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8200000058

第58章 朔师119——火样的记忆

师帅

那是一个一纸录取通知书就能改变命运的时代,那些被各类大中专录取的学子被人们称作时代的幸运儿。

我们的命运是在中考时改变的。

30年前,也就是1981年,师范学校由招收高中生改为招收初中生,我们在中考中以优异成绩考入朔师。当时拿到录取通知书便意味着已经变身为一名准公职人员,这曾经让我们这些大多从农村来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激动不已。

那时的我们稚气未脱,天真顽劣而充满朝气,我们并不懂,命运的幸与不幸才刚刚开始。

(一)

我们那一届300人分6个班级,119到125,我们被编在119班,与火警电话同号。若干年后回想,119仿佛是我们那个班的命数和运数,注定要书写一段风风火火的故事。

最早播撒火种的是我们的首任班主任郝米山老师。他是刚恢复高考考入师范后留校任教的,与他同期留校的还有孔宪明、韩尚芾、李宽等老师,他们个个治学严谨、学养深厚、才气逼人,让我们敬佩不已近乎崇拜。郝老师学问做得好,课讲得引人入胜,同时也十分善于把握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心理,善于激励。在他的煽乎下,119班很快“火”起来,不仅在学习成绩上同年级名列第一,在学校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活动中也是名列前茅,甚至是卫生评比、义务劳动之类的事情,大家也要争取拿第一,而每一次优胜都能让我们热血沸腾。

因此,在那个物质匮乏、单调,精神食粮也不充足的年代,我们的生活还是蛮有活力。我们读高尔基,也读弗洛伊德;我们大段大段地摘抄《牛虻》,也热议争鸣《红与黑》;我们曾为女排夺冠夜半敲着脸盆欢呼雀跃;也曾为邓丽君的“靡靡之音”陶醉;我们不拒绝虚无,但痛恨虚伪;我们崇尚集体主义,也热衷个人奋斗。正如王蒙《青春万岁》序诗里描述的那样:“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也是在那个时候,在郝老师的鼓励下,我狂热地着迷上文学,这为日后的职业生涯转向埋下了伏笔。

(二)

一个学期后,命运给了我们人生第一次抉择难题。

学校送走了上一级英语班,决定从6个班级里选择一个班学习英语专业,这个机遇给了119.学校给了我们自主抉择的权利,或者留下来学英语专业,或者转到其他普通班。结果原119班学习成绩特别出色的十多个同学分别转到其他班级(其中有三位天分极高的同学,他们是阳高县、天镇县、山阴县的中考状元杨清、郝玉英、白元明),同时有四、五个同学从其他班级转过来。那段时间,原班主任郝米山老师大概有些郁闷,新任班主任彭世权老师也有些不爽。对这段公案作为学生不宜评说,但当我们做了老师后,就十分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了。

转为英语班的119,班风格调与先前大不相同,似乎一下子沉寂下来。一是学习压力异常沉重。我们中的大部分英语学习起点为零,两年半时间要学完当时三年大专要求的许国璋《英语》4册以及口语、语法课程,一周六天,16节英语课,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二是幸运儿们感受到了不幸。与我们同期中考落后者读了两年高中后高考捷报频传,曾经“不如吾”,转眼“吾不如”,纠结、郁闷大概是那段时间每个人的心理写照。三是新任班主任彭世权老师主导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反对锋露,打压躁动,刻意让大家沉下心来。有例为证:当时流行鸭舌帽,俗称前进帽,有几位哥们大概是青春期逆反闹的,竟然在同一天戴着相同样式相同颜色的前进帽进了教室,把大家乐得够呛。彭老师发了脾气,把那几个小子好一顿训斥,比较经典的一句严厉责骂是:人不前进帽前进,充什么英雄好汉!

彭老师是一个“情商”极高、擅长斡旋的高手。他努力向校方争取,把119英语班“专”字做实做足。逐步配置完善了电化教学设备,消减了音乐、美术、生物等课程,增加了英语主修课课时,应对校方组织的各类年级活动也不像先前那般逢标必夺。当其他班同学在追逐时尚潮流时,我们班同学却在苦行僧般地刻苦学习。彭老师告诫大家,现在需要扎扎实实,力戒浮躁,比拼不是现在,而是未来。他激励大家的策略看似也简单,学完一个精读课就小考一次,成绩还要公示,搞得大家相互较着劲地学习,为成绩排名使得同学间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大概都有。而不简单之处在于,不管什么形式考试,绝对没有一个投机取巧作弊的,以至今天我也没想透为什么当时大家那么傻地被彭老师的分数榜“奴役”。

几年后我们发现,当时“被奴役”、貌似老实的家伙最能折腾。比如后来考入北二外的刘春明,弃教从商的师建平,他们的成功应该得益于当时听老师的话、不折腾吧。我是班里最不安分的学生之一,我的许多时间都在读文学经典和写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曾经执拗地认为可以另辟蹊径趟出一条自己的路,结果英语成绩沦落到打狼的地步,这让曾经是中考全镇第一的我大为沮丧。二年级期末时,彭老师找我严肃地谈了一次话,大概意思是:119培养的是英语教师,你毕业后或许可以从事其他工作,但如果你不教英语是因为专业不合格,男儿颜面往哪搁?他的话激发了我知耻而后勇的豪气,在师范那年暑假,我留在学校50天没回家,昼伏夜出,独自待在教室永夜不眠,把过去落下的功课都补了上来。新学年开学,我的成绩从倒数一二跃升中等,最好排名达到过14.我赶上来了,就意味着全班没一个掉队的了。一年后毕业我被选拔到阳高一中执教。如果不是彭老师的激将法,我可能给母校和老师们丢脸了呢。

彭老师主导的教育观大体可以归纳为三句话:治学贵乎专,为人贵乎达,做事贵乎通。现在回头看,他说的许多话和“少学稳重老学狂”的古训是一致的,和社会要求是一致的,这使我们日后走向社会大受裨益,当青春热血遭遇冷风枯雪时,每每想起彭老师的教导,就会豁然许多。除班主任彭世权老师外,给予我们教益最深的还有张秀英老师、王宪福老师,李寅生老师,他们同样对我们这一班人偏爱有加,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堪为师范精神之楷模。

(三)

短暂的三年之后,我们毕业了。离校那天同学们都哭了,但一上列车,大家就恢复了欢笑。师兄赵树江问大家,刚才为什么哭,哭什么?问得人人一脸茫然。那时我们就是这般稚嫩没城府,多年之后回望才懂得,那时刻的眼泪是许多人一生中最纯真的、最绚丽的泪水,怎能说得清楚?说清楚了也都涉嫌虚伪。

119班毕业当年就火了一把。由于英语教师奇缺,我们成为各县中学的抢手人才,大部分分配到县城高中部教学,而我们同期的普通班同学大多分到了乡下中小学。

高起点之幸运并未让我们一帆风顺。八十年代初期是唯学历论风行的年代,我们持师范文凭在高中执教,再加上我们十八九岁的稚嫩年龄,难免学养和经验不足,因此受到许多怀疑和歧视。但几年之后,我们就赢得了社会的刮目相看。比如和我一起分到阳高一中任教的四位同学,几年之后高考走了两个,一位调入大同一中,我籍文笔之力调到县文联,后落脚北京。后来还听说一则:某私立高中高薪聘请教师,我的两名同学前去应聘,报上简历后被告知:八四届朔师毕业的不用参加笔试,试讲之后就聘用了。我听后感言,有此社会评价,大可告慰曾经滋养和教导过我们的母校和恩师了。

2004年是我们毕业20周年。学生时代唱《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时曾有约定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曾任班长、时任朔州城区副书记的王志杰和几个“大款”同学牵头,组织了这次同学聚会。大家回老校址故地重游,到新校址看望故旧,回忆那火热的年代,火热的青春,交流述说着别后各自的风风火火,酒过三巡后,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的豪情就搂不住了。

我粗粗统计了一下全班43人的资料:学历平均超过本科。按地域分类,北京4人,太原2人,大同、朔州市10余人,在各县城重点中学任教10余人。按行业分类,大概一半从教,四分之一从政,四分之一从商。从教者大多已获高级职称,从政者有处级三位科级若干,从商者财富不便透露,但足令前二者侧目。当初转到普通班的10多名同学在各自的领域也是出类拔萃,依然可做我们的榜样。总体来说,朔师八四届应该说是十分出色的,而119班同学的发展轨迹可能更具代表性,如果母校编校史,建议添此一笔。

写这篇文字时,我与恩师彭世权通了一次话,希望听到他一些关于119一班人的评价和希望,他说:你们始终在正道上努力地走着就是我的欣慰,你们越走越远、越飞越高就是我的期待和骄傲。我通过QQ群征询同学们的意见,得到的回应与老师寄语一样低调,概而括之大体是:八十年代新一代已成老一辈,光荣与梦想属于下一代了。

正发愁如何收尾时,一位老友发来短信,提起30年前毕业时我写给他的几句狂放之言:“本非池中物,风雨化金龙,历史将证明,我辈不平庸!”如今看来也不全妄诞,抄录下来权做结语。

作者简介:师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2月生于山西省阳高县。1984年毕业于山西省朔县师范,后续本科于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后续研究生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大众媒介传播专业。毕业后分配阳高县一中执教,1989年调县文联。1994浪迹京城打工,做过报刊编辑等差事。1998年调北京市西城区劳动保障局,先后做过办公室科员、副主任、主任。2006年调任西城区人民政府办文秘科科长、街政科科长等职,2007年调任西城区委社会工委副处级调研员至今。多年从事文字工作,执笔起草近千篇文字材料计四百余万字,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一百余万字,所执笔的十余篇调研曾经获市、区调研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公务员三等功、嘉奖等。

同类推荐
  • 古镇遗梦

    古镇遗梦

    本文对古镇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散落的明珠、河上的街市、拱桥的魅力、越人便于舟等内容,一本在碧水边掀开的古朴的书,它的文字并不深奥,阐述的却是耐人寻味的哲理,难怪每一个前往古镇的人们,都会因为拣拾到失落的梦而流连忘返。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做证的石头

    做证的石头

    新锐作家余显斌的《作证的石头》,所讲述的故事,总是波云诡异的,如云,罩着山尖;如雾,缭绕不散;如时间的叹息,在文字的夹缝中,悠悠传出。读他的故事,是一种想象,一种发现,一种热血沸腾的参入。在故事叙述中,经常,作者会骑着一匹想象的马,纵横驰骋。希望读者能在这本书的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天宇,俯视苍生,关注生活。本书收录的故事,内容广博,人物众多。其中人物有官场之人,平民百姓,富商老板;涉及内容,包括贪污受贿,尔虞我诈,还有人性的真善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详略得当,层次分明,使读者在故事欣赏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 中国异体诗新编

    中国异体诗新编

    本书共选辑上起汉代,下迄现当代一百八十四家的异体诗六十一类,三百五十多首,依类分编。入选作品与《趣味诗三百首》无一雷同。原入编《趣》诗的车船名诗、针灸名诗、龟兆名诗、相名诗、围棋名诗、节气名诗、五行诗、六甲诗、翻韵诗、拆字诗、回文曲等,因未见续作,不再重列。但据此可知中国异体诗门类至少在七十类以上。 每首诗后有作者介绍、注释和说明。作者介绍列于首次出现的作品之后,同一作者在诸多门类中有诗作的,不再重出。注释着重疑难词语和本事、典故,力求简明。双关词语,词义易明的仅注与诗题有关的词义;词义难明的兼注双重意义;难句略作串讲。诗作全部注明出处。各篇说明着重阐明该篇的特异之处和主要内容、题旨。
热门推荐
  • 彼岸生死恋

    彼岸生死恋

    生死之间,,,,,,,,,,,,,,,,,
  • 一千零一夜全集(三)

    一千零一夜全集(三)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许多非常健康有益。《渔夫和魔鬼》、《阿拉丁和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巴达航海记》、《巴士拉银匠哈桑的故事》和《乌木马的故事》等歌颂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描写了善良的人们对邪恶势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塑造了奋发有为、敢于进取的勇士形象,赞扬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许多故事以辛辣的笔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引起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因此这部民间故事集具有永恒的魅力。
  • 怎样的生活才平凡得不一样

    怎样的生活才平凡得不一样

    我很平凡,我不是她,她也不是我,可是我一直在等他。在青葱年少的时候,相见不相识。后来相知相识了才知道平淡的生活才是最难持续的。难道爱情只能生在激情时?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使吻过你

    天使吻过你

    。。。。。。。。。。。。。。。。。。。。。。。。。。。。
  • 史上最强大师兄

    史上最强大师兄

    如果农场可以种人参果,可以种九品金莲,可以种蟠桃那是多么牛叉的事情,云正阳穿越到了昊天宗,成了昊天宗的首座大弟子,身为昊天宗大师兄,云正阳表示压力山大,幸亏咱有个牛叉的农场,
  • 铸神大时代

    铸神大时代

    灾难降临,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即将走到尽头。神秘的地外文明突然出现,协助人类研制出能使肉体进化的药剂。武锋的父母作为第一批研制基因药剂的科学家,却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卷进一场外星文明争夺最终控制权的黑暗战役之中。作为最强大主宰的降临肉身,武锋的命运究竟会怎样呢?
  • 变成了情敌的妻子

    变成了情敌的妻子

    出车祸后醒来,居然变成了自己的初恋?昔日情敌现在成了他的老公?在葬礼上诈尸的颜疾整个人都不好了。随着一次次突发事件,他突然发现,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阴影……
  • 辽志

    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之伏魔真人

    都市之伏魔真人

    山村里的少年偶然获得了从天而降的仙丹,并误打误撞的踏入修行之路。退一步,便可得一世富贵,进一步,便是证道长生。我想做个富贵神仙,赵恒是这么说的。且看山村走出的少年如何走出自己的长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