长期为敌。原因在于:第一,权威理论未及与中国阅读经验结合,尚待完善;盲目迷信,生搬硬套,窒息了阅读的灵性。第二,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目前任务的迫切性在于把文化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比较”这样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把阅读的鲜活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理论教程)

    全书分14章,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放性,对于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随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学科的重构而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新的教学成果,全部纳入《教程》范围,予以编写出版。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2(上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许许多多含苞待放的小生命,灾难固然难于避免,但如果懂得更多的安全避险知识,预防救助措施得当,就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课堂提问的艺术

    课堂提问的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讲课离不开提问、课堂提问的概述、课堂提问的目的、课堂提问的类型、课堂提问的功能、课堂提问要有主体地位、课堂提问要讲究时机、鼓励学生发言等。
  • 无声的课外老师:品德修养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品德修养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人生就像在广阔海洋里的远航,航船之外风雨大作时掀起的巨浪喧嚣, 有前拥后呼的虚浮浪沫,有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但是只要帆桅挺直,就可 以不畏惧前方的惊涛骇浪,就可以不避身旁的暗流漩涡,就无须害怕波澜迭 起的浪峰,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品德修养就是人的帆桅。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算不上美丽,但枝、叶、花长出地表却是美丽的。它们靠的是什么, 是那并不美丽甚至有些丑陋的根来吸收养分和水分而长出那份美丽,世上很 少有人因为长得美丽而受人尊重,更多人是因为内心的高尚而赢得人们的尊重与爱戴。
热门推荐
  • 那些年青春年少

    那些年青春年少

    喜欢一个人是很美好的事情,邵晓东喜欢学长很久很久,后来来了一个转校生改变了原本的生活……
  • 挽香沉

    挽香沉

    如果人生能够重新选择,那她一定会在来到这里的第一天逃离。捡个山清水秀的处所,安稳的度过余生,绝不卷进他们之间的恩怨纷争。她自视可以保持旁观者的姿态去看这世事变迁,哪怕早已知道结局,也笃定自己可以置身事外。只是,情这事向来不由人。爱上他,远在她意料之外·······
  • 溺宠:豪门童养媳

    溺宠:豪门童养媳

    他是黑氏总裁,阴冷霸气,邪魅帅气,不管多么高傲的女人都会心甘情愿的拜倒在他的西装裤下。她是黑氏总裁的童养媳,从十岁开始就开始学习身为豪门妻子的一切,十八岁做他的保姆,保镖,司机兼跑腿!他费尽心机的想要摆脱她,却不知从何时起心已经沦陷在这个小女人身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界玄哀之歌

    六界玄哀之歌

    这个世界被分成六界:人界,神界,魔界,妖界,鬼界与灵脉界,九年前,因为一场大战,让原有的幸福化为碎裂,,,,,,
  • 圣域灵瞳

    圣域灵瞳

    他意志坚韧,不甘平庸,却资质平平,出自卑微的支族。一次意外,他融合一只太古神灵的眼睛,从此鲤鱼跃龙门,如彗星般崛起,踏上传奇修行之路。从渺小蝼蚁的世界底层,步步生莲,踏入这个宗门林立、天才如云、远古万族、神话争锋、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 灵妖界

    灵妖界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盖世法则

    盖世法则

    天源碑现,南天门开!万年之前,人王夫荐从天源神碑之中悟出天地法则,并以此得道飞升。此后法则之道大昌,但天地法则本就晦涩难明,所以修士们都把天源神碑视为打开天界之门的唯一之钥。适逢天源神碑千年现世之机,哥世家大派,隐士豪杰,纷纷出手积聚实力,一时间,大陆上风起云涌!此刻,一位贫寒少年从大山之中走出,看他如何在这波澜诡异的大时代中崛起,冠盖群雄!
  • 重生之专宠

    重生之专宠

    十三那年,般若寺的老和尚说,她将是凤仪天下的贵主,命运由自己把握。秋景浓:“可是我前一世都没活过十五岁……”叶瑾:“没关系,这一世,我们来日方长。”
  •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是一部简明介绍闽侯历史的通俗读本,面向青少年读者以及文史爱好者。记述时限,上溯远古,下迄1949年。按历史编年体例,划分若干发展阶段,分专题纪事。本书记述重点是史事及其相关人物,包括各时期重大政治活动、军事事件、经济贸易与文化成就等,并根据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点而有所侧重。本书由曾江主编。
  • 巧冤家

    巧冤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