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7600000065

第65章 2 知行合一,才能学以致用

第十三章2 知行合一,才能学以致用

有一头小牛渐渐成长起来,牛爸爸对小牛说:“明天,我要带你下地耕田了。”

第二天,牛爸爸带着小牛,朝田野走去,忽然,牛妈妈跑了出来,拦住牛爸爸说:“我们家的孩子还不会耕田呢,你怎能让它下田?”

牛爸爸却说:“不去下田,怎能学会耕田呢?”

牛妈妈听了,只好让小牛下田去了,开始的时候,小牛对耕田一窍不通,但是在牛爸爸的指导下,它渐渐成了耕田的一把好手。

所谓耕田,就是指耕田的知识,所谓下田,就是指耕田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是不能分开的。所以王阳明讲“知行合一”,就是说认识这个世界和做实际的事情是一个整体,知能指导行,行能创造知。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知行不可以分成两件事情。比如说,学习孝道,光背背如何尊敬父母的教条是不行的,得自己去侍奉父母,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学孝。又比如学习射箭,教人射箭的书很多,只看书学不会射箭,光听师傅说要领也学不会,得亲自拿着弓,搭上箭,对着靶子反复练才行。学习书法也是,要铺开纸,每天写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学会书法。

有两个学生,去山谷里游玩,住在谷口的农民说:“这个山谷是个迷谷,里面有一百条岔路,只有一条正路。你们进去,千万不要迷路,否则很难活着出来。”

两个人就带着足够的干粮和水进了山谷,走了不远,果然迷路了。

两个人都着急了,学生甲说:“不要急,我有一部书,是专门讲迷路后怎样解救自己的。”说着就取出书,翻阅起来,然后开始找路。可是书上介绍的经验太笼统,有的知识根本用不上。比如书上说北斗七星可以指示方向。可这个地方树木遮天,根本看不到北斗七星。又说看树木枝叶的疏密可以区分南北,他看了几棵树,觉得看不出什么差别。他转了很多圈,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气得把书一扔,不走了。

学生乙摇了摇头,开始了探路的过程,他把一件衣服撕成一百根小布条,走过一条岔路,不通,就在路口的树上系一根布条。走啊走啊,走了三天三夜,探了六十三条岔路,系了六十三根布条,终于他走到第六十四条岔路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熟悉的谷口就在眼前。

两人出了山谷,学生甲说:“我白看了这些书了,怎么书上说的都用不上了呢?”

学生乙说:“你也没有白走路啊,至少你知道了北斗七星有时看不见,靠树木有时分不清南北啊。这就是你这几天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怎么获得的呢?就是在你爬山,找路的过程中获得的啊。”

书籍固然重要,可是书上的知识都是死的。很多人看了很多的书,却变成了“书呆子”,只会学不会用,那知识不但帮不了自己的忙,还有可能变成累赘。就像学生乙探路的过程,其实也是求知的过程,一条路走不通,并不等于白费了力气,至少知道以后不要到这里来了。行的过程也是知的过程。

所以青少年朋友们,既不应该看轻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应该看轻生活中的实践。也许我们最终要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觉得书本上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须知书本上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物理和化学如果没有亲手做过实验,对理论的理解是不会深刻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写出的作文是不会引人入胜的。和外国朋友多对话,英语能力自然会提高;和爸爸妈妈多讨论一些国家大事,自然会积累一定的政治素养。青少年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知和行的关系,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做一个学以致用的有用人才。

同类推荐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浆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热门推荐
  • 病逸漫记

    病逸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情中语

    情中语

    在一个雨天,她遇见了他,接近他,帮助他,安慰他。过了好多年,他却从未回头看她。就这样吧?她真的很累了。
  • 兰藤紫沫花嫁

    兰藤紫沫花嫁

    在这仲夏的夜里,兰藤蔓上心沿,在遇见你的那一瞬间,紫花展开,祭奠沫夏开花。人群中不起眼的人,却是王牌偷窃世家的大小姐,颜凝梦。智商超群,绝世之貌,心如冰剑,却为他愿抛弃一切;他,鹤立鸡群,‘人’中龙凤,只因暗算,穿越千年,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却没有想到会有她的出现,心花初绽。当必须离去的那一刹那,才明白心之所属,只默。
  • 极道之起始

    极道之起始

    在这个未知的世界,我将何去何从,详情请观赏。
  • 筱空

    筱空

    除了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两个世界天堂与地狱。女主角筱晓琪遭遇中二少年正宫?还是。。。反派?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邪帝嚣宠:腹黑小毒妃

    邪帝嚣宠:腹黑小毒妃

    “天下为聘,娘子嫁我可好?”某妖孽邪气的嘴角轻勾,魅惑众生。她一脸的黑线,这相公是捡来的,准确的说,她是被相公捡来的。Oh,No!不对,不对,是她失忆时,被他骗做娘子的!穿越,What?便遇上满门抄斩,她被他所救,侥幸逃过一死却失忆。这妖孽,死缠烂打非说是她的夫君,在她漫漫的复仇路上,他默默相助,他到底是谁?是何身份?又为何骗她为妻?不曾想,却又卷入了另一个又一个阴谋中,步步为营。宫斗,宅斗,复仇,样样来,忙得不可开交。偏生的,又搅合进来一群美男,最狠的还是这位妖孽!天下为聘,盛世嚣宠。红尘陌上,只为博卿一笑。万丈红尘,愿与你携手天下!
  • 旅伴

    旅伴

    梦境中的我也并非单独前行,在梦境中不以我的冷漠而无私给予我温暖的人们,谢谢你们。即使梦境的记忆消抹殆尽,因由你们,铭刻于心的温暖唤醒了我的复仇,我将与复仇并肩,我的旅伴······
  • 无良小王妃:王爷,借个火

    无良小王妃:王爷,借个火

    她,是24世纪黑道最强的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的花痴四小姐;他是当朝权高位重的三皇叔,立下悍马战功无数,杀伐果断;第一次见,她对他说:“喂,哥们借个火”,随后在他面前一把火烧了他王府;第二次见,她身中媚药:“喂,帅哥灭个火”就这样他被她强吃抹净;第三次见,他抢先开口:“女人,你夺走了本王的清白,该你负责了”………玩火自焚…情况不妙ing…
  • 借你一点自信

    借你一点自信

    本书精选青年女作家夏妙录的小小说作品80余篇,所选作品均已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多篇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新智慧》等转载。