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0800000084

第84章 坏鸟及其他

◎文/李钢

清一色的小伙子,白天工作卖力,一到晚上就集体钻进网吧打游戏,动用现代科技手段杀时间。

坏鸟

我老觉得鹦鹉和八哥不是什么好鸟,主要是因为它们嘴巴不大干净。它们学说人语,又常在人堆里混,说起糙话来往往吓人一跳,小脑瓜子里装的全是乱七八糟的玩艺儿。

我最早见到的会说话的鸟是一只八哥,一九六四年它被标价四十元,关在南京夫子庙花鸟商店的笼子里,用纯正的南京话不停地叫着:“八哥子,猫来了!八哥子,猫来了!”我很好奇,凑近了去听,不料它话音一转,接着叫出了一串儿坏语言,那些话不堪入耳,如果照录只能用“叉”字代替,它叫的是:“你叉叉,他叉叉,狗叉叉,叉叉叉!”当时我作为一个学雷锋的小孩十分气愤心用文明礼貌的话来调教它,教它说“你好”,谁知这老油子根本不理,转而学起了旁边笼子里画眉之类的鸟叫。由于这八哥刚才的不良表现,我怀疑它正在学的也是那些鸟儿的骂人话,只不过我听不懂。

两年之后我在重庆动物园见到的另一只八哥,也会说“八哥猫来了”,我意识到这是各地人民普遍对八哥使用的一句恐吓性语言,如同对小朋友说“别哭,老虎来了”。这只八哥的口头语自然也不中听,但我当时已变得很躁,就与它对骂。我之所以提及这只鸟,是因为它骂着骂着会突然学林彪讲话,用拖长了的湖北腔说:“同志们——”极其逼真。那时动物园的大喇叭里整天在转播林彪的讲话。我听八哥这么一学,心里顿时很慌张,就跟见到真林彪似的,赶紧收住骂口,四下瞧瞧没人,一溜烟跑了。几年后林彪倒台,我又想起这只吓唬过我的鸟,它不仅学坏话,还学坏人讲话。

到了九十年代,我的熟人工程师徐范庚挂在窗户上的那只鹦鹉倒不怎么骂人,但是更气人。它能用粗声学男主人的上海普通话,又能憋着嗓子学女主人的四川话,主人在屋里说什么,它在窗户上学什么。夏天大中午的,邻居们正在午睡,它冷不丁、亮一嗓子:“徐范庚,昨晚又在哪里鬼混?”再不然又冒一句:“哎哟哎哟,别揪我的头发!”被众邻传为美谈。有天我和一伙人到徐范庚家做客,那鹦鹉人来疯发了,劈头学一句上海呐喊:“太太,你在哪里?”接着又来一声四川尖叫:“我在厕所换纸!”气得徐范庚要把它掐死。这鸟简直是徐范庚家的镜子,是卧底,是录音机,是小广播。

前几年我家对面一座楼有人养了两只大鹦鹉,毛色绚丽,声音洪亮,每天早晨六点准时开叫。最要命的是这对宝贝既不模仿人语也不模仿百鸟歌唱,而是模仿电锯声、砖石切割机声、冲击钻声以及各种敲击声,总之一支装修队所能发出的噪音它俩全部搞定。一日大清早,哈尔滨一位女诗人有事打来电话,正聊着,对面的鹦鹉开始清嗓子。女诗人问:“你那边什么声音?”我说:“鸟叫。”女诗人便开始抒情:“啊,我在电话里听见了重庆的鸟叫!”(注:这话听着有点儿像骂我。)突然电锯声敲击声大作。女诗人问:“怎么,你家在装修吗?”我说:“不,这些声音都是鸟叫。”女诗人愕然,半晌才说:“太恐怖了,鸟怎会叫出这种声音!”

有时候我想,鹦鹉和八哥无缘无故被人捉来变成囚犯,它们当然要骂。我又想,站在人的角度看它们,我把它们当成坏鸟;可如果从它们的角度看人呢?它们会认为人也是一种鸟,而且更坏。它们要说:我们叫出的坏话和噪音,全是跟你们叉叉的人鸟学的!

你睡什么枕头

记得某部电影里有个很妙的细节:一个四处漂泊的人,随身携带的行囊里,掏出来却是一只荞麦皮枕头和一本诗集。导演把这两个元素运用得相当好,至少暗示了主人公是个爱做梦的人。枕头和诗集都是与梦有关的东西,枕头是做梦的工具,诗集是做梦的内容和结果。

带着枕与诗漂萍人生,这种事情如今只能从电影里看到,现代人外出旅行,最不要带的恰是这两件东西。我见过一个乡干部,有一年随团赴沿海地区考察,逛了半个中国,手提包里拎回来的,竟是一大堆从各地宾馆搜罗的卫生卷纸,足够全家老小用上一年。此人平日好吃能喝,自然十分懂得排泄有多么重要。

但我知道,从前谢冰心去来南北,甚至奢侈到要带上一张床。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是出勇士和诗人的年代。我还知道,我早年的一位上级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抱着一只祖传的蛇屎枕头(我曾想,那得多少条蛇拉多少年的屎,才够凑成一只枕头)。这位上级曾经出人于枪林弹雨,长期枕戈待旦,落下严重的失眠症,晚年唯靠此枕才能睡个安稳觉。蛇屎性凉,益智安神去头火,用作卧枕,符合中医“上清下浊”的理论——由此又想到电影里的场景:列宁睡在瓦西里家的地铺上,以书籍报刊作枕,看到下流书籍就塞到脚下去,说“这样的东西只配用来垫脚”。他的做法也很符合“上清下浊”的理论。当然我更知道,大学宿舍里男生们的枕下,虽不一定垫着诗集,倒肯定是塞臭袜子的地方。每晚躺在那样的枕上憧憬未来,味道固然有些刺鼻,毕竟也是青春的气息。多少年后他们回想起那一段岁月,仍会觉得浪漫且充满诗意。

古时候有一些怪人,他们枕石漱流,或枕流漱石,我们后代把他们称作高士,可以想见他们枕着那样的枕头所进入的梦境,与现代人相比有多么不同。高士们的梦无论何等奇异,总体上仍属于纯精神领域,能够当做诗歌来欣赏;而枕着四孔棉七孔棉枕头的现代人所做的梦,不管怎样荒谬怪诞,概括起来看,都是化学纤维状的、后工业时代的、物质属性的、商品气息的,逃不出实用主义的范围,只能视为欲望去解读。

走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旅途上,你当然要成为一个腰间别着手机的人,脖子上挂着数码相机的人,手里提着笔记本电脑的人,夜夜投宿于星级宾馆的人……凭什么你愿意做一个肩上扛着养麦皮枕头的人,胳膊肘夹着一本诗集的人?是的,睡怎样的枕头,你就会产生怎样的梦想;有怎样的梦想,你就会作出怎样的行为。

所以,继电脑出现之后,枕头也亟待一次高科技的革命。有谁能为现代人推出一种智能枕头?此枕只要脑袋一沾,即可为人量血压测体温治头痛疗感冒,亦可报天气占星座分析股票行情破译彩票规律宽带上网总汇梦境,同时擅长人生指南考前猜题并兼授瑜珈功房中术博场秘笈乃至卵巢保养能量刮痧放音乐播色碟转电话打赌猜谜订机票……咱们有了这个宝物,还他妈要诗集来做什么?!

杀时间

“杀时间”这个词也不知是谁先叫起来的,听上去很牛。就像一个人好不秧的忽然跟时间有仇,遂抄起一把利剑跑出门外(菜刀也行),然后丹田运气,呀呀有声,向着虚空一路秋风十步一杀地舞将过去,左劈右砍,身旁的时间即成落木萧萧——千万打住!这行为乍一看像武疯子。

不是这么个杀法。杀时间的意思其实近似于消磨时间、浪费时间,但“消磨”二字显得不积极,像老驴推磨;而“浪费”又让人想起公子哥儿,挥霍无度。还是“杀”字过瘾,动作感强,痛快淋漓。

我一向主张,对于时间这东西要杀掉一半,珍惜一半。因为只有杀掉一半,才能知道生命的乐趣,而珍惜剩下的一半,方可。领悟生命的意义。我认为那些极度利用时间做事情的人,往往都成为无趣之人,结果事情也做不好,意义也没找到。

有个多年做公司的蔡老板,当初公司草创之时,他除了谈业务就是泡妞。后因泡妞太多,把性给泡没了,他就干脆住在公司里,整天率领员工加班,日复一日。前不久我碰见他,人变得极其枯燥,公司也在挣命,跟要饭公司似的。另有一作家,从年轻时开始,惟一的爱好就是打算领诺贝尔文学奖,为了达此目标,长期躲在某神秘之处昼夜写作,百事不问。多年以来他连本土奖也没拿到一个,却又养成每天必写的习惯,不写难受。偶尔读到他的文章,已经浅薄无聊逮谁骂谁,如倒在纸上的体内垃圾。还有一位我原先的哥们,也是个抓紧时间之人,当年喊着“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南下深圳,以后又跑到海南,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并痛恨我等留在此虚度光阴。去年听说他不知从哪儿回来了,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家里反思,大概没能把时间换成金钱,无法体现价值。一天我去看他,见他一声不吭,盘腿呆坐,两眼发直。原本想开导开导他,劝他去杀杀时间的,看这样子只能作罢。他哪里还有杀时间的劲头,倒像在等着时间把他杀掉。

所以不能学他二位,对一事一物过于着迷,以致走火入魔。要广泛培养生活情趣,要学会杀时间。

目前杀时间的办法很多。比较经典的有咖啡和茶,可算对付时间的经典毒药,但这一套过于陈旧,慢吞吞的太温柔,不果断,像跟时间在泡蘑菇。天天约人喝酒暴撮也算个主意,只是太俗,缺乏档次,何况自己也被弄得肝是脂肪肝,肚是啤酒肚,那也叫杀时间?那叫与时间同归于尽。相比之下,我同事的招数就挺有效,他喜欢守着电视看三流武打剧,借刀杀人,通常能让那些阿飞侠客把晚上的时间断送在各个历史朝代。另外,听交响音乐会也是好手段,会使时间死得很高尚,有旋律,有场面,有仪式,仿佛给贵族行刑。缺点是票价太贵,等于用金钱买下时间,再把时间送去干掉,因此购票之前要细算一笔账。总之办法太多,高低不等,恕我点到为止。

至于杀时间会导致什么,我举一例。有段时间我在高原拍电视,摄制组清一色的小伙子,白天工作卖力,一到晚上就集体钻进网吧打游戏,动用现代科技手段杀时间。结果白天工作越发卖力,所拍电视连获大奖。我举此例,意在印证我的理论。

由于最近我对杀时间津津乐道,已被朋友奉送“时间杀手”称号,并且是职业的。也有几人好奇,来电打听我自己杀时间使用哪些办法,我回答:我杀什么时间?我根本就没时间!

同类推荐
  •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及她的小说。本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后,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理论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于是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作品。他以不同于学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以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理论的疏漏、错读,以及两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奥威尔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记录着他所生活的时代,致力于维护人类自由和尊严,揭露、鞭笞专制和极权主义,并提出了超越时代的预言!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通往维根码头之路》是研究奥威尔“不可能绕过”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英格兰北部几个工业区进行了考察,总结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在缅甸时的苦恼和选择流浪的理由,提出了改善工人状况的实际建议以及对英国政治、阶级形式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和社会主义者倾向。本书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称此书是“最佳社会学报告”。
  •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我的梦树开满了花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俞心樵诗选(长江诗丛)

    我们有太多的多余部分。正是这种种多余滋养了诗歌的应有乃至诗歌的万有之空。如何使得多余的成为必要的,如何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只是初级阶段的诗人的禀赋和工作。成熟的诗人,已经不急于引起关注了。与其说愤怒出诗人,不如说安静出诗人。安静,如一颗尘埃,终于落到了实处,并且与宇宙等量齐观。安静,安静,用安静批判一切安静。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你是尘埃中的哪一颗尘埃。
  • 晚潮

    晚潮

    《晚潮》作者周应英先生,生于一九三六年,湖南岳阳人。世居汨罗楚塘,与屈子祠为邻,幼年就读于该祠湖南汨罗中学,后经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屈子祠中学任教多年。一九八〇年始调岳阳师范即今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任高级讲师。因而他的为人、教学、诗词无不受到爱国诗人屈
热门推荐
  • 小不点成长记

    小不点成长记

    一个从小就缺乏运气的学生,凭借自己的勤奋和不屈服个性完美演绎不凡的人生。
  • 校花的超级英雄

    校花的超级英雄

    护花使者?不!不!不!我要做她的超级英雄!
  • 王俊凯之暖心校草

    王俊凯之暖心校草

    她,是一个富家女,别人传闻父亲早逝,靠母亲与继父多年的辛劳,在经融商业圈的打拼有了今日的成就与地位。王俊凯,当红歌手明星,见家长时却意外的发现......
  • 不是天下

    不是天下

    她是21世纪平凡少女;一朝穿越才知原来这才是她的国度;从懵懂无知,到扮猪吃虎;看她在玄气国度如何风生水起。他是传说中最有钱的商人;从未想过会因一人,宁愿散尽所有;只愿换她一笑。他是内个最冷酷的存在;却总是抓不住她的方向;到底是用她换天下;还是只要田夏。人人都怕他;只有她敢直视他的存在;那他可不可以拥有她?
  • 魔王是女孩

    魔王是女孩

    因为弃掉了,所以现在就是日常==。当成四格看就好啦!
  • 大道神王

    大道神王

    一怒沧海破炼狱,枪指九霄傲万灵!我若颠倒满乾坤,天地俯首称作臣!一朝荒珠突觉醒,身化妖孽横天灵!幼年得荒神传承,十三年后逃亡觉醒,是命中注定还是因果偿还?天降万灵,席卷大陆,是阴谋还是图谋?且看云青枫如何一步步问鼎武道巅峰揭开一切谜底。
  • The Absentee

    The Absent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场对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战场对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德军在苏联战场受挫地中海、北非的反击欧洲战场的战略转移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
  • 橙阙执子终不悔

    橙阙执子终不悔

    【只许一人爱你】系列总裁文——她无意间坠入了他的陷阱里,只是因为,他把她当做了另一个人的替代品。她先爱上他,却因为他改变了这一切,她不得不出走。没有他的日子,她逍遥自在;没有她的日子,他痛不欲生。直到有一日她无意遇到他,他把她一步一步逼向墙角:“为什么要离开我?”她依旧是倔强的眸子:“你不是不肯爱我么。”他邪笑;“那现在让你看看我的诚意,嗯?”!!!@#¥%…&*(紫屛幽推荐语:总体局势大宠小虐,无泪点。跪求围观~)
  • 穿越梦回之四娘子之呀樊花

    穿越梦回之四娘子之呀樊花

    她是南疆国开国以来的第一位郡主,她集万千宠爱为一身,她因救了南疆国的皇帝而被册封为郡主,她因为撮合了太子和民间女子而被册封为天下第一媒,她因为出逃,而遇到了自己的亲生爹爹,她因为闲不住,收了几个手下,从此浪荡天涯,为天下有情人撮合良缘,她因为新皇让她送信而遇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她因为好玩,救下了一个狗皮膏药,从此不得安生,不过当一切都看似幸福的时候,却迎来了一场浩劫,当她一位她死了的时候,接过发现一切都只是一场黄粱一梦,不过,这真的是一场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