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日记的时候,我已经安顿在北京海淀区的广西姑婆家里。当我翻开日记本时,见日记本的最后一页里夹着一张黑白照片,因为经过过塑,没有发黄或变色,是二十年前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留影,还是姑公给我照的。
在照片后写着:1980年8月18日摄于北京。记得那年的暑假------大学二年级,和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同班几个同学一起来北京旅游。因为我有姑婆这个亲戚的关系,玩了几天后就和同学们分手,独自一个人来到姑婆家。
唉!姑婆家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行动不方便,脚有点瘸的姑公了。其实动乱留给我们的记忆是痛苦,这痛苦用惨痛、巨痛、悲痛等名词形容都觉得难以充分表达,那就是说是无以名状之痛!
年纪已近七十的姑婆让我睡书房,已经去世的姑公生前备课的地方。
故人用过的物品,呈现在眼前,正所谓触景生情。伏在那张旧酸枝办公桌上,下笔如神助,今晚就算不睡觉我也甘心情愿。
他的遭遇就是知识分子的影像:任劳任怨、百依百顺、惟命是从,但依旧……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重游北京的第一个收获就是追忆历史、追忆故人,为他祈祷......
二十年前的那个北京的秋天,风和日丽,姑公和他的两个儿子带我到北京的香山公园游玩。见到漫山遍野的枫树叶儿金灿灿的,随手摘了几片枫叶,夹在了随身携带的日记本里并保存至今。
记得年初,我在家里搞卫生时,从杂物中见到几本旧日记本。在其中一本红色塑料封面的日记本里见到这几片枫叶时,就知道是当年读大学时期的日记本,里面记有暑假到北京旅游的所见所闻。
这么多年了,不!准确点说,是两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我都习惯在每年的圣诞节把公司分给的新年挂历从中挑选几本,邮寄给姑婆。这份情谊的维持靠的是什么,就是前辈的关爱、鼓励和照顾,姑公虽然言语不多,但他给我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
“好好学。”
就是这么简单的话语,够我受用一辈子。那天因为我的到来而叫大儿子诸葛春秋买了几瓶香宾酒,一只烤鸭。酒过三巡:
“春秋、夏冬,你南天表哥好样的!”
……
饭后,姑婆叫我到后面有几棵苹果树的花园坐,一个飘逸着苹果清香的小花园。第一次来到北方,原来苹果是长在树上的,学物理的我想起牛顿的万有引力:
“你姑公有十年不沾酒了,就算是从干校回来恢复原职的日子,也没有今天的好情绪。他教政治经济学,当年就是因为一句话:‘交白卷是英雄吗?’,就被打成走资派,遣返回乡,那腿就是……”当时姑婆这样告诉我南天------一个恢复高考入学的大学生。
自从十年前姑公去世后,我就再没有寄新年年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