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0900000081

第81章 赵美萍:用苦难书写人生

◎文/陶建群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赵美萍依然那么坦然自信。

命运坎坷,14岁的少女上山砸石头

赵美萍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农村,她的到来使婚后八年未育的父母欣喜若狂。然而,猝不及防的灾难的降临,过早而又彻底地摧毁了这个家庭的平静与温馨。1978年的一个夏日,她的父亲因患皮肤病去医院治疗,不幸被护士打错针药,未及留下一言便去世了。当时赵美萍只有9岁,正读小学三年级。

“父亲去世一年左右,当地有个无恶不作的地痞时时上门骚扰母亲,母亲不得已带着我和妹妹一路辗转逃到了安徽。”那段经历让赵美萍不堪回首。1981年,母亲嫁给了安徽芜湖市小荆山石矿一个采石工人。当时继父每月只有七八十元收入,房子是由石头垒起的,唯一让她兴奋的是有大米吃。

赵美萍的学习成绩一向优秀,到安徽后,她很顺利地插班上了芜湖市马塘乡平山口小学,后又考上了芜湖市重点中学25中,是全镇数十年来唯一考上重点中学的女孩子!妹妹也要上学,两个人的学费和生活费让家庭难以承受。快开学了,继父朝母亲吼着:“我真后悔娶了你,两个‘拖油瓶’拖死我了……”听着继父的吼骂,赵美萍心如死灰:不读书了!上山砸石头卖钱让妹妹读!晚上,她来到家门口的河边,将录取通知书放在水面上,流着眼泪看着它慢慢漂远。

辍学之后,赵美萍开始上山砸石头,她成了当地最小的采石女,当时还不满14岁。继父给她准备了两把铁锤,一把18磅,另一把10磅。还有铁锹、铁叉和铁耙,这些铁家伙成了赵美萍的谋生工具。

芜湖小荆山唯一值钱的就是石头,当地村民大都以砸石为生,赵美萍砸的是“碗口石”,就是碗口那么大的石头,每吨八毛五分钱。赵美萍每天抡着10磅或18磅的大铁锤不停地砸,如果放炮炸下的石头多,一天可砸4吨左右,挣到三块多钱。每天的两三块钱收入,一部分供妹妹读书,一部分供家人买米买煤,一部分供病弱的母亲治病。

赵美萍因为年纪小,抢不过别人砸石头,只好每天早上4点多钟就起床,跑到山上砸石头。等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她又去抢拖拉机。如果没有拖拉机运石头,照样挣不到钱。

石头换到钱,也给赵美萍的全身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直到现在,她的双手骨节还比较粗大。砸石头的时候,她的掌心磨成了厚厚的老茧,针扎下去五毫米都不觉得痛,脸上的皮肤被毒辣的太阳晒得像非洲人一样又黑又亮,手上、腿上布满石头留下的累累伤痕。

在艰苦的砸石岁月里,唯一让赵美萍感到开心的就是读书。砸石头的间隙,别人在休息,她就拿一本书坐到阴凉处津津有味地读,书都是借的。她每天晚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把从书上看到的名言警句记在日记本上。她认为,贫瘠的生存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和精神也一片贫瘠。

为了看书,赵美萍没少和父母闹别扭。继父为了节电省钱,晚上等全家人一上床就拉电闸。一次,赵美萍用攒下的三块钱买了《宋词三百首》和《工笔画技法》两本书,没想到母亲很生气,扯过她手里的书就塞进了灶膛。她既委屈又伤心,第一次顶撞了母亲,说她愚昧。母亲扬手就打了她一个耳光,那个耳光彻底粉碎了她对家庭的热爱和留恋,她想到了自杀。“不怕您笑话,从15岁到19岁,我大概写过10封遗书,实施过三次自杀行为,但最后还是坚持活了下来。”赵美萍苦笑着,年轻的面庞露出了一丝苦涩。

勤奋打工,发誓要做“师傅的师傅”

1989年8月,19岁的赵美萍背着14本日记,随着老乡踏上了去上海的打工之旅。

赵美萍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个体餐馆当服务员,每月80元工资。因为不用风吹日晒,她还偷偷高兴。“我第一个月就给家里寄去70元,剩下10元买书和日用品。”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晨6点钟骑车去买面条,煮面、洗碗、洗菜、配菜,干得用心极了,生怕老板不满意炒她“鱿鱼”。

结果却是她炒了老板“鱿鱼”。因为到上海后,她越来越发现,没有一技之长,很难在日新月异的大都市立足。她决定学一门手艺。正巧,附近有一家服装公司正在招工,她毫不犹豫地离开餐馆,去服装公司报名了。

到服装公司的第七天,师傅让她缝一件小短裤,她把前后裆缝错了。师傅拎起她的“作品”,嘲讽说:“侬穿裤子是不是也不分前后?”她当时受辱的感觉特别强烈,想哭,也想反唇相讥,可最后什么也没表示,默默拆了裤片,重新缝。

还有一次,赵美萍不小心被飞快的缝纫机针扎了手指,针尖断在指甲盖里,师傅不但没有安慰,反而要她赔被滴上了血的布片。她真想大哭一场,不仅因为钻心的疼,更因为师傅的无情。但她没哭,她一边把眼泪往心里咽,一边咬牙发誓:“总有一天,我要做师傅的师傅!”

赵美萍决定笨鸟先飞,她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到了公司里,晚上10点多才回出租屋。回来后她还要读一些书,写点诗歌和日记,每晚总要熬到12点后才休息。在那段日子里,几乎所有的恐惧和劳累她都经历过。她租着一间农家的厨房,每月15元租金。下雨漏雨,刮风掉灰,一次夜间回家还差点踩到盘缩在门后的一条大蛇身上。有天夜里下大雨,屋里到处漏雨,床上的被子潮湿冰冷,她无法入睡,只好抱着一包衣服在墙角熬了一夜。

天道酬勤,赵美萍“当师傅的师傅”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一年半后,因为表现优秀,赵美萍被提升为车间里的组长。三年后,她被提升为公司里的技术员。在艰苦的打工日子里,赵美萍仍然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每月的工资,她给家里寄去五分之三,剩下的一份对付房租和伙食,一份买书,并尝试写作。

1994年,赵美萍开始向报刊投稿。在遭遇无数次的退稿打击后,终于有一天,她的一首小诗在《上海侨报》上发表了,得到了平生的第一笔稿酬——5元钱。她兴奋极了,把这笔钱仔细地放在笔记本的夹层里,舍不得用掉。1994年夏天,《上海故事》和《劳动报》联合举办“打工在上海”征文。很快她将一个打工妹的不幸经历写好寄给了征文组。没想到,最后竟获得一等奖。

此后三年间,赵美萍一边打工,一边写了大量的纪实故事发表在《知音》、《恋爱·婚姻·家庭》、《现代家庭》等杂志上。

同时,赵美萍在服装公司也每年被评为优秀员工。1996年,她还被上海市宝山区评为“优秀外来务工青年”。她愈发感到知识的重要性。她报名参加了成人自考,读新闻专业。每天下午一下班,她就换三趟公交车从公司赶往杨浦区的复旦大学听课。晚上9点钟才下课,回到住处已经11点左右了。那时,她每天的睡眠从来不超过五小时。

就在同一年,赵美萍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海纳百川》栏目编导陆兰亭老师请去做嘉宾主持。每周末上午10点30分,她准时在电波中与上海几百万的打工族们倾心交谈,探讨人生。

天道酬勤,“小学生编辑”成女作家

在服装公司干得好好的,可赵美萍竟然不安分了,她选择了跳槽,转行广告业。到广告公司的第二十天,她就拉到了第一个客户,是公司所有业务员中在最短时间内最先拉到业务的。虽然标的只有5万元,但老板还是十分欣赏,当月就将原定的三个月之内800元底薪加到1600元。不久,她人生中最大的转折来到了。

1998年,国内著名期刊《知音》杂志面向全国招聘编辑、记者,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和10万字以上的作品。

犹豫了两天,赵美萍最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尝试,要争取!她将自己发表过的所有作品复印后邮寄给了知音杂志社招聘办公室。当时她没敢写简历,怕他们一看简历就没兴趣了。半个月后,她终于等来了知音杂志社总编室主任的电话。主任问她的简历,她只好照实说:“我真正的学历只读到小学毕业。”说完,她就有点沮丧。以小学学历应聘名刊编辑、记者,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吧?出乎意料的是,几天后,她接到要她去武汉面试的电话。

那天,和赵美萍一起参加面试的不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就是其他新闻单位的主任记者,甚至还有作家、硕士研究生等。在5分钟的自我陈述中,赵美萍将自幼砸石养家糊口、到上海打工、自学写作等经历一一道来,最后她说:“虽然我没有进过大学深造,但是,社会也是一所大学,我的经历就是一笔旁人无法企及的财富。”也许就是这番充满自信的自我介绍,打动了杂志社的各位老总,她被录取了。

从小学毕业的采石女到知名杂志的编辑,赵美萍的人生彻底改变。七年里,她无论被调到哪个编辑部,发稿量总是在前几名,每年至少去10个城市采访组稿。2002年,她被知音杂志社评为优秀员工,并分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大房子。2003年,她被评为“第三届武汉市杰出外来务工青年”,并将农村户口迁到了武汉市,成了一个真正的“城里人”。

2005年1月,赵美萍的纪实散文《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获得了由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鲲鹏文学奖大赛散文组二等奖。2005年6月,她的自传《我的苦难,我的大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获得了“QQ·作家杯”文学大赛的特等奖和最感人作品拳。

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赵美萍依然那么坦然自信。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流畅的笔触生动地将世界文学知识汇总成为100个小小节点,阅读中感悟文学,体悟经典。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小制作

    小制作

    文章讲述的是:两用纸飞机模型;蚕生活史的制作;鸡蛋保护器;会滑冰的机器人;小巧精致的桥;高效消烟除尘装置;听话的蝴蝶等内容。
  • 外国现当代童话

    外国现当代童话

    童话,是少年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幻想的模板,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摇篮。那些优美、充满趣味的童话,永远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由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编著的《外国现当代童话/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汇集了外国现当代经典童话30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内容上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引人入胜,妙趣横生,是一本经典童话读物。
  • 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精选了中国民间的两百余个对联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展现了智者的高尚情怀和名人、雅士的精神世界,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纯朴感情和创新精神,有的描写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有的抨击了恶人的丑恶言行,有的蕴涵着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语言神奇的魅力,受到启迪。
热门推荐
  • 三昧真火之大话仙侠

    三昧真火之大话仙侠

    网吧,午夜时分,狭一身尿意起身,于厕所门前骤然惊惧,心中大恐怖!“麻辣鸡丝!谁把厕所门锁了!”暮然回首,幽暗的走廊里,仿若漂浮着无数白毛毛的人影,不由心中大骇!于是,一身尿意似是无穷尽般汹涌而至!彷徨中,左顾右盼之下,悄然推开女厕大门!然后……眼前一黑!“麻辣鸡丝!这是哪?”心中念着,口中将要诉说愤慨,却听阵阵啼哭于耳侧!思来想去,果断昏迷!
  • 鹿晗,错过爱情错过你

    鹿晗,错过爱情错过你

    在爱情里,最大的过错是错过,鹿晗啊,我们是不是就这样错过了?女主是魏千雅的亲妹妹,名叫魏千雨,同样是SM公司的艺人。魏千雅是谁相信我就不用介绍了。至于内容,看到女主的身份就知道了吧。另外,在这部小说里面,女主姐妹的关系很好,所以魏千雅不是反面角色。不是我喜欢魏千雅,而是觉得没必要去黑任何一个人而已
  • 谋:皇后无欺【完】

    谋:皇后无欺【完】

    第一次分离前,她是苏家的庶女,他是爱护她的大哥哥,他对她说“不离不弃”;第二次分离前,他是天殇朝未殇帝,她是他的皇后,她对他说:“相守相依”。*那时,他是太子,她是他政敌的女儿,偶然的一次相遇,开始了他们五年的相守,然而一朝分离,再次相见,他们都已认不出彼此。权利之巅,他的步步紧逼成就了她的一朝蜕变。皇宫中的野姜花开不过盛夏,活下来的,是一朵犹自娇艳的大红牡丹。她想,如果他真的是当初许她一生一世的大哥哥,她情愿当他在两年前便已弃她而去。痴迷过,仇恨过,雨打枝头,一地繁花落尽,她问自己,叶明寒这个人,她到底爱不爱?*如果注定得不到幸福,我便用你梦寐以求的权利来纪念我逝去的爱情!-新文期待亲们支持:《在你转身前微笑》http://novel.hongxiu.com/a/264609/《另一种厮守》http://novel.hongxiu.com/a/241877/
  • 与你相恋也苦也甜

    与你相恋也苦也甜

    28岁的时候她下定决心要到韩国去看一看,然后为此她不断的努力着 。34岁她实现愿望,没想到韩国之旅使她的整个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与他有了一场浪漫又忧伤的恋爱
  • 我是城主

    我是城主

    林辰是一个平凡的少年,有一天他莫名其妙的卷入一个事件,被人威胁着当上了城主。新任城主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 末世重生:独宠丧尸王

    末世重生:独宠丧尸王

    突如其来的末日浩劫,暗藏的诸多秘密组织由一本书而引起的事故,暗藏杀机起因是何?结果又是何?请尽情期待(本书纯属虚构)
  • 龙珠时空之链

    龙珠时空之链

    那美克星上为何比克要奋不顾身的进入危险之境?弗利沙的毁灭弹为何能一步步的蚕食一个星球?未来世界的人们为了对抗人造人又做了哪些努力?决定合体的比克与神究竟付出了何等的牺牲?沙鲁游戏之前地球人将会面临怎样的抉择?如果Z战士中多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又会有怎样的改变……时空之链,在符合原著设定的基础上,增加了作者自己对原著的理解与完善,以穿越为主线,用故事的形式,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带你走进更为生动鲜活的龙珠世界!注:本文纯属虚构,一切向龙珠原作者致敬!
  • 都市之超级修仙

    都市之超级修仙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劫难,修仙界排行前五的东极仙帝选择了重生。这一世,苏阳发誓不会再让悲剧重演,要让仙魔两界都知道地球人的存在。爽文,无种马,无后宫
  • 绝世妖兵

    绝世妖兵

    因为抢劫了世界最大的杀手组织“魔夜”手里世界最先进战斗机的图纸,妖兵韩风被“魔夜”全球追杀。妖兵被安排到一个海岛监狱里躲避风头。妖兵的顶头上司被调离秘部门。有人出卖了妖兵,魔夜的杀手追杀到了海岛。消灭杀手后,妖兵成为一个自由人,他决定回到祖国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树欲静而风不止,妖兵的普通人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在一系列的艳遇、矛盾,冲突等事件中,妖兵惹上了当地的黑社会组织,并在拼斗的过程中再次引起国际恐怖组织的注意。妖兵的平静生活再次起了波澜,面对险象环生的环境,他该逃避还是面对?
  • 盗墓天图三

    盗墓天图三

    平凡小伙子盗墓起家,从此断阴阳,知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