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8200000041

第41章 记忆中的朔县师范

冯巧英

我是1971年调入朔县师范的,当时“文革”初期疾风暴雨式的运动大潮暂时缓歇,开始复课闹革命了。我们这些臭老九一方面仍在接受“两报一刊”等革命理论家们的革命教育,一方面战战兢兢地上起了文化课。无论如何,比整天等待、接受革命群众的批判,要好活多了。

朔县师范幽美的校园环境更让我和孩子们常常有梦入桃源的感觉。记忆里图书馆——原本是教堂大堂——西侧的丁香路每到春夏之交,扑鼻的丁香味,让人陶醉。特别是夜夜在办公室读报,学梁效等革命文章,学得发昏,散会后从丁香路上走过,似乎上天以其淡香对我们加以抚慰。还有东院大片的杏树,杏花开时繁花似锦,香气馥郁。结果后将黄澄澄、香甜可口的大圆杏收在筐子里,给全校师生分。记忆里没有学生甚至教工子弟偷摘过。当时的师范虽在政治风浪中颠簸着,但依然恪守着严谨的校风、校纪。

毕竟那还是“文革”期间,革命浪潮一拨一拨地来。1972年批林批孔开始了。当时朔县师范还是按照原有办学传统,要求学生用毛笔写作文,我所任班有一位平鲁来的同学,两次没交作文。我找他了解为什么没交,他说:“我没有毛笔、墨盒。”我赶忙殷勤地说:“没关系,我有,我给你准备好。”那时的学生是公社推荐上来的贫下中农子弟,我想也可能家里就是没有这些器仗,作为教师理应帮助。他似乎有些不高兴了,说“我不会抓毛笔”。我傻傻地说:“那我教你。”还啰啰唆唆地讲了些会写毛笔字的好处。他没再说什么,悻悻地走了。过了两天,有同学来我宿舍——当时的师生关系分两极,一部分把教师视作臭老九、革命对象时时盯着找问题;更多的没有了师道尊严,把教师当朋友,当然有好朋友,有一般朋友。我当时年轻,有几位好朋友。她们劝告我,以后别太认真,讲好课就行了。并告知前天晚上平鲁那位男生写了大字报,要声讨我这个“孔老二的孝子贤孙”。当时有两位阳高男生警告他:“冯老师怕你,我们可不怕你,你要敢贴出去,我们敢锤得你起不了炕。”大字报终于没贴出,胎死腹中了。我当时怅惘、难过,也反思我错在哪儿,不得要领。

大约是1973年,刘甦明书记调来后,教书秩序更加正规,雁北教委领导来听课,本校教师互相观摩,好像“革命”稍息,复课变真了。但到1975年邓小平同志二次出山后,学校气氛又严峻起来。因为当时社会上已经有许许多多关于“四人帮”(当时还没有“四人帮”的叫法,常常以“四只眼”代江青,因为她戴眼镜)的坊间传闻。中央“文革”下令“追谣”。当时的朔县师范大多是外地人,尤其历年都有从北京因种种原因分派下来的。“文革”期间又有一批从法国和阿尔及利亚学法语撤回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师范。有的无书可教,有的女孩子当了收发。“追谣”时这些人自然成了重点。有趣的是,当时北京的传言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津津乐道。但开会时却总是哑场。教研组长频频催促,人们就是一言不发。有的革命性强的组长会指证:“某某,你那天和××说××××××,你是听谁说的?”这某某会作回忆状,思考半晌说:“噢,那是我在北京的公共厕所,听人说的。以后可不管这些闲事了。”有的革命组长启发大家:“有人说××××,你们没听说吗?”大家作惊诧状:“还有这事?没听说过!”组长无语。那是一段很有趣的时光,当时倒不觉得有趣,只有忐忑——人人心知肚明,每开会却装傻充愣。局外人看起来颇具冷幽默味道。反映的是经过运动陶冶后的人心。

当时的朔县师范校内像一个有形形色色人和事的大家庭,学校就在村子里,学校教工和村民像亲戚近邻般来来往往。教工的小孩就上村里的小学,虽然复课了,“读书无用论”还正时兴,我们也从没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教工子弟、村里孩子的顽劣可想而知。记得有一年放暑假头天,大队的喇叭大声播报:“社员们,大事不好了,小学放假了。”至今我的大孩子回忆起来还乐不可支。

1975年秋冬周荣鑫出任国家教育部长,决定恢复全国师范专科学校。雁北师专筹备恢复。1976年春我们夫妇调往雁北师专,全家搬到神头,离开了留下许多记忆的朔县师范。

作者简介:冯巧英,女,河北人,1965年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古典文学教授。1965至1971浑源师范教师,1971至1976朔县师范教师,1976至1987雁北师专教师,1987至2001太原大学教师、系主任。2001退休后研习佛学。主要著述《古典文学论文集》、《清凉三传注》、《昙鸾集评注》、《安乐集注绎》、《永明延寿大传》等。

同类推荐
  • 关于温柔的消息

    关于温柔的消息

    现在每在日落时分,我站在窗前,看着黄昏中灰尘滚滚的大街上,人们表情各异地拥挤着向前奔走,我内心就产生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很想问人群中的某一位,是否有时间坐下来读一首诗或听一支古典歌曲,我常常为自己这种古怪的想法而脸红,不知道是自己堕落了或是别人堕落了。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宋词是一朵情花Ⅱ

    宋词是一朵情花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花有荣枯开落,词有喜怒哀乐,此事古难全。千古爱恨总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故事中变换的“主角”。大概每个人的心底都曾开过一朵情花,为着一个人或一段爱。点点滴滴心事,丝丝缕缕柔情,都镌刻在飘摇尘世的情花上,镂空的是花瓣,饱满的是深情。人生自是有情痴,流连必是多情处。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恐怕也是因为逃不出这个“情”字。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加州的群山

    加州的群山

    本书是作者在成年以后多次穿越加利福尼亚的高山峻岭的随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的俊美、冰河湖泊的恬静、岩洞的幽深曲折等。
热门推荐
  • 慕天席地

    慕天席地

    穿越来到异界--武之大陆,以武技着称的世界,魔法还能再次崛起吗?少年的励志路程,到底会是如何?第一本小说,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指教
  • 诸神的战歌

    诸神的战歌

    神圣雪洁的昆仑仙山上,一个女人用近似天籁的声音低诉:“都结束了……”非凡宇:“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这一切都是注定,无论神也好,凡也罢,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一切……”非凡宇冷眼看着她:“你相信?”一个从黄泉路逃出的非凡家公子,在充满层层阴谋、实力的江湖中生存下去,站在被众神遗忘的地方,独自吟唱着凄凉的战歌。“既然没有谁能改变,我会去改变这一切……!”诸神的战歌吟唱着,驱使着手里狂刀的使命,使命不完,战歌永不停息。
  • 日落斜阳下的我们

    日落斜阳下的我们

    因为一次相遇,他们不打不相识,慢慢的坠入爱河,确充满挫折,他们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练,最终两个人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彼此信任”之后幸福的在一起了
  • 剑术崛起

    剑术崛起

    “小弟,看你的骨骼惊奇,是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守护中国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一个老叫花突然拦住了我,从怀中掏出一本灰色的书本。”我这里有本秘籍,看在我俩有缘的份上,我就十块钱卖给你……“
  • 校草恋上恶魔公主

    校草恋上恶魔公主

    绝世倾城血族公主叶梦璃,有着不凡的超能力girl。她是朋友眼中的逗逼,异性眼中的女神。可她为什么就是一个不要脸的恶魔呢?“我不会嫌弃你的。”某男说道。“梦梦,你是我的。”又一男说“小璃,我等你。”学长大人说。“你们都死远点!滚的越远越好。因为……我不想伤害你们啊。”
  • 启禀皇上:皇后要纳夫

    启禀皇上:皇后要纳夫

    纨绔公主升级成了监国,皇帝老爹为了保护她,给她找了个靠山,邻国的貌美心黑妖孽皇帝。————————“皇上,本宫觉得本宫有男人一般的心怀。”“能把胸小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也只有爱妃你了。”“……”
  • 病毒侵袭

    病毒侵袭

    这是美国爆发未知病毒后的数月,尽管世界联合起来抵制病毒扩散,但是还是无法彻底控制……如今,远隔重洋的亚洲终于受到了波及,病毒入侵了!中国的一个省区的一座小城市中,一群即将参加高考的体育生自然无法摆脱危机,但是他们还是为生存而挣扎着……
  • 幕上晴天的错位

    幕上晴天的错位

    一个是人如其名的杀手,一个是冰冷的让全校女生疯狂追求的校草,当一次特别的任务让两个似曾相识的人再次交集在一起,冰山对冰山,谁又被谁征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道安法师念佛赞

    道安法师念佛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